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教师奖惩行为的分析与研究毕业论文.doc
22页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 目:幼儿教师奖惩行为的分析与研究以石河子市D幼儿园小班为例院 系: 师范学院教育系 专 业: 学前教育 学 号: 2009010054 姓 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3年6月目 录一、引言……………………………………………………………………………………………1(一)问题的提出………………………………………………………………………………1(二)研究的意义………………………………………………………………………………1 (三)研究思路…………………………………………………………………………………2 (四)研究方法…………………………………………………………………………………2 (五)奖惩的相关概念…………………………………………………………………………2二﹑幼儿教师奖惩行为的事件分析 ……………………………………………… 3(一)研究设计…………………………………………………………………………………3(二)幼儿教师奖惩行为的分析………………………………………………………………3 三﹑幼儿教师奖惩行为中存在的问题……………………………………………10 (一)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10 (二)奖惩对象分布不均……………………………………………………………………10 (三)教师对奖惩行为的认识有待提高……………………………………………………10 (四)奖惩方式过于简单……………………………………………………………………10 (五)奖惩行为流于形式……………………………………………………………………11四﹑加强幼儿教师对奖惩意识专业化的建议……………………………………11 (一)培养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11(二)注意控制奖励对象的均衡化…………………………………………………………11(三)注重提高关于奖惩行为的理论水平…………………………………………………12 (四)注重奖惩的人性化和艺术化…………………………………………………………12 (五)注重奖惩运用的策略…………………………………………………………………13五、研究者的反思…………………………………………………………………14(一)对于现实的反思………………………………………………………………………14 (二)对于本研究的反思……………………………………………………………………15幼儿教师奖惩行为的分析与研究 ——以石河子市D幼儿园小班为例 摘要: 幼儿时期是人的发展的关键时期,早期教育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作为幼儿教育中的奖惩行为,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本研究主要通过现场观察以及文献法,对幼儿教师的奖惩行为案例进行观察记录,并将搜集到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揭示了幼儿教师奖惩行为的显著特征研究者针对幼儿教师奖惩行为的特点,进行了现实反思并对本研究中幼儿教师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出如何适当,艺术性的运用奖惩行为关键词:幼儿教师;奖励;惩罚一、引言(一)问题的提出奖励和惩罚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教育方式恰到好处的奖惩,能促进人的进步;然而过于频繁的奖励和过多过重的惩罚,往往会事与愿违因此,研究者认为有必要通过这个研究来找出幼儿教师奖惩行为的方式,类型,以及幼儿教师如何进行奖惩?如何使奖惩行为更好的促进幼儿发展等研究者作为一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在校生能够深入到幼儿园中亲自去观察,研究幼儿教师的奖惩行为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通过观察幼儿教师奖惩幼儿的前因后果,不断的去总结并思考如何才能使奖惩这两种方式更好的发挥他们的教育作用研究者通过收集一些国内外的幼儿研究者们对幼儿教师奖惩行为的不同的研究,去总结以及参考他们的研究结果,使研究能够更有科学性、可行性二)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在对于幼儿教师奖惩行为的研究中,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研究者们都是静态的去研究幼儿教师的奖惩行为,而本研究是深入到幼儿园中,通过亲身的参与到幼儿教师的奖惩行为中,通过观察幼儿教师奖惩行为的整个过程,以动态的方式去研究幼儿教师的奖惩行为。
从而使对于幼儿教师的奖惩行为的研究在理论上有了动态的研究方式 2.实践意义 奖惩是幼儿教育中的两种重要的方法在和幼儿交往的过程中,教师的各种行为会改变或巩固幼儿的某些具体行为;另外,幼儿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易受暗示和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反馈时一定要用正确适当的奖惩措施来引导和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针对这种现象,希望能够通过这个研究,分析教师奖惩行为出现的问题,从而为其提供一些策略和途径 (三)研究思路本研究主要通过对幼儿教师不同的奖惩行为的事例进行研究,观察幼儿教师奖惩行为的过程,发现幼儿教师奖惩的原因以及教师在进行幼儿奖惩行为的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以及教师实施奖惩行为的影响因素等,作出分析针对幼儿教师奖惩行为的事例来提供一些合理的切实可行的建议来加强幼儿教师奖惩行为的专业化意识和行为 (四)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分类阅读有关文献(包括文字等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理论价值和资料价值的材料),得出一般性结论或者发现问题,寻找新的思路 2.观察法研究者是在实习过的幼儿园进行观察运用时间取样的方式,每天进行记录,使整个过程联系完整 3.访谈法这个主要是利用教师上课后的课余时间和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针对在本班发生的幼儿奖惩行为进行非结构型访谈。
(五)奖惩的相关概念 1.奖励和惩罚的定义 (l)奖励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上关于奖励的解释为:奖励(reward),即给予荣誉或财物来鼓励 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3:560《辞源》上的奖:①劝勉②称赞,夸奖③为了表扬﹑鼓励而给予的荣誉或财物 辞源[M]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1481.另外,在我国有关的教育工具书中认为奖励就是对学生表现的优良思想和行为给予荣誉或物质上的鼓励以及语言方面的好评和赞同 姜文阂,韩宗礼.简明教育辞典[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在行为心理学中,奖励是对个体的某些行为给予某种程度上的肯定正强化,这种强化可以给个体带来美好﹑满足的刺激,从而促使个体继续保持此种行为因此,奖励的模式可以概括为:奖励=良好行为和品质→满足他人的期望→得到正强化→继续发生类似行为和品质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奖励是指对幼儿在一定情境下表现出的一些受人们欢迎和期望的行为和品质给予的一种积极肯定的反馈,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幼儿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满足其内部或外部的成长需求,从而使幼儿能继续保持这种行为和品质 (2)惩罚的定义 《辞海》中对“惩”的解释是“戒止,惩罚”,把“罚”解释为“处分犯罪或犯规的人”,惩罚即“惩治过错,警戒将来”。
辞海[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3653.教育领域中的“惩罚”概念尚没有统一的定义《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这样表述:惩罚是德育方法之一,是对犯有错误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处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羞耻心,有助于他们明辨是非,改正错误,也有助于维护学校的纪律和规章制度 中国大百科教育全书[K].北京:海洋出版社,1991:69《教育大词典》中对惩罚的解释为惩罚是指对个人或集体的不良行为给予否定或批评处分,旨在制止某种行为的发生 教育大词典[K].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3关于惩罚的心理学涵义,主要包括以下两层,首先惩罚是一种带有强制性和抑制性的厌恶刺激;其次,惩罚的发生主要针对个体在一定情境下产生的不良和有害行为,它可以使个体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减少个体产生类似行为的频率,并最终达到抑制个体不良行为的目的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惩罚是指对幼儿在一定情境下表现出的不良行为和品质给予的一种消极的﹑否定的刺激与反馈,它会使幼儿产生负性的情绪体验,从而达到抑制个体的不良行为和品质的目的二﹑幼儿教师奖惩行为的事件分析(一)研究设计1.研究对象本研究者选择石河子市某幼儿园小班的幼儿教师,对其日常生活进行集中的观察,捕捉幼儿教师在幼儿日常生活指导中的奖惩行为。
这个班级共30名幼儿,年龄基本上集中在2岁半到3岁半之间2.观察过程 研究者主要是在自然的状态下对小班的两位教师进行了六周的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主要把幼儿教师在发生奖惩行为时幼儿教师以及幼儿的表情以及当时的情景,以及幼儿教师的奖惩方式和教师的表情和态度记录下来 (二)幼儿教师奖惩行为的分析 1.奖惩活动实施的对象 幼儿教师作为幼儿一日生活中奖惩行为的实施者,其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者针对观察和与两位教师交谈得出如下信息,如表一所示:表一 奖惩实施者的个性特征年龄教龄学历性格类型是否有孩子Y老师3212本科外向无G老师4219大专内敛有 由表一可知,奖惩活动实施的对象是存在差异的以下是一次访谈记录: 研究者:老师,我发现你一早上都在说话,小班幼儿真不好带 Y老师:是啊,我每天早上至少要喝一杯水,不然嗓子根本受不了现在小班的孩子都这么跳,有的女生比男生还调皮,你看你看,就那个,那个,都是我们班的调皮大王! 研究者:我看男生比女生要安静呢Y老师:我们班今年女生比男生多许多,你看五张桌子有两张都是女生,呵呵不过男生确实好管些,性格上有点倒过来了。
记得我带的第一批幼儿,和现在简直没法比,当时那批多么听话啊,你叫她干什么她就干什么,也不像现在这么难管,说了也不听,当时我们还觉得难管,现在想想研究者:那就多管管,也不能太跳了啊现在才小班多这样,那倒大班岂不管不住了Y老师:我们都不敢多管呢,就这样,还有人回家告状,说幼儿园管得严,没小朋友和她玩明明是自己撒谎就爱赖到别的小朋友身上Y教师:都安静一些,我告诉你们(幼儿),老师现在忙着呢,没工夫理你们,没工夫和你们斗,一个个都老实点从中我们发现幼儿教师管理幼儿的方式没有被幼儿接受以致效果不佳,光靠声音的威慑作用显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结果反而造成即使幼儿教师再累幼儿也照样我行我素把教育幼儿比作和幼儿斗法,将幼儿老师﹑幼儿﹑家长三者相对立,忽略了家长和幼儿教师拥有共同的终极目标 2.奖惩活动的对象幼儿教师奖惩活动的对象可以是个体、小组、全体幼儿观察数据如表二所示:表二 奖惩对象的分布情况个体小组全体奖励对象次数6003百分比95.204.8惩罚对象次数2400百分比10000由表二可知,奖惩活动的对象分布十分不均匀,特别是小组,在奖励和惩罚中都没有出现说明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奖惩主体十分单一,主要以个体为主,全体为少量。
案例:下午11点05分 小班 幼儿亲子活动时间,幼儿教师将幼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