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信丰县黄泥中考生物实验汇总复习 蚂蚁的觅食行为教学设计.doc
2页蚂蚁的觅食行为【设计意图】《蚂蚁的觅食行为》探究实验教材本身设计方案中使用了糖、面包、辣椒酱、醋、放大镜、纸盒等材料,是将蚂蚁放在一个开放的空间内进行操作我觉得有如下缺陷:1、由于纸盒中的空间是开放的,物品之间很容易发生串味,对蚂蚁觅食产生干扰2、醋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纸盒中空气流动慢,挥发的醋酸会掩盖糖、面包等的气味,以嗅觉取食的蚂蚁难以做出正确判断3、探究变量无法控制,很难得到明确的结论为此我对原装置做了改进,我认为我的装置及操作具有如下优点:1、在装置的四角各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区,可最大程度避免物品之间的串味现象2、将盛有蚂蚁的容器放在装置的中间,可保证蚂蚁出来后到四角的距离相等,即使开始嗅不到气味,它向四角寻找的概率也相同,避免运动距离成为变量而影响探究结果3、该装置可整体移动,演示时也可送到学生面前,保证了清晰度和可信度,还能避免散件组装之繁琐4、外观透明,便于观察不足之处:1;有玻璃材料,不便于大量搬运,可能有安全隐患2、木质材料,易吸附异味而不易清洗,影响重复使用的次数实验目标】1、知识目标⑴引导学生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⑵帮助学生了解蚂蚁最喜欢的食物类型2、能力目标⑴运用所学知识知识,借助大胆设想并加以验证,通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⑵帮助学生提高观察、分析、归纳等方面的实际能力,并完成相关的实验报告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⑴明确在探究活动中与他人合作的意义,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⑵帮助学生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⑶认识生物的生存技能对生物种群延续的意义实验内容】1、实验名称:《蚂蚁的觅食行为》探究实验2、实验原理:蚂蚁是一种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他们的活动离不开明确的分工与协作蚂蚁群体通常分为工蚁、兵蚁、雄蚁、蚁后,它们各司其职,保证了蚂蚁家族的繁衍与正常运转蚂蚁之间交流信息的方式是借助头顶的触觉和腹部腺体分泌的化学物质3、实验器材:木屑、油条、玉米面、白糖、培养皿、表面皿、白纸等4、实验装置:如图【实验重点】蚂蚁喜欢食物的大致种类,该实验装置的实用方法直接关乎目标的达成)【实验难点】实验操作过程与变量的控制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实验类型】演示实验【实验过程】一、明确要求1、严格按有关程序操作2、认真、仔细观察,做好观察记录3、爱护动物,尽量保证蚂蚁的存活,实验后放生二、具体操作1、取上述装置,用干净的抹布擦净、晾干避免气味的干扰)教师操作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2、引导学生讨论接下来该如何操作学生讨论后归纳:在培养皿中放一定量的蚂蚁,盖好后放在底板的中心。
然后在装置四角隔开的区域内,分别在表面皿中放糖、木屑、玉米面和油条 3、打开盛放蚂蚁的容器盖,并在装置的四角上面盖上白纸如图1)图2图1提出问题:(1)为什么先放蚂蚁后放食物?(2)容器上面为什么要盖上白纸?4、用放大镜观察有关实验现象,做好观察记录请几名学生代表就近观察(如图2)提出问题:(1)最终哪几种物品周围聚集蚂蚁的数量多?(2)你能的出什么结论?5、重复上述实验过程几次提出问题(1) 为什么要重复几次?(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2) 你在实验观察中有没有发现蚂蚁之间的交流?又是如何交流的?预设问题(1) 蚂蚁之间可能会互碰触觉(2) 可能会出现有部分蚂蚁先前去探路,然后回来召唤其它的蚂蚁成群前往某物品处的情况3) 也可能会出现蚂蚁先向不喜欢的食物方向移动,后又改变方向的情况6、通过多次操作,结合观察记录,分析得出结论提出问题:(1) 你得出什么结论?(2) 你知道蚂蚁之间是如何交流信息的?(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