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LC选型的基本原则.docx
2页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 PLC选型的基本原则plc选型的基本原则是:所选的 PLC 应能够满足控制系统的功能需要 1. PLC 构造的选择 在一样功能和一样 I/O 点数的情况下,整体式 PLC 比模块式 PLC 价格低 2. PLC 输出方式的选择 不同的负载对 PLC 的输出方式有相应的要求继电器输出型的 PLC 可以带直流负载和交流负载;晶体管型与双向晶闸管型输出模块分别用于直流负载和交流负载 3. I/O 响应时间的选择 PLC 的响应时间包括输入滤波时间、输出电路的延迟和扫描周期引起的时间延迟 4. 联网通信的选择 若 PLC 控制系统需要联入工厂自动化网络,则所选用的 PLC 需要有通信联网功能,即要求 PLC 应具有连接其它 PLC 、上位计算机及 CRT 等接口的能力 5. PLC 电源的选择 电源是 PLC 干扰引入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应选择优质电源以助于提高 PLC 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一般可选用畸变较小的稳压器或带有隔离变压器的电源,使用直流电源时要选用桥式全波整流电源 6. I/O 点数及 I/O 接口设备的选择 ( 1 )输入模块的输入电路应与外部传感器或电子设备(例如变频器)的输出电路的类型相配合,最好能使二者直接相连。
( 2 )选择模拟量模块时应考虑使用变送器,以及执行机构的量程是否能与 PLC 的模拟量输入 / 输出模块的量程匹配 ( 3 )使用旋转编码器时,应考虑 PLC 的高速计数器的功能和工作频率是否能满足要求 7. 存储容量的选择 PLC 程序存储器的容量通常以字或步为单位,用户程序存储器的容量可以作粗略的估算一般情况下用户程序所需的存储器容量可按照如下经验公式计算: 程序容量 =K ×总输入点数 / 总输出点数 对于简单的控制系统, K=6 ;若为普通系统, K=8 ;若为较复杂系统, K=10 ;若为复杂系统,则 K=12 在选择内存容量时同样应留有裕量,一般是运行程序的 25% 不应单纯追求大容量,在大多数情况下,满足 I/O 点数的 PLC ,内存容量也能满足 2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