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企业经济行为.doc

21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455162650
  • 上传时间:2023-09-2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64.01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微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第三篇 企业经济行为第十章 企业最优决策(已精细订正!)在研究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的基础上,便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企业如何进行最优决策也可以说,研究生产函数是为了研究成本函数,研究成本函数是为了研究经营决策根据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经济行为目标,我们首先以静态分析法研究企业要素投入的最优组合,然后以比较静态分析法研究企业要素投入最优组合的变动第一节 要素投入最优组合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尽管企业目标有所不同,但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组织形式,都要追求经济效益,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产量——以一定的成本实现最大的产量,或者以最小的成本实现一定的产量一、一种变动投入最优组合假如其他投入要素不变,只有一种变动投入劳动,企业如何选择劳动的最优雇用量呢?图10.1 对一种要素的需求 图10.1表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假定由市场供求决定的产品价格和劳动价格都不变,根据边际生产力递减法则,一种变动要素投入的边际生产价值 (即边际生产收益),将随着投入量的增加而下降在投入量为以下,例如,,说明雇用这一单位要素的产品收益大于成本支出,企业获得利润在投入量为时,说明雇用这一单位要素的产品收益等于成本支出,企业收支相抵。

      在投入量为以上,例如,,说明雇用这一单位要素的产品收益小于成本支出,企业得不偿失由于的积分面积最大,表明总利润最大,企业将雇用要素单位从企业的收益来看,总产量与产品价格的乘积形成总收益即从企业的成本来看,要素投入量与要素价格的乘积形成总成本,也就是总支出TE(total expenditure)即 (10.2) 平均单位要素的成本称为平均支出AE(average expenditure)即 (10.3) 新增单位要素的成本称为边际支出ME(marginal expenditure)即 (10.4)利润为总收益与总支出之差,即为求利润最大,令则 (10.5)即 (10.6)式(10.6)为雇用一种变动投入的均衡条件二、两种变动投入最优组合当要素投入为两种时,要素投入的最优组合可有两种方法:在成本既定的条件下实现产量最大化;在产量既定的条件下实现成本最小化实际上,这是一个对偶规划,具有同解一)成本既定产量最大1.等成本线等成本线(isocostline)是指,在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企业以一定的成本支出所能雇用的两种要素各种可能的组合。

      图10.2 一定成本的最大产量图10.2表示,等成本线上任何一点决定的两种要素组合,总成本都是相等的设两种要素为,,其价格为,则 (10.7)将式(10.7)改写为等成本线的直线方程式,有 (10.8)式中,右端第一项为等成本线的纵轴截距,第二项为等成本线的斜率,见图10.2中的等成本线2.等产量图 根据两种变动投入生产函数的讨论,我们可以设想图10.2L—K平面上由许多条连续生产函数等产量线构成的等产量图,是其中的三条,等产量线任何一点切线的斜率,表示其边际技术替代率 (10.9)由于 (10.10) (10.11)3.生产者均衡 基于连续性生产函数等产量线的特性,我们以一定的总成本能够生产的最大产量,就是与既定等成本线相切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与等成本线既不相切,也不相交,说明既定成本无法达到这个产量与相交于,两点,虽然这两点所代表的成本支出与既定总成本相等,但,不是最大产量,因此,企业在点或点组织生产是不经济的显然,企业的最优选择是在与的切点进行生产,这意味着企业以相当于点,所代表的成本支出,达到了相当于的产量。

      所以,图10.2既定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的切点正所决定的,的投入量,是企业最优要素投入组合,这时,等产量线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正好等于等成本线的斜率即 (10.12)或 (10.13)以上两式说明,两种变动投入最优组合的条件是: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种要素的价格比;或一种要素每增加一单位成本所增加的产量,与另一种投入要素每增加一单位成本所增加的产量相等在投入要素价格既定条件下,如果两种变动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大于要素的价格比(如图中的点),企业应设法增加投入,相应减少投入,直到与要素价格比相等为止同理,当小于要素的价格比(如图中的点),企业则应减少投入,增加投入,直到为止成本既定产量最大的要素投入组合,可用数学式表达如下:这个模型属于约束极大化问题,可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解令则约束极大值的一阶条件为 (10.14)或 (10.15)式(10.14)的左端为等产量线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右端为等成本线的斜率,表明成本既定产出最大的投入要素组合的均衡条件是,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要素投人价格比。

      二)产量既定成本最小与成本既定产量最大原理一样,企业产量既定成本最小的要素投人组合,是既定的等产量线与某一条等成本线切点所代表的要素组合,即图10.3中的点图10.3 一定产量的最小成本在图10.3的L—K平面上,由于要素价格既定,可以有许多条斜率相等的等成本线,显然,达不到既定的产量,虽然在范围内可以达到并超过既定产量,但成本过高而在与的切点,既可以达到既定的产量水平,又是惟一能够达到这一既定产量的最小成本 从数学上看,这就是将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互换,从求解约束条件下的极大值转为约束条件下的极小值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法,令则或 显然,产量既定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条件,与成本既定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条件是一样的 借助同样方法,也可求得多种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条件以表示第种投入要素的价格,则 (10.16)式(10.16)可称为边际报酬均等法则,它是边际效用均等法则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三、多种变动投入最优组合——线性规划在研究三种以上变动投入的最优组合时,如果有多个约束条件且为不等式,求解起来就比较困难,甚至无解因此,在研究多种变动投入的最优组合时,线性规划(1inear programming)得到广泛的应用。

      一)线性规划的特点从经济学上看,线性规划要解决的问题是:假如规模报酬和市场价格不变,企业在技术、财务、制度等多种约束条件下,如何优化各种投入要素的组合,才能做到利润最大(产量最大或成本最小)?以数学语言表达,线性规划模型在比例性、可加性、连续性、确定性的假定下,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线性规划模型由目标函数、约束条件、非负限制三组方程构成2)方程的变量都是一次的,即生产函数、成本函数、利润函数均为线性函数3)约束条件可以是不等式,不必像拉格朗日乘数法那样,必须是等式4)任何线性规划的原始规划(primal programming),都可能变成其对偶规划(dual programing),两者同解 一般来说,经济现象都是非线性的,但在一定生产时期或一定产量范围内,线性规划还是适用的,至少是近似的,而求解方法却大为简化,且有许多现成的软件包,只要输入有关数据,可以立即得到答案二)线性规划模型1.原始规划组成原始规划的模型通常是以下三组方程:由决策变量构成的决策者线性目标函数;由决策变量的线性等式或不等式构成的约束方程;限制决策变量取值范围的非负约束其一般形式为 (10.17)其中,为目标值;为目标函数系数;为决策变量;为约束方程系数;为约束条件的右边项。

      为讨论方便起见,上述原始规划模型式(10.17)常写成向量和矩阵形式 (10.18)其中,2.对偶规划对偶规划与原始规划具有内在联系和对应关系:原始规划求目标函数最大化,对偶规划求目标函数最小化;原始规划目标函数系数成为对偶规划的右边项,对偶规划的目标函数成为原始规划的右边项;原始规划的约束系数矩阵是对偶规划约束系数矩阵的转置若原始规划模型为式(10.17),则其对偶规划模型为 (10.19)其中,为目标值;为影子价格(shadow price),是的变动量引起目标值的变动量,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 上述对偶规划模型式(10.19)也可以写成向量和矩阵形式 (10.20)其中, 原始规划与对偶规划是一对问题,互为对偶任何线性规划既可以是原始规划,也可以是对偶规划,视决策需要和决策条件而定三)线性规划解法 求解多投入、多产品、多约束的线性规划,通常采用单纯形法,详见《运筹学》这里,仅简单介绍图解法和代数法 莫瑞斯,托马斯.管理经济学.陈章武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1.图解法 设某公司生产两种产品,价格分别为。

      生产这两种产品需要使用三种不同的机床:每单位产品需要使用6小时机床1,2小时机床2,8小时机床3;每单位产品需要使用3小时机床1,4小时机床2,8小时机床3但是,该公司只有3台机床1,2台机床2,5台机床3,而且3种机床每天只能工作8小时若市场销售不成问题,,的单位利润分别为12,8,怎样决定,的产量,才能使公司利润最大?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建立原始规划模型 (10.19)7831264578312645图10.4 线性规划的图解法图10.4的横轴表示产品,纵轴表示产品设式(10.21)的约束方程均为等式,则依次可得约束直线方程 (10.22)由网纹表示的多边形为可行域,可行域的任何一点所表示的的组合,都是可行解式(10.21)中的目标函数可以直线方程表示为等利润线 (10.23) 显然,可行域能够达到的最高等利润线是,最优解是边角点,最大利润是52虽然大于,但不在可行域内;虽然能够达到,但小于可见,边角点表示的产品组合是惟一最优解2、代数法为说明代数法,需要首先引入松弛变量(又称剩余变量),即各种并未使用的投入量,使约束方程从不等式变为等式。

      当决策变量的数目少于约束方程的数目时,必定至少有一种资源未被充分利用 利用松弛变量,可将原始规划式(10.21)中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