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化县小学第二片区管理工作概述.doc
3页1把准对接促融合 优化资源助提升——德化县小学第二片区管理工作概述德化县第二实验小学创办于 1943 年,由城关小学沿革而来学校座落于凤凰山脚下,东临县人民政府,西傍翰林府邸,背靠德化一中,前瞻绿树浓阴,伴听铲溪流水,庭前西侧架经龙凤景观桥,东眺瓷都广场,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质量优良,底蕴丰厚的县直小学现有 42 个班级,学生 2365 人,教职工 147 人省特级教师 1 人,小学中学高级教师 4 人,小学高级教师 71 人,省市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81 人2011、2013、2014 年秋季,分校、上涌中心小学和春美、大铭中心小学先后纳入总校片区,形成以总校为龙头的德化县小学义务教育第二片区小片区管理启动后,学校成立组织机构,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和《管理章程》,充分发挥龙头学校主导、引领和帮扶作用,广为辐射“ 学雅 艺 、养良习 、立正品” 教育核心理念和 “文雅立品、儒雅立范、高雅立校” 学校精神,扎 实推进“ 师资互派、 资源共享、统一教学、捆绑考核” 片区管理探究,形成了 “教育思想、科研能力、活动资源、教育特色、办学成果” 五种对接模式,片区 发展在管理上统一,行动上合拍,效果上均衡。
一 对接教育思想 优雅健康生活开展“全面学 习, 终身发展” 读书教育活动 根据教师推荐喜爱书目进行征订书刊,广泛开展以“立德树人” 为 主题的征文、演讲、现场论文等活动如 2013 年 1 月 11 日晚,学校举行“ 立德树人,安心从教” 师德演讲比赛活动,14 位参赛选手用真诚、朴实的语言诉说情结、抒发情感,讴 歌榜样、诠释内涵,广大教师在感悟中纯正思想,在黄文和局长“善于寻找平衡点,在快乐与优雅中建构健康生活 ”的心灵指引中深受启发;2012 年 11 月、2013 年 5 月,学校还分别举行“享受生活,快乐工作” 师德征文与 “悟道 ·成长·发展”40 周岁 以下教师现场论文比赛,参赛2者用独有的经历与独到的眼光记录了对生活的向往和对工作的思考,增强了推动学校长远发展的后劲与力量二 对接科研能力 开启素养之门学校坚持传承“让教师 走出去,把专家请进 来,让名师站出来,把团队做起来” 的研训方式,在大力开展 “片区教师流动走教、薄弱学校选派支教、学科骨干轮流送教”活动的同 时,全面实行“ 周教研”、 “月讲坛” 和片区成 员校教师 到总校“ 一日工作跟班 ”制度,深入开展“集体备课、点 评说课、录像听课、观摩研课、精品巡课、下校送课” 和“个性展示、片断教学、论文写作、教学比武、素养大赛” 等各种研训活动,教 师在研训中对接了科研能力,开启了素养之门。
2013 年 12 月,以学校黄湘娟老师为领衔的县“彩娟 ”重点名师工作室正式授牌成立; 12 月 5 日,学校在上涌中心小学举行第二片区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赖开宇和苏碧秋两位老师执教六年语文课题《我的舞台》,肖玉佣和郑玉持两位老师执教五年数学课题《中位数》,加快了片区融合发展2014 年 10 月,学校《美学视野下的语用教学实践与研究》课题确认为 2014 年度泉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三 对接活动资源 助力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红领巾爱心小分 队” 及乡村空旷资 源,广泛开展爱心助学和实践体验活动,促进片区活动对接,资源整合学校先后到片区成员校开展了“ 慰问教师 、赠送书籍、发放校服、 联谊汇演、同 课异构、送教下乡”等活 动,如 2013 年 9 月 18 日,学校 组织 30 名师生到上涌中心小学开展了包饺子、尝月饼及文艺汇演等“手拉手,话中秋” 联谊活动;12 月 5 日,学校在上涌中心小学举行第二片区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2014 年 2 月 13 日,学校到上涌中心小学开展了“赠校服,送温暖” 活动,将定制的 76 套全新校服分发到每位学生手中;3 月 5 日,学校爱心小分队走进上涌中心小学,与孩子们一起学习、生活、游戏,为困难学生送上慰问金,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雷锋精神;5 月 23 日,学校到上涌中心小学开展了劳动课送教下乡暨一日劳动体验活动。
分校坚持参加总校3的举办的读书节、艺术节和体育节今后,学校将广泛开展“文化互动下乡”、 “进城文艺汇演 ”和“片区达人联欢”等活动,鼓励学生互换学习用品、音像书籍、闲置物件等,让片区学生在积极交往中提高亲切感四 对接教育特色 勾勒梦想蓝图按照“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 的要求,根据片区成 员校的地方文化和民俗风情,充分发挥与发掘资源优势,不断勾勒教育特色的梦想蓝图 总校已完成《拉丁舞健身操基本动作图解》和《示范教学光盘》校本教材,正纳入大课间全员训练2013 年 11 月,学校“拉丁舞百人操”文艺表演在县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开幕式上首次亮相喜获一等奖;2014 年 8 月,在参加市体育舞蹈锦标赛中,学校代表队获得 2 枚银牌、3 枚铜牌的好成绩分校位于省级森林公园——唐寨山路口,将逐步建立“ 童星导游站” 和“植物标本室”,全面提升学生语言交际和自然审美能力;上涌中心小学立足地方特色,建立了“ 龙虎旗书画室” ,通过书法、绘画、剪纸等,做好民间非物质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春美、大铭中心小学将以黄花菜与油茶为切入点,建立“绿 色食品摄影推广站” ,努力将乡村校建成“校园+田园 ”的封闭式寄宿制学校。
五 对接办学成果 翻转信息时代学校加强校园网、 《凤鸣》报和平台建设,倡导每位教师开通账号,建立教师、班级群,把教师引入大数据视野,翻转信息时代,共同分享教育成果,促进教师成长同时,学校坚持每学期出版一期《凤鸣》校报,集中刊发片区成员校的办学阶段成果,分发至各校区每一位师生手中,办学成果的对接,有利于校区之间反思教育过程,汲取成功经验,开拓发展思路今后,学校将继续把准对接,增进融合,优化资源,舞活载体,深入思考片区成员校之间的科学统筹与有效整合,让片区模式管理工作有新的提升和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