
世界历史下册——1918年~1923年的革命运动.doc
3页1918 年~1923 年的革命运动教材分析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1918 年~1923 年,欧亚大陆出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潮德国和匈牙利无产阶级把推翻帝制的革命转变为建立苏维埃共和国;土耳其、印度等国掀起了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共产国际在革命高潮中诞生,列宁主义成为共产国际的旗帜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德国十一月革命的经过;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的成败;凯末尔民族革命的成功;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 "运动;共产国际的建立及初期活动 2.思想教育:①通过本课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在十月革命后欧亚大陆兴起的革命高潮中,欧洲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和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互相配合,给资本主义世界统治秩序以猛烈冲击②通过介绍卡尔·李卜克内西、凯末尔等人的事迹,培养学生为革命事业和真理勇于献身精神,不畏强暴,捍卫国家独立与主权的民族精神 3.能力培养:①通过比较德国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成败的相同原因,培养学生用比较的方法观察问题,作出简单结论的能力②通过对"非暴力不合作" 运动内容的讨论,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德国十一月革命;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难点:对"非暴力不合作 "运动的评价 教学方法 讲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与学生共同回忆十月革命的意义,指出十月革命开辟了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开辟了被压迫民族革命的新时代指导学生看课前提示,说明本节课要学习的五个方面内容 (讲授新课) 一、德国十一月革命(板书) 1.革命开始和帝制崩溃(板书)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德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到 1918 年秋,德国败局已定然而,坚持战争政策的海军司令部竟下令舰队出海,与英国海军决战,如果不能取胜就"光荣沉没" 愤怒的水兵在基尔港起义,点燃了十一月革命的烈火 (向学生说明十一月革命的起止时间,让学生在《德国十一月革命》图中找出基尔、柏林和慕尼黑) 11 月 9 日,柏林几十万工人和士兵在斯巴达克团的号召下发动武装起义德皇威廉二世逃往荷兰德国社会民主党右派力图把革命限制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围内,他们的首领艾伯特掌握了政权,采取敌视苏维埃制度的政策 2. 柏林工人一月起义和革命失败(板书) 为了引导革命向社会主义方向发展,卡尔·李卜克内西、卢森堡等人于 1918 年底建立德国共产党,要求实现无产阶级专政,这引起艾伯特政府的恐慌。
1919 年初,艾伯特政府解除了在群众中素有威望的埃赫戈伦柏林警察局长职务,这一挑衅行动激起柏林 50 万工人走上街头但是,刚刚成立的共产党无力领导这场斗争,艾伯特政府血腥镇压了工人起义德国工人阶级的优秀儿女卡尔·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相继遇害 (请学生看《悼念死者》图)一只粗大的手轻轻抚摸在静静躺着的卡尔·李卜克内西胸前,这是告慰死者的无声誓言;一名无限哀思的女工双手托着幼儿奉献到烈士面前,表示下一代定会继承死者的遗志继续奋斗 4 月 13 日,慕尼黑工人在共产党领导下成立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这是德国无产阶级把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在局部地区取得的胜利5 月,艾伯特政府派重兵颠覆了苏维埃共和国,德国十一月革命失败这时,德国已进入魏玛共和国时期 二、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板书) 1.匈牙利资产阶级共和国(板书) 第一次世界大战引起奥匈帝国的瓦解 1918 年 10 月底,匈牙利人民起义,建立起以卡罗利为首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新政权宣布革命已经结束,命令工人交出武器 在斗争高潮中,以库恩·贝拉为首的匈牙利共产党成立共产党发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号召,呼吁复员士兵"保存自己的武器,用它来为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而战斗" 。
共产党在人民中的影响日益增长,社会主义革命形势逐渐成熟 2.协约国最后通牒(板书) 协约国惧怕匈牙利革命会危及到它们在中欧和东欧的统治,遂向匈牙利发出分割其领土的最后通牒,这就把卡罗利政府逼进了死胡同接受通牒,人民不答应;不接受,又无力抵抗卡罗利被迫交出政权匈牙利无产阶级在掌握武装并运用它进行斗争的特殊形势下,"和平" 取得了政权 3.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的成败(板书) (指导学生阅读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采取的措施,说明这个政权的无产阶级性质 )协约国帝国主义对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发动干涉,共和国英勇奋战了 133 天,最后失败 (指导学生讨论教材思考题:"德国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的成败,有哪些相同的原因?"从革命的历史条件、共产党的作用方面分析成功原因:两国都是由于战败危机引起了革命;共产党在革命中诞生,并领导革命向高潮发展从国内外敌人联合、势力强大方面分析失败原因,说明革命尚须聚集力量 ) 三、土耳其凯末尔革命(板书) 1.战败国被瓜分危机(板书) 现代土耳其的复兴,是和"凯末尔 "这个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土耳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加入同盟国一方对英法作战凯末尔坚持反战立场,指出土耳其参战的结局不是亡于英国,就是沦为德国的附庸。
同盟国战败,使本来就孱弱的"西亚病夫 "土耳其面临被瓜分危机 (指导学生看 《奥斯曼帝国的瓦解》图)2.希腊入侵和凯末尔革命胜利(板书) 1919 年 5 月,英国指使希腊军队入侵土耳其,土耳其反抗侵略的民族革命战争开始凯末尔把自己的命运同民族运动联系在一起,推动议会通过《国民公约》 ,宣布土耳其享有独立和自由英国直接出兵占领伊斯坦布尔,解散土耳其议会凯末尔在安卡拉召开大国民议会,独立肩负起领导民族革命的重任协约国强迫素丹政府签订色佛尔条约,国家处在存亡绝续的紧要关头(请学生阅读色佛尔条约内容) 凯末尔率领军队在卡萨里亚河与希腊军队展开大战他从马背上摔下来跌断肋骨,仍不下火线,阻止了希腊军队的攻势后来,希腊军队被赶出土耳其领土协约国被迫与土耳其签订新条约,承认土耳其的国家独立和主权 以凯末尔名字为标记的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捍卫了民族独立,摧毁了封建神权的君主政体凯末尔被尊称为"土耳其之父" 同学们想想:我们能从凯末尔身上学到哪些优秀品质?(学生自由谈看法) 四、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 运动(板书) 1.英国对印度的高压统治(板书)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征调 150 万印度士兵和数百万吨物资,为其进行帝国主义战争服务,因此,对印度暂时采取和缓的统治手法。
战后,为了强化大英帝国对印度的统治,采取了高压的统治手段,阿姆利则惨案就是残暴统治的见证印度人民在甘地倡导下,掀起了"非暴力不合作" 运动 2."非暴力不合作 "运动(板书) (指导学生阅读"非暴力不合作 "计划内容和斗争过程,并讨论: ①"非暴力"是否就是放弃斗争?②" 不合作"运动有哪些积极意义? ③" 非暴力不合作 "运动的实质是什么?教师归纳并讲解)"非暴力" 并不是放弃斗争,而是要把群众斗争限制在"和平" 、"合法"的范围内,使之屈从于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即国大党的领导"不合作",在政治上拒绝与英国殖民当局合作,经济上抵制英货,开展手纺车运动,极大地激发了印度人民反帝爱国的民族精神这一运动的实质,一方面想通过群众性的不合作运动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争取印度民族独立;另方面又力图把群众斗争限制在非暴力范围内,这是印度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表现 五、共产国际的建立(板书) 十月革命思想的传播,推动了东西方革命运动发展各国先进工人以布尔什维克党为榜样,建立革命政党在这种形势下,建立统一的国际革命组织,成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需要,1919 年 3 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成立,列宁在会上作了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报告。
从此,各国年轻的共产党在列宁主义指引下,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小结)20 世纪初,以十月革命为开端,以西方国家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为主导,被压迫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为同盟军,形成了一次世界规模的革命高潮它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教育、煅炼了各国革命人民 (布置作业,略) (北京第 4 中学 李明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