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南朝石刻及其人物.pdf

6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3321215
  • 上传时间:2018-08-2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8.8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萧秀(475-518) ,南朝梁宗室、文学家字彦达,南兰陵(治今常州西北)人生平介绍:武帝第七弟美风仪,性方静弱冠仕齐著作佐郎,累迁后军法曹行参军、太子舍人萧衍起兵入建康(今南京 ),以为辅国将军, 又为晋熙王冠军长史、南东海太守,镇京口(今镇江)建康平,仍为使持节都督南徐兖二州诸军事、南徐州刺史天监初,进号征虏将军,封安成郡王,领石头戍事,加散骑常侍复进号右将军,加领军、中书令,出为使持节都督江州诸军事、平南将军、江州刺史,迁都督荆湘雍益等九州诸军事、平西将军、荆州刺史,进号安西将军任内立学校,招隐逸,颇著政绩征为侍中、中卫将军,领宗正卿、石头戍事复出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郢司霍三州诸军事、安西将军、郢州刺史迁使持节都督雍梁南北秦四州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随郡诸军事、镇北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 病死于赴任途中赠侍中、司空,谥“康”秀有容观,性仁恕,喜愠不形于色礼贤下士,当世高才东海王僧孺、吴郡陆倕、彭城刘孝绰、河东裴子野咸游其门又精意学术,搜集经记,招学士刘孝标使撰《类苑》,书未完稿,便流行于世能文,有《安成王集》三十卷,佚南朝梁藏书家梁武帝之弟,封安成王祖籍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齐时官至太子舍人。

      萧衍起兵入建康后,齐和帝封之为南徐州刺史梁天监元年(502) ,封安成郡王、征虏将军天监六年,为江州刺史次年,迁荆州刺史、安西将军,加都督任期内,立学校,招隐逸天监十三年,为鄂州刺史、安西将军,加都督天监十六年(517) ,迁镇北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加都督天监十七年(518)春,死于赴任途中为人清心寡欲,别无它好,惟嗜典籍,精意求学,搜集经记,收藏颇富,曾聘请刘孝标等学者一起编撰大型类书《寿光书苑》和《类苑》,书末完稿,便流行于世研讨学术,终日不倦去世后,其藏书传给萧机继承创作背景:萧秀墓神道石刻中设置4 通石碑, 这一现象在南朝陵墓中是较为罕见的据文献资料记载,梁天监十七年(518 年)萧秀死后,通直散骑常待、太子有卫率夏候在(?-529 年)等人上表梁武帝,请为立碑,得到许可于是由当时的著名文人王僧孺(465 年-522 年) 、陆垂( 470 年-526 年) 、刘孝绰( 481 年-539 年) 、裴子野( 469 年-530 年) 4 人分别撰写一篇碑文,“欲择而用之” 由于这4 位文人所写碑文都相当精彩,难分伯仲,令人难以取舍,最后决定“四碑并建” ,形成空前绝后的奇观。

      萧景(477—523) ,字子昭, 高祖从父弟也父崇之字茂敬, 即左光禄大夫道赐之子道赐三子:长子尚之,字茂先;次太祖文皇帝;次崇之生平介绍:少好学,长于辞令齐时曾任永宁令,政绩显著,史称“政为百城最”( 《南史·梁宗室传》 ) 齐永元二年(500 年) ,封步兵校尉萧衍代齐建梁后,封吴平县侯、南兖州刺史,加都督后历官领军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侍中、安西将军、郢州刺史等职他勤于政事,颇负盛名梁武帝对他极为器重,“军国大事告与议决” 普通四年(523 年)卒于郢州治所江夏郡城(今湖北武昌西南黄鹤山上),时年 47 岁梁武帝诏赠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萧景死后,初葬于江夏,后迁葬建康(今南京)相关事迹:天监天监四年, 王师北伐, 景帅众出淮阳, 进屠宿预 丁母忧, 诏起摄职 五年, 班师,除太子右卫率, 迁辅国将军、 卫尉卿 七年, 迁左骁骑将军, 兼领军将军 领军管天下兵要,监局官僚, 旧多骄侈, 景在职峻切, 官曹肃然 制局监皆近幸, 颇不堪命, 以是不得久留中寻出为使持节、 督雍、 梁、南、北秦、 郢州之竟陵司州之随郡诸军事、信武将军、 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八年三月,魏荆州刺史元志率众七万寇潺沟,驱迫群蛮,群蛮悉渡汉水来降。

      议者以蛮累为边患,可因此除之景曰:“穷来归我,诛之不祥且魏人来侵,每为矛盾,若悉诛蛮,则魏军无碍,非长策也乃开樊城受降因命司马朱思远、宁蛮长史曹义宗、中兵参军孟惠俊击志于潺沟,大破之,生擒志长史杜景斩首万余级,流尸盖汉水,景遣中兵参军崔缋率军士收而瘗焉景为人雅有风力,长于辞令 其在朝廷, 为众所瞻仰 于高祖属虽为从弟,而礼寄甚隆,军国大事,皆与议决十五年,加侍中十七年,太尉、扬州刺史临川王宏坐法免诏曰:“扬州应须缉理,宜得其人侍中、领军将军吴平侯景才任此举,可以安右将军监扬州,并置佐史,侍中如故,即宅为府景越亲居扬州,辞让甚恳恻,至于涕泣,高祖不许在州尤称明断,符教严整有田舍老姥尝诉得符,还至县,县吏未即发,姥语曰:“萧监州符,火爄汝手,何敢留之! ”其为人所畏敬如此创作背景:据南朝梁时书法家庾元威在《论书》里介绍:“反左书者,大同中(534 年-546 年)东宫学士孔敬通所创余见而达之,于是座上酬答诸君无不识者,遂呼为众中清闲法,今学者稍多,解者益寡 ”著《宝刻丛编》的南宋陈思在《书小史》中注:孔敬通“能一笔草书,一行一断, 婉约风流, 特出天性, 顷来莫有继者 又创为左右书, 当时座上酬答, 无有识者,应元威见而达之,遂呼为众中清闲法”。

      庾元威说“反左书”是梁朝大同年间孔敬通始创,然而萧顺之、萧景均葬于大同之前,其神道石柱建立的时间当不会相隔太久,因此,“反左书”始于孔敬通的说法显然是不准确的实际情况是,梁朝初年“反左书”出现,大同年间盛行,其后便销声匿迹,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绝响萧恢鄱阳忠烈王萧恢,字弘达,太祖萧顺之第九子也幼聪颖,年七岁,能通《孝经》、《论语》义,发擿无所遗既长,美风表,涉猎史籍生平介绍:鄱阳忠烈王萧恢,齐隆昌中,明帝作相,内外多虞, 明帝就长沙宣武王懿求诸弟有可委以腹心者,宣武言恢焉明帝以恢为宁远将军,甲仗百人卫东府,且引为骠骑法曹行参军明帝即位,东宫建,为太子舍人,累迁北中郎外兵参军,前军主簿宣武之难,逃在京师高祖义兵至,恢于新林奉迎,以为辅国将军时三吴多乱,高祖命出顿破岗建康平,还为冠军将军、右卫将军天监元年,为侍中、前将军,领石头戍军事,封鄱阳郡王,食邑二千户二年,出为使持节、都督南徐州诸军事、征虏将军、南徐州刺史四年,改授都督郢、司二州诸军事、后将军、郢州刺史,持节如故义兵初,郢城内疾疫死者甚多,不及藏殡,及恢下车, 遽命埋掩 又遣四使巡行州部,境内大治 七年, 进号云麾将军, 进督霍州八年,复进号平西将军。

      十年,征为侍中、护军将军、石头戍军事,领宗正卿十一年,出为使持节、都督荆、湘、雍、益、宁、南、北梁、南、北秦九州诸军事、平西将军、荆州刺史,给鼓吹一部十三年,迁散骑常侍、都督益、宁、南、北秦、沙七州诸军事、镇西将军、益州刺史,使持节如故,便道之镇成都去新城五百里,陆路往来,悉订私马,百姓患焉,累政不能改恢乃市马千匹,以付所订之家,资其骑乘,有用则以次发之,百姓赖焉十七年,征为侍中、安前将军、领军将军十八年,出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荆、湘、雍、梁、益、宁、南、北秦八州诸军事、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普通五年,进号骠骑大将军七年九月,薨于州,时年五十一诏曰:“故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荆、湘、雍、梁、益、宁、南、北秦八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鄱阳王恢,风度开朗,器情凝质爰在弱岁,美誉克宣,洎于从政,嘉猷载缉方入正论道, 弘燮台阶, 奄焉薨逝, 朕用伤恸于厥心宜隆宠命, 以申朝典 可赠侍中、 司徒,王如故并给班剑二十人谥曰忠烈遣中书舍人刘显护丧事萧谵梁文帝萧顺之的第九子,梁武帝萧衍的异母弟齐时官至西中郎外兵参军梁武帝兵入建康后,齐和帝封之为给事黄门传郎、平西将军、荆州刺史,加都督。

      生平介绍:梁天监元年(502 年) ,加封安西将军、始兴郡王他在荆州任所,励精为治,广辟屯田,减省力役,颇有政声天监七年冬回京都建康,当地人依依不舍,作歌唱道:“ 始兴王,人之爹,赴人急,如水火,何时复来哺乳我?” 后历官中书令、雍州刺史、益州刺史荆州刺史 天监十八年 (519 年) ,迁待中、 中抚将军 开府仪同三司、 领军将军 普通三年 (522年)十一月去世,时年45 岁梁武帝诏赠诗中、司徒、骠骑将军,谥曰忠武创作背景:关于萧谵墓东辟邪头部残缺,在当地农民中广泛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萧谵墓神道右边(东侧)大石狮子肚子下面有个小石狮子(小辟邪),以前大狮子经常会拖小孩子给小狮子吃和玩,后来人们就把它的头打掉了萧谵墓现存石碑一通,龟趺座两个约立于梁朝普通三年(522 年)十一月八日( 《江苏金石记》 ) 石碑为神道东侧石碑,是南朝陵墓石碑中保存文字最多的一通石碑本世纪20 年代,南京古物保存所主任杨鹿鸣鉴于石碑前倾,为保存这份古老的文化遗产,曾亲自督率石工修复1955 年,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将这块石碑从水田中提升, 并从青龙山购来石块4 个作为石座, 再次对这块石碑进行了维修加固。

      1957 年,建碑亭保护碑高4.45 米,宽 1.60 米,厚 0.33 米龟跃座长1.46 米,宽 l.60 米,高 1.15米碑首圆形,碑首中部有直径0.10 米的圆形穿孔,碑脊两边各饰相互交结的双龙碑额上书 “ 梁故传中司徒骠骑将军始兴忠武王之碑”17字,共 5 行,每行4 宇,末行1 字虽是楷书,但带有行书笔意,为历代书家所瞩目碑阴列记人名碑文楷书,共36 行,每行 86字,共 3096 字碑文虽有脱落,但能够辨认的尚有2800 余字该碑为著名文人、东海徐勉(466 年-535 年)撰文,吴兴贝义渊书写,都元上石,丹阳房贤明刻字(《石刻考工录》 ) 该碑碑文为楷书,梁启超称“ 南派代表,当推此碑” 萧融(472 年- 501 年 4 月 15 日) ,字幼达,兰陵郡兰陵县都乡中都里人,梁文帝萧顺之第五子,梁武帝萧衍之弟,母为李太妃生平介绍:萧融仕齐永明元年(483 年) ,出任豫章王行参军隆昌元年(494 年) ,改任鄱阳王行参军建武元年(494 年) ,改任太子舍人后改任江夏王主簿萧懿被萧宝卷杀害后,萧宝卷下令搜捕萧懿的兄弟永元三年三月十二日(501 年 4 月 15 日) ,萧融被处死,享年三十岁。

      中兴二年( 502 年) ,追赠给事、黄门侍郎天监元年四月八日(502 年 4 月 30 日) ,萧衍建立梁朝,追赠萧融散骑常侍、抚军将军,追封桂阳郡王,谥曰简王天监元年十一月一日( 502 年 12 月 15 日) ,葬于弋辟山萧融无子,以长沙宣武王萧懿第九子萧象为嗣,袭封桂阳王齐永元三年(501 年) ,与兄长萧懿俱被齐东昏侯萧宝卷赐药毒死梁武帝萧衍登上帝位后,于天监元年(502 年)追赠散骑常侍、抚军大将军桂阳郡王,谥曰简陈茜(527 年一 566 年) ,字子华,吴兴郡长城县(今浙江长兴县)人,陈霸先兄始兴昭烈王陈道谭之子史称他“少沉敏,有识量,美容仪,留意经史”生平介绍:陈霸先对其颇为器重,称其为“吾家英秀”陈霸先起兵讨侯景时,陈蓓在临安县郭文举家被侯景部下捉住送往建康(今江苏南京),侥幸生还陈茜在梁本历任吴兴太守、会稽太守,协助陈霸先消灭王僧辩部属陈霸先称帝后,封为临川王曾召总揽军政,后奉命驻军皖口永定三年(559 年)六月,陈霸先死,陈茜进京继承帝位,次年改元天嘉陈茜面对政局动荡、国库空虚、民生凋敝的局面,励精图治,平定各地割据势力,使政局渐趋平稳;同时轻摇薄赋,劝课农桑,发展生产。

      他还反对奢靡,厉行节约经过7 年的统治,陈朝的经济呈现复兴的景象天康元年( 566 年)夏四月,陈茜病逝,年40 岁六月,谥日文皇帝,庙号世祖,葬于永宁陵陈文帝临终前,曾留下遗诏,其中对其陵墓的营造提出“山陵务存俭速”( 《陈书·世祖纪》 )的要求从实际情况来看,这只不过是历代帝王标榜节俭的官样文章而已萧暎萧暎,字文明,始兴忠武王萧憺子年十二,为国子生天监十七年,诏诸生口策,宗室可否帝知暎聪解,特令问策,又口对,并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