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考物理总复习 专题五 有关电功率计算的电学极值(或范围)问题课件.ppt

13页
  • 卖家[上传人]:shaoy****1971
  • 文档编号:110999117
  • 上传时间:2019-11-0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4.25M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专题 5 有关电功率计算的电学极值(或范围)问题),专项解读,用电器有额定值、电表有量程、滑动变阻器有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当电路发生动态变化时,不能超过这些值,于是就出现了所求物理量的极值(或范围)问题 解题策略: (1)重视不变量:电源电压与定值电阻的阻值 (2)寻找可求量与要求量之间的关系: ①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大:对比用电器额定电流与电流表量程决定——“取小值”则R总小= ,故R小滑=R总小-R定值、U小滑=I大R小滑、P大=U电源I大②电路中的最小电流I小:由滑动变阻器接入最大阻值 决定,则R总大=R定值+R大滑、I小=U电源/R总大、U大滑=I小R大滑、P小=U电源I小 ③滑动变阻器所分最大电压U大滑:由电压表的量程决定,则:U小灯=U电源-U大滑,故I小= 、R大滑= 、P小=U电源I小 (3)变化范围:电流表示数变化的范围:I小~I大; 电压表示数变化的范围:U小灯~U灯正常或U小滑~U大滑(观察其测量对象);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R小滑~R大滑; 电路总功率范围:P小~P大例题】 〈2016·聊城〉如图所示,小灯泡L标有“6V 3W”的字样,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为24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当S闭合,S1、S2断开,滑片P滑到中点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变,闭合S、S1、S2,发现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1A求: (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2)电源电压 (3)当开关S、S1、S2都闭合时,电路消耗总功率的最小值解: (1)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I= =0.5A; (2)当S闭合,S1、S2都断开时,电路中滑动变阻器和小灯泡串联,滑片滑到中点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 =12Ω,小灯泡正常发光,则电路中的电流I=0.5A,小灯泡的电阻RL= =12Ω,所以电源电压U=I( )=0.5A×(12Ω+12Ω)=12V; (3)当开关S、S1、S2都闭合时,电路中滑动变阻器和定值电阻R0并联,总电阻比上一情况小,故电流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增大了1A,则干路电流I′=0.5A+1A=1.5A,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I1= =1A,通过定值电阻R0的电流I0=I′-I1=1.5A-1A=0.5A, 定值电阻R0的阻值R0= =24Ω, 当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小,电路消耗总功率的最小值 。

      1. 〈2015·南充〉把标有“1A 6W”的L1和“2A 6W”的L2两个灯泡并联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让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另一个灯泡的实际功率不超过额定功率,则该电路中干路电流是______A,两灯消耗的实际总功率为______W2.5,专项练习,7.5,额定电压:U1= =6V,U2= =3V,灯泡电阻:R1= =6Ω,R2= =1.5Ω,两灯泡并联,所加最大电压:U=U2=3V,通过干路的电流:I= =2.5A,两灯消耗的实际总功率:P=UI=3V×2.5A=7.5W2. 〈2015·呼和浩特〉一根粗细均匀,用同种材料制成的电阻丝,阻值为R1=20Ω若将其对折多次后,其长度变为原来的 ,其阻值为R2; 若将其均匀拉长为原来的5倍,其阻值为R3已知电阻丝的阻值和它的长度成正比,和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求: (1)R2和R3阻值大小; (2)若将R1、R2和R3这样的三个电阻串联接在电路中,三个电阻的电功率之比; (3)若将R1、R2和R3这样的三个电阻并联接在电路中,三个电阻的电功率之比解:(1)电阻丝的体积保持不变,电阻丝长度变为原来的 ,横截面积将变为原来的5倍,电阻丝的阻值和它的长度成正比,和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则电阻丝电阻变为原来的 ,R2= R1= ×20Ω=0.8Ω;电阻丝的体积保持不变,将电阻丝均匀拉长为原来的5倍,其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电阻丝的阻值和它的长度成正比,和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则电阻丝电阻变为原来的25倍,R3=25R1=25×20Ω=500Ω; (2)串联电路电流I处处相等,三个电阻丝串联时电阻电功率之比:P1∶P2∶P3=I2R1∶I2R2∶I2R3=R1∶R2∶R3=20Ω∶0.8Ω∶500Ω=25∶1∶625; (3)并联电路电压U相等,三个电阻丝并联时电阻电功率之比:P1′∶P2′∶P3′= ∶ ∶ = ∶ ∶ = ∶ ∶ =25∶625∶1。

      3.〈2015·安顺〉如图所示,灯泡R1的电阻为50Ω、额定功率为2.5W,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电阻为200Ω,电源电压为10V保持不变,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不考虑灯泡电阻随温度变化这一因素,求: (1)灯泡R1消耗的最大功率是多少? (2)电压表的读数变化范围是多少?,解: (1)由电路图可知,灯泡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灯泡的额定电压U额= 10V (1)当滑片位于a端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其消耗的电功率最大,则灯泡R1消耗的最大功率:P1= =2W; (2)当滑片位于a端时,电压表被短路,示数为0;当滑片位于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最大,电路中的电流:I= =0.04A,电压表的最大示数:U2=IR2=0.04A×200Ω=8V,所以电压表的读数变化范围是0~8V4. 〈2016·永州〉如图所示是小贝家厨房安装的即热水龙头,它的特点是即开即有热水,无需提前预热,而且可以通过调节水流大小调节水温,不需要调节加热电阻大小其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求:(1)该水龙头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电流多大? (2)该水龙头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多大? (3)该产品的技术参数中规定:合格产品的电阻偏差应小于或等于2Ω。

      第一批产品在出厂前都会进行抽检,现将一个该款水龙头单独接在220V电路中,请你计算1min内消耗的电能在什么范围内,该水龙头是合格的?,解:(1)I= =10A;(2)R= =22Ω; (3)由题意可知合格产品的电阻符合条件:20Ω≤R≤24Ω, P最大= =2420W, W最大=P最大t=2420W×1×60s=1.452×105J, P最小= ≈2016.7W, W最小=P最小t=2016.7W×1×60s≈1.20×105J, 综上,消耗电能W满足条件:1.20×105J≤W≤1.452×105J,水龙头即为合格5. 〈2015·雅安〉如图所示,灯L标有“6V 3W”字样,电源电压恒为6V,定值电阻R=6Ω,设灯L的阻值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求: (1)灯L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多少? (2)只闭合S1、S3时,电阻R在60s内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3)要使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小(且电路电流不为0),各开关的断开闭合情况应如何?此时的最小电功率为多少?,解:(1)由P= 得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L= =12Ω; (2)当闭合S1、S3时,灯L与电阻R并联接在电源两端,I= =1A,Q=I2Rt=(1A)2×6Ω×60s=360J; (3)当断开S1、S3,闭合S2时,灯L与电阻R串联,整个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最小;R总=RL+R=12Ω+6Ω=18Ω, , =2W。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精彩瞬间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ptx 【课件】垂线—.垂线段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课件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x 【公开课】《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第2课时++相反数课件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4.1 相交线 4.1.1 对顶角.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2.3 整式 2.3.3 升幂排列和降幂排列.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2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第5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3 1元1次方程的应用 第2课时 盈不足问题.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3.1 第2课时 代数式.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4.2 平行线 4.2.1 平行线.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3 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2 1元1次方程的解法 第4课时 1元1次方程的解法——去分母.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2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pptx 2024秋新外研版英语1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Module 5 Unit 1.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物理8年级上册课件 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 整理与复习.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1.10 有理数的除法.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2 1元1次方程的解法 第3课时 1元1次方程的解法——去括号.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生物7年级上册课件 3.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第1课时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1.4 绝对值.pptx 2024秋新华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3.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pptx 2024秋新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课件 2.1 第2课时 绝对值.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