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蹈美学研究方法探究.doc
4页舞蹈美学研究方法探究摘要:本文结合介绍舞蹈美学的基本含义,从舞蹈美学与多种艺术 的结合,舞蹈美学中的中国古典舞蹈审美承载,西方美学对舞蹈美学带来 的影响以及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对舞蹈美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对于从 事舞蹈美学教学及研究活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关键词:舞蹈;美学;研究方法舞蹈是一种给人以美感的肢体表演艺术,同时又是一种蕴含了生命活 力和深厚文化内涵的活动[1]美学是一门着眼于研究美的本质与意义的 学科,以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体现了审美范畴内的艺术在人感知中 的谓美映射舞蹈以其浓烈的表现力一直是人类文艺活动中给人以美感的 表现艺术表现形式在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后,舞蹈美学这一学科正 式建立,从而开启了舞蹈美学的探索之旅舞蹈美学是一种以舞蹈为研究 本体的学科,旨在探索舞蹈口身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审美规律,从审美的 角度将我国舞蹈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加以整理和提炼,得到的一种研究理 论从实践来看,舞蹈美学的研究对于舞蹈学各分支学科研究工作的开展 冇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研究舞蹈美学要结合多种艺术形式舞蹈美学与艺术美学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有着很多共性有 着相似的审美规律,在韵律和节奏上有着审美的共性。
舞蹈美学的研究要 结合其他艺术美学的特点,与舞蹈美学联系最密切的就是音乐美学舞蹈 在诞生之初就与音乐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说到舞蹈很容易让人想到音乐 舞蹈与音乐相默契的结合和表达可以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舞蹈中的节奏美 和韵律美音乐作为舞蹈艺术的烘托背景,可以冇效提高舞蹈审美情趣, 载歌载舞的方式也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人们内心强烈的情感,也更容易引 起观众的审美共鸣[2]当然舞蹈美学还和其他的艺术美学有紧密的关联, 如文学、曲艺等学科与舞蹈美学渊源颇深,在舞蹈美学的研究过程中要注 意它们之间的审美共性二、 研究舞蹈美学要对西方近现代美学有所了解舞蹈美学研究是美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因此要研究舞蹈美学就需耍对 美学研究有一定的了解,对于现代美学影响最为广泛的是西方现代美学 西方美学具有自身完整的体系,在西方现代美学的研究过程中有过两大流 派的碰撞,一个强调内在美,主要集中在意大利等国,另一个强调形式美, 主要是当时的俄国而我国的现代舞蹈又深受前苏联的影响因此要研究 舞蹈美学就需耍结合西方的哲学思想和西方现代美学思想在舞蹈美学方 面,西方美学注重追求对舞蹈形式美感与现实美感的相互融合,注重这种 形式上的美感也是中国舞蹈美学值得借鉴的地方。
中国舞蹈美学研究学者 大都还是在保留其自身舞蹈完整体系的前提下,将西方美学大胆地引进 来,从而为中国舞蹈美学研究增加新的色彩,有助于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三、 研究舞蹈美学要对中国美学思想有所掌握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舞蹈艺术源远流长,但是我国的舞蹈美 学研究有着明显的滞后性,在舞蹈美学的研究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向西 方舞蹈美学靠拢是不行的,片面地将西方舞蹈美学作为标杆,就忽视了舞 蹈作为一种艺术有其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因此,我国舞蹈美学的研究 要注重吸收西方美学思想,保持舞蹈美学研究是时代性,博采西方美学之 长处,同时也要注意到中国自身舞蹈的特性,保留中国美学的精华,保持 舞蹈美学的民族性特点,弥补我国舞蹈发展的局限性我国艺术美学专家 彭吉象教授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发表文章,结合西方的美学思想,阐述了 对舞蹈本体的进一步认识,从舞蹈自身的动作入手,到舞蹈艺术的本体研 究,最后再高的层次就是对舞蹈美学的研究[3]这一思想对于我国舞蹈 美学早期研究冇着启蒙作用四、研究舞蹈美学要注意现代科技的运用西方舞蹈大都注重力量的彰显,也就是其“力的幻想”和“张力结构”, 而东方舞蹈由于舞蹈者自身的身体索质特点,大都更富灵敏性,注重“灵 性”与“柔和”的舞蹈美。
通过现代医学科技的运用,人们可以对于自身 身体素质特点冇更量化的认识,从而可以更加有针对地开展舞蹈创作和学 习活动再者,现代舞蹈蕴含古典美的同时结合现代元素可以彰显更加别 致的艺术效果3D技术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发展迅速的高新技术,3D 技术的成熟推进了影视作品的制作舞蹈作为身体艺术最好的体现形式, 有着很强的立体感,传统上运用二维技术进行舞蹈影视作品的制作已经不 能满足现代人们对于舞蹈审美的要求,为了更好的体现舞蹈的立体感和情 景感,可以运用3D技术制作,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美感,同时也利于舞蹈 艺术交流上更贴近真实效果另外舞蹈场景结合声光电技术,增加舞蹈的 时空感,达到很好的视听效果,结合视频处理技术研究舞蹈动作,更透彻 地以量化的方式开展舞蹈美学研究总的來说,舞蹈美学的研究也不必拘泥于某些美学原则,舞蹈作为一 种个性很强的活动,其美学研究也要结合舞蹈美学的多样性,注重舞蹈美 学内在美学本质的探索作为舞蹈工作者,舞蹈的美学意义与我们的舞蹈 实践息息相关我们耍结合舞蹈创作、表演、理论、教学等多个环节中舞 蹈美学的个性与共性,东方和西方舞蹈美学的互补性,以及古典与现代舞 蹈的变迁,将舞蹈美学的研究推向更高的平台,从而对舞蹈实践有更深刻 的认识。
参考文献:[1] 吕艺生•舞蹈学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2] 平心•舞蹈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彭吉象,吕艺生,平心•舞蹈美学漫谈[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9 (1)・作者简介:于晓杰(1984-),女,石家庄,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助教,研究方向:音乐教育、舞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