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指标确定与等级划分.docx
13页干旱指标确定与等级划分由于影响干旱的因素很多,造成干旱的原因不同,各地气候、地理条件差异 很大,目前难以采用全国统一的干旱评判标准本附录推出的指标、公式供在编 制《抗旱预案》时作参考之用,各地也可选用本地区的研究成果 1单一干旱指标1.1 气象干旱指标1.1.1 连续无雨日数 指作物在正常生长期间,连续无有效降雨的天数本指标主要指作物在水分 临界期(关键生长期)的连续无有效降雨日数表 1 作物生长需水关键期连续无有效降雨日数与干旱等级关系参考值单位:天)地域轻度干旱中度干旱严重干旱特大干旱南方10 〜2021 〜3031 〜45>45北方15 〜2526 〜4041 〜60>60注:无有效降水指日降水量<5 毫米水分临界期指作物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即水分亏缺或过多对作物产量影响 最大的生育期表 2 不同作物的水分临界期作物小麦玉米棉花谷子高粱大豆马铃薯水稻水分✓、发节抽穗前花铃期抽穗拔节到开花到开花孕穗临界期抽穗和开花前后孕穗成熟前期开花1.1.2 降水距平或距平百分率 距平指计算期内降雨量与多年同期平均降雨量的差值,距平百分率指距平值 与多年平均值的百分比值中国中央气象台:单站连续三个月以上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偏少25%〜50% 为一般干旱,偏少50%〜80%为重旱;连续两个月降水偏少50%〜80%为一般干旱, 偏少 80%以上为重旱。
多站降水距平百分率干旱指标可参照下表确定表 3 区域降水距平百分率(%)与相应的干旱等级旱期轻度干旱中度干旱严重干旱特大干旱1个月-75〜-85<-852个月-40〜-60-61〜-75-76〜-90<-903个月-20〜-30-31〜-50-51〜-80<-801.1.3 干燥程度 用大气单个要素或要素组合反映空气干燥程度和干旱状况如温度与湿度的 组合,高温、低湿与强风的组合等,可用湿润系数反映湿润系数计算公式如下:公式 1: K = r / 0.10ST1式中:工T—为计算时段0°C以上活动积温(°C •日)r一为同期降水量(毫米)公式 2: K = 2r / E2式中:E—为小型蒸发皿的水面蒸发量(毫米);r一为同期降水量(毫米)计算时,请参考当地的有关数据表 4 干燥程度与干旱等级的划分干旱等级轻度干旱中度干旱严重干旱特大干旱湿润系数K11.00 〜0.810.8 0 〜0.610.6 0 〜0.41<0.40湿润系数K21.00 〜0.610.6 0 〜0.410.40 〜0.21<0.201.2 水文干旱指标1.2.1 水库蓄水量距平百分率公式:I=(S-S)/S X100%k 0 0式中:S—为当前水库蓄水量(万立方米);S —为同期多年平均蓄水量(万立方米)。
0表 5 水库蓄水量距平百分率( %)与干旱等级干旱等级轻度干旱中度干旱严重干旱特大干旱水库蓄水量距平百分比Ik-10〜-30-31〜-50-51〜-80V-801.2.2 河道来水量(指本区域内较大河流)的距平百分率公式:I =(R-R)/R X100%r W 0 0式中: R —当前江河流量(立方米每秒);WR —多年同期平均流量(立方米每秒)0表 6 河道来水量距平百分率与干旱等级干旱等级轻度干旱中度干旱严重干旱特大干旱河道来水量距平百分率Ir-10〜-30-31〜-50-51〜-80V-801 . 2 . 3 地下水埋深下降值公式: D=D-D ,rw0式中: D —当前地下水埋深均值(米);wD —上年同期地下水埋深均值(米) 0表 7 地下水埋深下降程度下降程度轻度下降中度下降严重下降地下水埋深下降值D (米)r0.10 〜0.400.41 〜1.0>11.3 农业干旱指标1 . 3 . 1 土壤相对湿度公式:R =W/W X100%W c 0式中: R —土壤相对湿度(%);WW —当前的土壤重量或体积含水量(%);c W —与 W 相同单位的田间持水量(%)0c(播种期土层厚度按0〜20厘米考虑;生长关键期按0〜60厘米考虑。
表 8 土壤相对湿度与农业干旱等级干旱等级轻度干旱中度干旱严重干旱特大干旱砂壤和轻壤RW55 〜4546 〜3536 〜25<25中壤和重壤RW60 〜5051 〜4041 〜30<30轻到中粘土R65 〜5556 〜4546 〜35<351.3.2 作物受旱(水田缺水)面积百分比:公式:S =A/A X100%I 1 0式中: A —区域内作物受旱(水田缺水)面积(万亩)1A —区域内作物种植(水田)总面积(万亩)0表 9 作物受旱面积占总作物面积的百分比率与干旱等级干旱等级轻度干旱中度干旱严重干旱特大干旱作物受旱面积比S (%)I10 〜3031 〜5051 〜80>801.3.3 成灾面积百分比:指成灾面积与受旱面积的比值公式:S=A/A X100%zc1式中: A —因旱农作物产量减少3成以上面积(万亩) cA —区域内作物受旱面积(万亩)1表 10 成灾面积百分比与干旱等级干旱等级轻度干旱中度干旱严重干旱特大干旱成灾面积比S (%)10 〜2021 〜4041 〜60>601 . 3 . 4 水田缺水率:公式:W = (Q-Q ) /Q X1OO%I 0 1 0式中: Q — 区域内各类水利工程能提供水稻灌溉的可用水量(万立方米) 1Q — 区域内水稻灌溉需水量(万立方米)。
0表 11 水田缺水率与干旱等级干旱等级轻度干旱中度干旱严重干旱特大干旱水田缺水率W (%)I10 〜3031 〜5051 〜80>801 . 3 . 5 水浇地失灌率公式:R =1 / I X1OO%Ina式中:I —区域内不能正常灌溉的面积, nI —区域正常有效灌溉面积a表 12 水浇地失灌率与干旱等级干旱等级轻度干旱中度干旱严重干旱特大干旱水浇地失灌率R(%)I10 〜3031 〜5051 〜80>801.4 牧区干旱指标1.4.1 冬季干旱(北方牧区黑灾):无积雪日数持续时间占冬季日数百分比公式:C =(D/D )X100%d s w式中: D —冬季无积雪持续日数;sD —冬季日数w表13 无积雪日数与牧区冬季干旱(黑灾)程度干旱等级轻度干旱中度干旱严重干旱特大干旱无积雪日数比C (%)d10 〜2021 〜3031 〜40>40连续无积雪天数D (天)20 〜4041 〜6061 〜80>80还可参考冬季无效降雪持续时间划分牧区冬旱等级表 14 无效降雪日数与牧区冬旱等级干旱等级轻度干旱中度干旱严重干旱特大干旱旬降雪<1毫米持续时间(旬)2〜34〜56〜7>7最大积雪深度W2毫米 日数(天)30 〜4546 〜6061 〜80>801.4.2 春旱:返青期牧草返青面积占常年全部草地面积的百分比。
公式: R=(G/G)X100%nn式中: G —返青草地面积(亩);nG—全部草地面积(亩)表15 牧草返青面积比与牧区春旱等级干旱等级轻度干旱中度干旱严重干旱特大干旱牧草返青面积比R (%)n>8080 〜6160 〜41<401.4.3 夏秋旱:牧草产量与常年同期比较的相对值公式:R =(W/W)X100%g g 0式中: W —当年牧草产量(公斤/亩);gW —常年同期牧草产量(公斤/亩)0表 16 牧草相对产量与牧区夏秋旱等级干旱等级轻度干旱中度干旱严重干旱特大干旱牧草相对产量R (%)>8080 〜6160 〜41<401. 5 饮水困难指标农村人畜饮水困难率指标定义如下:公式:Y二R/R X100%kz式中: R —因旱造成农村临时饮水困难人(畜)数,(万人、万头);KR — 农村受旱地区人(畜)总数,(万人、万头)z农村人畜饮水困难标准:指居民点到取水点的水平距离大于 1 公里或垂直高 差超过100米,正常年份连续缺水70〜100天;人均日生活供水量正常年份为 20〜35升,干旱年份为12〜20升;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标准1.6 生态干旱因目前干旱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研究较少,涉及植被、水文、土壤等各个 方面,各地情况差异很大,建议用文字进行描述。
1.7 城市干旱指标可用缺水率来表示公式:P=[(C -C )/C] X100%xgx式中: Cx —城市正常日供水量(万立方米);XC —干旱时期城市实际日供水量(万立方米)g表 17 城市干旱缺水程度干旱程度轻度中度重度缺水率P (%)5〜1011 〜20>202 综合干旱指数利用综合指数对干旱进行评判,目前多在探讨阶段,推荐几个指标体系供交 流或试用2.1 雨养农业区的多重降水距平率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可用于很少灌溉的山区和雨养农业区的当前干旱程度评估,如内蒙古 及长城沿线旱作区、黄土高原旱作区、以及南方的丘陵山区各区域还须根据各 地情况确定具体的算法和权重以得出等级指标它可以很好地反映气候干旱对农 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不足之处是不能反映一次降水量过大时的径流损失和 上游的补给,以及用水量增加引起的旱情变化公式:R =f xDRI +f xDRI +f xDRI +f xDRI +f xDRI +f xDRI +f xDRIDRI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其中工f =1, DRI为短期干旱指数,DRI为中期干旱指数,DRI为长期干旱i 1 2 3指数, DRI 为年度干旱指数, DRI 为跨年度干旱指数, DRI 为连年干旱指数, DRI4 5 6 7为未来干旱指数。
建议值:f为0.3, f为0.2, f〜f均为0.11 2 3 7(1) 短期干旱指数 DRI = [(R -Rm) / R +(k -1)] /21 f1 m1 m1 l式中R、R和k分别为评估前一个月的实际降水量、历年该月平均降水量和f1 m1 1当前该月湿润指数,后者可用降水量与热量的比值表示为方便使用,热量条件可采用多年平均值:k = bxR / (T +a)1 f1 1m其中a, b为经验系数,T为月平均气温,经调整使k在月水分供求平衡为1,1m 1或采用 1.1.3 的计算方法2) 中期干旱指数 DRI = [(R -R ) / R +。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