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马氏温灸法整理.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F****n
  • 文档编号:100078395
  • 上传时间:2019-09-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4.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马少群与马氏温灸法1、马少群先生生平事迹天津名老中医马少群先生(1903—1992)曾在30年代以函授方式从浙江宁波“东方针灸学社”学习日本温灸术,马少群改进了日本温灸术,自成一体创马氏温灸法,尔后九年,为人治病,虽然每每获效,尚不知温灸可治难病大症至1943年,相继患美尼尔氏病,高血压,神经衰弱,胃部不适,求治于中西医,服药达十二年之久,终归乏效,几乎丧失治疗信心在坐以待毙之际,经夫人启发,再度研究温灸以图自治,实不得已而为之,不想,仅仅半年疾病就全部祛除,一年后体健,寿享九旬并且在以后数十年里,马老在临床治病屡获奇效,治愈大量疑难杂症最后岁月里,在学生帮助整理下出版了《马氏温灸法》值得一提的是,1976年3月,叶剑英元帅身患心脑血管病,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延请马少群先生用温灸治疗,第一次治两个月,第二次治疗半年后病体痊愈,身体完全康复,后寿至90岁马氏温灸法至今在国内已经流传了几十年,由于种种原因,该疗法一直仅流传于民间,技术仅被极少数掌握,很多从事中医多年的医者甚至还从未听说过此法对脑血管病有独特效果对急慢性脏腑病,疑难杂病,老年病,妇科病等也有良好治疗效果马氏温灸法可一次同时灸数个穴位,施救过程中勿须手持,固定于穴位之上,坐卧均可治疗,还可以边灸边看电视,看书等,病人温灸时甚至可以走动,非常方便,每次温灸时间可以自行调整,治疗过程中病人只觉得温热舒服,而且非常安全,容易让人接受。

      2、马氏灸治要决1)病初灸局部,病久重整体于病患的初期,“邪正相争”的矛盾一般尚以局部为主,此时仅施灸患处,局部穴位,往往可顿挫病势,是个简易,快捷的灸法但对于慢性病不能单纯地这样治因为此时病久传化,上下痞涩,阴阳失和,往往病情已不限于一经一脏一腑,因此灸治慢性病,必须重视整体配穴,以期灸通脏腑,经络,灸通上下,调平阴阳,从而达到根除疾病的目的2)灸贵于早,贵于恒灸贵于早一般是就急性病症而言而慢性病症的灸治又应持之以恒一些陈年痼疾,在灸治数月以后方见效果的情况是有的,因此医患双方均要长期用灸的思想准备,还有一些慢性病患者,当灸治若干时日,病情明显好转后便以为问题不大了,遂止灸,这常常导致病状复燃故马少群先生每每叮嘱慢性病患者,想要除病根,少则两三个月,半年,甚至要更长的时间地灸下去才行症状已消失,还不能以为是病已根治,须以穴位触诊再做验证病治好了,如果身体仍显虚弱,也应继续用灸,培养元气总之,施灸不单是为了解除症状,而更要以除病,健身为最终目的,故须持之以恒3)灸贵通腑气各种慢性病,故病久脏腑传化,一般均会导致腑气的呆滞,灸治每有必要先通腑气,这样可以使肠胃的吸收,排泄功能趋于正常,则机体气血生化有源,体内淤滞及病理产物易于化解、排出,各种病症均能随之而好转,故中脘,足三里等为治疗各种慢性病的必用灸穴。

      4)灸贵引导,先后有序慢性病日久,常常导致病体上盛下虚,上热下寒,而“盛”及“热”又最为患者所苦,针对这种情况应先重灸病体中下部穴位等中下部灸通,则“上盛”“上热”之邪自可下行走泄,病情也就随之松动,这就是灸法的引导功能的功用当中下部灸通之后,再酌情增加上部穴的灸量,则上下皆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灸法先后有序内热盛,脏腑积滞重的病例灸法类似,此等宜先灸四肢穴,等四肢经穴灸通,再增加躯干部灸穴,如此灸治会较为顺利5)久病羸弱者,以“小火”为先遇病久而羸弱,进食少,体热(喜凉恶热)者,马少群先生一般嘱其先以下五日穴灸治:一日中脘,足三里;二日环跳,阳陵泉;三日风市,申脉;四日肩髃,曲池;五日风池,绝骨五日后在按其病在何脏腑,酌选穴灸治遇病久而羸弱,进食少体寒(喜寒恶寒)者,先生则嘱其按以下四日灸治:1日中脘,足三里;2日下脘、天枢、气海;3日关元、三阴交,4日内关、照海4日后再按其病在何脏腑,选穴灸治对这样的患者,前十五天的灸量为:腹部每穴灸20分钟,背部和四肢每穴每次灸15分钟等灸至患者进食增多,感觉体增长之后再使用通用灸量此因虚甚则滞甚,故只宜先小通小补,否则病体不能受艾火而行之,可出现口干,咽痛头晕,不思饮食等反应。

      6)兼病兼治,急者先治单一病患,可按各病常规灸法灸治,然而慢性病兼病的情况较为普遍,比如患者高血压的同时尚患糖尿病,患咳喘病的同时,患有牛皮藓等等,如此可将不同病患的常规灸法的穴组合并灸之当然如兼病而以某一病患为主时,现灸治主要病患也是可取的,特别是兼有外感(感冒)、大便不通等急症时更应先顾于此,并按以下灸法灸治之治外感:灸风门(背部);阳陵泉(下肢)各25分钟,日灸二三次,以微出汗为度治大便不通:灸承山(背部)25分钟,左大横(腹部)30分钟,日可两灸,以大便通为度 3.灸量掌握马少群先生以其数十年的温灸经验为依据,总结出温灸每穴每次的一半灸量是,头面部穴灸20分钟;背部及四肢穴灸25分钟;胸腹部穴灸30分钟 4.灸药配方毛少群先生习惯于在施灸时将少量灸药掺入青艾绒,其配制如下:生五灵脂24克,生青盐15克,夜明砂(微炒)6克,乳香3克,没药3克,大葱根干蒂6克(笔者常以桂枝等量代替),木通9克,白芷6克以上药味共研细末即成所用灸药,可与500克青艾绒配用,若一日一灸,大概可使用一个月时间,灸药应装瓶防潮,防走气味5.施灸操作及有关事项(1)灸前的准备:取出温灸盒德内筒,装入拌好灸药的艾绒,用手指轻轻按一按表面的艾绒(不要按实),然后将内筒放入外筒,用火点燃中央部的艾绒(并不见火苗),放置室外,过18-25分钟后,灸盒底面触之烫手且烟已比较少,此时便盖上顶盖,取回使用。

      要注意,预燃不够,则施灸时艾火易灭,预燃过渡则使用时艾火不耐久2施灸:将灸盒(底面向下)隔几层布放置在灸位上即可,以被灸者感到舒服,热度足够又不烫皮肤为佳如果过热,则增加隔布层数,若已隔多层布仍觉过热,可用布块罩在灸筒上面,这样出烟和进入空气减少,灸盒的温度即可减低,不够热则减少隔布,或将顶盖敞开片刻(但要小心不要让筒倾倒)3)进食后不要马上灸,不要空腹灸,其他时间均可灸,灸后宜避风寒,这样可避免风寒邪气乘穴道大开而侵入在施灸后还要注意穿衣保温4)副作用:温灸的副作用很少,只有少数患者,于灸后可见头晕口干,咽燥,鼻出血,纳呆,乏力等现象发生,上述情况应减少灸量若施救过程中患者有些异常反应,可能属于施救不当,如反映强烈,医者须及时明辨酌情处理6.马氏温灸主要穴位独特经验摘要1)百会穴:慢性病患者的体质多为下寒上热,下虚上实,卒灸百会等头部穴,某些患者可出现头晕,口干,耳鸣等反应,且必觉头脑轻松,灸量20-25分钟2)风池:偏头面痛,用于降高血压较好,治严重的眩晕宜配悬钟灸量20-25分钟3)曲骨:治各种妇科病,如子宫下垂,子宫肿瘤等,宜治尿频,灸量30-60分钟4)神阙:使脑溢血昏迷及脑血栓昏迷患者复苏,须长时间灸此穴。

      慢性病,不论何症,多宜灸此,治急证宜效,以其助护元气尔灸量30-60分钟脑溢血及脑血栓昏迷患者,可灸至苏醒止5)章门:所治甚广因脾虚,脾气呆滞所致症宜灸之,无论痞、症瘕、肝积肥气,及各种肝胆病症皆宜灸之灸量30分钟6)期门:所治甚广如肝气盛、肝炎、肝硬化、肾炎、肋膜炎、脾肿大、伤寒不解热入血室及喘息等症大凡各脏腑有淤滞,治须调肝者,宜灸此穴配太冲灸量30分钟7)灵台:哮喘发作时速灸灵台配身柱、太溪灸量30分钟8)风门:配阳陵泉治四时感冒,初觉有异便急灸之,往往立愈;能退感冒等引起的高热9)照海:高血压、半身不遂、关节炎、便秘、水肿、癫痫昼夜发及夜发均可用灸量25-30分钟10)悬钟:高血压及各种属于上热下寒,上实下虚症,灸量25-30分钟7. 患者的准备工作:整理好治疗床铺,病人背朝上,腹朝下,爬在床上穿短裤露出背部(或穿一件薄衣服也可以)把固定用的带铜钩子的松紧带放在身下,找好应放的位置(根据要灸的穴位的位置而定)3—5条,背部放上一块铺布,根据指定方所定找好找准要灸穴位的位置放上四块垫布(也就是四个口罩布)把已燃好准备好的温灸器的中心对准穴位放好手拿温灸器的把不可松手)再将松紧带的两头的筒丝钩,钩住温灸器的下部。

      铁丝小环上要钩牢固不可过紧,待所有温灸器都固定好后1-2分钟,病人身体施灸的地方已感到有温热感就开始记时间,在温灸过程中如感觉烫痛时,应该加一层布垫,一定要注意永远保持温热不烫的感觉时间到了规定的标准按顺序取下温灸器,注意轻拿轻放,不要烫伤病人,不要引火烧着布垫,背部施灸完之后,患者翻过身来,背朝下,胸腹部,脸朝上,灸胸腹部穴,四肢穴方法同前,注意点同前应灸穴位全部灸完之后,把温灸器放妥当处之后,先把病人衣服穿好,休息半小时之后,可以 喝水,吃饭,洗澡等都可以,不能吹凉风,喝冷水,洗冷水澡温灸器待放凉火灭之后,到去器内的艾灰,用刀刮干净油垢通好孔眼,装好艾绒,药粉,整理好,盖铺布,垫布,松紧带等用具做好第二天的温灸工作8. 施灸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疗效是第一重要的,除按规定顺序严格遵守施灸操作之外最重要的是火力,温灸器的艾绒要做到充分燃烧火力要旺,若燃烧过旺,可在温灸器上盖上一层盖布使燃烧减缓一些即可灸感也特别重要患者在施灸过程中,从始至终是温热感无烫痛感(温灸器下与皮肤间的温度41℃—43℃,可用百度表测试)对于老年人,思维不清楚的病人,皮肤麻痹冷热不敏感的病人都需要借助百度表测试保证施灸的质量。

      从多年的经验看用四个口罩形成的四层垫布,疗效可靠,温度稳定,若还烫可再加一层口罩垫布施灸的时间,要严格掌握,施灸超时可伤及人体内阴津,出现头晕口干舌燥咽部痒痛大便秘结等副作用若出现伤阴的副作用暂时停灸几天或减时间(减十分钟灸)灸很快就可缓解若感冒必须停灸治疗穴,先治感冒,可用温灸及中西医药治疗温灸治疗法:风门(双)肺俞(双) 膈俞(双)阳陵泉(双)尺泽(双)各灸25分钟,脐30分钟若感冒发烧可每日灸2—3次便秘是影响疗效的因素之一对于心脑血管病人更为重要应引起注意每日排便1—2次最好若3天以上不排便需采取措施解决十分必要如灌肠治疗对于经常便秘、卧床、年老体弱的患者,可用下方一试古方升降散:川军12克、姜黄12克、僵蚕10克、蝉衣10克,水煎两次,混合去渣,取药液加黄酒3两,蜂蜜3两,混合每剂1—2次,每日2—4次服光饮食中多吃些新鲜绿色蔬菜,多喝水,调节肠胃功能活动已被烫伤的穴位暂时不要施灸,应治疗烫伤伤愈后再施灸急用少量艾绒,可先到中药店买干艾叶,用手揉搓成绒即可使用施灸治疗不能空肤过饥过饱都不适宜施灸在饭后约半小时后开始温灸治疗为好在治疗过程中睡着了,应注意烫伤对于14岁以下的儿童,少年温灸治疗,没有实践经验,今后应研究解决。

      温灸每次需一小时30分钟,天热可早晨做,天冷可晚上做不影响家属上班为好9. 温灸治疗步骤温灸治疗第一步:(温灸治疗若无证可辩,可按温灸治疗第二步施灸)辨证施灸顿挫阴阳,先辨寒热体症)体寒者:喜热恶寒,手足发凉、无汗、睡恣蜷卧、怕冷、喜多穿衣服,多盖被怕风,舌淡苔薄白,脉弱迟缓象,先灸中部,通调腑气拟方:中脘 足三里(双),各灸25分钟  脐灸30分钟期门(双)灸30分钟,太冲(双)灸25分钟  脐灸30分钟下脘 天枢(双)气海 各灸30分钟  脐灸30分钟  关元 曲骨各灸30分钟 三阴交(双) 灸25分钟 脐灸30分钟内关(双)照海(双)各灸25分钟  脐灸30分钟 根据具体情况,可循环灸1—3个疗程 (每日一组穴,五日灸完,为一个疗程)体热者:喜凉恶热易出汗,手足发热,喜穿薄衣,喜赤背,喜风,喜少盖被,舌红苔黄白脉,洪实数象,先灸四肢,引热下行拟方:中脘 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