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兄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溴双酚A节能环保自动化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pdf
402页山东兄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兄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四溴双酚四溴双酚A节能环保自动化改造项目节能环保自动化改造项目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 ((报报 批批 版)版) 威海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威海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二〇一六年十二十二月月 前前 言言 山东兄弟化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5 年,于 2008 年 8 月 7 日更名为山东兄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号 370783228073614),公司位于山东省寿光市渤海化工园内,属于股份制企业 公司于 2006 年投资 10100 万元建设溴系列阻燃剂产品项目,主要产品有四溴双酚-A、八溴醚、三溴苯酚、溴化聚苯乙烯和聚 2,6-二溴苯醚溴系列阻燃剂产品项目环评报告书于 2006 年 10 月由山东省冶金设计院编制完成,2006 年 11 月 7 日,潍坊市环保局以“潍环审[2006]62 号”对该项目环评报告进行了批复该项目于 2006 年 11 月开工建设,2007 年 6 月竣工,环保设施同时投入调试,2007 年 8 月试运行及环保处理设施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山东兄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 2008 年 4 月委托潍坊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对该项目进行了验收监测。
受潍坊市环保局委托,寿光市环保局于 2008 年6 月 15 日对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进行了批复 技改项目总占地 12 亩,利用现有厂房进行改造,考虑到增大设备安全距离及给尾气回收改造预留空间等因素,原车间 5 条生产线拆除 2 条,并增加尾气回收系统、工艺水回收系统,利用现有厂房新上自动化生产线 1 条,以替换拆除 2 条生产线 4000 吨/年的产能,原车间 3 条生产线 6000 吨/年产能不变项目改造完成后 10000 吨/年四溴双酚A 的生产规模维持不变 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要求;厂址位于山东兄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符合城市总体规划;项目总体工艺及设备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属清洁生产工艺;各项污染治理得当,经有效处理后可保证污染物稳定达到相关排放标准要求,对外环境影响不大,不会降低区域功能类别,并能满足总量控制要求,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较好本项目已制定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经采取有效的事故防范,减缓措施,项目环境风险水平是可接受的因此,从环保的角度看,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253 号令)等文件的有关规定,山东兄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溴双酚 A 节能环保自动化改造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为此,山东兄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威海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评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了现场踏勘,在收集大量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 编制了 《山东兄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溴双酚 A 节能环保自动化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版)》 2016 年 12 月 31 日, 潍坊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环评工程师刘延峰、 潍坊市环境监控中心高工王悦江、潍坊市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中心高工郑学彦对威海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编写的《山东兄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溴双酚 A 节能环保自动化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版)》进行了技术审查按照专家意见,我们对报告进行了认真修改并完成该项目的报批稿 在报告书的编制过程中,得到了潍坊市环境保护局等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热情指导和大力支持建设单位积极配合报告书的编制工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项目组 二〇一七年一月山东兄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溴双酚 A 节能环保自动化改造项目 1 目录目录 目录 1 1 总论 1 1.1 编制依据 1 1.2 评价目的、指导思想与评价重点 5 1.3 环境影响因素与评价因子的识别与确定 6 1.4 评价标准 7 1.5 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和重点保护目标 10 2 现有项目工程分析 12 2.1 企业概况 12 2.2 现有工程环评情况 12 2.3 现有工程组成 13 2.4 现有工程工程分析 19 2. 5 现有工程污染物排放现状及达标分析 53 2.6 同期工程 76 2.7 项目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75 3 拟建项目工程分析 94 3.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94 3.2 项目概况 95 3.3 拟建项目工程分析 101 3.4 公用工程 116 3.5 拟建项目污染治理措施及排放情况 119 3.6 非正常排放污染源分析 131 3.7 三废排放情况汇总 . 133 4 自然与社会环境概况 135 4.1 自然环境概况 . 135 4.2 社会环境概况 . 140 4.3 区域规划概况 . 142 4.4 环境质量状况 . 148 5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影响评价 150 5.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 150 5.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 154 5.3 污染气象特征分析 . 156 5.4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评价 . 156 5.5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 164 5.6 小结 . 165 6.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 166 6.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 166 6.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170 6.3 废水排入污水处理厂可行性分析 . 174 7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 175 7.1 项目分类及评价等级确定 . 175 7.2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 178 7.3 区域环境水文地质概况 . 183 山东兄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溴双酚 A 节能环保自动化改造项目 2 7.4 评价区环境水文地质概况 . 190 7.5 厂区环境水文地质条件 . 197 7.6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205 7.7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地下水资源保护对策 . 218 7.8 结论与建议 . 228 8.声环境影响评价 . 230 8.1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 230 8.2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230 8.3 声环境影响预测 231 8.4 声环境影响评价 235 9.固体废物影响评价 . 237 9.1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 237 9.2 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置情况 . 239 9.3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 240 9.4 土壤污染控制措施 . 241 10.风险评价 . 243 10.1 风险识别 . 243 10.2 源项分析 . 253 10.3 事故影响分析 . 269 10.4 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 . 271 10.5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 274 10.6 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283 1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 284 11.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284 11.2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285 12. 污染防治措施技术经济论证 . 288 12.1 废气治理可行性分析 288 12.2 废水治理可行性分析 . 289 12.3 噪声治理可行性分析 . 292 12.4 固废处置可行性分析 . 293 12.5 本章小结 . 293 13. 清洁生产分析 . 295 13.1 清洁生产概述 . 295 13.2 清洁生产指标分析 . 295 13.3 清洁生产结论及建议 . 298 14. 总量控制分析 . 300 14.1 总量控制原则及对象 . 300 14.2 项目总量控制分析 . 300 15.环境经济损益 . 302 15.1 经济效益分析 . 302 15.2 环境效益分析 . 302 15.3 社会效益分析 . 303 16. 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 304 16.1 相关政策符合性分析 . 304 山东兄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溴双酚 A 节能环保自动化改造项目 3 16.2 厂区规划合理性分析 . 325 16.3 小结 . 326 17.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 328 17.1 环境管理 . 328 17.2 环境监测计划 . 330 17.3 应急监测 331 17.4 环保设施“三同时”验收一览表 332 18.公众参与 . 334 18.1 公众参与的意义 334 18.2 调查内容与目的 334 18.3 公众参与方式与调查范围 334 18.4 调查对象 343 18.5 公众对项目的观点分析 344 18.6 公众调查结论 346 19. 绿化 . 347 19.1 污染物排放清单 347 19.2 建设绿色生态屏障 347 19.3 绿化措施布置 347 19.4 施工组织 348 19.5 保障措施 348 20.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 350 20.1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调查 . 350 20.2 社会稳定风险识别 . 351 20.3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 352 20.4 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 . 353 20.5 小结 . 353 21.结论与建议 . 354 21.1 结论 . 354 21.2 措施及建议 . 359 山东兄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溴双酚 A 节能环保自动化改造项目 4 附件:附件: 附件 1:项目委托书 附件 2:项目备案证明 附件 3:土地证明 附件 4:现有工程环评批复 附件 5:现有工程验收批复 附件 6:寿光市羊口镇渤海工业园环评批复 附件 7:承诺书 附件 8:企业变更情况 附件 9:山东默锐科技有限公司供用蒸汽协议 附件 10:氯化钠买卖合同 附件 11:污水接受协议 附件 12:执行标准批复 附件 13:环评公示村庄证明 附件 14:公众参与调查人员信息一览表 附件 15:项目公众意见调查的核查意见 附件 16:监测报告 附件 17:近一季度危废台账 附件 18:污染物排放总量确认书 附件 19:产品企业质量标准山东兄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溴双酚 A 节能环保自动化改造项目 1 1 总论总论 1.1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 1.1.1 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01.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8]号(2016.7.2)); (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1998)253 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8.29);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2 修订);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全国人大(1996.10));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4.24); (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全国人大(2012.6)); (9)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08〕26 号); (10)《关于贯彻落实的若干意见》(国家环保局环发[2003]60号); (11)《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 号); (12)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国发 〔2005〕 39 号) ; (1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591 号(2011.2)); (14)《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8.1); (15)《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务院[2007]15 号文) ; (16)《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 2012[77]号); (1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关于检查化工石化等新建项目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办[2006]4 号); (18)《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