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工作的比较研究.docx
4页留守儿童工作的比拟研究 摘要:以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样本,采用问卷法和非结构式访谈法,从问题视角和优势视角两个角度对留守儿童工作进行研究经过比拟分析显示,问题视角在留守儿童的平安、心理、价值观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良影响,然而在优势视角介入的情况下,该问题可得到有效缓解或解决因此,优势视角比问题视角在留守儿童工作方面有更大的应用价值关键词:留守儿童问题视角优势视角效果比拟一、引言1.有关留守儿童的研究背景留守儿童问题已远远超出学术研究的范畴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已不完全是个学术问题,它还涉及到社会公平正义以及数千万农村儿童未来身心健康开展的重大社会问题社会各界,特别是媒体,对留守儿童不利的生存处境大量报道,社会舆论、公众对留守儿童予以了深深的同情国内学者对留守儿童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1993年至2000年间,能查阅到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仅有5篇,2000年到2021年间也不过7篇,但进入2021年之后,研究数量骤然增加2021年至2021年间可查阅到相关研究到达65篇,2021年至2021年到达500余篇,而2021年至2021年数量高达800余篇研究报告多刊登在各类学术杂志上,主要集中于各类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心理学、教育学、以及人口学等杂志。
除了研究报告、论文外,发表于报刊的有关留守儿童的通讯、报道或报告文学,更是难以计数研究数量从2021年起大幅度增加,与全社会对其关注程度不断提高相一致2.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视角绝大多数研究都是从传统的问题视角出发,即以留守儿童所出现的缺点、弊病、问题和缺乏为研究的全部内容,强调留守儿童不具备哪些能力,陷于某种困境,是一种默认留守儿童低能、否认留守儿童具有面对困难战胜挫折的能力,强调留守儿童问题可能会导致留守儿童在应对环境和处理突发事件方面能力的减退的悲观期望在社会工作者介入留守儿童的理念与模式中,有一种更加人性化、更有持久生命力、更积极乐观、充满希望和对留守儿童充分肯定的视角——优势视角优势视角的开展是伴随着社会工作实践与理论开展而开展起来的新视角Dennis.Saleebey认为,“优势视角是社会工作实务的一个模式,优势不仅仅是指个人的特征、品质和技能,也包括环境资源的关系特点,甚至,几乎所有的事情在某种特定条件下都可以视为一种优势〞【1】在本文,笔者将从传统的问题视角和新兴的优势视角对留守儿童的状况进行比照分析,以强调优势视角在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中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并且希望其他效劳者或效劳机构在面对留守儿童、以及其他问题、并需要解决个体或群体问题时能够参考和应用优势视角这一全新模式。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1.概念界定从概念的英文翻译来看,有许多种不同种关于留守儿童的英文表述例如,“Parent-absentstudents〞【2】、“Left-behindchildren〞【3】、“Childrenleft〞【4】等这些翻译分歧本身就反映出研究者对留守儿童概念的不同理解梅明玉、梅子行【5】通过研究后将留守儿童划分成四种类型:单亲监护型、隔代监护、亲戚或邻居监护型、同辈或自我监护型同时,关于留守儿童年龄鉴定的观点不一有人认为,留守孩是指16周岁以下的儿童【6】;也有人认为,留守孩是指14周岁以下的儿童【7】;还有人界定为18周岁以下的儿童除了吴霓等人对留守儿童的年龄下限作了明确的界定外〔6-16岁〕[8],大多数研究者都没有对其进行详细说明本文对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将从两个方面进行,即从留守儿童的类型和年龄出发,认定留守儿童是指,年龄在16周岁以下的单亲监护型、隔代监护型、亲戚或邻居监护型和同辈或自我监护型四种类型的农村儿童的集合方法本文的研究方法是,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样本,以问卷调查法和非结构访谈法为根底,结合观察开展留守儿童研究上,长期以来大多采取传统的问题视角模式。
所谓问题视角也称之为缺陷视角,它是以问题为核心,强调将关注点聚焦在留守儿童所面临和已经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上在对留守儿童所遭遇到的问题或面临的缺陷进行分析的根底上,首先对问题进行界定,然后再根据问题的属性制定一系列针对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和开展的方案目前国内有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大都以留守儿童群体的问题为出发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平安问题留守儿童虽在家乡有一定的监护人,对于隔代监护、亲戚或邻居监护及自我监护三种留守儿童类型而言,由于监护人自身的素质和监护意识不高,留守儿童由于自控力差,无法在平安上给予自己一定量的保障;同时,对于单亲监护型留守儿童而言,这类留守儿童常作为住宿生在学校进行学习,由于农村卫生环境和学校监督管理不到位等原因,留守儿童在饮食和人身财产平安上存在极大的问题,尤其对于一些短期假期仍在学校的留守儿童而言,平安问题更为突出心理问题据有关留守儿童的研究显示,心理健康和人格开展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也是最为突出的问题由于留守儿童缺乏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时机,对父母感情有很大的缺失,这种缺失会在他们日后的生活和工作过程中有很大的隐患,一旦他们在感情或工作中受到挫折、伤害等问题,儿时的情感缺失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和态度。
道德品行问题留守儿童一般为学龄前儿童、小学生、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期不同类型的留守儿童在不同程度上由于受到的监督管理不够全面,所以留守学生长期处于无人监管状态,在行为习惯上容易发生消极对抗,且难以得到及时纠正;有的甚至出现较为严重的违法违纪现象,这严重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同时,留守儿童一旦通过电视、电影、游戏等媒介观看并学习到暴力的行为,对于留守儿童的道德观形成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学习问题那些由祖父母隔代抚养的孩子,往往意味着由文盲带孩子,此时留守儿童在学习上无人可以依靠,特别地,有些儿童在家中还要照顾年迈的祖父母,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更是无法触摸的高阁一局部儿童学习成绩优秀,有两方面的原因:父母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在同辈中素质较高,因此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恰当;留守儿童自己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但大多数的孩子自控力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加之农村学校老师的教育方式刻板老套,渐渐产生厌学的态度价值观问题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大多在外打工,对金钱过于看重,且自己无法常常陪伴在孩子身边,对孩子的关心往往表达在对孩子的经济补偿上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下,留守儿童慢慢对金钱产生了向往甚至渴望的心理,这样的心理状况也在生活中有所表达:学生们在吃穿用上的攀比不亚于城市中的孩子,甚至在一些和学校中有过之而无不及。
加之电视网络媒体对“拜金主义〞、“读书无用论〞、“拼爹〞等不良观念的大肆渲染,使留守儿童慢慢开始崇尚这样的观念并不断向之靠拢关于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优势视角并不否认问题或者缺陷的真实存在,而是针对问题视角的缺乏而进行更加科学的实践,更人性化的对人类的普遍尊重和积极期望2.问题视角下研究的缺陷在问题视角下,留守儿童的工作模式存在很大的缺陷和缺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问题视角下的留守儿童工作模式中,人们默认他们有瑕疵、有问题、非健康或有疾病确实,就某种程度而言留守儿童是有问题和缺陷的,但不全面的观念一但先入为主,就会给留守儿童贴上弱势群体和心理不健全的标签一个人一旦被标志为弱势,无论是以微妙或野蛮的方式,其社会身份和地位将会被贬低,他的性格、经验、知识愿望等各种因素将慢慢退到后场〞,此时,留守儿童的缺点和问题就会被无限放大人们对于留守儿童的那种先入为主的想法就会得到印证,留守儿童自己也会开始不认可自己,从而变得不再自信第二,问题视角模式导致了留守儿童个体对自己的悲观预期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由于不认可自己,逐渐开始自卑,这种自卑的心理具有蚕食效应这种情景下,一旦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出现一次失败和挫折,他们就会开始疑心自己的选择,甚至会疑心自己,自我放弃,此时,他们对自己还会存在积极的预期么?第三,问题视角模式下,留守儿童效劳者处于高位,留守儿童处于低位,这样上下位的形成使得留守儿童效劳者总以帮助者的身份自居,而忽略了留守儿童对于这一距离的恐惧。
一旦恐惧在这种关系中形成,留守儿童效劳者很难在工作过程中了解到留守儿童真正的心理感受同时,这种距离加强了留守儿童的自卑情绪,他们更加认定自己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是不被认可、缺少尊严甚至没有尊严的人,是需要特殊关心的“特殊人〞四、优势视角下的留守儿童工作优势,指促成案主改变的所有的有利因素,比方人自身的品质、特征、美德、天赋、自豪感、丰富的自然资源、人际资源及制度性资源的社区等,而赋权、抗逆力、整合那么是优势视角的三大核心理念[9]1.赋权赋权,即“授人以渔〞,就是帮助留守儿童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能力,让他们放弃自卑和没有尊严的想法,积极的自我认同,让他们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与心理学中的“同理心〞有相似之处当留守儿童效劳者以同理心的角度进行留守儿童工作,就会很快让留守儿童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下信任效劳者,认可其提供效劳工作,此时,问题视角下双方的上下位问题就得到了有效得恶解决,效劳者可以得到关于留守儿童最真实的心理信息,并通过这些信息来帮助留守儿童看到自己身上的发光点,即学到了“渔〞的方法2.抗逆力抗逆力是个人面对困难和挫折进行抗争的能力,通过这种能力,案主可以克服并解决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在赋权的前提下,留守儿童效劳者相信留守儿童拥有解决目前问题的能力,而留守儿童效劳者只是帮助留守儿童找到并激发他们内心的这种抗逆力,让他们了解自己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的优势所在,例如留守儿童主动承当家庭责任、努力学习生活技能、理解并体谅父母的工作等等各个优势特质同时,很多留守儿童在这些优势特质下还有创造性地发挥留守儿童效劳者需要给与留守儿童无条件的正向关心,并通过观察留守儿童的言语和行为,让留守儿童认识到这些优势特质,增加他们的成就感,帮助他们重建自信3.整合在优势视角下,整合强调和重视“人在情境中〞,即人与社会环境的整合留守儿童的各种缺陷和问题主要在于父母外出,虽在物质生活上没有缺失,但在精神和感情的生活中却存在很大的缺口,留守儿童效劳者在工作中需要让留守儿童认识自己所处的生活现实并接受、适应这种生活环境,帮助他们与非留守儿童、老师、社会工作者建立良好的联系,弥补他们在精神和感情的生活中的缺失,实现他们对这种缺失生活的良好的适应力五、结束语优势视角下不再将留守儿童与其生活的现实环境剥离,让留守儿童参与社会生活,通过这种参与认识到自己的优势特质,进一步让留守儿童在生活中充分利用和发挥自己的优势特质,帮助留守儿童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给予他们一个快乐完整且充分?[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上海,2021:7【2】王丽芬.?福清市中学留守孩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1,5【3】叶敬忠、杨照.?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与对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2021:9【4】周宗奎、孙晓军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开展与教育问题?2021,1:71-79【5】梅明玉、梅子行.?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和隐患?[J]根底教育研究2021,12:111【6】黄小娜等.?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不可无视的弱势人群?[J].医学与社会,2021,2:18【7】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21,1:29-36[8]丁杰,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21,10(10):15-18[9]DennisSaleebey.?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上海,2021: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