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1-2022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实验初级中学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242345354
  • 上传时间:2022-01-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4.63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1-2022学年河南省洛阳市实验初级中学高二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粹主义   D.民生主义  参考答案:D2. 苏格拉底说:“不论是民众所推选,抑凭抽签委派,抑凭暴力或欺骗而执政,单单掌权还不是王者,不算治国者,只有具备治国的专门知识的人才是王者据此可知A.苏格拉底反对雅典的民主政治B.苏格拉底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作辩护C.苏格拉底要求统治者具备治理才能D.苏格拉底主张实行君主政体参考答案:C从材料“只有具备治国的专门知识的人才是王者”中可以看出,苏格拉底认为统治者要具备治国的才能,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一些弊端,而不是反对民主政治,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苏格拉底为统治者辩护,故B项排除;苏格拉底主张民主政治,故D项错误点睛:关键信息点是材料“只有具备治国的专门知识的人才是王者”;从中分析正确答案3. 20世纪20年代,日本面临的一度有利的国际环境开始逆转,主要因素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B.对苏武装干涉的失败       C.欧美列强的积极竞争  D.亚洲人民的普遍反抗参考答案:C4. 宋初,“艺祖有天下,首置诸州通判,以朝官以上充,实使督察方镇”。

      北宋真宗以后,通判因“太平既久,其任稍削矣”南宋时期,更是每况愈下,通判对知州“知享平分之乐,而不能为关决之助”这说明宋朝通判A.行政地位在逐渐降低    B.监察职能在逐渐减弱C.兼具监察和行政功能    D.加强了宋朝中央集权参考答案:B据材料“诸州通判……实使督察方镇……太平既久,其任稍削矣……不能为关决之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通判督察地方的监察职能在逐渐减弱,故B项正确;监察职能与行政地位是两个概念,材料不能体现通判的行政地位逐渐降低,故A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通判有行政功能,故C项错误;通判督察地方的监察职能减弱,这说明中央集权的逐渐削弱,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诸州通判……实使督察方镇……太平既久,其任稍削矣”,学生可以结合通判的相关知识,对材料进行仔细解读,得出“通判督察地方的监察职能在逐渐减弱”的结论,据此即可正确判断5. 秦将岭南以南桂阳县(今连州)划归长沙郡,同时将岭南以北镡城(位于今湖南怀化境内)划归岭南的象郡这种行政区划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促进地区间相互交流的需要B.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C.平定岭南,扩大领土的需要D.加强中央对地方管理的需要参考答案:D【详解】AB是设置岭南诸郡的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C是设置岭南诸郡的背景,不符合题意,排除C;结合所学,郡县制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选D。

      6. “天理人欲相胜之地,自家这里胜得一分,他那个便退一分,自家这里退一分,他那个便进一分朱熹认为(   )A.道德建立在欲望的基础上         B.道德应该超脱于欲望而存在C.欲望与道德间是消长关系         D.欲望永远不可能支配着道德参考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文字“天理人欲相胜之地,自家这里胜得一分,他那个便退一分,自家这里退一分,他那个便进一分”可知,朱熹认为欲望与道德间是消长关系A、B两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C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D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7. 商鞅变法时,大幅度提高酒、肉的税率,实行盐铁专卖,管制粮食贸易这种做法的目的是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增加政府财政收入C.推动农业生产发展D.重视官商抑制私商参考答案:B【详解】商鞅变法大幅度提高酒、肉的税率,实行盐铁专卖,管制粮食贸易,打击了富商大贾,增加了秦国的财政收入,故B正确;材料是抑商政策的表现,不是目的,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抑商政策,没有涉及农业问题,无法体现目的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排除C;重视官商抑制私商的根本目的是增加了秦国的财政收入,排除D。

      8.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辑……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该材料思想的核心来源于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参考答案:B9. 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A.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              B.从分封制到郡县制C.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D.从宗法制到官僚政治参考答案:B10. 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五周年庆祝活动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活动上,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是A.香港特首梁振英向胡锦涛主席宣誓就职   B.胡锦涛主席检阅解放军驻港部队C.梁振英强调港府将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   D.直升机悬挂国旗、区旗飞过广场参考答案:C11. 2008年是中国科技大学建校50周年,50年前的1958年9月20日,中国科技大学创立建校伊始,中国科技大学共设立了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系、技术物理系、化学物理系、力学和力学工程系、放射化学和辐射化学系等13个系41个专业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些系和专业所围绕的战略核心是A.“两弹一星”战略 B.“科教兴国”战略  C.“211工程”计划  D.“863计划”参考答案:A12.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这说明早期维新派A.猛烈抨击儒家传统文化              B.倡导学习西方价值观念C.注意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D.力主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参考答案:D维新思想材料的关键点是“必先”,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郑观应主张变革中国政治制度,认为这是中国走向富强的根本13. “X X X教授1950年1月生,1968年中专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到黑龙江上山下乡1978年3月考进厦门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统计局工作……1996-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该教授履历反映了:A.“教育大革命”对他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B.1977年恢复高考为他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C.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他成为学者至关重要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他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参考答案:B题目材料关键信息是,该教授1969年上山下乡,之前他所学知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但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他考上了大学,从此以后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所学专长,成为学者,人生出现了大转折只有B符合题目材料A对“教育大革命”的认识不正确;C成为学者至关重要的条件是学习科学知识,中美关系邦交正常化不过是他能到美国讲学的一个外在客观因素;D颁布于1986年,不是他少年时代。

      14.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材料反映的信息是“一个农夫可以养活5口甚至9口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促进了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这反过来又会强化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经济,从而促进个体小农经济在战国时期形成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农业收益增加”不会抑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是“农业收益增加”的原因,不是结果,故C项错误;这里的“大土地所有制”指的是当时的地主土地所有制,战国时期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小农)和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都较为迅速,小农经济不会阻碍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故D项错误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个体小农经济15. 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宇浦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表述体现的思想是A.民族主义B.禁欲主义C.拜金主义D.人文主义参考答案:D【详解】概括材料可知,重视人的力量,结合所学知识,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家,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故D项正确。

      民族主义是指以自我民族的利益为基础而进行的思想或运动,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禁欲主义是要求人们严酷节制肉体欲望的一种道德理论,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拜金主义是指把金钱视为具有魔力或法力无边的神予以崇拜的观念和思想体系,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16. 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是(   )A.《诗经》   B.《论语》   C.《春秋》     D.《离骚》参考答案:A17. 热播的科幻电影《星际穿越》中有这样一个情景“通过太空中虫洞的时候,他们发现飞船上的一个小时相当于地球上的七年时间”,这一大胆的想象是基于谁的理论(   )A.牛顿的经典力学    B.爱因斯坦的相对论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达尔文的进化论参考答案:B18. 王守仁认为“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在此他强调了A.认知天理的渐进性和深刻性B.三纲五常的合理性和永恒性C.伦理道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D.信仰儒学的正当性和必然性参考答案:C【详解】由材料中“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说明王守仁认为天理就是我内心的良知(伦理道德),强调了伦理道德的主宰性,“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表明王守仁坚持“知行合一”的学说,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天理的认知过程,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三纲五常的合理性,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出信仰儒学的正当性和必然性,故D项排除。

      19. 钱乘旦、许洁明的《英国通史》记载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一种新的文明材料中合适的政治环境主要指当时英国A.王权受到彻底限制B.责任内阁制的形成C.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D.工业资产阶级参政参考答案:C【详解】材料“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强调的是政治因素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联系所学,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并利用控制的议会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文件限制王权,确立议会至上的地位,使英国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故C符合题意根据当时《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仍掌握行政权,故排除A责任内阁制形成是在18世纪中叶,而光荣革命是在17世纪后半期,时间不符故排除B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参政要到19世纪30年代议会改革后,时间上不符,故排除D除【点睛】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主要根据“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联系光荣革命后政治上的措施进行判断20.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中说,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和“新三民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1940年提出的,国民党始终称“联共”为“容共”。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