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010车身与冲压件的允许公差系统.doc
12页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SQRQ/SQR·04·010—2005车身与冲压件的允许公差系统 -允许公差的选用,以及标注法 (试行)2005-01-01 发布2005-01-15 实施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发布Q/SQR.04.010—2005I前 言本标准以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前提,在立足市场需求和产品性能的实际情况下制定的,本 标准适用于汽车车身,其零件(限定冲压件)及由冲压件装配而成的部件的尺寸及公差同时在格式和 内容的编排上均符合 GB/T1.1-2000、GB/T1.2-2002 的规定本标准由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规划设计院提出 本标准由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规划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沙济伦、罗灯远、杨鹏Q/SQR.04.010—20051车身与冲压件的允许公差系统-允许公差的选用,以及标注法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汽车车身,其零件(限定冲压件)及由冲压件装配而成的部件的尺寸及公差 公差选用的三原则: A. 汽车车身及零件的公差系统是汽车质量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车身的精度是其他质量项目的 基础 B.公差选用必须按汽车相关各项功能要求来决定。
C.必须选用是现有工艺可行的公差 原则 A 讲的是汽车车身及零件的公差系统与整车质量的关系由于车身是整车的结构基础,车身的精 度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整车的外观质量和功能 原则 B 强调的是功能性必须深刻的理解各项功能的具体要求,以及车身精度对于各项功能的直接和 间接影响公差过松则造成质量问题,如果过紧则提高生产成本,浪费资源 原则 C 关注的是工艺可行性车身精度控制对于现今的技术是相当困难的,现有的模具技术是车身精 度的瓶颈设计工程师必须了解每个公差的实际可行性 为了制定切实可行的公差,设计工程师应以功能为目标,以工艺技术为其局限,找出可能的最佳 质量目标 2 允许公差系统的结构与分类2.1 允许公差系统的结构 2.1.1 公差系统的统一性 本公司规定了对冲压件,分装总成,及时车身的统一的制造精度要求及相应的允许公差虽然不 同等级的车有不同的质量标准,但是,所有的车的设计精度是一致的,因此,此系统适用于所有的车 型公差系统不因车而异 2.1.2 公差的标注必需性 车身,分总成,及其钣金件的设计图必须有明确的精度要求,公差的标注就是表达此精度要求 同一件在不同工艺过程中,如果其形状有变化,必须按过程分开标注。
为了保证设计图的简明扼要,只在有精度要求的地方才考虑加标注即使是有精度要求的地方, 也可能不需要加标注,而由未注公差来控制因此允许公差的标注分二类,即明文的标注公差和未注 公差表 未注公差的作用是规定一个车身系统的一般精度要求在有精度要求,但未加标注情况下,未注 公差就作为不言而喻的公差 标注公差则分二类,第一类是有特殊需要的尺寸及关键尺寸,例如,特别紧的公差要求,有的是 由功能需要而来这是必须标注的同一件在不同工艺过程,如果尺寸有变化,必须按过程分开标注 第二类是可标注可不标注的,按未注公差亦无不可,但是标注了会使图简单易读这由设计者按具体 情况而定 2.1.3 相对公差和绝对公差 绝对公差是那些以整车坐标系统(World Coordinate System)或以零件坐标系统为基础定义的误差, 在 CAD 系统中,几何特征,通常是点,线,和面,都以此类坐标系统为基础而定义,简明扼要,极 为方便绝对公差是以此定义为基础而建立的误差系统,因此也简单明了然而,此类公差,往往带 入了没有必要的精度要求Q/SQR.04.010—20052相对公差则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点,线,和面,互相之间的关系。
此关系通常是距离,也可以 是角度例如喇叭在门内板上的安装孔其互相之间的距离要控制,以利于安装,相对公差要标明 然而喇叭与整车的关系则不关键,就让未注公差来管制例证请看附录 1 从广义的角度看,所有的距离(长度)和角度上的公差都是相对公差,因此,孔径公差是相对公 差投影到某一平面的长度和角度公差也是相对公差门与门框的配合公差亦是相对公差 对称公差也是一种相对公差,无论是尺寸(长度或面积) ,还是角度,或是位置 使用相对公差能达到绝大多数功能方面的要求将其以绝对公差来表达,势必增加工艺难度,从 而提高成本因此,尽可能使用相对公差和避免使用绝对公差有其经济意义 2.2 冲压件的分类与不同状态 冲压件按其功能分为三类,A 类是外表面件,其要求最高,其次是 B 类,主要是结构件最后是 C 类,例如支架之类 冲压件在安装过程中,随着状态的变化, (单件状态,分总成状态,车身总成状态)误差逐步增加 下图表达了这个变化图 1 冲压件的分类与不同状态 2.3 面和边缘的分类 面分为外观面,结合面,和一般面外观面只有一种级别,即 A 级结合面和一般面分二级,即 B 级和 C 级,没有 A 级钣金件的边分二级,即 B 级和 C 级,没有 A 级。
一个件可以有不同级面和边组成例如,侧围外板,是 B 级件,但是其四分板和门框是 A 级面 其 A 柱和 B 柱是 B 级面,但是 A 柱和 B 柱上的装配面是 A 级面 由此可见,执行者的难度在于如何确定面和边的等级设计人员必须按功能和工艺的要求来定 设计人员可以参考所附的钣金件分类例证 (附录 2:A21 分类) 表1是以上几个方面的总结,也是图1的细化车身总成状态 分总成状态 单件状态A类:外覆盖件 B类:除A类外可见件 C类:不可见的简单件 ±0.5 ±0.7 ±1.0 ±1.5 ±2.0 ±2.0 ±1.0 ±1.5 ±2.0 公差分类公差分类Q/SQR.04.010—20053表1 面,线,宽度,等在不同状态与分类情况下的一般公差区分 公差冲压件分总成车身外观面 A±0.5±0.7±1.0接合面 B±0.7±1.0±1.5接合面 C±1.0±1.5±2.0一般面 B±1.0±1.5±2.0面一般面 C±1.5±2.0 -----切边 B±1.0±1.5±1.5切边 C±1.5±2.0-----翻边宽度±1.0----- -----基准孔位置±0.1±0.5±1.0基准孔直径+0.2 -0.0----- -----基准孔 孔距≤0.2≤0.3≤0.5一般孔位置±0.3±0.7±1.0一般孔径±0.3 ----- -----一般孔 孔距≤0.5≤0.7≤±1.0搭接位置±1.0±1.5±1.5搭接深度+0.5 0----- -----3 冲压件,分总成及白车身的允许公差3.1 冲压件的未注允许公差表 一般位置精度: (A 类件:±0.5,B 类件:±1.0,C 类件:±1.5) 一般孔Q/SQR.04.010—20054中心位置精度: ±0.5 直径轮廓:(塞规测量)+0.5, -0.0;(最大值/最小值之间的差值,游标卡尺测量)0.15 孔距 (孔与孔): ±0.5 工具孔 直径: +0.2, -0.0 基准到基准: ±0.2 阶梯(搭接) 深度(高度差): +0.3, -0.0 位置精度: ±1.0 配合面精度: (B 类面:±0.7,C 类面:±1.0) 翻边宽度: +1.0, -0.5 一般曲率半径: ±0.5 角度: ±2 度 安装孔 直径轮廓(塞规测量): ±0.5 孔距 (孔与孔,塑料件装配用): ±0.5 孔距 (孔与孔,金属件装配用): ±0.3 一致性 同一批中的五个样品的所有的检点的六个标准值不得超过±1.0 毫米。
其平均值的移动较之前一 批不得大于±0.3 毫米 对称性 左右手对称件的所有的尺寸差值应在±0.5 毫米范围内,所有的位置差应在±0.75 毫米内3.2 分总成的未注允许公差表 一般位置精度: (A 类件:±0.7,B 类件:±1.5,C 类件:±2.0) 一般孔 中心位置精度: ±0.7 直径轮廓:(塞规测量)+0.5, -0.0;(最大值/最小值之间的差值,游标卡尺测量) 0.15 孔距 (孔与孔): ±0.7 工具孔 直径: +0.2, -0.0 基准到基准: ±0.3 基准孔位置: ±0.5 阶梯(搭接) 深度(高度差): +0.3, -0.0 位置精度: ±1.5 配合面精度: (B 类面)±1.0;(C 类面)±1.5 翻边宽度: +1.0, -0.5 一般曲率半径: ±0.5 角度: ±2 度 安装孔 直径轮廓(塞规测量): ±0.5 孔距 (孔与孔,塑料件装配用): ±0.5 孔距 (孔与孔,金属件装配用): ±0.3Q/SQR.04.010—20055一致性 同一批中的五个样品的所有的检点的六个标准值不得超过±1.5 毫米其平均值的移动较之前一 批不得大于±0.5 毫米。
对称性 左右手对称件的所有的尺寸差值应在±0.75 毫米范围内,所有的位置差应在±1.5 毫米内 3.3 整车的允许公差 根据图 1,测量点的公差按照其所在面而定如果是 A 面公差是±1.0 毫米, 如是 B 面,公差为±2.0 毫米,C 面上的点则是±2.0 毫米B 面与 C 面没有差别了这是因为 B 件大 都为结构件,与其他件关系密切,也就是被制约相对而言,C 件比较自由,由其他件传递过来的误 差要少一些两者就变得很接近了 通常,如果测量点位于夹具的控制点上,其公差可以更紧一些 因为,车身按由外向内的装配方式,误差被推往车内,外面的误差较之车内误差要小一些这和 实际情况相一致 3.4 工艺装配缝的允许公差 装配缝的允许公差是建立在装配面公差的基础上的因此,其公差可以由装配面的公差用统计学 方法推算实际应用时,其顺序则相反,是由装配缝的要求来定装配面的级别例如,粘接缝要求相 对高,两装配面都应是 B 级缝最宽处应小于 1.5 毫米 点焊枪有压合作用,装配缝的允许公差可略为宽松一点其中,对头接相对要求紧一点,搭接则 相对松一些具体地说,假如两边都是 10 毫米的翻边,装配缝最宽处应小于 2.0 毫米。
搭接缝应小于 3.0 毫米如果一边是翻边,另一边不是翻边,装配缝最宽处应小于 2.5 毫米3.5 允许公差标注A) 线和面的配合条件为:1.5重要零件的面(如压边)1.0B)所有其他零件的表面应为:3.0线线: :A)有配合要求的切边的公差:2.0B)其他切边的公差:3.0孔孔: : A) 冲压孔的位置公差:圆孔:长孔:1.0宽度2.0长度B)其他孔的位置公差:C) 其他孔(如流水孔及无公差要求的孔)其位置不测量孔直径则为±0.5 毫米1.02.0一一般般公公差差Q/SQR.04.010—20056Q/SQR.04.010—200574 标准车身和手工提样的允许公差 标准车身是由标准白车身及与其相配的门和盖组合而成这是样车过程后期的定型车数模将根 据此车来改动和定型内外饰也将以此为根据来改动 在本规范 2.1 款中,本公司规定了不同等级的车有相同的设计精度, 但是不同等级的车有不同的 试制精度等级高的车,较之等级低的车,其试制精度要求会相应的高为了实现高精度,其模具及 冲压件的精度也会相应的高一旦达到其试制精度,模具的改动就停止了如果功能性建造的认可通 过,数模的改动就开始了显然,等级高的车,其数模改动会相对地少。
4.1 标准车身的允许公差(试制精度) 4.1.1 I 级 95%的测点应在±1.5 毫米以内 其中 95%的焊装控制点应在±1.0 毫米以内 门/盖与框之间的缝,寛误差±0. 5 毫米,寛均度 0.75 毫米/300 毫米,平度±0. 5 毫米 4.1.2 II 级 95%的测点应在±2.0 毫米以内 其中 95%的焊装控制点应在±1.25 毫米以内 门/盖与框之间的缝,寛误差±0.75 毫米,寛均度 1.0 毫米/300 毫米,平度±0.75 毫米 4.1.3 III 级 95%的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