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污水处理设施技术规程CJJ.doc
35页1 总 则1.0.1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目标,并达到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要求,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规划设施人口在 5000 人以下行政村、 自然村以及分散农户新建、 扩建和改建的生活污水(包括居民厕所、盥洗和厨房排水等)处理设施的设计、施工和验收不适用于专业养殖户、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及乡镇企业等生产污水处理设施1.0.3 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除应按本规程执行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2 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 村庄 village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的未达到建制镇标准的乡村集镇的聚居点2.1.2 生活污水 domestic wastewater in village村庄居民在日常活动中排放的污水, 包括居民厕所、 盥洗和厨房排水等, 不包括专业养殖户、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及乡镇企业等生产污水厕所污水包括粪便、尿液和冲厕污水厨房排水是指在洗菜、烧饭、刷锅和洗碗等过程中排放的污水盥洗污水是指在洗澡、洗衣和洗涤等过程中排放的污水,含有洗涤剂2.1.3 黑水 black water指居民厕所污水,包括冲厕污水和粪便。
2.1.4 灰水 grey water指居民淋浴及厨余洗涤的综合排水2.1.5 调节池 equalization basin一种均衡水量和水质的预处理构筑物2.1.6 常规曝气池 conventional aeration tank一种活性污泥法处理的基本模式, 池内的菌胶团悬浮生长, 反应池中须鼓入空气, 使溶解氧保持在 2mg/L 左右2.1.7 氧化沟 oxidation ditch一种活性污泥法处理变形变型,又名氧化渠,因其构筑物呈封闭的沟渠形而得名,它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2.1.8 淹没式生物滤池 biological contact oxidation process生物膜法的一种, 本规程所指好氧式淹没生物滤池是指供微生物生长的填料全部淹没在污水中和采用人工供氧方式的处理池或构筑物; 厌氧池是指池内供微生物生长的填料全部淹没在污水中和不采用人工供氧方式的处理池或构筑物2.1.9 生物滤池 bio-filter生物膜法的一种,又称滴滤池,具有净化效果好、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等特点本规程所指生物滤池为高负荷生物滤池2.1.10 活性污泥法除氮 nitrification-denitrification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通过硝化 -反硝化过程的除氮方法。
2.1.11 生态处理 ecological treatment本规程包括人工湿地、稳定塘、 土地处理等人工设计、改造, 由填料和植物构成的具有一定净化功能的处理设施2.1.12 消毒 disinfection本规程是指液氯、漂白粉、含氯消毒药片和紫外等消毒技术2.1.13 一体化设备 integrated facilities一种将不同技术单元集成后处理生活污水的设备2.2符号V ——淹没式生物滤池池的有效容积( m3) ;3n—— 处理人数;La——进水 BOD 5 浓度;M —— BOD 负荷( BOD 5/m3.d)V1 ——生物滤池滤料体积, m3;Le——设计出水污染物浓度;Nw ——生物滤池滤料容积负荷率, kgBOD 5 (或 NH 3 -N 或 NO3-N)/ ( m3.d)3 基本规定3.1 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以批准的当地水污染治理规划、村建设的政策为主要依据, 根据各地村庄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国家有关村庄整治及新农综合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排放与利用等关系,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设施3.2 生活污水处理根据村庄人口、地形地貌和地质特点、住宅分布等情况,可采用集中处理或分散处理的模式。
根据水冲厕所建设和普及情况,按照无水冲厕所、已建水冲厕所、已建水冲厕所实现黑水与灰水分离等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污水处理技术与工艺3. 3 村庄生活污水处理应结合综合利用 在有条件的村庄生活污水可采用黑水、 灰水源分离技术,对黑水和灰水分别进行处理,并应符合排放或综合利用标准3..4 生活污水的处理程度和方法应根据现行的国家和地方有关排放标准和要求确定3.5 污水处理应采用适合农村特征的污水单元技术及组合工艺以及其它能达到排放要求并与当地技术经济相适应的污水处理技术3. 6 村庄生活污水的水质和水量宜以实测为基础分析确定 在无实测资料时, 生活污水量可按当地用水定额的 60%-90% 采用,水质可按现行国家标准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 采用3. 7 为防止污染地下水, 污水处理构筑物的池体应按现行的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进行防水、防渗及防腐处理 对已建未进行相应处理的化粪池, 在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时应对化粪池重新进行防水、防渗及防腐处理3.8 采用生物法处理产生的剩余污泥宜定期处理, 达到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应进行综合利用3.9 农村污水处理出水需与人接触或有其它安全需求时,宜采用消毒处理。
3.10 单户及多户小型处理设施应定期维护管理, 村庄污水处理站需配备专人负责维护管理3.11 地埋式设备与饮用水井等取水构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30 米4 处理技术4.1 一般规定4.1.1 村庄污水处理技术可分为生物技术和生态技术,根据当地技术和经济水平宜采用生物滤池、淹没式生物滤池、氧化沟、常规曝气池、活性污泥法除氮、人工湿地、氧化塘、土地处理技术等4.2 生物技术4.2.1 淹没式生物滤池1 淹没式生物滤池技术适用于处理规模为单户、 多户的中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及 200 人以上自然村的污水处理站2 淹没式生物滤池按照不同污染物的去除功能分为好氧式、厌氧式及兼氧式三种厌氧式淹没生物滤池,其BOD 5 去除率应为50%以上;好氧式淹没生物滤池,其BOD 5 去除率应为 65-90% 3 以脱氮为目标的工艺应在好氧式淹没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加入兼氧池,出水总氮含量应为 20mg/L 以下4 淹没式生物滤池有效容积宜按下列公式计算:V= Q*n* ( La-20 ) /M( 4.2.1-1)式中:V ——淹没式生物滤池的有效容积(m3) ;Q——每人每天污水量( m3/人 .d);n—— 人数;La——进水 BOD 5 浓度;M —— BOD 负荷( gBOD 5/m3.d) ,宜按照表4.2.1 计算:表 4.2.1淹没式生物滤池BOD 5 负荷参数处理对象人数 n1≤ n≤5050
5 好氧式淹没生物滤池 ( 1)的曝气时间为 1.5-3h池中的溶解氧含量维持在处理对象超过 30 人,分格数不少于 2,并按同时工作设计6 处理对象超过 40 人的情况下,有效水深大于 1.5 米7 生物填料长期接触污水须满足以下要求:2.0-3.5mg/L 1)填料应采用适于长期浸入污水环境的弹性填料、软性填料 ;2) 填充率大于 55%;3)填料分层装填,一般不超过3m;4)在好氧式淹没生物滤池中应与底部保持合适的距离8冬季水温低于 4℃时,应采用地埋式构筑物或采用其它保温设施9池体可参照上述参数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设计施工,也可直接选用一体化处理设备10 淹没式生物滤池需配备人员维护管理4.2.2 生物滤池1 生物滤池适用于处理规模在200 人以上的自然村或中小型聚居点的污水处理;对于可用地面积少, 地形坡度大和进水水质、水量波动大的污水处理站有较好的适用性;能够应用于不同气温和海拔高度的村庄2 村庄污水处理宜选用高负荷生物滤池,按照不同污染物的去除功能可分为碳氧化曝气生物滤池, 硝化曝气生物滤池和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按照水流在生物滤池中穿行的方向可分为上向流、 下向流、 侧向流或折流式。
侧向流和折流式曝气生物滤池是为了延长或避免滤池反冲洗而开发出的新型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形式碳氧化、 硝化和反硝化可在单级曝气生物滤池内完成,也可在多级曝气生物滤池内完成3 碳氧化曝气生物滤池对 BOD 5去除率为75-90% 硝化曝气生物滤池 NH 3-N 去除率可大于 80% ,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系统TN 去处理可大于 60%;生物滤池出水SS 应小于20mg/L 4 生物滤池前应设置沉沙池、初沉池、水解调节池或隔油池等预处理设施,其进水悬浮固体浓度不宜大于 60mg/L 5 生物滤池可采用模块化或标准化设计,其池形可采用圆柱形或方柱形,水池之间宜采用管道连接6 生物滤池填料一般选用陶粒滤料或轻质多孔填料,陶粒滤料粒径宜为 2~8mm,轻质多孔填料粒径宜控制在 25mm 以下滤料填装高度宜为 1.5m~ 3m轻质多孔填料适宜在下向流或侧向流曝气生物滤池中采用,可以大大延长滤池反冲洗周期或避免采用反冲洗系统7 生物滤池所需滤料体积按下列公式计算V1= Q ·n·( La-Le ) /( 1000·Nw )( 4.2.2-1 )式中:V1 ——曝气生物滤池滤料体积, m3;3Q——每人每天污水 ,m /(人· d);n——服务人口数;La——设计进水污染物浓度;Nw ——滤料容积负荷率, kgBOD 5(或 NH 3-N 或 NO 3-N)/( m3.d),其取值宜参考表 4.2.2。
表 4.2.2 生物滤池滤料区容积负荷率曝气生物滤池类别滤料区容积负荷率 Nw除碳曝气生物滤池 [kgBOD 5/( m3.d) ]3-6硝化曝气生物滤池 [kgNH 3-N/ ( m3 .d)]0.3-0.8反硝化曝气生物滤池[kgNO 3-N/ (m3.d) ]0.8-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