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源厂环境保护制度.docx
19页热源厂环境保护制度-精品文档-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是我厂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该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有关的法令法规的要求制定,对我厂环保工作的机构、职责范围、环保设施项目管理、生产管理、环保固定资产管理、环境定点监测等内容作了具体规定 一、总则:环境保护工作,必须认真执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方针 科室、班组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检举和控告 产生环境污染的单位,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污染危害 各种有害物质排放,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所有新建、扩建、改造、挖潜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防治设施必须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正常生产 推行清洁生产,搞好污染治理,在新建和现有工业项目技术改造中,选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设备和工艺,采用经济合理的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处理技术,把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中,化害为利,减污增效,保持生产可持续发展。
二、组织机构:热电公司运行二分厂环保工作组织机构图组长:曹志强李陶杜恕理郭顺平涂银远袁艳琴武建海王贵平组员组长:曹志强副组长:武海斌李永军运行二分厂厂长:曹志强负责全厂废气、废水、废渣及噪音的治理工作 分厂环保监督员:武海斌李永军王贵平涂银远袁艳琴郭顺平李陶杜恕理武建海具体负责组织、指导、协调、调度和监督检查工作 三、环保机构职责范围: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监督全厂各单位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法环境保护工作领导组组织机构制定全厂环境保护的目标及“三废”治理规划计划,并负责落实检查执行情况 拟定全厂环境保护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做好环保技术管理工作 做好全厂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和组织工作,组织环境监测工作,负责“三废”综合利用管理,掌握“三废”排放和环境污染情况 对新建、扩建、技术改造方面的环保工程项目负责,并进行监督检查 积极开展环保科普知识宣传,积极推广国内外环境保护工作的先进经验和技术 加强污染治理防治工作,制定防止污染事故的措施,负责组织对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 四、环保设施项目管理:根据国家的环境排放标准的要求,对照本厂的污染状况,制定“三废”治理计划,开展治理技术研究,提出治理方案,并报公司环保领导组审核,确定方案。
环保治理项目方案审定批准后,由厂环保办汇总编制年度计划,报环保领导组审核后,列入公司技改年度计划,安排计划实施 为了保证环保治理项目发挥预定的效果,凡编入计划内项目,必须按照有关审批程序,进行方案和设计评审,没有批准的设计,不得施工 环保治理工程的施工任务由环保领导组统一安排,施工单位要根据设计概算做出预算,严格控制 要把治理工程需要的材料设施列入供应计划,确保材料的规格、质量符合施工要求 环保领导组对所下达的“三废”治理项目,应及时掌握工程进度和质量,保证治理项目按时完成 凡一切有“三废”排放的新、扩、改建和挖潜改造建设项目的,均要按照国家关于环保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执行 环保治理工程结束后,由施工单位和生产使用单位进行单体试车,生产单位组织联动试车,试车前生产单位要编写试车规程和操作规程,组织培训操作人员 试车中发现问题,有关部门要及时解决,试车合格后,环保领导组组织有关部门办理交工验收手续,生产单位接收后,立即投入生产运行,纳入正常生产管理 五、生产中的环保管理科室、运行值都要把环境保护列入日常管理,切实做到在布置、检查、调度、总结生产的同时,布置、检查、调度、总结环保工作。
根据国家颁布的“三废”排放标准,环保办制定“三废”排放控制指标,列入工艺控制管理点进行控制考核,并将管理点控制情况按要求统计上报 环保治理装置必须随主体设备同时开车,纳入正常生产管理中,治理装置发生故障时,主体设备要采用相应的措施,防止发生污染事故,同时,抓紧排除治理装置的故障,尽快恢复运行,并上报 凡已有环保治理设施的岗位不得继续排放污染物,不得任意停用环保治理设施,凡经治理设施回收的副产品不得继续作为“三废”排放 各运行值排放的废水要搞好清污分流和回收循环使用,提高水循环利用率,不断降低吨产品耗水量,减少污水排放量,严禁采用渗井,渗坑等办法排放工业污水,污染地下基层水源 各运行值排出的废渣,要按照规定地点倾倒,并做好处置防范措施 严禁直接投入地下和排入水体,需要焚烧的,要按规定地点和方法焚烧 需要运往外地集中处理的 要按有关单位和运输部门的规定妥善处理,保证安全 使用噪声,振动大的设备和产生粉尘的生产装置,都要采取消间隔声和除尘措施,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改善劳动环境 各运行值都必须设置物料事故处理槽,在检修设备和生产装置大、中、小修时,必须制定严格的废物收集排放处理方案,进行回收处置。
对废物排放必须做到:处理有方案,排放有措施,全程有监测,尽量把废物排放控制在最低限度 综合利用与“三废”治理回收的副产品列入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对需求方要做好产品用途和处理技术的调查,防止形成污染转移 各运行值的废水排放汇入厂总废水管网的口,不得任意改变、增加,需变换的须经环保领导组备案后方可实施 积极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普及环保知识,提高职工的环境保护意识 做好厂三级环保教育,每位职工有权对于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综合利用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监督、检举 各级领导对检举人应坚决保护 六、环保固定资产管理:已建成投产的环保设施经验合格后,一律划为固定资产管理范围 凡因生产停产而必须停掉的环保设施,须报请环保部门审批,其固定资产原则上继续用于“三废”治理项目 未经上级环保部门批准,不得任意停用拆迁和报废及挪作它用 七、环境监测:要不断充实环境保护监测机构,逐步建立完善企业环境监测系统和管理体制,发挥监督作用 在环保办领导下,对本单位污染物排放情况和厂区环境质量进行检测监督,对考评环境保护指标提供数据 九、奖惩制度:对保护环境有显著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
环境保护纳入竞赛评比和经济责任制考核内容,实行环保否决制考核 对因违章操作而发生的重大污染事故,引起人身伤亡,中毒事故或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肇事个人,要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处理 环保宣传教育管理规定一、入厂教育规定新入厂工人、大中专学生、外厂调入人员、培训和实习人员进厂必须进行三级环保教育 一级环保教育(公司),新入厂职工由人力资源部介绍到我公司后,我公司环保部门负责进行教育 介绍环保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环境保护的一般知识及本厂的环境污染排放、治理现状及管理控制标准 二级环保教育(分厂),由运行科环保专员进行二级教育 教育内容应结合本运行值的生产工艺,介绍污染物种类、来路、污染排放现状,“三废”治理情况及环保管理标准,要求执行情况 三级环保教育(班组),职工分配到(班组),由班组长进行三级教育 教育内容应根据本岗位工艺流程,介绍污染物产生的机理及危害性,掌握本岗位环保“三废”排放的标准及考核的内容 二、职工调转教育:职工在运行值内调动,由调入班组进行第三级环保教育 职工在分厂调动,由调入运行值、班组进行第二、三级教育。
三、日常教育:各级领导应注意加强环境保护知识的学习,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环保教育 由本厂环保管理员组织对在职职工,特别是技术人员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培训 在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时应有环保方面内容 在现场检查工作时,要经常性地进行环保宣传教育 “岗位练兵、岗位成才”等活动及各类考核中,应有环保知识内容 “六五世界环境日”、“四二十地球日”,环境保护工作委员会,应组织宣传教育活动 要利用版报宣传,开展经常性宣传教育活动 环境污染事故报告和处理管理制度一、污染事故定义及分类:污染事故的定义:污染事故是指在生产、贮存、运输过程中,由于违反有关操作堆积或者因意外因素的影响,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使公、私财产和人民生命受到危害或破坏的突发性事件 污染事故的分类:2.1一般污染事故:发生的事故构成环境污染,直接经济损失在千元以上,万元以下的 2.较大污染事故:发生的事故构成较大范围的污染,直接经济损失在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不含五万元)的;造成社会人员发生中毒症状的;因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群众纠纷的 2.3重大污染事故:凡符合下列状况之一者,视为重大污染事故。
直接经济损失有在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不含十万元)的;多数人发生中毒,经医院确诊,有三人或三人以上严重中毒住院治疗的;对环境要素(如大气、水体等)造成严重污染,引起民愤,对社会造成很坏影响的 2.特大污染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在十万元以上的;人群有明显中毒症状,多数人中毒住院的;发生人员中毒死亡的 二、污染事故的报告、调查及处理凡发生污染事故,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事故蔓延扩大 事故最先发现者,要立即向各级领导、调试、环保职能科,安全等有关处室报告,并采取包括停车在内的紧急措施,予以处理 发生污染事故的单位必须召开事故分析会,并在三日之内写出污染事故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污染情况、事故原因事故分析结果,今后采取的措施等 污染事故的上报,由环保工作领导组按照上级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 对于污染事故,由厂环保职能科召集有关处室“三不放过”的原则,召开污染事故的厂级分析会,辩别事故类型,查明事故原因,分清有关人员的责任 同时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严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一般污染事故,按企管办考核有关条款中进行 对隐瞒事故不报和不执行“三同时”规定,私自排放有害物质,造成污染事故的,予以严重处罚。
废弃物排放管理制度一、职责:环保工作领导组负责本厂固体废弃物、废气、废水、噪声的管理处置 科室、各运行值应配合、协助环保工作领导组实施对固体废弃物的管理、处置 项目部负责工程项目、新建改建扩建施工中的废弃物的管理 二、“三废”定义及排放管理:“三废”是指生产过程中,除产品、副产品以及可以综合利用的排放物以外的废水、废气、废渣 “三废”排放的管理:2.1各运行值应加强生产管理,严格工艺操作,降低消耗定额,减少“三废”排放 2.2各运行值排放“三废”的排放口,排放量、排放浓度发生变化,应及时通知环保工作领导组 2.3各运行值的“三废”排放监测工作,应以自测为主 2.4各运行值对正常间断排放的“三废”,由环保工作领导组核准,安排固定时间进行排放 2.5各运行值应加强用水管理,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减少废水排放量 2.6根据清洁生产的要求,各运行值应把预防污染的措施用于生产过程中,针对“三废”排放,进行有效的降耗减污技术改造,将污染物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