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理版施工方案】园建施工技术标准.doc
12页景观桥施工技术标准一、 主要材料标准A、 石材1、花岗岩的厚度、长宽、角度、平面度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基础上,同时对压顶、线条、异形立面材料等还必须符合表1的规定.表1 (单位:mm)项 目规 格国产材料标准进口材料标准厚度偏差≤15+2,-3±1>15±3±2压顶、线条、异形立面材料厚度偏差>15±1.5长宽偏差≤300±2±1>300±3±1平面度偏差±1.5±0.8角度偏差长度≤300±1.5±05长度>300±2±0.82、花岗岩规格板材外观质量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缺陷名称缺陷描述国内材料标准进口材料标准缺棱正面棱:无明显锯口残痕,缺棱长度应小于10mm(长度小于5mm不计)正面棱:无锯口残痕缺角正面角:四角完整;底面角:缺陷深度小于板厚度的1/2、长度小于30mm正面角:四角完整;底面角:缺陷深度小于板厚度的1/4、长度小于15mm裂纹长度不超过板长边长度的1/10(长度小于20mm的不计)每块板允许数量≤1 个不允许砂眼面积不超过5mm×3mm(面积小于2mm×2mm不计)每块板允许数量≤4 个每块板允许数量≤3 个色斑面积不超过20mm×30mm(面积小于15mm×15mm不计)每块板允许数量≤2 个每块板允许数量≤1 个色线面积不超过20mm×30mm(面积小于15mm×15mm不计)每块板允许数量≤3 个每块板允许数量≤12个凹陷有,但不影响使用不明显翘曲有,但不影响使用不明显色调色调在可控范围内色调协调、基本一致注:板材允许粘接和修补,粘接或修补后不影响板材的装饰质量和物理性能。
3、花岗岩常用各种面层加工应符合以下规定:1)磨光面:光泽度要求达到60~90度注:由于福鼎黑等一些石材光面遇酸、碱后会发生化学反应,光面变为亚光面,石质也由黑色变为灰白色,且无法还原(如图1所示),故园林工程中尽量少用或不用福鼎黑光面图12)荔枝面:要求点密,可带均匀少量原面质,凿点深度一般在0.5~1.2mm之间注:由于石材边角处易蹦角,导致该处只能用斩假面或不作处理,故在压顶、台阶等部位应少用或不用荔枝面(如图2所示)图23)拉丝面:要求槽间距离、槽深均匀统一,每块板对应边开槽模数及形式必须一致,以保证安装完成后成为一个整体4)自然面:由于其表面凹凸不平,易积水、易污染,造成行人、行车不便,感观差,应尽量避免在地面铺装中使用5)喷砂面:应选择花纹细致、深色系、加工后颜色反差较大的石材,以突出喷砂面的加工质感同时,景墙等位置的雕花亦可采用本工艺手法.6)仿古面:加工石材应选用深色系石材,才能体现其较好的感观效果.7)花岗岩石材的异型材料、波打线、压顶、线条、侧石、平石等必须进行等分加工.其厚度、长宽、平面度、角度应符合表1的相关规定,外观质量要求应符合表2的相关规定8)花岗岩石材弧线形材料相邻块的造型必须符合相关半径的的弧度,安装完成后圆滑顺畅。
9)除色差较细微的石材外,其它所有花岗岩石材颜色选择必须用色差区域的方式进行颜色控制,以达到色差控制要求(如图3所示).图3二、 施工工艺标准A、 基层1、 桥体中混凝土强度等级应≥C20;水池、泳池、溪流等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C25,有抗渗要求部位的混凝土抗渗等级应为P6或以上.2、 严格控制基层坡度,一般控制坡度为2%~23、 面层铺装必须根据饰面情况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设缝长度一般为4~6米,同时应将伸缩缝或沉降缝设置在波打线边缘.4、 采用振捣器捣实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每处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保证混凝土捣实(即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2) 浇筑混凝土时,应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3) 混凝土振捣完毕后必须用木抹子抹平5、 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1) 搭接长度的末端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变矩处2) 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Ⅱ、Ⅲ级钢筋可不做弯钩3)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如图4所示.图46、 模板及其支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 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
2) 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3) 模板接缝应严密,不得漏浆7、 模板在水池、溪流、泳池池壁及剪力墙等部位应符合以下规定:1) 池壁高度≥700MM时,必须采用φ10/12@500(水平方向)对拉螺杆紧固模板2) 对拉螺杆中间、两端(池壁或剪力墙+50MM*50MM*10MM木垫块厚度)必须套入50MM*50MM*3MM止水片,并作满焊处理3) 对于弧形造型部位,如模板无法弯曲至必要弧度时,必须在模板内侧开锯一定宽度、深度的凹槽,以便将其弯至要求弧形B、 波打线1、 波打线不宜采用自然面、蘑菇面及光面石材(文化石除外)2、 波打线石材色差按编号、货源和分段方法控制,应按图3所示执行3、 弧形波打线应按确定半径加工成扇形4、 花岗岩波打线长度应等分,当不能等分时必须符合以下规定:1) 波打线单块长度150MM≤L≤350MM,长度L允许偏差≤±10MM2) 波打线单块长度350MM<L≤450MM,长度L允许偏差≤±25MM.3) 波打线单块长度450MM<L≤650MM,长度L允许偏差≤±35MM.4) 波打线单块长度650MM<L≤800MM,长度L允许偏差≤±45MM.5) 波打线单块长度800MM<L≤1000MM,长度L允许偏差≤±55MM。
注:以上条件相邻的两块材料,其允许偏差值不能同时为正值或负值5、 波打线之间铺设留缝必须符合以下规定:1) 密缝铺设或无要求时,缝隙宽度≤2MM2) 设计有留缝要求时,缝隙宽度按确定要求执行,但一般不应大于10MM.6、 波打线转角收口必须符合合理感观要求:1) 波打线转角为90度时,必须符合以下规定:(1) 波打线长度和宽度相等,转角处必须为整块(见图5所示)图5(2) 波打线长度和宽度不等,转角处必须为45度斜边收口或等边“L”形整石收口,且两边缝口必须对称(见图6、7所示)图6图72) 波打线转角为钝角或锐角时,转角处两边斜边、角度和缝口必须对称(见图8、9、10、11所示)图8图9图10图11C、 地面铺装主饰面a、 石材1、 主饰面不宜大面积使用自然面、蘑菇面、光面石材(文化石除外),其只能作为点缀式铺设2、 主饰面石材色差按编号、货源和分段方法控制(应按图3所示执行)3、 饰面排水坡度应控制在2%~2.5%.4、 如有预防“水斑”出现的要求,应在施工前对石材的五面进行正确防水处理5、 石材密缝铺装应符合以下规定:1) 接缝平直,缝隙宽度不超过2MM;接缝高低差不超过05MM;表面平整、洁净,平整度不超过2MM。
2) 石材铺装前必须洒水湿润3) 石材出现缺棱掉角、裂纹不得使用.6、 石材切斜边(三角缝)时,倒斜边角度必须保持一致,斜边长度一般不超过7MM(如图12所示).图127、 石材留缝铺装时应保持缝宽基本一致,缝宽允许误差为1MM;缝宽设计有要求时按设计要求执行,无设计要求时留缝宽度一般为5~8MM,但不宜超过10MM;当留缝铺装的缝隙种植草皮时,缝宽则不受此限制8、 石材勾缝必须符合以下规定:1) 勾缝必须充实、饱满、清晰、顺直、平整、光滑、深浅一致,缝色应与石材颜色基本一致2) 留缝铺装得勾缝样式按图13、14实施图13图149、 自然边留缝铺装必须符合以下规定:1) 自然边留缝铺装必须满足第D项a款第1~5条及第8条的相关规定2) 自然边留缝铺装两边缝宽应控制在8~25MM范围,Y字形处应控制在10~40MM范围10、 造型铺设必须符合以下规定:1) 造型铺设必须满足第D项a款第1~5条及第7条的相关规定2) 造型铺设缝镶嵌铜条时,铜条厚度不小于2MM,宽度不小于8MM,铺设完成后铜条应均匀突出平面0.3~08MM,以达到铜条装饰效果D、 压顶与线条1、 石材压顶长度应≥450MM,每段长度应基本等分,不允许出现小块驳接.2、 单边压顶数量小于6块时,宜采用奇数1、3、5为压顶块数。
3、 根据立面高度和压顶厚度比例关系确定压顶厚度,最小厚度应≥30MM,厚度允许误差为15MM.4、 压顶接缝宽度应不大于18MM,接缝填充密实、不透水,水池跌水压顶必须采用合格防碱材料粘贴5、 当线条与压顶分开加工时,线条与压顶接缝必须顺直,接缝数量必须一致,不允许错缝铺装6、 压顶转角处应按图5~图11所示方式接驳E、 立面装饰1、 铺设前必须将灰尘、污垢、油渍等清除干净,并洒水湿润2、 当立面板铺装材料与压顶、线条有对应关系时,其接缝必须对齐,接缝数量应一致或是压顶缝数量的偶数,不允许出现无关联错缝3、 密缝铺装必须满足第D项a款第5条要求;留缝铺装必须符合第D项a款第7、8条要求;自然边留缝铺装必须符合第D项a款第9条要求4、 当立面弧形半径≤6000MM、板宽≥300MM或弧形半径≤2000MM、板宽≥180MM时,必须采用弧形板粘贴,不允许出现小条折线粘贴5、 立面转角处理必须符合以下规定:1) 尖角处理时,石材拼角完成后的外观厚度不大于3.0MM2) 平板海棠角处理时,石材拼角每边不大于4.0MM3) 自然面海棠角处理时,石材拼角两边不大于74) 当自然面石材厚度H≥50MM时,可采用层叠转角处理(如图15所示)。
图155) 对有凸出线条的海棠角转角石材,必须对称(45度角)切割(如图16所示),严禁单边切割(如图17所示)图16图176) 乱形铺设转角两边石材缝隙必须满足乱形缝的连续性(如图18所示).图18三、 电气安装标准A、 电气1、 配电箱(柜)整体或组装件产品必须具相应合格证2、 箱(柜)内开关动作灵活可靠,带有漏电保护的回路,漏电保护装置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0.1s3、 箱(柜)内二次回路连线应成束绑扎,不同电压等级、交流、直流线路及计算机控制线路应分别绑扎,且有标识回路编号齐全,标识正确且字迹不易脱色4、 漏电开关应使用电磁式,并且应定期检查,如果是施工临电,每日开工前必须检查一次方可施工5、 漏电开关(RED)接线:工作零线(N)必须穿过RED的零序电流互感器,之后N线不得再做重复接地,不得和接地保护线(PE)6、 相线、N线、PE线的颜色标记必须符合以下规定:相线L1(A)、L2(B)、L3(C)相序的绝缘颜色依次为黄、绿、红色,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