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贝罗传播模式在教育中的应用.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391284185
  • 上传时间:2022-08-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4.92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网络教育学院信息传播与媒体通信理论课程论文贝罗传播模式在教育中的应用贝罗传播模式在教育中的应用20 世纪 20 年代以来,西方传播学研究中出现了反映不同观点和不同研究方法的多种 模式,但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模式早期多为单向线性模式,50 年代以来普遍强调传播 是双向循环过程具有代表性的传播模式是:拉斯威尔传播模式、香农—韦弗传播模式、 贝罗传播模式、海曼—弗朗克传播模式、两级传播模式 、德弗勒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恩 模式、波纹中心模式 、一致性模式下面我着重分析一下贝罗模式贝罗模式也叫SMCR模式,S代表信息源source , M代表信息message , C 代表通道 channel , R 代表接受者 receiver 信源SOURCEMESSAGE传播技巧1听一态度1 融 |_1知识,社会背杲1味n文化通道 受播者CHANNEL RECEIVER.贝罗模式明确 而形象地说明了影响信息源、接 受者和信息实现其传播功能的 条 件,说明 信息传播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和 渠道,而最终效果不是由传 播过程中某一部 分决定的,而是由组成 传播过程的信息源、信息、通道和接受者四部 分以及它们之间 的关系共同决 定的,传播过程中每一组成部分 又受其自身因素的制约。

      1)信息源研究信息 源的因素分述如下:传播技术:信息源 不论以说话或写作来传播,必须讲究 传播的方式,才能保持信 息本身的真实 性和趣味性传播技术包括有 语言(如语言的清晰和说话的 技巧)、文 字(如文字写作的技巧)、思想(如思维周密)、手势(如动作自然)、及表情(如 逼真)等态度:传 播者是否喜爱传播的主题 ?是否有明确的传播目的?对 受传者是否有足 够的了解?知识:传 播者对传播的内容是否彻底了解 ?是否有丰富的知识? 社会系统:传播 者在社会中的 地位、影响与威信如何?文化:传 播者的学历、经历和文化背景怎 样?(2)受传者信息源与 受传者,虽然在传播 过程的两端,但是 在传播过程中,信息 源——传播 者可以变为受 传者,受传者也可以变为传播者 ——信息 源所以影响受传者的因素与 传播者的相同 ,也是:传播技术、态度、知识 、社会系统与文化诸项3)信息影响信息 的因素有如下几项:符号:包 括有语言、文字、图像与音乐等 内容:为 达到其传播目的而选取的材料, 包括信息的成分与结构处理:“ 传播者”对选择及安排符号和内 容所做的种种决定通道:传 播信息的各种工具,如各种 感觉器官,载送信息的声 、光、空气、电波 报纸、杂志、播音、电影、电视、、唱片、图画、图表等等。

      在传播过程中,信 息的内容、符号及处理 方式,均会影响通道的选择如哪些信息适合 于语言传送?哪 些信息适合于 视觉方式传送?哪些信息适合于 触觉、嗅觉、味觉方式传送?贝罗模型 现在常被用来解释教育传播过程 ,它说明了在教育传播过程 中,影响和 决定教学信息 传递效率和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 的、复杂的,各因素之 间是既相互联系 又相互制约的为了提 高教育传播的效果,必须研究和考察 各方面的因素贝罗模型 给教育传播研 究提供了一些结构性因素的考虑 ,对研究变量的设计和 决定具有一定的 指导意义贝罗模式 ,比较适合于 解 释教育传播过程 人类的传播活动是非常广泛的 ,每 时每刻都在进 行着,传播虽不一定都是教学活动,但教学活 动却一定是一种传播教 师要成为一个 良好的传播者,有效地 传播知识、技能 ,改变学生的思想、行 为,就必 须掌握传播理 论与方法贝罗模式 也称为 SMCR 模式 , 贝罗模式是香农 -韦弗模式在社会学 方面的一个发 展该 传播模式把传播过程分解为四 个基本要素:信源 、信息、通道和受传 者该模 式把传播过程 各要素的特征进行了明确的描述 贝罗( DavidKBerlo )在他的传播 模式中把传播 过程分解为四个要素:信息源 、讯息、通道和受播者,并说明了影响信 息源、接 受者和讯息实现其传播功能的条 件,说明信息传播可以通过 不同的方式和渠 道。

      贝罗的传播模 式比较适合用于研究和解释教学 传播系统的要素与结构 该模式现在常被用来解 释教育传播过程,它说明了 在教育传播过程中,影响和 决定教学信息传播的效率和效 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各因素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 约对教育的启示从贝罗模式本身的内容来看,在四要素当中有两个要素所包含的内容完全一致,不管是 信息源还是接受者,它们都是由传播技术、态度、知识、社会制度、文化四部分所组成通 道这一部分和其他传播模式相比是最有特点的通道是指信源所创作的信息到达受众的各个 渠道,也就是媒介在这一部分中贝罗传播模式把人的几种感觉都罗列出来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包括视、听、触、嗅、味和其它传播模式相比,他们为更好的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教育者可以根据其中一种或者几种感觉组合起来,在这个基础上利用各种媒介不同的特性去 进行教学活动一)视、听据调查,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接受信息,大概有 83%是从视觉得到的,另外有大约 11% 是听觉得到的,如果视听兼用的话,人们可以更加真实、立体的感受到事物的特征,从记忆 效果来看,听到的信息人们能够记住 20%,看到的能够记住30%然而,视听结合的人们大概可以记住 50%。

      因此,视听结合的教育方式在教育信息传播中有较大的优势二)触像视觉、听觉一样,触觉也是也能够传达人们所要传递的信息美国传播学者雷蒙德. 罗斯经过研究后发现,在人际传播活动中,人们获取的信息总量中,通过语言符号传播的占 35%,通过非语言符号传播的则高达 65%生物学也研究表明,触觉是人类最早发育和成熟 的感觉,并且先于眼睛、耳朵和高级大脑中枢神经发挥作用之前就已经形成随着人类社会 的不断发展,触觉在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事实上触觉作为一种传情达意的信息传播方式,早就被人们所应用但是由于文化、宗 教、社会背景等等原因,人们在如何应用触觉和对于触觉的反应两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触觉教育,其特点是需要受众的亲历这种信息传播范围比较小,但是给人的影响却比 较深刻,容易使人理解,过目不忘按照传统意义而言,触觉教育并不是容易进行的三)嗅维克多.雨果曾经说:“没有什么能够像气味一样唤醒回忆研究发现,气味的确有一 种很强的使我们回忆起过去的能力,人们接受信息绝大多数都是通过视觉、听觉,但是嗅觉 也是传达信息的一个主要渠道之一和其他非语言信息一样,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人们对于一种气味所产生的嗅觉感 觉会不同,如果不了解文化对气味的不同态度则会导致交流中的不确定性,甚至会引起受众 的不适与反感。

      这些嗅觉因素在化学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如果能够适当注意,则会使教育信息 的传播变的比较顺畅因此,作为教育者等在完成一项教学活动时应该注意,我们周围的各种气味和这些气味与花絮外学科之间的某种关联性,注意气味对于教育传播信息所的影响四)味味觉教育对于幼儿认知教育活动有一定的作用.如何在教育活动中使教学更加生动,贝罗传播模式对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如何能够更 好的把信源中的各个要素更加有效开发应用,如何把通道中人类的几种感觉有序的组织起 来,扬长避短,发挥个别感觉的特性仍然是值得教育人做进一步研究探讨的方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