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硕士培养方案修订内容统一格式表及填写说明.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彩***
  • 文档编号:280367330
  • 上传时间:2022-04-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66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82801)一、培养目标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相关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2、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为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献身的精神3、掌握本学科领域内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承担技术性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性4、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二、研究方向1、农林产品深加工与食品安全装备与技术主要研究农林产品及食品加工先进技术装备及安全监测技术应用现代设计制造理论与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自动检测与控制技术对农林产品加工机械设备进行设计改造,以实现对农林产品加工过程的模块化、系列化、自动化、智能化研究食品安全检测及其控制的一般规律及方法应用复杂系统的控制、优化以及网络化控制理论与技术、智能预测技术与快速检测方法,重点研究食品中的异物检测、食品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理论及实现方法等。

      2、农林机械化与自动化技术研究经济型农林动力机械,定位变量作业智能机械,农林机器人技术,机器视觉技术及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农林机械化工程中的应用,精确农林业技术体系和装备( GPS/GIS 技术),果实采摘技术与装备,新型生物生产自动化机械装备和过程自动化技术,高效、低成本、大规模农林生物质的培育、收集与转化关键技术与装备,固化与液化燃料等生物质能生产关键技术与装备,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等3、现代植保机械研究农林植物保护技术与装备,农药精确使用与智能化技术装备开展农药烟雾载药、热力雾化、高射程农药喷雾、农药静电喷雾、土壤蒸汽消毒、树干注射、农药精确使用技术与设备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研究现代农林业机械的原理结构、动态特性、检测和控制等技术4、农林信息化工程从系统工程的观点出发,研究数字化农业与虚拟农林系统、农林植物生长及信息采集检测与控制技术、农林信息化管理与建设实践、农产品加工信息系统等、农业产业化生产信息系统、农业物流信息系统等,农业信息化过程中的信息管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的规划、设计与实施关键技术,研究农林信息自动采集、处理与控制问题三、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学习年限一般为 3 年。

      按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并重原则, 课程学习累计 1—1.5 学年,论文工作量不少于 1 学年根据实际情况,经本人申请、导师同意、学校批准,可适当提前或延长一年,在职硕士可延长二年四、课程设置、学分和学时要求总学分最低为 32 学分(含实践环节 2 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 18 学分,非学位课程 12 学分对于同等学力和跨学科考取的硕士生,需要补本科生课程,其成绩可减半登记学分,且不占应修32 学分的总学分二级学科硕士点研究生课程设置一览表课程类别课程设置或选择范围8337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A 类课程公共基础课83321-1英语(上)个别学生小语83321-101 英语(下)种另行设置73319数值分析3学分73305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学分73313矩阵论(须先修线性代3学分B 类课程基础理论课数)学73325运筹学(含线性规划)3学分位73330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C、 3 学分课F)等33357微机控制及自动化2 学分C 类课程专业基础课33425 现代工程测试技术与信2 学分号处理33427现代机械设计方法2 学分33428农林产品加工工程2 学分C 类课程专业课33429农林机器人2 学分32011 高等机械学3 学分课非33448农药精确使用技术与装学D 类课程专业课2 学分程备位2 学分3 学分2 学分选 5学分共6学分共约 11 学分如学位课多所占比例约 22%约 16%约 19%约 38%33339植物保护机械专题2 学分33378机器视觉系统2 学分33413智能决策支持系统2 学分33455农林信息技术与装备2 学分33370泵和风机2 学分33324机电系统检测与控制2 学分33345图形处理与分析2 学分33351计算机仿真技术2 学分33431智能控制2 学分E 类课程选修课全校课程必修非学位课83373自然辩证法概论实践环节于要求学分,可抵充非学位课学分1 学分2学分 约 5%(说明: 1、A 类课程中对个别小语种学生可另行设置; 2、学位课程中的 C 类课程和 D 类课程按二级学科分组设置; 3、制订培养计划时,如学位课学分多于要求的最低学分,则多出的学分可抵充非学位课学分)五、培养方式和方法加强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

      导师要关心研究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健康成长研究生要参加学校、学科统一组织的政治学习、形势教育等活动,树立良好的科学道德导师根据培养方案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每一个硕士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培养计划采用启发式和研讨式教学,激发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独立完成学位论文,注意培养实事求是、严谨、细致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作作风和治学态度;采取导师负责指导或以导师为主的小组指导等方式应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学术活动,开拓视野、活跃学术思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六、实践环节和学术活动硕士生在校期间应参加教学实践或生产实践、或技术服务、或社会调查时间不少于 40 个学时或 20 个工作日,以培养硕士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教学实践可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如辅助导师参加大学生的某个章节教学、、指导实习、实验、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硕士生的实践环节由导师或学科组负责检查和指导,并进行考核,写出评语,计 2 学分导师和学科组应积极要求组织研究生参加有关的学术活动,使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开阔视野,培养开拓与创新精神。

      鼓励硕士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每正式发表 1 篇论文记 1 个学分(此学分可抵充实践环节的学分) ,要求研究生积极参加 10 次及以上学术报告(讲座) 七、中期考核中期考核有利于因材施教,也是加强研究生管理,提高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通过考核,交流培养经验检查培养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行人才分流考核时间一般于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进行考核内容: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等方向的表现;业务方向主要是课程学习、外语水平、文献综述、实验操作能力、开题报告及写作表达能力考核由学科组组织专家 3—5 人结合开题进行业务考核政治思想考核由研究生院党总支组织进行根据考核结果进行人才分流,考核合格进入论文阶段,考核不合格不能进入论文阶段,视情况缴费延长学习时间,专家认为不宜继续培养者,按学校规定进行处理考核优秀者可作为提前报考博士和获得奖学金的候选人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要环节论文工作包括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科学实验或调查报告、工程设计、撰写论文等部分论文的开题时间一般在第三学期;论文的全部工作时间,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际工作量不少于 1 学年。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论文的选题应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研究成果应有新的见解或能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应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承担技术工作的能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