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乞巧.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jw****88
  • 文档编号:100615778
  • 上传时间:2019-09-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4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设计理念: 《乞巧》是人教版第六册第八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组教材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一主题来编排的,再一次把学生带回儿时倾听大人们讲故事的快乐中去,感受古人的想象是多么丰富利用多媒体资源,播放《牛郎织女》的故事,让学生感受织女的心灵手巧 《乞巧》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传统节日七夕乞巧盛况的古诗,也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广泛的古诗语文教学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课堂中学会学习古诗教学中不但要把学生带入情境,有滋有味地朗读,这是教学的的重点和难点,还要交给学生学古诗的方法我在教学中利用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力求让学生进入古诗,还通过读、想、悟等形式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在探究活动中达到自悟自得.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天真可爱、想象丰富,尤其爱听故事他们已经学习和掌握了一些古诗,对古诗的学习方法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浅显易懂的古诗通过读能明白大意,但还需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其发挥想象,走进文本,领悟诗情教材分析: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名诗,它想象丰富、浅显易懂,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教学反思: 《乞巧》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八组《古诗两首》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组教材围绕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一主题来编排的再一次把学生带回儿时倾听大人们讲故事的快乐中去,感受古人的想象是多么丰富《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也是一首想象丰富,流传很广的古诗诗句浅显易懂,并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教学时,我注重抓住古诗文的韵味和情味,引导学生走进与乞巧相关的一个家喻户晓神话传说“牵牛织女渡河桥”,体会它千古传颂的魅力,然后一步一步深入孩子们的内心,感受七夕乞巧节的盛况,品味对幸福的向往之情在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创设情境,使品读层层递进,让学生和作者的心灵得到碰撞尊重学生的自主体验,倡导个性化教学,诗画互为补充,在体验感悟、入境动情的品茗中感受汉语言的魅力 一、落实扎实的识字教学 本诗中“乞、霄”是要求会写的生字,而且这两个字又是学生难以掌握的因此在教学时,我采用了两种方法分别突破 根据三年级学生掌握生字的现象,字的回生率较高,主要是形近字区分不清这课的“乞”字就属于这种情况教学时,我采用了形近字对比的方法来突破课堂上我让学生们观察哪些字和“乞”很像,学生们说出了 “吃、气”,我及时进行板书呈现,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学生自己进行对比,印象会比较深刻。

       “霄”字诗中刚好在同一句中出现了它的形近字“宵”教学中我采用引导点拨的方法,让学生去观察、去发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字音、字形的学习空间留给了学生但在在字义和书写方面是难点,我采用了范写的形式,词素释义法来突破,落实了随文书写 二、淡化诗意,注重品析诵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中段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只要求大概了解古诗的大意,通过反复朗读,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就行了所以古诗的教学重在读,重在感受情感因此在教学时,我采用了自由读、指名读、引读、男女生赛读、齐读、师生合作读的方式尤其是在解决诗的节奏时,以往的课中,都是老师用画停顿线的方式把节奏直接告诉学生今天我采用了师生合作朗读的方式,先让学生读前四个字,我读后三个字,然后互换,我读前四个字,学生读后三个字在读中让学生体验诗的节奏人们常说“体验获得的知识是最可贵的    在引导学生感受七夕之夜的热闹,感受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我首先采取的是借助资料袋理解诗意这首诗浅显易懂,但对于乞巧节学生并不了解,离孩子们的生活较远书后的资料袋就是对节日习俗的补充我就以教材为本,先让学生好好读资料袋,谈资料袋,然后才进入对诗意的理解,这样学生们就会较容易的把握诗歌的大意,了解乞巧节女子们都要对月穿针的习俗,感受女子们的美好心愿。

      紧接着我采取借助插图讲故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古诗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脑海中,坚持以导引读、以读促思,再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与诗人产生共鸣,体会出诗的真味如:“在这浩瀚的月夜,姑娘你在乞求什么呢?把你们的美好心愿,送进这两行诗中”;  三、拓展阅读,积淀文化底蕴     课改提出的新理念,即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展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我在教学时,不是就诗教诗,而是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由于古诗词距离学生遥远,《乞巧》、是有特定历史背景的民间故事,所以 我在课前布置了学生搜集有关民间乞巧的风俗习惯、乞巧的常用方式以及《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既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有效地帮助了学生更好、更深地理解古诗在教学进行到尾声时,我又进行了同类古诗拓展,把跟我国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呈现出来,如《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元日》等,丰富学生的课外积累     以上几点是我在教学中认为做得比较好的地方语文课堂教学没有完美的,在本节课中我也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如在引导学生理解感受第三、四句诗的意境时,没有及时点拨学生抓住“家家、几万条、尽”等进行体会,感受乞巧节之夜人多,热闹的场面,感悟家家户户的女子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

      虽然备课过程中有设计到,但因为自己过于紧张的原因把这个教学环节给漏掉了,自己也觉得非常遗憾但从这次经历也不难看出自己的教学功底还不够扎实,临场发挥不够自如,今后还要多磨练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高综合素养,使课堂教学能力更进一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感官兄弟》每节课精品教案汇编(含三个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第3课时 A spell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how and say.教参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第1课时 A talk教学设计.docx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辨别真假水果》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第2课时 A learn教学设计.docx 辽海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2 涂涂画画》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第2课时 A learn分层作业.docx 辽海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寻找身边的美》每节课精品教案汇编(含三个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第1课时 A talk分层作业.docx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3.水果分享会》精品教案.doc 辽海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1 美好的事物》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Healthy habits单元解读讲义.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Listen and say教参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Listen point and repeat教参教学设计.docx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2.感官的本领》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Lesson 3教学设计.docx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体验单元 画蚂蚁》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Lesson 2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每课时教参教学设计汇编(含四个教学设计).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