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弗罗斯特诗歌--《白桦树》.docx
2页解读弗罗斯特诗歌--《白桦树》作者:张翼镝来源:《科技视界》 2014年第29期张翼镝(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 1874—1963)是20世纪美国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他 的诗歌多以英格兰的乡村为背景,从乡村中提取素材,描写乡村田野的生活,具有浓郁的乡土 气息和田园风味,作为一名现代诗人,弗罗斯特显然走了一条与20世纪诗人迥然不同的道路, 他不标新立异采用现代派诗歌的创作形式,而是继承传统,满足用旧的形式表达新内容—— “旧瓶装新酒”,在诗歌语言方面,他喜欢使用浅显易懂的口语,语气平缓温柔,虽然他描写 新英格兰地区宁静的乡村田野风光,但是他的诗歌不仅仅是记录乡村农民和美丽的自然景物, 而是把大自然寓于深刻的、形而上学的意义,在诗中表现诗人深刻的思考,这种思考是面向全 人类的,能够引起读者共鸣,弗罗斯特在诗中常出现树、冬、雪、冰、枯叶、霜等,而这些意 象和孤独、绝望和死亡相关联,《白桦树》是诗人的代表作,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我们从这 首诗中能够体会到许多评论家所说的弗罗斯特诗中的双重性—理想与现实,在看到描写静谧的 田园风光的同时,了解到诗人内心的纠结。
诗的第一小节“在冬天的早晨,雨过天晴,你一定会看见白桦树给冰压弯了[1]是写冰 雪压白桦树,白桦树直挺坚硬,在各种各样的树中算是有骨气的一种,但是在冬天却被冰雪压 弯,冰雪在这一层面上算是胜了,后面接着写“太阳会撕下它们的水晶外套,又在冻硬的雪地 上摔得粉碎——这么一大堆碎玻璃,尽够你扫,”[1]但是寒冷的风吹过,冰也会被碎裂,摔倒 地下粉身碎骨了,在这一层面上风又战胜了冰雪,这倚强凌弱被没有给自己带来好结果,冰会 融化,在地上还会被扫走,但是白桦树却是坚强的,只不过是被压弯触到地面上,并没有被折 断,还顽强的生长着,作者开始走进白桦树林的时候认为白桦树的弯是被小男孩荡的,但是在 这一节的结尾却为淘气的小男孩开脱了,说是冰的缘故使白桦树这样,这样安排就首尾呼应了, 这一节诗人把冰和风拟人化了,拥有了和人一样改变外物的力气与其他作家不同的是,作者 把白桦树弯曲的样子写成一个刚洗过头趴在地上的少女,在被冰雪压之后不屈的枝干,这种一 刚一柔的结合,也给读者带来陌生化的感觉第二节写孩童在戏白桦树,“他把他爸爸的白桦树当马骑,一棵又一棵,挨个儿来征服, 直到制服了所有的白桦树,没一棵不弯下,没留一棵还能让他征服。
[1]这个小男孩在乡村出 生长大,他没有包装精美的玩具,也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这个现代化水平还很落后的乡村 里,和他一起玩耍成长的只有爸爸养的白桦树,他每天爬树,已经很熟练,而且有爬树的技巧, 能够保持自身的平衡也不会让树枝落到地面上来,小男孩也从爬树中学到心得—就是“爬树时 不能太猴急,”[1]慢慢来也是他生活的哲理,诗人怕读者不能理解,用一个人们在日常生活中 都见过的例子来解释,就是“就像你平时往酒杯里斟啤酒,想来个满杯,甚至稍稍冒出点 儿[1]在生活中,我们做事的时候有的时候做的不到位,但是有时也会有的太过,反而导致 过犹不及,这样的比喻更加贴近,使这首诗也更加生动可感,这一小节童真童趣,能够引起读 者遥远的记忆,回忆起自己小的时候玩的游戏,还有和小伙伴们调皮捣蛋的事情,诗人也通过 小男孩戏白桦树讲述了一个道理,就是不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不要着急,慢慢来,慢慢等待, 总会有好的事情发生,生活总会把最好的留给你第三节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诗人陷入沉思,这一部分有一种形而上学的意味,诗人看到白 桦树被压弯,想到了自己的小时候,“我过去就是这样一个荡树的孩子现在,做梦都想回到那 种日子[1]自己小时候也曾经无忧无虑,在白桦树上荡来荡去,但是长大以后,不能再无忧 无虑的荡白桦树了,进入社会,便会遇到各式各样的烦心事,“脸撞上了蜘蛛网,又痛又痒, 忽然一只眼又流泪,被小树枝抽了一下”,[1]这就是人在长大后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难,它使 我们没有坚持下去的勇气,诗人童年丧父,中年丧妻,老年丧女,这些都对诗人的打击很大, 诗人无忧无虑的童年就持续到了 12 岁,在这之后,16 岁写诗,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瓶颈期 写诗没有人认可,这种痛苦简直要把诗人吞没,所以诗人说“就让我爬上一棵白桦树离去:攀 着黑黑的树枝,沿雪白的树干直上,直到那树再也支撑不住,弯下来,把我重新送回到地 面。
[1]他想要离开人世一时半会,想要爬上白桦树逃避现实,但是诗人总是伟大的,他不是 消极的承受,他还带给人希望,世间虽然充满烦恼和忧愁,但是人和人之间相亲相爱,用爱和 人世间的困恼搏斗,诗人心甘情愿回到现实生活中来这首诗在最后一节点明主题:虽然世间 充满苦难,但是我们不应该逃避,在人生旅途中,我们可以做短暂的休息,但是休息过后,我 们还要上路,追求生活的真谛总的来看,诗人的人生观是积极的这就是弗罗斯特诗歌的智慧,用中国的诗学观来看就是借景抒情,他的诗大多都是写田园 的风光,只要我们细细的品,能够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和人生的智慧,诗人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风 格,他的诗成为生活真正的颂歌,其实诗一直是文学主流之外的,我们总觉得诗歌不能写尽人 间的故事和感情,但是有很多东西是小说和散文不能带给我们的,只有诗可以诗人是孤独和 敏感的,诗人写出来的往往是内心最真实的感情,这种感情能够带给我们共鸣,人的一生会有 很多的苦难与烦恼,这些都是我们前进的阻力,在这个时候我们如果静下心来,拿一本无论是 谁的诗集,细细的品味,我们就会从诗中找到前进的动力,得到人生的救赎参考文献】[1]弗罗斯特•弗罗斯特集[M].曹明伦,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责任编辑:薛俊歌]。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