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皖北区农民工艾滋病知识与认知状况调研.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lis****666
  • 文档编号:183772583
  • 上传时间:2021-06-1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1.03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皖北区农民工艾滋病知识与认知状况调研  摘要】目的了解皖北艾滋病高发地区农民工这一特殊人群艾滋病的相关知识需求和认知水平,为制定该人群防治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安徽省临泉县2个乡镇中以村为单位整群抽取了距离较远的4个村庄,共552名农民工,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552名调查对象中,男性457人,女性95人,在受教育程度上女性低于男性(p0.001),有84.78%的农民工希望能获得更多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艾滋病知识的总知晓率为67.19%,艾滋病知识得分主要受年龄、文化程度、人均收入影响,年龄越大艾滋病知识得分越低,而文化程度和人均收入越高,艾滋病知识得分越高结论农民工对艾滋病知识需求较高,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存在一定的误区,非传播途径的掌握程度较低,提示在今后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关键词】农民工;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需求评估;横断面研究  中国的艾滋病正处于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大面积扩散的临界点[1],流动人口的数量和范围的日益扩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促进因素流动人口中大多数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其自发的频繁流动性和自身所处社会弱势地位的特点等决定了他们有可能成为艾滋病传播中的高危人群。

        近年来,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增长较快,有统计数据显示[2],我国现阶段有农民工总数1.5亿以上,占了流动人口的绝大局部安徽省既是农业大省也是全国农村劳务输出的重点省份之一,每年农村外出进城打工人员约1000万人本工程现场在安徽省西北部艾滋病流行区临泉县,其周边分别与河南省的淮滨、新蔡、平舆、项城、沈丘和安徽省的阜南、颍州、颍泉、界首9个县市(区)接壤自1995年发现第一例hiv抗体阳性者以来,至今已确诊300多例hiv抗体阳性者,其中艾滋病重点乡镇是:邢塘、田桥、庙岔、酮城4个乡镇,本研究选取邢塘和田桥两个乡镇作为工程实施地点,对农民工进行了艾滋病知识需求与认知水平调查,以期为农民工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在临泉县分布比拟集中的邢塘镇和田桥乡以村为单位各整群抽取了距离较远的4个村庄,选择60周岁以下己婚的农民工作为调查对象,共调查农民工552人,其中男性457人(占82.79%),女性95人(占17.21%)  1.2方法调查工具为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同性别调查员采用面对面的匿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艾滋病预防知识的获得途径及需求情况等内容。

      调查表经预调查后修订而成,调查人员为医学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调查前均经统一培训;调查结束后,所有调查表均当场收回,对调查表进行核对并及时修正采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双录入并进行逻辑校对,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一般人口学特征本次共调查了实际有效的农民工552人,其中男性457人,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57岁,平均年龄(36.576.59)岁女性95人,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49岁,平均年龄(34.377.06)岁民族以汉族为主,共546人,占总人数的98.9%从受教育程度上来看,男性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高于女性农民工(p0.001)  2.2艾滋病知识、态度方面  农民工艾滋病知识需求途径主要有电视、宣传画、医务人员宣传等,在报刊和杂志方面,女性农民工的需求低于男性农民工(p=0.019,p=0.023)男性农民工和女性农民工都希望通过简单的宣传方式获取更多的艾滋病知识答复的总人数)100%对有关艾滋病常识的知晓率为27.4%~93.7%,对“目前没有艾滋病疫苗〞的知晓率最低,男性农民工为27.4%,女性农民工为29.5%,女性农民工对于“艾滋病是病毒引起的〞的知晓率也较低(37.9%)。

      见表2表1不同性别农民工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表2有关艾滋病常识的知晓率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为16.8%~88.4%,除“感染hiv的母亲怀孕/生产期间服用特定药物〞知晓率较低外,该地农民工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较高表3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  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为23.2%~90.5%对于非传播途径,认为“握手、拥抱〞不会传播的知晓率虽然较高,但仍然有相当局部的人认为非传播途径的日常生活接触会传播艾滋病,特别是很多人误认为“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表4)  3讨论  在本研究中,农民工对艾滋病知识主要希望从群众媒体途径获得,其次是医务人员,这与蓝光华等[3]的研究结果一致而选择因特网、报纸和书刊杂志的比例较低这或许与农民工获取知识的资源渠道有关在农村电视普及率较高同时,农村地区艾滋病宣传方式比拟单一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针对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农民工,采取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方式,争取发动当地传媒部门,采取多部门合作方式,开发更多的艾滋病宣传手段,共同提高农民工艾滋病的知晓率  该地农民工对艾滋病的三大传播途径和预防方面的知识知晓率较高,大局部在70%以上,但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认知不高,与陆焯平[4]的研究结果类似,仍有相当局部的人认为非传播途径的日常生活接触会传播艾滋病,特别是很多人误认为“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男性农民工为33.7%、女性农民工为23.2%)。

      说明农民工对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全面,存在模糊概念,因此在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加大对非传播途径的宣教,消除认知误区  艾滋病知识得分主要受年龄、文化程度、人均收入影响,年龄越大艾滋病知识得分越低,而文化程度和人均收入越高,艾滋病知识得分越高对于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者、年龄偏大者、低收入者更缺乏艾滋病相关知识,应视为艾滋病防治干预工作的薄弱环节和重点人群女性农民工因受教育程度低于男性农民工,因而获取艾滋病知识的途径非常狭窄,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略低于男性农民工,在今后的教育干预中也应对女性农民工有所侧重  【参考文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