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管插管的并发症及防治.docx
3页气管插管的并发症及防治常见并发症1、误入食管由于患者声门暴露不清或呼吸道分泌物过多遮盖咽喉 部,使插管者看不清声门致气管插管误入声门2、心律失常插管时导管刺激会厌,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及交感神 经系统过度兴奋,而使一部分患者出现心动过缓或心搏骤停3、导管堵塞分泌物、痰液或异物堵塞4、喉痉挛是拔管时并发症最重的一种它易发生于未完全清醒的 患者5、声嘶及喉水肿插管经过声门,可使声门创伤及声带受压,引起 声带及杓间黏膜水肿,影响声带运动而发生声音嘶哑,多为短暂性的, 拔管、声带休息、抗生素及激素治疗后可恢复6、声带麻痹有单侧或双侧声带麻痹,一侧声带麻痹可能由于麻醉 插管位置不当或气囊膨胀过度,压迫外展肌的神经末梢造成7、溃疡和肉芽肿插管后常在声带和杓间区形成溃疡及肉芽肿,多 为插管时伤及声带或杓间区黏膜,插管时间过长局部受压缺血或感染 插管固定不稳,使插管上下活动摩擦,造成局部黏膜形成溃疡和肉芽 肿,影响通气8、声门、声门下及气管狭窄多发生在较长时间的插管者症状可 发生在拔管后数周或数月可表现为呼吸困难或无效咳嗽9、气管食管瘘多发生在较长时间的插管者及气囊压力过高10、鼻窦炎多发生于经鼻腔插管者。
产生并发症的原因1、气管套管的选择不准确选择合适的管径至关重要气流遇到的 阻力随插管内半径的四次幂而变化选择不适宜的插管可显著增加呼 吸功绝大多数成人插管内径应至少为 8mm2、插管体位及位置不正确所造成的机械性损伤在抢救过程中,因 为急于解除呼吸道梗阻,需快速插管为了暴露声门往往使颈部过度 后伸,使颈椎向前突起,造成插管以喉后部为支点,将杓状软骨和环 状软骨背板挤压于颈椎体部,使局部缺血、坏死,瘢痕修复,造成杓 状软骨的损伤,杓间区和声门下形成狭窄3、 插管气囊压力过高当气囊压力过高超过毛细血管内压(约32mmHg) 时即可发生局部支气管粘膜的缺血,进而引起炎症、溃疡和软骨环的 坏死,甚至发生透壁性糜烂或气管坏死4、 感染局部管腔黏膜受机械性刺激损伤,插管周围分泌物潴留, 常伴有局部炎症反应和混合性感染5、 插管管理措施不到位当插管固定不到位,即可造成插管的意外 滑脱或前移滑入一侧主支气管另气道的加温湿化及吸痰不恰当,亦 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之一预防和治疗1、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操作技术,严格操作规程及尽可能避免的 创伤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2、选择合适的插管应选择生物相容性好,气囊壁柔软,气囊囊压 低压高容的硅胶插管。
选择不适宜的插管可显著增加呼吸功操作者 应熟记各年龄组相当的插管型号绝大多数成人插管内径应至少为 8mm3、气囊压力的大小通常,气囊套囊压在 17-23mmHg 时,高容积低 压气囊与气管壁能很好的切合,在正压通气时能提供充分的密封,而 无漏气充气套囊一般2-4h放气1次,5-10min/次,可缓解气囊对 气管黏膜的压迫4、 鼻腔的管理在插管前可滴呋麻滴鼻液,以收缩毛细血管,减少 出血,也可考虑滴氯霉素眼液抗感染5、 呼吸道的管理气管插管绕过了正常的上气道,而正常的上气道 担负着对吸入空气加温和湿化的作用,因此湿化和加温至关重要吸 痰,对分泌物不多的患者不应成为常规,封闭的换气吸痰系统可减少 低氧和感染的风险6、 控制感染选择敏感性较强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可保护局部黏 膜组织的正常恢复7、 喉气管狭窄的处理扩张术可提供有效的治疗,但在一些病例必 须行外科手术治疗目前由于广泛采用低压高容积套囊,这种情况已 很少发生对小儿声门,声门下及气管狭窄的处理,尚无标准和特效 方法,应根据病情区别对待,选择适当的方法加以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