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试卷(新教科版)..doc
22页1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检测题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检测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个空格 2 分,共 20 分):1、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发明了( ) ,而( )的发明人类认识 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2、我们把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称为( ) ,比如身边的物质中有食盐、白 糖、 ( )等3、我们利用观察到的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如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 ) 4、放大镜把通过透镜所能观察到的范围称为( ) 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 ) 6、如果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上分别标着 12.5×、40×,那么物体图像将被放大( ) 7、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头上的( ) ,就是它们的“鼻子” 8、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上有许多( ) ,那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重要器官 还观察到叶细胞中的( ) ,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场所9、生物细胞的形态是( )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 )的,生物不同器官 的细胞也是( )10、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 )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 )单位。
11、 凭人的肉眼最多只能看清( )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12、用( )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13、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 )、( )、( ) 等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 ( ) A、反射 B、折射 C、不变2、凸透镜是( )、透明的镜片A、中间厚边缘薄 B、中间薄边缘厚 C、一样厚 3、 ( )的建立,被誉为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A、细胞学说 B、动力学 C、仿生学 4、蟋蟀的耳朵在 ( )A、头部 B、足内侧 C、腹部 5、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 ) 倍A、200 B、2000 C、200 万26、用显微镜观察字母“b”时,从目镜里看到图像是 ( ) A、b B、p C、q D、d 7、下面透明玻璃镜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A、 B 、 C、8、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 )对足。
A、2 B、3 C、4 9、凸透镜的凸度越小,它的 ( ) 越小A、放大倍数 B、焦距 C、视野 10、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物体,可以获得 ( ) 的信息A、更少 B、同样多 C、更多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也有放大功能 ( )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同它的面积大小有关 ( ) 3、把整个洋葱放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 ) 4、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的缘故 ( ) 5、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危害,没有好处 ( ) 6、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 1/3 毫米的微小物体 ( ) 7、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 ) 8、蝴蝶的翅膀上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 ) 9、微生物是生物,也由细胞组成 ( ) 10、碱面是粉末状的,它不属于晶体物质。
( ) 三、连线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1、将下列人物同他的成就连起来 袁隆平 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列文虎克 利用微观技术对水稻进行改良,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罗伯特.胡克 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同人类健康的关系 巴斯德 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培 根 制成最早可以放大 300 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2、将下列昆虫与它的触角类型连起来 1、将材料与相应的作用连起来: 蚕蛾 棒状 镊子 盛放多余的洋葱片 天牛 丝状 滴管 夹取实验材料 蝴蝶 鞭状 载玻片 吸取少量液体 蚂蚁 羽状 培养皿 染色 蝗虫 膝状 烧杯 放置切片标本碘酒 吸取多余的水分 裁纸刀 盛放液体 吸水纸 切割洋葱四、科学探究。
(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空括号中填上序号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3( )调整细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调节粗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标本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 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光摆在平整的桌面上 )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距载物台大约 2—3 厘米将要观 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并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以上按照( ) 、 ( ) 、 ( ) 、 ( ) 、 ( )五步排列顺序2、小明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内表皮细胞时,就碰到了 2 个难题,请你帮他找出错误所 在,并改正1)从目镜里往下看,发现里面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错误:改正:(2)标本片已经放在载物台上,可从目镜里却只能看到亮圈,却看不到洋葱内表皮的细 胞错误:改正: 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
分)(1)、在下图空格处写出显微镜的结构名称2)、现有甲乙两台显微镜(甲:目镜 10×,物镜 20×;乙;目镜,5×,物镜 10×),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选择 显微镜3)、下面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过程正确步骤是(填序号) 4①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②把载玻片、盖玻片擦干净 ③盖好盖玻片 ④用镊子把撕下的洋葱内表皮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展平 ⑤染色五、列举(10 分)1、用流程图表示人类观察工具发展过程(5 种)( )( )( )( )( )2、放大镜的五种用途:六简答:1、怎样制作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并画图表示)2、简述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样子?(并画图表示)5[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综合检测题[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综合检测题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卷一、填空27 分)1. 凭人的肉眼最多只能看清 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2. 放大镜是中间 ,边缘 的 镜片3. 生活垃圾可以分为 、 、 类4. 做填埋模拟实验时,浸过墨水的纸巾相当于 ,喷水相当于 5. 当前世界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 、 等。
6. 月球是地球的 ,月球围绕地球______________67. 人们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划分不同区域,并以人、动物或其它物体命名,人们把这些区域称为 8. 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 七星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星9. 古代人们对月相有特别的称呼,初一时称为 ,十五时称 10、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 )构成的,( )是会发生变化的物质的变化一般分为( )和( )两大类11、列文虎克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它是由两块( )组合而成的12、月球的地形特点是:月球表面有许多大大小小的 和 13、在太阳系的 行星中,离太阳最远的是 ,最近的是 ,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从内到外排列第三的行星是 14、度量宇宙中恒星间距离的单位是 ,它是指光在 中所行的路程15、减少垃圾的办法是 ( )16、生物体都是由( )构成的第一个发现和提出这个名称的人是英国科学家 17、地球大气层中的 ( ) 是 ( ) 保护伞。
18、科学家发现宇宙正处在 ( )之中19、 、等构成了我们周围的环境20、第一个登上月球的航天员是美国的( )21、世界都是由( )构成的,( )都是会发生变化的22、有一种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不但改变了物质的形状、形态和大小而且还有新物质生成,这样的变化叫( )23、检验一种物质是否含有淀粉的最好方法是在这种物质中加( ),如果变成了( )色,说明这种物质中含的淀粉24、美丽的烟花,当它燃烧、爆炸时发生了剧烈的( )变化25、月相变化是由于月球围绕地球( )形成的二、判断二、判断25 分)1. 冰也能制成放大镜………………………………………( )2. 在太阳系中只有太阳才是恒星……………………………( )3. 凸度越大的放大镜,放大的倍数越大……………………( )4. 海边建填埋场可以不危害环境,可以让垃圾的污水直接排到海洋里 )75. 在垃圾堆上种蔬菜,可以减少肥料,增加垃圾废物……………( )6. 垃圾填埋场有可能会影响十几年以后的土壤和地下水。
………( )7. 过期的药品可以随便扔在垃圾里,和垃圾一起扔掉…………………( )8. 购买物品我们尽量选择一些包装豪华的物品………………………( )9. 日光灯管是有害有毒的垃圾 …………………………………………( )10. 废电池是没有毒的垃圾,我们可以随便扔在垃圾堆里………………( )11、所有的物体都会热胀冷缩…………………………… ( )12、铁钉生锈是物理变化……………………………… ( )13、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 )14、最早以现细胞的科学家是罗伯特·胡克……………………… ( )15、月球的明亮部分总是向着太阳的……………………… ( )16、蜡烛燃烧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 )17、电灯发光是物理变化……………………( )18、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19、月球上的环形山是因为火山爆发和陨石的撞击形成的…………( )20、月亮在天空中总是按逆时针方向运动的………… ( )21、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 )22、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 )23、物质是不灭的,只不过在变化过程中转变成了其它物质 )24、要防止铁生锈,只要切断生锈的其中一个条件即可 )25、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是物理变化 ( )三、选择题三、选择题(11 分分)1、下列物体不具有放大镜功能的是( )A 、装上水的圆柱体烧杯 B、透明的玻璃球 C、金属球2、大气中的( )浓度增加,使得地球表面温度升高A 、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3、海平面再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