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doc
14页2015 版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标准目录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组织所处的环境4.1 理解组织及其所处环境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 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4.4 环境管理体系5. 领导作用5.1 领导作用与承诺5.2 环境方针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6. 策划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6.1.1 总则6.1.2 环境因素6.1.3 合规义务6.1.4 措施的策划6.2 环境目标及其实现环境目标的策划6.2.1 环境目标6.2.2 实现环境目标措施的策划7. 支持7.1 资源7.2 能力7.3 意识7.4 沟通7.4.1 总则7.4.2 内部沟通7.4.3 外部沟通7.5 形成文件的信息7.5.1 总则7.5.2 创建和更新7.5.3 形成文件的信息的控制8. 运行8.1 运行策划和控制8.2 应急准备和响应9. 绩效评价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1 总则9.1.2 合规性评价9.2 内部审核9.2.1 总则9.2.2 内部审核方案9.3 管理评审10. 改进10.1 总则10.2 不符合与纠正措施10.3 持续改进4 组织环境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组织应确定与其目标相关、并影响其实现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能力的外部和内部因素。
这些因素应包括受组织影响的或能够影响组织的环境条件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组织应确定:a) 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b) 这些相关方的有关需求和期望(即要求) ;c) 这些需求和期望中哪些会成为其合规义务4.3 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组织应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边界和适用性,以界定其范围确定范围时组织应考虑:a) 4.1 中提及的外部和内部因素;b) 4.2 中提及的合规义务;c) 组织的单元、职能和物理边界;d) 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e) 组织实施控制与施加影响的权限和能力范围一经确定,在该范围内组织的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均须纳入环境管理体系应保持体系范围的形成文件的信息,并可为相关方获取4.4 环境管理体系为实现包括提升环境绩效在内的预期结果,组织应根据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并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包括所需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组织在建立和保持环境管理体系时,应考虑在 4.1 和 4.2 中所获得的知识5 领导作用5.1 领导作用和承诺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方式证实对环境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和承诺a) 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承担责任;b) 确保建立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并与组织的战略方向和所处的环境相一致;c) 确保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d) 确保可获得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e) 就有效的环境管理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进行沟通;f) 确保环境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g) 指导和支持员工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做出贡献;h) 促进持续改进;i) 支持其他相关管理者在其负责的领域展示其领导作用。
注:本标准中所提及的“业务”可从广义上理解为涉及组织存在目的非常重要的那些活动5.2 环境方针最高管理者应在确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方针,环境方针应:a) 适合于组织的宗旨和所处的环境,包括其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规模和环境影响;b) 为制定环境目标提供框架;c) 包括一项或多项保护环境的承诺,其中包括污染预防其他与组织所处环境有关的特殊承诺注:保护环境的其他特殊承诺可包括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d) 包括履行其合规义务的承诺;e) 包括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以提高环境绩效的承诺环境方针应:---保持形成文件的信息;---在组织内得到沟通;---可为相关方获取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内部分配并沟通相关岗位的职责和权限最高管理者应对下列事项分配职责及权限:a) 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b) 向最高管理者汇报环境管理体系的绩效,包括环境绩效6 策划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6.1.1 总则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满足 6.1.1 至 6.1.4 中的要求所需的过程策划环境管理体系时,组织应考虑:a) 4.1 所提及的因素;b) 4.2.所提及的要求;c) 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并且,确定与环境因素、合规义务以及以往在 4.1 和 4.2 中识别的其他问题和要求相关的、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以:---确保环境管理体系能够实现其预期结果;----预防或减少非预期结果,包括影响组织的潜在的外部环境条件;----实现持续改进;组织应确定其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潜在紧急状况,包括可能具有环境影响的情况。
组织应保持下述有关的形成文件的信息:----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足以确信 6.1.1 至 6.1.4 中所需的过程已按策划的安排得到实施6.1.2 环境因素在确定的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内,组织应从生命周期观点考虑,确定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及相关的环境影响确定环境因素时,组织须考虑:a) 变化,包括已计划的或新的开发,新的或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b) 异常情况和可合理预见的紧急情况 组织应依据以建立的准则,确定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因素,即重要环因素适当时,组织应在各层次和职能间沟通其重要环境因素组织应保持下述的形成文件的信息:----环境因素及相关的环境影响;----用于确定重要环境因素的准则;----重要环境因素注:重要环境因素能导致与有害环境影响(威胁)或有益环境影响(机会)相关的风险和机遇6.1.3 合规义务组织应:a) 确定并可获取与其环境因素有关的合规性义务;b) 确定如何将这些合规性义务应用于组织;c) 在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其环境管理体系时,对这些合规义务加以考虑组织应保持其合规性义务的形成文件的信息注:合规性义务可能会给组织带来风险和机遇。
6.1.4 策划措施组织应策划:a) 采取措施以管理其:1)重要环境因素;2)合规性义务;3)6.1.1 中识别的风险和机遇;b) 如何:1)将这些措施融入并实施于环境管理体系过程(见 6.2,第 7 条,第 8 条和 9.1) ,或其他业务过程;2)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见 9.1) 当策划这些措施时,组织应考虑其可先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6.2 环境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6.2.1 环境目标组织应针对其相关职能和层次建立环境目标,此时须考虑组织的重要环境因素及相关的合规性义务,并考虑其风险和机遇环境目标应:a) 与环境方针一致;b) 可测量(可行时) ;c) 得到监视;d) 得到沟通;e) 适时更新组织应保持环境目标的形成文件的信息6.2.2 策划实现环境目标措施策划如何实现环境目标时,组织应确定:a) 要做什么;b) 需要哪些资源;c) 由谁负责;d) 何时完成;e) 如何评价结果,包括用于监视可测量的环境目标的实现进度所需的指标(见 9.1.1) 组织应考虑如何能将实现环境目标的措施融入其业务过程7 支持7.1 资源组织应确定并提供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7.2 能力组织应:a) 确定在其控制下从事影响环境绩效和影响履行合规性义务能力的工作人员应具备的能力b)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或经历,确保这些人员具备所需能力;c)确定与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培训要求;d)适当时,采取措施以获得必要的能力,并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注:适当措施可包括为在岗人员提供培训、指导或重新委安排工作,或聘用、雇佣能胜任的人员组织应保留适当的形成文件的信息作为能力的证据7.3 意识组织应确保其在控制下工作的人员意识到:a) 环境方针;b) 重要环境因素以及与他们的工作相关实际或潜在的环境影响;c) 他们对环境管理体系有效性的贡献,包括提高环境绩效的益处;d) 不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包括未履行合规性义务的后果7.4 沟通7.4.1 总则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与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内、外部沟通所需的过程,包括: a) 沟通什么;b) 何时沟通;c) 与谁沟通;d) 如何沟通建立沟通过程时,组织应:----必须考虑其合规义务;----确保所交流的环境信息与环境管理体系形成的信息是一致且真实可信组织应对其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沟通作出回应适当时,组织应保留作为其沟通证据的形成文件的信息,7.4.2 内部沟通组织应:a) 在其各层次和职能间就环境管理体系相关信息进行内部沟通,适当时,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的变化;b) 确保沟通过程能够使在其控制下工作的人员对持续改进作出贡献。
7.4.3 外部沟通组织应按其建立的沟通过及合规性义务的要求,就环境管理体系的相关信息与外部进行沟通7.5 形成文件的信息7.5.1 总则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应包括:a) 本标准要求的形成文件的信息;b) 组织确定的为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所必需的形成文件的信息注:不同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形成文件的信息的程度可能不同,取决于:----组织的规模及其活动、过程、产品和服务的类型;----证实履行合规性义务的需要;----过程的复杂程度及其相互作用;----在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的能力7.5.2 创建和更新在创建和更新形成文件的信息时,组织应确保适当的:a) 标识和描述(如标题、日期、作者或文献编号) ;b) 格式(如语言、软件版本、图示)和媒介(如纸质的、电子的) ;c) 评审与批准,以爆炸适宜性和充分性7.5.3 形成文件的信息的控制应对环境管理体系和本标准要求的形成文件的信息应进行控制,以确保:a) 在使用处和需要时可获得适用信息;b) 形成文件的信息得到充分保护(如防止失密、不当使用或缺失) 为控制形成文件的信息,适用时,组织应规定和实施下列活动:----分发、访问、检索和使用;----存放和保护,包括保持可读性;----变更的控制(如版本控制) ;----保留和处置。
组织确定的环境管理体系策划和运行所需的外来形成文件的信息,应得到适当识别和控制 注:“访问”可能意味着仅允许查阅,或意味着允许查阅并授权修改8 运行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组织应按以下方式建立、实施、控制和保持满足环境管理体系要求以及实施6.1 和 6.2 中规定的措施所需的过程,通过:----建立过程的运行准则;----按照运行准则实施过程控制;注:控制可能包括工程控制和程序控制,控制可按层级实施(如:淘汰、替代、管理) ,可单独或组合使用组织应对已策划的变更进行控制,并对非预期变更的后果予以评审,必要时,采取措施减轻任何不利影响 组织应确保外包过程得到控制或施加影响应在环境管理体系内规定对这些过程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的类型与程度从生命周期的观点出发,组织应:a) 适当时,制定控制措施确保在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考虑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环境要求;b) 适当时,确定对采购产品和服务的环境要求;c) 与外部供方(包括承包商)沟通相关环境要求;d) 考虑是否需要提供与产品和服务的运输或交付、使用、使用后处理和最终处置有关的潜在重大环境影响的信息组织应保持足以确信过程已按策划的安排到实施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8.2 应急准备和响应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对 6.1.1 中所确定的潜在的紧急情况做准备并对其做出响应所需的过程组织应:a) 通过策划措施做好响应准备,以预防或减轻由紧急情况引起的有害环境影响;b) 对实际发生的紧急情况作出响应;c) 采取与紧急情况和潜在环境影响的程度相适应的措施,以预防或减轻紧急情况的后果;d) 可行时,定期试验已策划的响应措施;e) 定期评审和修订过程和已策划的响应措施,特别是在紧急情况发生后、或试验后;f) 适用时,向相关方,包括向在其控制下工作的人员,提供与应急准备和响应相关的信息和培训组织应保持足以确信过程已按策划的安排得到实施所需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