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急性胃肠炎护.ppt

29页
  • 卖家[上传人]:好**
  • 文档编号:110999137
  • 上传时间:2019-11-0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45KB
  • / 2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急性胃肠炎的护理 休克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急救,2016-5,内容概要,1、工作中我们接收的急性胃肠炎的病人往往是什么样子的? 2、接收了急性胃肠炎患者的时候我们该做些什么? 3、休克患者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4、休克患者我们要观察的有哪些? 5、休克患者急救时我们应该怎么做?,一、急性胃肠炎的护理,对急性胃肠炎的初步印象有哪些?,,【定义】 急性胃肠炎是胃肠粘膜的急性炎症.,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等(乏力、头痛、全身不适、脱水症状、电解质紊乱、休克、肠鸣音亢进) 本病常见于夏秋季,发病急,其发生多由于饮食不当,有暴饮暴食或吃不洁腐败变质食物史(病因) 常以沙门菌属和嗜盐菌(副溶血弧菌)感染最常见,毒素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病毒亦可见到发病因素) 进食生冷食物或某些药物如水杨酸盐类、磺胺、某些抗生素等;或误服强酸、强碱及农药等均可引起本病物理化学因素),临床表现及病因,【治疗】,(1)去除病因,卧床休息,停止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饮食和药物酌情短期禁食,然后给予易消化的清淡的少渣的流质饮食,利于胃的休息和损伤的愈合 (2)鼓励饮水,由于呕吐腹泻失水过多,病人在尽可能情况下多饮水,补充丢失水分。

      以糖盐水为好(白开水中加少量糖和盐而成)不要饮含糖多的饮料,以免产酸过多加重腹痛呕吐频繁的病人可在一次呕吐完毕后少量饮水(50毫升左右),多次饮入,不至于呕出 (3)止痛应用颠茄片、阿托品、654-2等药均可还可局部热敷腹部止痛(有胃出血者不用) (4)伴腹泻、发烧者可适当应用黄连素、氟哌酸等抗菌药物,病情较轻者一般不用,以免加重对胃的刺激 (5)呕吐腹泻严重,脱水明显,应及时送医院静脉输液治疗,一般1、2天内很快恢复 (6)预防为主,节制饮酒,勿暴饮暴食,慎用或不用易损伤胃粘膜的药物护理诊断】 1、腹泻 与炎症导致肠粘膜对水钠吸收障碍以及结肠运动功能失常有关 2、腹痛 与肠道炎症、溃疡有关 3、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肠道炎症致频繁腹泻有关 4、潜在并发症 低血容量性休克 5、焦虑 与病情有关 6、其他 发热、营养失调等,【护理措施】 1、腹泻 (1)病情观察:排便情况、伴随症状等 (2)饮食护理:以少渣、易消化饮食为主,忌生冷、多纤维、刺激性食物,给予流质、半流质或软食 (3)活动与休息 (4)用药护理 (5)肛周皮肤护理:温水清洗,保持干燥,涂凡士林或抗生素软膏(6)心理护理 2、腹痛 遵医嘱予以使用止痛解痉药 3、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1)动态观察体液平衡状态,监测生命体征、神志、尿量变化;有无口渴、肌肉无力、心律失常等低钾表现,监测生化指标。

      2)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一般可经口服补液,严重的需静脉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注意输液速度的调节,防止输液过快引起循环衰竭注意事项】,1.急性胃肠炎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 2.急性期患者常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失水较多,因此需补充液体,可 供给鲜果汁、藕粉、米汤、蛋汤等流质食物,酌情多饮开水、淡盐水 3.为避免胃肠道发酵、胀气,急性期应忌食牛肉等易产气食物,并尽量 减少蔗糖的摄入应注意饮食卫生忌食高脂肪的油煎、炸及熏、腊的 鱼肉,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水果,刺激性强的饮料、食物和调味品等 另外急性肠炎一定要注意: 1.禁酒 2.禁止一切辛辣刺激性食物 3.少食多餐 4.平时用手顺时针柔摸腹部 5.按时吃药,遵医嘱 6.注意锻炼身体接收了急性胃肠炎的患者,工作中有哪些特别的是需要做的?,垫一张中单, 备一个大便器, 给患者一个水杯, 教患者能吃和不能吃的, 监测血压、体温, 及时输液, 做好防跌倒, 二、休克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急救,1、回顾休克的概念、分类、临床表现 2、休克的监测(一般监测、特殊监测) 3、休克的急救护理(1、救护原则2、护理措施),(一)休克的概念,休克是机体由于各种病因引起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灌注不足所导致的细胞代谢障碍和器官功能受损的综合征。

      维持有效循环血量的三个因素,1 足够的血容量 2 有效的心排血量 3 正常的血管功能,(二)休克的分类,1 低血容量性休克 失血性休克 创伤性休克 2 心源性休克 3 感染性休克 4 神经性休克 5 过敏性休克,(三)休克的临床表现,,神清,精神紧张、兴奋或烦躁不安,皮肤苍白 、出冷汗,肢体湿冷、脉快,血压正常或再升 高,脉压变小,尿少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或出现意识模糊 甚至 昏迷,面色苍白,唇甲发绀,四肢厥冷,脉细 数,尿量少于20ml/h或无尿,血压80mmHg以下 ,脉压20mmHg以下,代酸表现皮肤瘀斑,出血点,肢端青紫,血压50~ 0mmHg,无尿,眼底动静脉扩张,神志不清, 上消化道出血,多器官衰竭以及发生弥散性 血管内凝血(DIC),发生机制,(一)、休克早期 1.机制(收缩期):血容量锐减、血管床容积增加及心泵血能力下降使微循环血量减少→血压下降→儿茶酚胺增多→使微循环入口收缩,尤其是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 (二)、休克期(失代偿及器官功能衰竭阶段) 1、机制(扩张期) 儿茶酚胺及舒张物质增多→微循环入口开放、出口关闭→静水压升高→液体外渗→血容量下降→血压下降 (三)、休克晚期(各器官功能衰竭) 1、机制(衰竭期) 儿茶酚胺↓、舒张物质↑→微循环麻痹→DIC→细胞缺血缺氧→溶酶体破裂→细胞自溶它融 因DIC→还可引起肺肠管过滤作用减弱→毒素增多→溶酶体破裂 细胞缺血缺氧→氧自由基增多→溶酶体破裂。

      (氧自由基多少与死亡成正比),,休克的监测,重要性 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 判断抢救措施的效果,一般监测,1 神志 反映脑灌注脑灌流、全身循环( 敏感指标) 神志淡漠或烦躁不安、嗜睡 → 血容量不足 神清、反应良好 → 循环血量足 2 皮肤温度及色泽 反映体表灌注 四肢温暖、皮肤干燥、轻压红润 → 休克好转 四肢皮肤苍白、湿冷 、轻压迟缓→休克无好转 3 血压 持续下降,收缩压<90mmHg,脉压差<20mmHg,示休克存在 血压下降不是休克的诊断标准 4 脉率 早期诊断指标 脉搏加快出现在血压下降之前 经治疗脉率先下降(尽管BP仍偏低)、肢 体转暖 → 休克好转 休克指数=P/SBP(mmHg) (计算环节) 1.0-1.5 有休克; 2.0 严重休克 (120/60) 5 尿量 反映肾灌流量,借此反映组织灌流量 尿量<30ml/hr,比重↑ ,示休克存在 6 血色素或血球压积,特殊监测,1 心电图(ECG)显示瞬时心率、心律、心肌缺血 2 直接动脉测压迅速反映BP变化 3 中心静脉压(CVP)正常值5-10cmH2O,指导补液治疗 4 肺动脉楔压(PCWP)反映左心室前负荷 正常值 6-15mmHg 5 心排出量(CO) 心脏指数(CI) 反映心脏功能 正常值 :CO 4-6L/min CI 2.5-3.5L/min.M2 6 动脉血气分析反映肺功能和酸碱平衡 pH 7.35-7.45mmHg PaO2 80-100mmHg PaCO2 35-45mmHg BE ±3mmol/dl 7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SvO2 )正常值75% 反映组织灌流和氧合 8 动脉血乳酸测定估计休克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正常值1-1.5mmol/L 持续升高,示病情严重,预后不佳。

      9 胃粘膜pH监测(pHi)反映组织灌注,,,休克的急救护理★,救护原则 快速补充血容量,尽快恢复有效血容量,纠正 微循环障碍,积极治疗原发病,处理原则,1、一般紧急措施: ①立即控制大出血 急救:动脉—指压法、止血带止血法 静脉—压迫伤口、抬高受伤部位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③采取休克体位——头及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 ④其他:保持安静、镇静,注意保暖,尽量减少搬动就地抢救,立即开放静脉通道,留置尿管,监测尿量,记录出入量 2、补充血容量 抗休克最基本的措施 3、积极处理原发病 抗休克最根本的措施 4、纠正酸碱平衡失调:代谢性酸中毒 5、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血管收缩剂 去甲肾、间羟胺、多巴胺 血管扩张剂 酚妥拉明 强心剂 西地兰 6、改善微循环 DIC早期:立即用肝素 DIC晚期:氨甲苯酸、小分子右旋糖酐 7、皮质激素和其他药物的应用 如纳洛酮,,,,,护理诊断,体液不足:与大量失血、失液有关 心输出量减少:与体液不足、回心血量减少或心功能不全有关 组织灌注量改变:与大量失血失液引起循环血量不足有关 气体交换受损:与心输出量减少、组织缺氧、呼吸型态改变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力降低有关 体温过高:与细菌感染有关 有受伤的危险:与烦躁不安、神志不清、疲乏无力等有关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 环境 室温22~28℃,湿度70%左右 体位 头及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松解衣领口 保温 不用热水袋 吸氧与保持呼吸道通畅 输液 开放两条静脉通道,中心静脉置管 出入量,(二)转运与途中监护,持续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氧疗 保持扩容治疗以及升压药物 转运前,转运时避免喂食饮料食物 及时与接受部门联系,详细交接病情,(三)临床护理,1、判断病情 2、积极采取措施,去除病因(开放伤口 包扎止血固定,抗过敏、抗感染) 3、合理安排输液 速度 迅速建立有效的输液通道(二路以上) 低血容量休克—大量快速补液 注意输液速度 根据BP 、血流动力学调节输液量与速度 量与质的合理安排 胶体与晶体 先快后慢、先晶后胶、必要时输血 血制品不能与5%的葡萄糖同时输注,否则回引起溶血;也不能与林格液配伍,以免与其中的钙离子形成凝血块 所有血制品均应使用血液过滤器 4、仔细观察病情变化,5、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 药物匀速泵入,推泵药液均速 专用通道,避免推注其他药物 由低到高调整速度 监测血压的变化,注意病人的主诉 升压药切忌药物外渗 深静脉用药 小剂量、低浓度、 慢速度、常监测、及时调整。

      6、预防肺部感染无菌操作 空气流通、减少探视、保暖免受凉、气道管理 7、心理护理,谢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