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部疾病的mri诊断.ppt
114页呼 吸 系 统(respiratory system ) 后 期 转 化 教 学 内 容一、胸部MRI检查方法二、正常胸部MRI表现三、胸部病变的基本MRI表现胸部疾病的MRI诊断四、常见病的MRI诊断一、胸部MRI检查方法•成像序列•扫描方法•图象特点肺部MRI成像技术•近20年发展,MRI已广泛应用•胸部MRI受限落后他部①肺内质子密度很低,T1、T2值很短,信号低 ②水空气磁敏感性不同,血管肺界面微磁场不均,信号丢失 ③呼吸及心脏运动产生运动伪影 ④胸部血管分支、走行、流速复杂,血流和弥散运动也阻碍RF脉冲的再次激励肺实质成像•常规SE序列:心血管流空,反映胸部形态较理想 ,但时间长,易受运动伪影影响•快速序列:HASTE、FSE(TSE)、FLARE、TRUEFISP、SPGR•心电门控:消除心跳伪影,不可避免呼吸运动伪影•肺灌注成像:IR和Turbo-Flash序列注入20ml以上对比剂,肺实质在4-7s范围内强化幅度增大,图象空间分辨率(0.3cm以下)高于核素扫描(1cm以上),肺栓塞诊断作用大肺实质成像•129Xe及3He弥散成像:超极化气体的关键特征是原子核极大的不平衡极化状态,其极化率是水质子平衡极化率的104106,提高气体极化率可弥补肺内质子密度低造成的信号丢失。
肺内气体直接成像,可测量肺功能•氟化气体成像:与129Xe及3He比,此气肺内停留时间长,价格便宜六氟乙烷(C2F6)和四氟乙烷(C2F4)吸入使气管和肺内通气的区域明亮•非增强序列:包括梯度回波脉冲序列(GRE)、 TOF(2D和3D)及MRI电影•增强序列:最理想的方法是增强3D-TOF,获 得的MRA是目前质量最好的肺血管MRA成像技术MRI在胸部的临床应用指征1.肺癌的分期2.肺内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3.区分肿块和肺不张4.肺功能成像:目前多采用照相机,其缺陷空间分辨率太差,MRI肺功能成像也存在相似问题,但前景看好肺血管MRA的临床应用•肺血管最早最多的适应症是肺栓塞,放射性核素敏感性高,特异性低,X线血管造影是金标准,但技术难度大,危险性高,MRA的敏感性为85%95%,特异性63% 77%•肺内肿块:显示血管受压、变形、推移•肺血管病变:AVM、肺动脉发育不良,能提供一定的功能信息和侧支血供情况 •肺血流测定MRI图象特点MRI能清楚地显示胸部各解剖器官组织的信 号特征,在SE序列T1WI观察最佳 •胸壁肌肉、骨骼:胸肌T1WI中等信号,T2WI中等低信号;肋骨、胸骨、胸椎体T1WI皮质低信号,骨髓白色高信号 •肺组织:T1、T2WI均黑色 •气管、支气管:T1、T2WI均呈黑色•肺门:肺门血管、气管均黑色 •心脏、大血管:心腔内、大血管T1、T2WI均黑色 ,心肌、大血管壁呈灰色•纵隔淋巴结:10mm为淋巴结增大,T1、T2WI呈中等信号二、胸部MRI正常表现•正常胸部轴位MRI图像•正常胸部冠状位MRI图像•正常胸部矢状位MRI图像胸部MRI正常表现三、胸部病变的基本MRI表现•肺实变 •纤维化 •钙化 •肺不张 •肺气肿 •空洞 •结节与肿块•肺实变T1WI:与渗出内容物有关,以浆液渗出或细胞 性渗出为主时呈中低信号,以蛋白性渗出为主或 发生出血时为偏高信号。
T2WI:较高信号 •纤维化特发性、继发性、囊性纤维化三类MRI:纤维化与正常肺组织同样为低信号;空 间分辨率低,显示不如CT只能显示明显的团 块状纤维化 •钙化呈无信号或低信号区胸部病变的基本MRI表现•肺不张CT、MRI显示肺不张均相当准确,MRI的 价值在于:①中央型肺癌:区分肿块和肺不张MRI对64%的病人可区分,CT最高仅37% ②明确肺不张原因和肺不张肺内成分有一定帮助③多断面成像能力使其可从各个角度观察肺不张的形态、范围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④有利于发现血管周围及隐匿部位的肺不张 动态增强MRI更有利于识别肺不张和肿块胸部病变的基本MRI表现•肺气肿 MRI空间分辨率低,常规扫描对正常肺组织都 难以显示,肺气肿就更难显示但随MRI扫描 技术的发展,肺实质灌注和弥散成像逐渐成熟 ,相信MRI在肺气肿的显示和肺功能评估中将 会有潜在意义 •空洞 与CT相比,MRI也能显示空洞壁及内容物, 尤其是含液空洞,但在显示空洞外壁细节以及 卫星病灶方面略差,主要是空间分辨率所限, 在其他方面MRI与CT相当动态增强MRI与 动态增强CT显示空洞的效果也相仿胸部病变的基本MRI表现•结节与肿块 周围肺组织内的结节(4cm)和肿块( 4cm)为肺内常见病变,影像学技术对它们的发现和良恶性鉴别 有重要价值。
X线平片是最基本的常规检查手段,但其敏感性和准确性有一定限度; CT尤其高分辨率CT敏感性和准确性均很高; MRI在肺组织低信号背景上发现结节或肿块比较敏感 ,但在显示细节方面不及HRCT胸部病变的基本MRI表现气管充气征、气管狭窄、实变、肺不张、纤维化结节与肿块空洞、渗出病变肺癌空洞征四、常见疾病1. 支气管扩张症 2. 肺炎 3. 肺脓肿 4.肺结核 5. 肺癌 6. 纵隔原发肿瘤 7. 胸部创伤 8. 肺隔离症1. 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是指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 慢性炎症损坏管壁,导致支气管树变形 和扩张少数为先天性,多数为后天发 生,多见于婴幼儿时期,表现为支气管 和肺部炎症也可继发于肺结核、慢性 肺炎、肺不张、肺间质纤维化及胸膜增 厚粘连等 分类:柱状 囊状 混合型常见疾病临床与病理主要症状:咳嗽、咳血和咳大量脓痰常 有呼吸道感染及反复发热,可有杵状指发病机制 ①慢性感染引起支气管壁组织的破坏; ②支气管内分泌物淤积与长期剧烈咳嗽,引起支气管内压增高; ③肺不张及肺纤维化对支气管壁产生的外在性牵拉。
MRI表现SE序列T1WI和T2WI可发现较为典型的 支气管扩张,由于管腔内为含气结构, 在T1WI和T2WI均可见管状、柱状、串 珠状或成簇排列的葡萄状极低信号、若 合并感染在T2WI呈高信号改变但由于 MRI的空间分辨率不及CT,故MRI诊断 支气管扩张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不如CT左下肺囊状支气管扩张心电门控轴位T1WI示左下肺多数呈小囊状扩张的 支气管,大小不等,壁梢厚,左下肺萎陷;冠状 位T1WI见病变已累及左舌叶2.1 大叶性肺炎[病因]: 病原菌多为肺炎双球菌[病理]:病理改变分四期:①充血期;②红色肝变期;③灰色肝变期;④消散期②、③合称为实变期临床症状及体征多发生于青壮年,起病急,突然高热,寒战 ,胸痛,咳铁锈色痰,白细胞总数为中性粒 细胞明显增高,可闻及湿罗音.常见疾病SE序列T1WI:大片实变影按叶分布,呈中等信号改变;T2WI:信号强度增加MRI表现实变区渗液和支气管气相(无信号)在T1WI和T2WI呈混杂信号左上肺节段性肺炎冠状位T1WI示左上肺尖后段信号强度增加,与胸部肌肉信 号相仿,内见充气之支气管影病变与胸腔顶之间见线状低 信号(箭),代表胸膜轴位T2WI示病变的信号高于胸部 肌肉信号,邻近胸膜呈带状高信号(箭)。
2.2 支气管肺炎[病因]:常见的致病菌有葡萄球菌,肺炎 双球菌及链球菌[病理]:终未细支气管病变较重,支气管 粘膜发生充血,水肿及渗出,并累及呼吸 性支气管、肺泡及肺泡周围[临床症状及体征]:多见于婴幼儿,老年 人及极度衰弱的患者,主要症状为发热, 伴咳嗽常见疾病SE序列T1WI和T2WI显示两中下肺的小片、小结节状影,均显中等信号或略高信号;对细小结构的显示不如CT MRI表现2.3 间质性肺炎[病因]: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病理]:细小支气管壁及周围肺泡壁的炎性细胞浸润,浆液渗出[临床表现]:发热、咳嗽、气急及紫绀MRI表现SE序列T1WI和T2WI显示肺内的小片状影呈中等信号或稍高信号,不具特征性常见疾病3. 肺脓肿[病因]: 由化脓性细菌引起,常见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肺炎双球菌[病理]: 早期为化脓性炎症,继发性发生坏死形成脓肿[感染途径]:①吸入性 ②血源性 ③直接蔓延[临床表现]: 发病急,咳嗽,大量脓臭痰常见疾病MRI表现肺脓肿的诊断一般不难,MRI显示病变(片状、球状)均呈中等信号,信号可略不均匀;随病变进展、病灶中央信号减低、坏死出现空洞(无信号),空洞内壁不规则、呈厚壁空洞,多有液平面。
增强扫描,见空洞壁明显强化,系脓肿典型表现肺脓肿可伴发脓胸,可游离 积脓或包裹性积液,常呈长T1和长T2信号改变4. 肺结核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肺组织所引起的一种 慢性传染病 • 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结核处于紧张 状态” • X线胸片对大多数能确诊 • 高分辨率CT对肺结核病变的细微结构显示占 绝对优势 • MRI鉴别肺结核与肿瘤,能提供一定参考常见疾病肺结核基本病变的MRI表现•渗出性病变: 代表活动性肺结核. T1WI表现为片状、斑片状低或中等信号,形态不规则,边缘欠清;T2WI为高信号,尚均匀 •增殖性病灶:T1WI小结节状中等信号,T2WI较高信号,病灶边缘清楚•干酪性病灶(结核球和干酪性肺炎):T1WI病灶信号略高于胸壁肌肉信号,T2WI干酪灶呈中、低信号(一) 原发型肺结核MRI• SE T1WI:肺内片状渗出灶呈中等信号; 胸内淋巴结呈圆形、团块状、呈中等信号 ;• 增强扫描:病变环状强化或均匀强化,以 前者多见(二) 血型播散肺结核MRI[发病机制]:结核杆菌短期大量或多次少 量进入血流播散至肺部所致,分急性粟 粒型和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
[MRI] 肺内病灶呈大小不一的点、结状 中等信号影,上肺多于中下肺,一般很 少采用此项检查[发病机制]:继发性肺结核,多为已静止的原发 病灶的重新活动,偶发外源性再感染[MRI] SE T1WI:增殖、渗出病变,表现为斑片 或小片,边界欠清楚的中等信号;而干酪病变则 显示中央区呈低信号坏死,周缘呈中等偏高信号 ,空洞则呈无信号结核瘤呈等信号或不均匀信 号,增强时,常强化不明显或呈不均匀强化三)浸润型肺结核MRI浸润型肺结核T1WI T2WIT1WI浸润型肺结核MRI右下肺背段结核瘤轴位T1WI、T2WI示右下肺背段一圆形病灶,直径2cm边 界清楚光滑,T1WI呈均匀中等强度信号,T2WI呈均匀高信 号右下肺背段结核瘤冠状位T1WI示右下肺背段一圆形病灶(四)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发病机制]:由Ⅱ、III型结核发展而来,是结核的恶化,好转与稳定交替出现的后果[病 理]:以纤维病灶为主,伴有空洞[临床表现]:病人反复低热、咳嗽、咳痰、 咯血• 位置:一侧或两侧上肺• 空洞:多呈形状不规则的厚壁,周围见广泛的 纤维索条阴影及新旧不一样的结节病灶• 下肺见支气管播散病灶• 继发改变:肺容积缩小、肺门上提,纵隔移位 ,肋间隙变窄,代偿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 局部胸膜肥厚、粘连,肺心病表现。
MRI表现左上肺慢性纤维空洞型结核并肺大泡轴位T1WI示左上肺有索状、片状高信号,内见小蜂窝低信 号,病灶区的内侧有三个较大厚壁空泡,无气管受压及淋 巴结肿大;冠状位见空泡位于左肺尖区左上肺慢性纤维空洞型结核并肺大泡(五)胸膜炎[发病机制]:胸膜下的肺结核病灶直接蔓延,或淋巴结内结核杆菌经淋巴管逆流至胸膜所致[病 理]: 分干性胸膜炎和渗出胸膜炎,前者以少量纤维素渗出,后者以渗出液为主,多为浆 液性,偶为血性[临床表现]:结核性干性胸膜炎有发热和胸部剧烈痛为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有发热、胸痛 、气促等症状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积液:游离性胸腔积液,肺底积液,叶间积液,包裹性积液胸腔中下方后部或侧面多见,长T1、T2信号•并发支气管胸膜瘘时,呈液气胸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