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一个老中医的用药心得学中医必看5篇.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红***
  • 文档编号:196722544
  • 上传时间:2021-09-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8.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个老中医的用药心得学中医必看5篇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是中医药科学管理的基石,是中医药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个老中医的用药心得学中医必看,来欣赏一下吧,希望能够帮到你们. 一个老中医的用药心得学中医必看1 刘渡舟先生说:〝不背一点书,是没有功夫可言的. 名老中医不仅提出背诵书目,还多有论及背诵的意义与方法. 岳美中先生说:〝对《金匮要略》.《伤寒论》,如果能做到不加思索,张口就来,到临床应用时,就成了有源头的活水.不但能触机即发,左右逢源,还会熟能生巧,别有会心.〞 沈仲圭先生说:〝根据我的经验,年青时要读熟几本书做底子.因年轻记忆力强,一经背诵,便不易忘记,可以终身受益,同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陈鼎三先生认为:〝经典著作中的条文,乃是从无数病例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是俗话所说‘万变不离其宗’之‘宗’.记住它,背诵它,就能在临床上触发思绪,吃透精神,从熟生巧,别出心裁.〞 关于背诵,名老中医有许多经验,今摘录数则如次: 任应秋:〝我学习经典著作如《灵枢》.《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都是二十岁以前读背的,也就是用机械的方法,朝斯夕斯地读和背,基本本把它记下来了.〞 姜春华:〝现在看来,趁年轻记忆好,读熟了后来大有用处,这也可说是学习中医最基本的基本功.〞 方药中:〝我用小纸片把要背的东西写上一小段带在身上,反复默念,走到哪里念到哪里,一天能背熟几个小段.〞 哈荔田:〝我背书时不 用默诵法,而是在僻静处朗朗诵读,俾声出之于口,闻之于耳,会之于心,之后则在喧闹环境中默忆背过的内容,所谓’闹中取静’.如此,则不惟能熟记,且能会意.〞 路志正:〝伯父教我诵读中医典籍的方法是:先是低吟,即自念自听,吟读数十遍或百遍之数,有若流水行云,出口成诵,形成自然记忆.他反对高声朗读或强记在心,否则忘却亦快.低吟之后,要逐渐放慢速度,边读边体会文中涵义,所谓‘涵味吟诵’,务求弄懂原文.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逐渐使我认识到背诵和理解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许多名篇大作及中医经典都是这时诵读的,至今不少原文仍能朗然成诵,深感得力于当年窗下功夫.〞 谢海洲:〝经典著作是中医理论的源泉,有了熟读乃至重点篇章能够背诵的硬功,博览各家各派,才能抓住重点.老一辈所以能引经据典,脱口而出,如数家珍,就是因年轻时下过一番苦功.经典读熟了,以后才有豁然贯通之妙.尤其在青少年时,奠基更为重要.我四岁时,随祖父课徒的学生念些歌赋,虽不理解,念得多了,也就记住了.背,不单纯是记忆的问题,还有加深理解的作用.学习方歌.药物更是如此,不背不成.熟背才能得心应手,口到笔到,熟能生巧……这种背诵的‘童子功’,对学中医的人是必备的.〞 总之,老一代名医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学好中医必须背诵,而且背诵宜早,必须坚持不懈. 一个老中医的用药心得学中医必看2 这个问题可能是多数中医初学者都要问的问题.笔者在刚刚进入大学校门之时,常向老师请教有无学习中医的捷径,绝大部分老师的回答是〝学无止境,学无捷径〞.老师的回答虽然不能让我完全满意,但是却让我懂得了学习中医肯定是要下一番苦功夫的.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它最适合的学习方法,那么中医最适合的学习方法是什么呢,学习中医的捷径是什么呢? 这两天国内某著名中医学家来本城办讲座,笔者有幸聆听教诲,如沐春风,即讲座的最后我问老师一个比较惊人的问题,那就是学习中医的捷径是什么.这位老师笑了一笑,说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他当年中医的时候也经常思考这个问题.经过五十多年的中医的学习和临床,根据张锡纯老先生的经验,他总结出了几条学习方法,笔者以为比较有参考价值. 第一识药性.清代著名医家徐灵胎曰,治病如打仗,用药如用兵.中医治病,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位打仗的统帅,中药就是你的士兵,就是你的武器.你要取得战斗的胜利就要熟悉每一位下属的特点,分派他们在战斗中做最适合自己做的事情.三国时,诸葛亮为什么能够打了很多胜仗,以弱胜强,就是因为他了解每一位将军的性格习性,对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的特点了如指掌.中医师在给病人开药时不能很好的掌握每味药物的功效,如同军师不能掌握每位将军的特点,想取得良效有点难度. 第二审病机.识得每味药的药性之后,在临床治病之时,并不是直接把药物和疾病对等起来,而是要根据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八纲,分析出疾病的病机,然后根据病机来选取药物.如胃痛属于脾胃虚寒,根据已经掌握的药物归经,选取温脾胃之阳的药物,如干姜,川椒,荜拨等等.决不能一见胃痛,就考虑是不是胃痉挛啊,是不是应该解痉止痛啊,用点元胡吧,可以解痉止痛.那是西医的思维,不是中医,因为你把中药当西药用了. 第三调药方现代很多中医大夫,自以为自己了不起,古人的东西还没有学好就像自己弄出点成果来,很浮躁,很多人连古人最基本的方剂都没有吃透,连张仲景的方子都没有吃透,就忙着创制新方,根深才能叶茂,既往才能开来.很多中医连经典都没有读懂,就妄说自己发现了新学说,跳出了经典,并且疗效并不是很好,建议还是回去好好的研究一下经典,仔细分析一下古人的组方用药规律吧.因为古人的组方,就是一个很简单的四君子汤,就四味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配伍是相当严格的.古人之方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临床验证,疗效那是十分肯定的. 第四通经络.医者不明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现在的很多中医大夫自己不懂经络,自己不了解奇经八脉,还排斥针灸,这是很可悲的.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临床上一些很顽固的咳嗽,从脾胃论治就能取得十分好的疗效,我们称之为补土生金,但是为什么补土就可以生金,那是因为《灵枢经经脉第十》明确记载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下络大肠.为什么说肺与大肠相表里,答案也很清楚了.经络是联系脏腑,运行气血,沟通内外上下的通道,不可不通. 学医路漫漫,抛砖引玉,以期高明,愿对初学医者有所参考. 一个老中医的用药心得学中医必看3 腰肌劳损 1,土鳖虫——外伤劳损引起腰痛多于瘀血有关,举重伤腰,恶血归之,所以治疗瘀血腰痛,土鳖虫为我的首选药,与乳没,三七联用,效果极佳,20或25g,一般2日即可见效. 2,仙鹤草——此药擅长治疗脱力劳伤,是我的必用药,此为常识,不作详解. 3,骨碎补——,腰为肾之府,久病必有肾虚,在诸多补肾壮腰的中药里,我发现骨碎补的效果很明显,其次为狗脊及杜仲,续断,牛膝. 4,白术——脾主肌肉,此病的病位在腰肌,腰肌受损,故用白术等补脾以强壮腰肌,但凡肌肉之病,不论是劳损,还是萎缩,无力,均需从脾论治. 5,枸杞——肝主筋,本病有筋腱,韧带损伤,故以枸杞补肝血,濡养受损之筋腱韧带,补肾活血为共识,补肝脾却容易被忽视,要想达到真正的治愈,补肝脾很重要. 6,黄芪——补气助行气血以通络(与地龙等联用),补肝助养血养筋治筋伤,补脾以养肌肉之损伤,此药功用全面,故用大剂量. 腰痛见寒用附子,见湿用木瓜,对症下药,总体的治疗思路为补肝脾肾,化瘀通络,有时加散寒化湿,有时加祛风化痰,疼痛剧烈因痉挛明显的加白芍甘草,全蝎,因寒湿的加细辛,等等. 骨质增生引起的腰痛容易与此病相混淆,虽然症状有些相似,治疗也有相同之处,但有一点必须注意,肾主骨,骨质增生的治疗要以补肾健骨为根本,阴虚者用龟板,阳虚者用鹿角,再配伍骨碎补,续断等,以此来制止或逆转骨质增生的进展,另外还有威灵仙,它擅长治疗腰痛痹症,大家都知道,但从其能治骨梗喉推测此药可以治疗骨刺引起的疼痛,有名医已经用于临床,并且取得了效果,所以我也多用之.其他的差不多与上述没有什么区别了,治本之法,腰肌劳损重补肝脾,骨质增生重补肾健骨.治标都是活血化瘀通络,及散寒除湿,祛风化痰等. 耳病 1,苍术——美尼尔综合征证见眩晕耳鸣等,是因为各种原因引起的膜迷路积水,所以应该属于中医里的水湿上犯于耳,治疗之法一是化水湿,二是补肾,化水湿我最喜欢用苍术,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苍术可以补脾化湿,效果明显,且又标本兼顾,与泽泻,茯苓等同用每每可以获效. 2,骨碎补,耳为肾所主,故耳病多从肾治,肾虚引起的耳鸣耳聋,骨碎补可以补肾聪耳,实证引起的,它可以起引经药作用,引药入耳,链霉素等药可以引起耳鸣耳聋,它可以对抗并治疗其毒副作用,有资料说:单用此药30g,3周就可以消除中毒症状. 3,石菖蒲,湿浊蒙蔽之耳病,石菖蒲可以化湿豁痰避秽而开窍充耳,另外中老年人因内耳血循环较差而引起的耳鸣耳聋,治疗多数以补肾活血,行气开窍为思路,此时这也是石菖蒲的专长,但需要与六味,水蛭,川芎等联用. 4,葛根,有些病人因为颈椎病,脑动脉硬化,脑梗等引起耳鸣,从病人的脉证上看,多数属于痰瘀阻络,清气不升,我多在活血化痰通络等药的基础上加葛根,取其升清之功,这与药理学认为它有改善脑供血的功能不谋而合,其实我也多用它治疗脑血栓,颈椎病等病,此类病组方时经常巧遇石菖蒲,呵呵. 5,蝉蜕,蔓荆子,此病有时与风有关,外感热病为外风,情志不遂引起肝风为内风,此2药均有熄内外风功能,且效果极佳,蝉蜕能安神,对神经衰弱病人耳鸣尤为适宜,蔓荆子又能升清通窍,大剂量30g以上效果显著,而且此2药对虚证实证用之皆无妨,故多用之. 6,鹿角胶,肾精亏耗,髓海空虚,发为耳鸣耳聋,补肾填精之品众多,唯血肉有情之品最效,脑以阳为荣,对重症耳鸣耳聋病人,我一定会用此药温补肾精,益髓充耳,最大程度恢复耳的功能,此药多用于老年人耳病. 此病新病多属实证,与风热,肝郁,痰火等有关,久病多属虚证,与脾虚升清无力,肾虚精血不足等有关,但临证所见,多数为虚实夹杂,尤其老年人,肝肾不足,痰淤阻窍最常见,也很棘手,故疗程一般很长,如果加以针灸治疗,可望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一个老中医的用药心得学中医必看4 甲亢 1,夏枯草,甲亢属肝郁化火的,夏枯草可以清肝火散郁结,颈前有结块的,它又能散结节,突眼症的,属肝旺,目为肝所主,它可清肝入目使之回窠,可见这是一个甲亢常用药.肝风手抖的要用钩藤,白芍配伍. 2,鳖甲,甲亢以阴虚火旺为主症的,鳖甲可以清虚火,滋阴潜阳,纠正阴阳失调,另外鳖甲更善于软坚散结,对甲状腺肿大有良效. 3,龟板,甲亢一般是本虚标实,本虚里无不与阴虚密切相关,龟板是血肉有情之品,滋补力强,质重善潜降,亦可补心疗心悸,对阴虚诸症皆疗效显著,与鳖甲合用,其效果力压群雄,远非其他养阴药所能及. 4,黄芪,久病气阴两虚,又每因阳旺而加重,亢奋之阳因生化,温动的作用太过,势必耗气伤阴,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对于气虚症状,我用重剂黄芪(60以上),药理学认为,它可以改善甲状腺功能,从而降低T3T4水平,在养阴的基础上,我多用之. 5,白僵蚕,肝火(亦可是虚火)灼津为痰,结于颈前,此痰为老痰顽痰,不易祛除,白僵蚕属虫类药,力大善于搜剔,故选之,也常联用海浮石化老痰,同时此药也可以软坚散结,故为首选. 6,白芥子,颈前肿块用白芥子化痰散结无可厚非,但值得一提的是,药理学认为,它是通过抑制甲状腺功能来达到治疗效果的,正因如此,如果是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用此药是不合适的,应引起注意. 西药治疗此病副作用很大,放射性_1碘治疗和手术有时后果严重,中医药在这里有很大的优势,只要辩证准确,用药恰当,可以获得良好效果.顺便提及一下,如果不是病情需要,尽量少用含碘中药,如海藻,昆布等,具体原因很复杂,篇幅关系,不作详解. 体质性低血压 1,鹿角胶,此病多为先天禀赋不足,肾中精气亏乏,精不化气则元气不足,肝木缺乏肾水滋养则疏泄不及,升发无力,导致血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4年统编版7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3.8.2 敬畏生命.pptx 2024年统编版7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1.2.2 做更好的自己.pptx 2024秋新人教PEP英语3年级上册课件 Unit 4 PartA(1) Let’s talk & Ask and answer.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5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第3课时 走进科学探究.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2课时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pptx 2024年统编版7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102课 端正人生态度 第1课时 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课件.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地理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1.2.3 地球与地球仪(第3课时).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课件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 第3课时 走进科学探究.pptx 2024年统编版7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4.11.1 探问人生目标.pptx 2024年统编版7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3.8.2 敬畏生命 教学课件.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地理7年级上册课件 1.2.3 地球与地球仪(第3课时).pptx 2024年统编版7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3.8.1 认识生命 教学课件.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课件 第5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pptx 2024年统编版7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103课 实现人生价值 第2课时 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教学课件.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课件 第5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2 化学方程式 第1课时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及书写.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地理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2.3 地图的选择和应用.pptx 2024年统编版7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 第103课 实现人生价值 第2课时 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pptx 2024秋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课件 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 2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pptx 北师大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10章第3节《激素调节》精品课件.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