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政治1.2.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学案必修4.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cao****hui
  • 文档编号:129167873
  • 上传时间:2020-04-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5.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2.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亚里士多德 学习目标 (明确目标,心中有数)知识与技能:1、唯物主义及其表现形式;唯心主义及其表现形式正确认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2、从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的著作、言论来分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判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3、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分析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情景教学,归纳得出教材基本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学习,让学生懂得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我们要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学习重难点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 学习过程【基础梳理】(A级,请快速浏览教材,完成下列内容,并记住它)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 的问题展开的。

      唯物主义认为,______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________决定_______;唯心主义认为,______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_________决定_______2.唯物主义(1)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____________唯物主义、________唯物主义、_________和___________唯物主义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合理之处是,坚持了____________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它最大的不足是将 归结为 ,这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3)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_________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________,认为_________是世界的本原,因而具有_______性、________性和_________等局限性4)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 ,反映了 的客观要求,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的根本利益5)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我们_________和_________的伟大思想武器。

      3.唯心主义(1)唯心主义把______视为世界的本原,但由于对_______有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2)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__________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是第一性的东西客观唯心主义把_________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精神的外化和表现4.哲学上的“两个对子”哲学发展史上除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外,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对立这两者的斗争__________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问题探究】(B、C级,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下列问题,要认真思考哦)(1) 唯物主义【探究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你是做什么的?家在哪里?追求什么?”民工:“打工,家在深山里,追求富裕你追求什么?” 学者:“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 你同意这位学者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理解吗?谈谈你的看法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承认存在决定思维,唯心主义承认思维决定存在,不能以追求物质满足看成是唯物主义,也不能以追求精神满足看成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者也追求精神的满足,唯心主义者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

      追求物质满足不一定是唯物主义,如果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顾客观条件,主观蛮干地去追求物质满足,就是唯心主义追求精神满足也不一定是唯心主义如果在承认物质决定作用的前提下,重视意识的作用,强调精神文明的作用,这不但不是唯心主义,恰恰是辩正唯物主义的表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能在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意义上使用,如果给它们加上别的意义,就会造成混乱 探究结论1: 派 别围绕问题分 歧唯物主义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物质是本原,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意识决定物质探究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材料一:泰勒斯,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是希腊七贤之一他首先提出并探讨了世界的本原问题,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万物皆从水中产生,最后又复归于水材料二:原子是由英国化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的1803年他发表“原子说”,提出所有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17世纪法国哲学家伽森狄认为宇宙由原子和虚空构成,原子是永恒运动的,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材料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物理学领域的两大发现。

      其一是放射性现象的发现,具有放射性现象的元素在放射过程中,一种元素会转化为另一种元素其二是电子的发现这一发现表明原子不是最小的物质单位,其中还有电子这一更小的微粒,而且电子可以随着自身速度变化而变化 (1)上述材料所反映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还是唯心主义的?上述观点都坚持了唯物主义方向,是唯物主义的. (2)简要辨析上述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略探究结论2:唯物主义形态基本观点局限性或优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1、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 2、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根据把物质归结于具体的物质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2、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2) 唯心主义【探究3】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材料一:王阳明,明朝哲学家,称自己的哲学为“心学”,主张“心外无物”,“心”即天地万物的主宰,“心”决定并产生一切。

      材料二:朱熹说:“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这事,先有这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所谓理与气,此决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则二物混沦,不可分开”;“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1)“心”与天地万物是什么关系?没有“心”就没有世界吗?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或者意识与物质的关系),不是的.(2) 把理看作世界的主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观点?你认为理和天地万物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客观唯心主义,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或者意识与物质的关系)探究结论3:唯心主义形态基本观点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务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3) 哲学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二者的区别表现在:他们所回答的是哲学中的两个不同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在于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根源于对世界究竟处于怎样一种状态的问题所作出的不同回答。

      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的,属于辩证法;采取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世界的,属于形而上学 二者的联系表现在:辨证法和形而上学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又受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影响和制约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所以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因为:第一,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一般说来,首先需要解决世界的本质是什么问题,然后才进一步解决这个世界的状况怎么样的问题第二,如何解决世界的本原问题,规定了在解决状况怎样问题上的方向第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作为两种思想观点从来不存在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独立的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哲学派别 学习小结 构建本框知识网络当堂检测恩格斯指出:“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据此回答1~2题 1.恩格斯的上述论述表明( D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否认意识反映物质 B、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的问题 C、凡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2.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在根本观点上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它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D ) A、缺少辩证法思想,不能把世界看成不断发展中的物质世界 B、它在自然观上是唯物的,在社会历史观上却是唯心的 C、否认意识反映物质 D、往往把物质的具体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 3.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C ) ①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 ③气者,理之依也 ④心外无物 ⑤存在即被感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④⑤ D、②③④⑤ 4.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

      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 C )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5.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研究市场,不懂行情,胸无良策,拍脑袋决策,给工作带来巨大的损失上述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属于( A )A.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 B.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错误观点C.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D.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6.许多同学高考前找算命先生算命,或者去寺庙求签测前程,这种做法属于( C )A.唯物主义 B.不可知论 C.客观唯心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7.孔子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两种观点的主要区别在于( B )A、前者强调客观条件,后者强调主观条件 B、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C、前者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D、前者是封建迷信,后者强调意识反映物质8.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 B )A.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B.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