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小升初语文冲刺试卷.doc
8页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小升初语文冲刺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 语言积累及运用 (共9题;共22分)1. (3分) 读拼音,写汉字jùn qiàochún shúqīng mièhǔ pòcán fèixīn wè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4分) 看拼音,写词语róng máodiào yúyǒu qùhé lǒngzhè xiēshǒu zhǎ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1分) 按课文《这儿真好》,选一选云朵 ________小鸟 ________ 小猴 ________ A、划船来 B、飘来 C、飞来 4. (1分)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饱满——________ 匆匆——________忸怩——________ 空隙——________5. (2分) 把下列词语整理成句子,并加上标点符号写下来。
办公室 老师 备课 多么 在 啊 认真6. (2分) 说说句中引号的作用就这样,人们不约而同地管这座桥叫“皮巧根桥”7. (5分) 按要求完成句子 ①无论怎样着急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用划线的词语造句)②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用划线的词语造句)③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仿写比喻句)④仿写句子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8. (2分) (2018三上·浙江期中) 日积月累 (1) 《所见》一诗中,牧童为什么“忽然闭口立”?(用诗句回答) (2) 《山行》一诗中,最能点明深秋季节的诗句是________ (3) 《赠刘景文》一诗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一幅残秋的风景 (4) 《夜书所见》一诗中,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 一时强弱在于力,________ (6) 二人同心,________ 9. (2分) 爱国名言警句填空 (1) ________,死而后已 (2) 位卑未敢________。
(3)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________ (4) ________,视死忽如归 二、 阅读感悟 (共2题;共4分)10. (2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珠穆朗玛峰,举手能摩天南沙诸海岛,撒开________五岳________,江河扬征帆沿江而下,看________登上泰山,望________祖国呀,妈妈,您的怀抱,这么________!(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南沙诸海岛,撒开________五岳________,江河扬征帆沿江而下,看________登上泰山,望________祖国呀,妈妈,您的怀抱,这么________!(2) “摩天”的意思是________,突出了________ (3) 用“________”画出文中的夸张句 (4) 这节诗歌中写了哪些雄伟壮丽的景色? (5) 这节诗歌主要写的是________ (6) 仿照本课诗歌的形式,自己也来写一写 我站在祖国地图前,________11. (2分) 课外阅读我们在植物园里种了丝瓜,也种了瓢瓜我们搭了瓜棚丝瓜和瓢瓜一起爬到瓜棚上来了六月底,丝瓜和瓢瓜都开始开花了这倒是有趣的事情丝瓜是早晨开花的,它开着黄灿灿的花朵。
呵,蜜蜂、胡蜂、大凤蝶、粉蝶、细腰蜂,一起飞来了,它们飞来飞去,在丝瓜的花朵上采花粉瓢瓜是晚上开花的在太阳下山以后,丝瓜的花朵已经凋谢了,瓢瓜开放了雪白的花朵,好像是白绸做成的到了夜间,犹如洁白的星星,点缀在暗绿的瓜棚上,我们看见许多夜蛾都飞来了白天和夜晚,我们的瓜棚上都开放着花朵白天,有灿烂的黄花;晚上,有沉静的白花 (1) 丝瓜和瓢瓜都在________开始开花丝瓜是________开花的,它开着________的花朵;瓢瓜是________开花的,它开着________花朵2) 丝瓜花招引来了什么?它们在花朵上采花粉,瓢瓜花招引来许多三、 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 (2019五上·南充期末) 大自然中能给我们启发的事物有很多:成熟的稻穗低下头,启发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搬食物,启发我们要齐心协力;滴水可以穿石,启发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青松不惧风雪,启发我们做人要坚毅刚强……那你从哪种事物身上得到怎样的启发呢?请选择一种,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中心要明确,内容要具体,表达真情实感③字数不少于4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语言积累及运用 (共9题;共22分)1-1、2-1、3-1、4-1、5-1、6-1、7-1、8-1、8-2、8-3、8-4、8-5、8-6、9-1、9-2、9-3、9-4、二、 阅读感悟 (共2题;共4分)10-1、10-2、10-3、10-4、10-5、10-6、11-1、11-2、三、 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