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幼龄林抚育补贴试点作业设计规定.doc
14页中幼龄林抚育补贴试点作业设计规定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中幼龄林抚育作业设计管理,改善森林环境,促进林木生长,培育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依据《森林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标准,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试点的中幼龄林抚育作业设计第三条 抚育作业是以中幼龄林为对象,进行的以抚育间伐、定株修枝、除草割灌、抚育区内简易道路修建维护、抚育材集运、抚育剩余物处理、林地清理等为主的森林经营活动第四条 中幼龄林抚育以形成稳定、健康、丰富多样的森林群落结构、提高森林质量、林地生产力和综合效益为原则,优先抚育密度过大、结构不良、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明显下降的林分第五条 中幼龄林抚育要广泛应用先进、成熟的科学技术,总结成功经验,筛选和组装配套实用技术,提高森林抚育成效第六条 中幼龄林抚育作业设计应由具备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的单位承担第二章 抚育对象第七条 防护林和特用林抚育对象按《生态公益林建设 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的规定执行《生态公益林建设 导则》(GB/T18337.1-2001)中界定的特殊保护地区的生态公益林,东北、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禁伐区的森林、法律法规禁止人为活动的生态公益林,不纳入抚育对象。
第八条 用材林抚育对象按《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2009)的规定执行第三章 抚育技术第九条 抚育间伐(一)透光伐在幼龄林中进行按照确定的保留株数,间密留疏,去劣留优,保留珍贵树种和优质树木,调整林分结构二)生态疏伐在特用林和防护林的中龄林中进行按照有利于林冠形成梯级郁闭、主林层和次林层立木都能受光的要求,将林木分为优良木、有益木和伐除木保留优良木、有益木和适量的灌木对风景林的景观疏伐,按《生态公益林建设 技术规程》(GB/T18337.3—2001)中的5.2.1.2.4条规定执行三)生长伐在用材林的中龄林中进行采用上层抚育、下层抚育、综合抚育等方式,伐除影响保留木生长的树木,具体技术执行《森林抚育规程》(GB/T15871—2009)中的8.1—8.5条规定四)卫生伐主要对遭受病虫害、风折、风倒、冰冻、雪压、森林火灾等灾害的林分开展,清除生态功能明显降低的被害木五)抚育强度抚育作业后,人工林郁闭度不得低于0.6,天然林郁闭度不得低于0.5,林分平均胸径不得低于伐前林分平均胸径第十条 修枝主要在自然整枝不良、通风透光不畅的林分中进行一般采取平切法,重点针对枝条、死枝过多的林木。
修枝高度幼龄林不超过树高的1/3,中龄林不超过树高的1/2第十一条 割灌在下木生长旺盛、与林木生长争水争肥严重的中幼龄林中进行采取机割、人割等不同方式,清除妨碍树木生长的灌木、藤条和杂草作业时,注重保护珍稀濒危树木,以及有生长潜力的幼树、幼苗,以有利于调整林分密度和结构第十二条 抚育材及抚育剩余物处理抚育材及抚育作业剩余物应按照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环境保护等要求,采取堆集、平铺或运出等适当方式予以处理第十三条 简易作业道修建根据抚育作业需求,修建简易的集材道、作业道、临时楞场,密度、布局和技术要求参照《森林采伐作业规程》(LY/T1646—2005)等规定执行第四章 外业调查第十四条 作业区(地块)确定依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或符合管理要求的森林资源档案资料,在符合条件的中、幼龄林中,按照相对集中的原则,在全面踏查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抚育作业区(地块)第十五条 作业小班区划在选择确定的作业区中,以原二类调查区划小班为基础,根据不同的抚育方式、作业方式、抚育强度区划作业小班第十六条 小班调查采用标准地调查法,根据小班森林资源分布状况典型或机械布设标准地,每个标准地面积一般为0.1公顷,标准地总面积应不小于作业小班面积的2%。
在标准地内,按标准地调查表(见附样式七)逐项调查填写各项调查内容,分别树种、保留木和采伐木进行每木检尺,填写每木检尺记录,起测胸径为5厘米;在标准地内,分别不同径级选取标准木测量树高,一般每个标准地至少量测15株树,标准木按胸径的正态分布进行选取,根据量测结果绘制树高曲线,查算每个径级平均树高第五章 作业设计第十七条 根据外业调查结果和本规定第三章技术要求确定的技术措施,以作业小班为单位进行设计,简易作业道等辅助设施按作业区进行设计第十八条 设计内容(一)抚育方式:明确采取的具体抚育方式和作业方式等二)抚育指标:包括抚育面积、抚育强度、采伐蓄积量、出材量等及相应的工程量、用工量、进度安排、费用概算等设计(见附样式五、六、七、八)三)辅助设施:包括必要的作业道、集材道、临时楞场、临时工棚等四)作业设计图:应注明小班位置、边界、小班号、目的树种、面积、郁闭度等主要设计内容,比例尺不小于1:10000第十九条 作业设计文件组成作业设计文件由作业设计说明书(作业设计说明书编写提纲见附样式三)、作业设计图和调查设计系列表组成作业设计说明书以试点单位为单元编写第二十条 作业设计文件汇总(一)试点单位汇总填写作业设计文件一览表。
二)文件装册资料装订的顺序为:作业设计审批文件、作业设计说明书、作业设计汇总表、作业设计一览表、作业区位置示意图、调查设计表、作业设计图第二十一条 作业设计文件由试点单位上一级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审批作业设计审批文件报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备案,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作业设计审批文件报国家林业局备案作业设计一经审批,不得随意改动;确需改动的,须经原审批部门同意第六章 成效监测第二十二条 承担森林抚育试点成效监测的单位要同步进行森林抚育成效监测设计,对林分生长情况、林分结构变化、林分健康状况、林下植被状况、森林土壤状况、森林抚育实际成本、社会经济效益等进行监测和分析第二十三条 成效监测采用典型选样、设置标准地长期观测的方法分别不同森林类型和立地条件,选择有代表性的标准地,包括作业区和对照区监测样地,进行标准地设置与调查设计具体监测办法和监测指标另行制定第七章 档案管理第二十四条 试点单位要建立中幼龄林抚育作业档案,包括调查设计文件、审批文件、作业验收和总结文件,以及成效监测样地调查资料等第八章 附 则第二十五条 省级林业主管部门可依据本规定制定本省区的实施细则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由国家林业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附:中幼龄林抚育作业设计文件组成及装订顺序附中幼龄林抚育作业设计文件组成及装订顺序1、作业设计封面(见样式一)2、设计单位与设计人员(见样式二)3、作业设计说明书编写提纲(见样式三)4、作业设计汇总表(见样式四)5、作业设计一览表(见样式五)6、作业区位置示意图:应标明作业区在县平面图中的位置,小班的位置,并勾绘小班的边界,同时标明道路、河流、桥梁等明显地物7、小班调查表(见样式六至八)8、抚育作业设计图(应注明小班号、目的树种、面积、郁闭度、边界等主要设计内容)样式一××县(林业局、国有林场)××年度中幼龄林抚育作业设计(样式)××省(自治区、直辖市、森工集团)××县(旗、林业局)××年××月××日样式二作业设计单位与设计人员设计单位名称(盖章):法人代表:设计单位资质:设计负责人(签名):设计人员:设计时间:样式三作业设计说明书编写提纲作业设计说明书以试点单位为单元编写,主要内容包括:1、设计目的、指导思想、主要依据、基本原则2、设计区概况包括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森林经营状况等3、外业调查说明主要说明森林资源调查方法、作业区和作业小班划分方法以及主要技术指标确定依据和方法等。
4、各项技术措施设计包括各类型林分主要特点、作业措施要求及作业后对水土保持、防护作用可能的影响程度等5、成本效益测算包括采用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说明及依据;投入、产出情况比较分析等2样式四中幼龄林抚育补贴试点作业设计汇总表单位:公顷、公里、平方米、立方米、个、万元乡镇(林场)作业面积辅助设施消耗蓄积出材量用工量投资概算合计透光抚育生态疏伐生长伐卫生伐景观疏伐修枝割灌除草作业道路集材道路临时楞场小计国投配套合计样式五 中幼龄林抚育补贴试点作业设计一览表单位:公顷、立方米、日、元、厘米乡镇(林场)村(林班)小班作业面积抚育方式作业方式林种树种组成平均年龄郁闭度平均胸径公顷株数公顷蓄积间伐强度(%)出材量用工量剩余物清理量投资概算伐前伐后伐前伐后伐前伐后伐前伐后伐前伐后伐前伐后株数蓄积合计备注:抚育方式分为抚育间伐、修枝、割灌等措施;作业方式主要针对抚育间伐分类,分为透光伐、生态疏伐、生长伐、卫生伐和景观疏伐样式六中幼龄林抚育小班调查表小班调查调查日期: 年 月 日调查者:位置: 乡镇(林场) 村(林班) 小班小班面积: 公顷 林种: 地貌类型: ①山地阳坡 ②山地阴坡 ③山地脊部 ④山地沟谷 ⑤丘陵 ⑥岗地 ⑦阶地 ⑧河漫滩 ⑨平原 ⑩其他(具体说明)海拔: m坡度: 度坡向:坡位:林分因子树种组成: 郁闭度: 平均年龄:平均胸径: 平均树高: 公顷株数: 公顷蓄积:保留木株数: 伐除木株数:目的树种天然更新情况调查幼苗、幼树更新频度: 株/公顷,平均年龄: 年,生长状况:①良好 ②较好 ③一般 ④较差土壤类型:土层厚度:林下植被种类总盖度高度分布状况主要灌木:主要草本:以往抚育措施:抚育投资概算总用工量:总投资金额:每公顷金额:人力用工量:人员工资:畜力日数:金额:机械台数:金额:物质材料费:样式七标准地每木调查表 乡镇(林场) 村(林班) 小班 标准地号 标准地面积 树种径阶保留木采伐木保留木采伐木保留木采伐木调查结论株数材积株数材积株数材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