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物的进化.ppt
90页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一节 生命的起源,,,我们不能亲自观察,难以得到直接的证据……因此,关于生命的起源可以通过有关的研究进行科学推测.,地球上最初有没有生命?最早出现的生命是怎样的?......,科学的推测需要确凿的证据,还需要有严密的逻辑,也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一、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1.神创论2.自然发生论3.化学起源说4. 宇生说5.热泉生态系统,1、神创论,上帝创造万物,最后造人——圣经的故事,2、自然发生论,生物是从非生物环境中自然发生出来的: 腐草化萤 腐肉生蛆 淤泥生鼠,斯巴兰让尼的实验证明腐肉不能生出苍蝇——否定了“自然发生论”,1860年巴斯德用实验证明肉汤不能生出微生物——彻底否定“自然发生论”,,,3、宇生论,球上生命来自宇宙空间别的星球,彗星,陨石坑,1969年澳大利亚麦启逊镇的陨石,小行星撞击地球(想象图),当你仰望夜空的繁星时,你可能会想,除了地球上有人类之外,其他星球是否也有有智慧的生命体?不明飞行物(UFO)频繁出现,但不明飞行物是外星人光顾地球,还是目前还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呢?这无疑激起了人类探索地球外生物的极大兴趣。
位于板块结合地带的深海热泉中,有自养型古细菌,能利用能量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根据距今34亿年前南非燧石层发现的蓝细菌化石推测),4.热泉生态系统,35亿年前的蓝细菌化石,5、化学起源说,认为生命是在漫长的宇宙进化中发生的,是宇宙进化到某一阶段的产物,生命的起源,1、46亿年的原始的地球的 特点:,炽热的,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溢一切元素都呈气体状态,不存在生命……,,,火山爆发形成原始大气,,反应物,条件,产物,原始大气,甲烷(CH4)氨(NH3)水(H2O)氢(H2)硫化氢(H2S)氰化氢(HCN),,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氨基酸核苷酸单糖,,雷电可能为化学进化提供能量,,原始的海洋,“还原性 大气”,,,模拟降雨,加热,,米勒实验装置,,实验说明,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1953 年芝加哥大学米勒的模拟实验,2、原始地球为生命起源提供了:,(1)、场所:,(2)、物质:,原始大气和原始海洋,(3)、能量:,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火山喷发释放的能量等等,甲烷(CH4)、氨(NH3)、水(H2O)、氢气(H2)、硫化氢(H2S)、氰化氢(HCN)等等,简单的有机物汇集到原始海洋中,形成复杂的有机物。
从原始大气的无机物到简单有机物.,,原始海洋中有机物不断相互作用,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生命的起源,,,,,,,,,,,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形成,组成,演变,,第一阶段,,,场所,实验,,,第二阶段,,场所,,过程,,,第三阶段,,场所,,过程,,,第四阶段,,场所,,过程,,原始大气,1953、美国米勒,原始海洋,聚合、缩合,原始海洋,原始海洋,浓缩、凝聚,长期演变、 相互作用,特点,特点,原始界膜和原始的 物质交换,原始新陈代谢和繁殖,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高分子物质,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天文学家估计地球形成于约 46亿年前迄今找到的最早的化石记录了35 亿年前的原核生物生命起源大约发生在距今 45-35 亿年间生命起源发生在什么时候?,目前,学者们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过程如下:,无机物,简单的有机物(米勒已证实),复杂的有机物,原始生命,(原始海洋),,这一阶段至今还只是推测,缺乏实验证据!,,,,地球上的生命到底起源于哪里?目前尚无定论,以事实为依据的科学争论,对促进人类的认识是非常有益的,讨论1、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大气成分有什么区别?2、原始地球上存在生命吗?说出理由。
原始大气成分没有氧气现在的大气成分有O2因为没有生命可以存在的环境3、根据米勒实验结果,对生命起源的推测:4、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由此可推测:,原始地球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因此,生命起源从无机物生成有机物的这一阶段是完成能够实现的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能从地球以外形成并被带到地球上初中生物,生物进化的历程,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生物,究竟是怎样由地球上最初的原始生命演变来的呢?,提出问题,新知探究,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资料分析】,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化 石 图,新知探究,学习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资料分析】,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不同地层化石模式图,1861年,在德国发现了一种动物的化石——科学家把这种动物叫做始祖鸟资料分析】,新知探究,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一类重要物质,细胞色素C是其中的一种科学家比较了一些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发现人与黑猩猩的差异最小,与马的差异则大一些,而与果蝇、向日葵的差异则更大资料分析】,讨论:,1、上述3个资料中,科学家在研究生 物进化问题时各采用了什么方法?,2、上述3个资料中,科学家所采用的 研究方法有什么共同之处?,3、根据上述3个资料,你能对生物进 化的历程作出怎样的推测?,新知探究,生物学研究中常用比较的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推测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化石(fossil)是非常重要的证据地球上现存的生物都是进化的结果,对他们亲缘关系的研究,可帮我们追溯生物进化的过程科学家通过对不同年代化石的纵向比较,以及对现存生物种类的横向比较等方法,可推测出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新知探究,各种化石图片,生物进化示意图,两栖类,哺乳类,被子植物,原始生命,,,,,,,,,,,,,,,,,,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1、有单细胞的和多细胞的,结构都比较简单,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2、细胞里都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3、大都生活在水中,靠孢子繁殖后代返回,,苔藓植物的主要特征:1一类具有假根与茎和叶的分化,如葫芦藓;另一类只有假根与叶状体,没有茎和叶的分化,如地钱;2靠孢子繁殖,生活在阴湿的地方返回,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1、植株只有根茎叶,不开花,没有果实和种子,靠孢子繁殖;2、多数生活在阴湿的地方返回,,返回,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1、根茎叶都很发达;2、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裹着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1、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2、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裹着返回,杨树,人参,,返回,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单小,结构简单,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返回,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1、生活在水中;2、体壁由外胚层、内胚层和中胚层构成;3、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返回,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1、身体背腹扁平;2、有口无肛门返回,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1、身体细长2、消化管的前端有口,后有肛门3、体表有角质层,,返回,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1、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2、有体腔,,返回,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1、身体柔软,有外套膜2、身体的表面有贝壳,,返回,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1、足和触角分节2、体表有外骨骼,,返回,鱼类的主要特征:1、终身生活在水中,体表大多覆盖着鳞片2、用鳃呼吸,用鳍游泳3、心脏有一心室和一心房,,返回,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1、变态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大多数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一般用肺呼吸2、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辅助呼吸3、心脏有两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着角质的鳞或甲,用肺呼吸,体内受精,卵生,体温不恒定返回,,返回,鸟类的主要特征:1、体表覆盖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气体2、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并且有气囊辅助呼吸3、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返回,哺乳动物的 主要特征:1、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2、大脑发达;胎生,哺乳3、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体腔内有膈,,,原始藻类,单细胞动物,,原始苔藓和蕨类,原始种子植物,原始无脊椎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古代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返回,,进化树,生物进化的历程大致是: 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水生到陆生。
本课小结,第三节 生物进化的原因,福州八中鳌峰初中 陈柯倚,第七单元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鱼石螈还原图,矛尾鱼,这里有几只桦尺蠖?,哪种颜色的桦尺蠖易被发现?,哪种颜色的桦尺蠖易被发现?,长满地衣的树干上的桦尺蠖(浅色个体占多数),黑褐色树干上的桦尺蠖 (深色个体占多数),1850年考察,1950年考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引起曼彻斯特两种桦尺蛾数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被污染的环境,使得浅色型桦尺蠖容易被鸟类捕食而处于选择劣势,黑色型桦尺蠖具有保护色而处于选择优势桦尺蠖的变异对它的生存和繁衍来说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为什么?,动物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称为保护色,你能举出一些动物保护色的例子吗?,保护色有什么作用?,草丛中的鸟,草丛中的虎,我像树叶吗?,这是花吗?,我在哪儿?,考考你的眼力,这些保护色是怎样形成的呢?,模拟探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生物保护色的形成与环境有关模拟探究: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2、做出假设:,1、提出问题:,保护色是如何形成的呢?,1.六人一组,各组员统一听从组长的指挥2.彩纸颜色必须单一,每小组所选颜色不同(彩色应多样化,但其中之一与彩纸的颜色一致)。
3.做实验时一定要把自己想象成“捕食者”,在选取彩色小纸片时,不要事先观察小纸片的位置,一定不要特意寻找某一种颜色的小纸片4.要及时记录小纸片的数量,并进行分析5.分析探究后面的讨论题温馨提示,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小组合作: 6人一组 组长:组织、发令,记录每代开始数和幸存者数 督察:监督、补充幸存者后代(每个幸存者产生3个后代) 捕食者4人:(要随机捕食,每代捕食15次,每次捕食1个 猎物:小纸片),,分析数据,5、讨论和交流:,1、第一代和第五代中,哪种颜色的棋子“幸存者” 最多?这与纸片 的颜色有什么关系?2、第一代和第五代之间有什么变化?3、通过上面的模拟实验,你能推测保护色的形成 过程吗?从中你能简单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吗?,6、得出结论:,保护色的形成过程是与周围环境相适应的结果过度繁殖,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生物进化的过程,长颈鹿的进化示意图,自然选择,概念: 在生存竞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自然选择,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地进化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和变异 适者生存,原鸡遗传和变异人工不断选择(符合人类需要的生存下来) 新的物种,,,,人工驯养,比较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人类,满足人类,自然条件,保留对生物有利的性状,较快,漫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