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甜食产品公司企业经营战略环境分析.docx
34页泓域/甜食产品公司企业经营战略环境分析甜食产品公司企业经营战略环境分析目录第一章 企业经营战略环境分析 3一、 SWOT分析法 3二、 波士顿矩阵分析法 5三、 企业经营战略环境的特点 6四、 企业与经营战略环境的关系 8第二章 公司概况 10一、 公司基本信息 10二、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 10第三章 项目背景分析 12一、 产业环境分析 12二、 必要性分析 15第四章 法人治理结构 17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 17二、 董事 21三、 高级管理人员 25四、 监事 28第五章 组织机构管理 31一、 人力资源配置 31二、 员工技能培训 31第一章 企业经营战略环境分析一、 SWOT分析法(一)SWOT分析法的含义SWOT分析法是在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把两种分析相互结合起来而进行的寻求企业在外部环境中的机会与风险和内部的优势与劣势的一种分析方法SWOT每个字母分别代表的含义是:优势、劣势、机会、威胁,SWOT分析是编制战略计划的重要步骤,它能够帮助企业将精力集中在关键问题上,避免力量的削弱二)SWOT分析基本步骤(1)分析企业的内部优势与劣势,既可以是相对企业目标而言的,也可以是相对竞争对手而言的。
2)分析企业面临的外部机会与威胁,可能来自与竞争无关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也可能来自竞争对手力量与因素变化,或二者兼有,但关键性的外部机会与威胁应予以确认3)将外部机会和威胁与企业内部优势和弱点进行匹配,形成可行的企业发展战略三)SWOT分析有四种不同类型的组合1.优势-机会组合优势-机会组合是一种发展企业内部优势与利用外部机会的战略,是一种理想的战略模式当企业具有特定方面的优势,而外部环境又为发挥这种优势提供有利机会时,可以采取该战略例如产品市场前景良好、供应商规模扩大和竞争对手有财务危机等外部条件,配以企业市场份额提高等内在优势,可成为企业收购竞争对手、扩大生产规模的有利条件2.弱点-机会组合弱点-机会组合是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弱点,使企业改劣势而获取优势的战略即存在外部机会,但由于企业有一些内部弱点而妨碍其利用机会,可采取措施先克服这些弱点例如,若企业弱点是原材料供应不足和生产能力不够,从成本角度看,前者会导致开工不足、生产能力闲置、单位成本上升,而加班加点会导致一些附加费用在产品市场前景看好的前提下,企业可利用供应商扩大规模、新技术设备降价、竞争对手财务危机等机会,实现纵向整合战略,重构企业价值链,以保证原材料供应,同时可考虑购置生产线来克服生产能力不足及设备老化等缺点。
通过克服这些弱点,企业可以进一步利用各种外部机会,降低成本,取得成本优势,最终赢得竞争优势3.优势-威胁组合优势-威胁组合是指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所造成影响的战略外部威胁如竞争对手利用新技术大幅度降低成本,给企业很大成本压力;材料供应紧张,产品价格可能上涨;消费者要求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等等这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但若企业拥有充足的现金、熟练的技术工人和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便可利用这些优势开发新工艺,简化生产工艺过程,提高原材料利用率,从而降低材料消耗和生产成本,有效回避外部威胁影响4.弱点-威胁组合弱点-威胁组合是一种旨在减少内部弱点,回避外部环境威胁的防御性战略例如,当企业存在内忧外患时,往往面临生存危机,降低成本也许成为改变劣势的主要措施当企业成本状况恶化,原材料供应不足,生产能力不够,无法实现规模效益,且设备老化使企业在成本方面难以有大作为,这时将迫使企业采取目标聚集战略或差异化战略,以回避成本方面的劣势,并回避成本原因带来的威胁二、 波士顿矩阵分析法波士顿矩阵分析法,又称四象限分析法,是由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波士顿咨询公司创始人布鲁斯•亨德森于1970年首创。
波士顿矩阵分析法是将市场求增长率和相对市场占有率两个指标作为衡量标准并形成矩阵图形,然后对企业的经营领域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综合方法市场增长率反映了市场需求对企业的吸引力,某种经营领域的需求增长率大,对企业从事该生产经营活动的吸引力也大相对市场占有率反映了企业某种经营领域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这一指标高,反映该经营领域的竞争地位强通过对以上两个指标按照高、低两种状况划分并组合,形成四个象限:(1)市场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双高”的产品群(明星类产品);(2)市场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双低”的产品群(瘦狗类产品);(3)市场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低的产品群(问题类产品);(4)市场增长率低、市场占有率高的产品群(现金牛类产品)三、 企业经营战略环境的特点(一)客观性经营战略环境是一种客观存在,有着自己的运行规律和发展趋势对经营战略环境变化的主观臆断必然会导致经营决策的盲目与失误企业经营者的任务就是密切关注环境的变化,使企业的经营活动与客观存在的环境相适应二)复杂性企业经营战略环境的复杂性不仅表现在环境因素的数量上,而且还表现在环境因素的多样化方面,即影响企业经营的环境因素不是同属于某一类或几类,而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
既包括人的因素,也包括物的因素;既有竞争对手和供应商等微观层面的因素,也有政治、经济、技术、文化和自然条件等宏观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以不同的方式综合地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活动,影响或制约着企业行为三)关联性构成企业经营战略环境的各种因素和力量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如经济因素不能脱离政治因素而单独存在;同样,政治因素也要通过经济因素来体现因此,企业的经营者必须把所有环境因素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其综合影响力四)不确定性主要指企业经营战略环境因素的变化引起外部环境的不确定和不可预测,表现为:第一,企业经营战略环境变化速度的不确定性社会的发展使得各种环境因素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变化成为不变的真理第二,企业经营战略环境的信息和情报的不确定性信息情报本身不准确或信息传递中的失真,都会使信息接收者无法准确了解外部环境的变化五)层次性即从空间上看,企业经营战略环境因素是个多层次的集合第一层次是企业内部的各种要素;第二层次是企业所在的地区环境,例如当地的市场条件和地理位置;第三层次是企业的行业环境因素,如行业竞争者、供应者、购买者等;第四层次是整个国家的政策法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国情特点、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等。
四、 企业与经营战略环境的关系(一)经营战略环境对企业的影响经营战略环境对任何企业都存在着以下三方面的影响:1. 经营战略环境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土壤首先,一个企业是否应组建,要根据所在的环境、社会需要和可能的条件来决定离开社会需要,企业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其次,企业要开展工作,就必须筹集各种生产要素人、财、物,而这需要从外部环境中获得最后,企业的产出产品和劳务,必须拿到企业的外部去进行交换,维持和扩大其生产经营活动2. 外部环境因素影响着企业内部的各种经营活动外部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以法律环境为例,企业所有的经营活动必须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法律以一定的标准衡量企业进入市场运行的资格、合法性,制止和惩罚“犯规动作”3. 经营战略环境制约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经营效率企业经营活动是否有效与经营战略环境有着直接的关联如果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稳定,政策法律齐备、社会总体教育水平高、市场发育健全,则为企业开展经营活动奠定了好的条件,企业经营活动的质量和效益有可能提高否则,会给企业管理工作造成困难甚至混乱二)企业对经营战略环境的影响企业并不是只能单纯被动地适应环境,企业可以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甚至影响和改变经营战略环境,使之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企业对经营战略环境的适应主要是指对其的觉察和反应1)适应环境当环境变化时,企业需要改变自己,调整策略以适应新环境2)影响环境即通过企业自身的努力,改变部分环境因素,使之朝着有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如通过营销活动,树立新的消费观念,改变消费习惯,以促使企业的产品销售3)选择环境即通过对外部环境和对企业自身的分析,清楚企业面临的环境特点,明确自身的优势与不足,选择能发挥企业优势的市场环境和市场定位,以有利于企业更好地开展活动第二章 公司概况一、 公司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集团)有限公司2、法定代表人:彭xx3、注册资本:126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6-11-117、营业期限:2016-11-11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二、 公司主要财务数据表格题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6793.505434.805095.13负债总额2064.971651.981548.73股东权益合计4728.533782.823546.40表格题目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20058.6916046.9515044.02营业利润3331.692665.352498.77利润总额3021.242416.992265.93净利润2265.931767.431631.4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265.931767.431631.47第三章 项目背景分析一、 产业环境分析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培育激励人才为支撑,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优化创新创业生态。
一)推进创新引领工程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创新研究,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构筑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产业创新链和创新企业群落吸收更多企业参与规划、计划、指南、政策、标准制定,支持企业承担或参与国家重大专项和重大科技攻关推动战略前沿领域创新突破重点突破新一代信息通信、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和节能环保等领域核心共性关键技术,构建贯通基础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的纵向创新链和横向协作产业链围绕城镇化、环境治理、人口健康、公共服务等领域瓶颈制约,率先提出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建设重大创新平台深化与央企、大院大所、重点高校战略合作,集中支持一批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组建跨学科、综合交叉的科研团队,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构建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实行中长期目标导向和突出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实际贡献的考核评价机制,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财务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制度,落实创新成果处置权、使用权和收益权,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机制,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支持科研人员兼职和离岗转化科技成果建立市、区(市)全覆盖、多层次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架构,形成政府、行业、机构、技术经纪人“四位一体”的技术市场服务体系,推进国家海洋技术转移中心建设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产业联盟、工程中心面向市场开展中试和技术熟化等集成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更多采用政策性融资担保、风险补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