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教版历史七上.doc
5页1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川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朝代:朝代: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魏蜀 吴)——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元—明—清 中国历史朝代歌中国历史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 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 二 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 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 皇朝至此完) 第一学习主题第一学习主题 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第 1 课课 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名 称地 点时间身体特征生产生活情况元谋人云南元谋县距今 170 万万 年年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最早人类北京人北京周口店 龙骨山距今 70 万 年~20 万年具备人类的基本体质特征, 仍保留着一些猿类的猿类的特点①使用打制石器 ②使用天然火天然火山顶洞人周口店龙骨 山顶部洞穴距今 18000 年模样同现代 人基本一样①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②能 人工取火人工取火;③用兽皮缝制衣服第第 2 课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 1、北方——黄河中下游半坡半坡遗址,种植粟粟,住半地穴式半地穴式房屋,使用磨制石器。
2、南方——长江下游河姆渡河姆渡遗址,种植水稻水稻,住干栏式干栏式房屋,使用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第第 3 课课 远古的传说远古的传说 1、炎黄子孙炎黄子孙的由来:黄、炎部落结成联盟,逐渐形成后来华夏族华夏族的主干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汉族的前身, 中华民族尊奉炎帝炎帝和黄帝黄帝为人文始祖人文始祖(人文初祖) 2、尧、舜、禹尧、舜、禹相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是经过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民主推选实现的,称为“禅让制禅让制” 3、大禹治水大禹治水(疏导法)——三过家门而不入三过家门而不入 第二学习主题第二学习主题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第 4 课课 夏朝和商朝夏朝和商朝 1、夏朝——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第一个王朝:约公元前前 2070 年,由禹禹建立禹死后,启继承了最高 统治者的位置,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禅让制统治 400 多年,最后一位王是夏桀夏桀 2、商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出土文字第一个有出土文字证实的王朝:约公元前 1600 年,成汤成汤鸣条之战鸣条之战灭夏 ,建立商朝约公元前 1300 年,盘庚盘庚迁都到殷殷统治 500 多年,最后一位王是纣王纣王。
商朝统 治范围、经济发展的表现 P23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 3、从夏商灭亡中得到的启示启示:⑴⑴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用人应做到唯才是举,广纳谏言治者要勤于政事,爱护百姓,用人应做到唯才是举,广纳谏言 ⑵⑵荒淫无道和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为人民所抛弃荒淫无道和暴虐成性的国君必将为人民所抛弃 第第 5 课课 西周的兴亡西周的兴亡 西周的建立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姬发周武王姬发牧野之战牧野之战灭商,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安西)目的为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建 71 个封国,重要封国:鲁、齐、燕、晋、宋等 ) 内容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以及功臣和一些古帝王后代,在各地建立封国 权利统治和管理所辖区域的土地和人民分封制分封制义务① 拥戴周王;②定期朝见周王;③交纳贡品;④带兵随周王出征 西周的结束公元前前 771 年,犬戎族犬戎族攻破镐京,周幽王周幽王被杀 第第 6 课课 春秋春秋(公元前 770 年——公元前 476 年)争霸争霸 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周平王迁都洛邑洛邑(河南洛阳洛阳),东周东周开始东周分为:春秋时期、战国时期 春秋五霸称霸条件、过程共同原因2齐桓公任用管仲管仲为相,尊王攘夷尊王攘夷,葵丘会盟葵丘会盟称霸中原,成为春秋首霸首霸 晋文公城濮之战城濮之战打败楚军后,称霸中原(退避三舍退避三舍) 楚庄王邲之战邲之战打败晋军后,问鼎中原问鼎中原(邲之战、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吴王阖闾用孙武孙武为将,五战五胜楚国。
大败越国,迫使勾践称臣,称霸中 原 越王勾践春秋时期最后一个霸主(卧薪尝胆)⑴任用贤才 ⑵改革内政 ⑶发展生产 ⑷重视军事第第 7 课课 战国战国(公元前 475 年——公元前 221 年)争雄争雄 1、战国七雄战国七雄:齐齐、楚楚、秦秦、燕燕、赵赵、魏魏、韩韩,东南西北到中央 2、战国时期的战争特点战争特点:①改进青铜兵器、出现铁铁兵器;②以步兵步兵和骑兵骑兵取代车兵,成为主要 兵种;③参战兵力多,争夺激烈④著名战役:围魏救赵、长平之战著名战役:围魏救赵、长平之战⑤军事家:孙膑、白起孙膑、白起 3、合纵合纵:“合众势以攻一强”,即六国出兵联合攻秦(张仪)连横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即秦 拉拢东方国家服从自己(苏秦) 第第 8 课课 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原因1.战国前期,铁器铁器的普遍使用和农耕农耕的推广,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步 2.秦孝公深感落后挨打,决心改革时间公元前前 356 年年支持者秦孝公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内容1.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2.重农抑商重农抑商生产粮食和布 帛多的免除徭役,禁止弃农经商禁止弃农经商。
3.奖励军功奖励军功4.迁都咸阳,推行县制迁都咸阳,推行县制5.严明法令严明法令性质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地主阶级改革)政治和社会改革(地主阶级改革)作用秦国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秦军战斗力提高,社会经济得到发展(都江堰、郑国 渠第三学习主题第三学习主题 统一国家的建立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第 9 课课 秦朝的统一秦朝的统一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秦朝(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时间:公元前前 221221 年年 建立者:嬴嬴 政政 都城:咸阳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局面)2、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①最高统治者始称皇帝始称皇帝,重大事务由皇帝决定②中央中央设丞相(政事) 、太尉(军事) 、御史大夫(监察百官) ;③地方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制中央和地方的重要官吏由皇帝任 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货币:圆形方孔圆形方孔““半两半两““钱钱②度量衡③统一文字:小篆小篆为通用字体通用字体 第第 10 课课 秦末农民起义秦末农民起义原因秦的暴政① “焚书坑儒焚书坑儒”加强文化思想的统治,但摧残了文化;②赋税、兵役、徭赋税、兵役、徭 役沉重役沉重(农民上交大部分收获物、修长城、阿房宫、陵墓)③刑法严刑法严 酷酷时 间地 点领 导 人意 义大泽乡 起义公元前 209 年大泽乡陈胜、吴 广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经过项羽、刘邦领导反秦公元前 207 年,巨鹿之战巨鹿之战, 项羽项羽消灭秦秦军的主力(破釜沉舟破釜沉舟)3第第 11 课课 汉武帝(刘彻)的文治武功汉武帝(刘彻)的文治武功 西汉公元前 202 年,刘邦刘邦建立,都城:长安长安(今陕西西安)。
汉武帝汉武帝进入鼎盛时期鼎盛时期汉朝东汉公元 25 年,刘秀刘秀建立,都城:洛阳洛阳(今河南洛阳)思想上1.采纳董仲舒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2.采纳董仲舒董仲舒的建议,在长安长安办太学太学,让博士博士主持教学政治上颁布了“推恩令推恩令”(主父偃主父偃建议),分散、削弱王国力量,彻底解决王国问题王国问题 文治经济上整理财政:①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五铢钱五铢钱);②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 武功军事上开发边疆①设置“河西四郡河西四郡”管理河西走廊河西走廊至玉门关玉门关地区②重新设置郡县, 加强对五岭以南五岭以南广大地区管辖③把“西南夷西南夷”地区纳入汉王朝的直接统治下 第第 12 课课 张骞通西域张骞通西域 1、汉朝时,把甘肃玉门关玉门关和阳关阳关以西,葱岭葱岭以东,今新疆天山南北新疆天山南北等地区统称为——西域西域 2、张骞通西域:经过①为联络大月氏大月氏夹击匈奴,公元前前 138 年年张骞第一次第一次出使西域②为联络 乌孙乌孙夹击匈奴,公元前前 119 年年张骞出使第二次第二次西域作用作用:促进内地与西域经济、文化的交往3、公元前前 60 年年,西汉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西域都护,西域(今新疆天山南北)新疆天山南北)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第第 13 课课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1、“丝绸之路”:长安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葱岭——西亚——欧洲作用:它沟通 东西方交通,促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汉朝时,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也初步形成) 2、公元 57 年,东汉光武帝光武帝赠给“汉委奴国王汉委奴国王”金印金印(中日中日友好交往的见证)一枚 3、公元 97 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出使大秦公元 166 年年一批大秦人以大秦安敦尼王的名义向东汉皇向东汉皇 帝赠送礼品帝赠送礼品,这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 第四学习主题第四学习主题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第第 14 课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曹操统一北方统一北方的关键一战 三国鼎立初步形成三国鼎立初步形成的重要一战 200 年 官渡之战 208 年 赤壁之战 曹操 袁绍 曹操 孙刘联军 2、三国鼎立形成 魏 (220 年,曹丕,洛阳) (221 年,刘备,成都) 蜀 吴 (229229 年年,孙权,建业)第第 15 课课 南方的初步开发南方的初步开发 时期原因(或措施)表 现孙吴开 发江南1.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2. 孙吴政权重视发展经济 1.(会稽——越布 2.青瓷;3.吴国三大造船中心; 230 年,卫温卫温、诸葛直诸葛直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夷州(今台台 湾湾)三 国 诸葛亮治蜀1.发展成都平原成都平原经济 2.七擒孟获,南中地区南中地区(今四川南部、贵州)初步开 发东晋南朝1.自然条件优越②北方 人口南迁③统治者重视1.广种水稻,推广原产北方的麦、豆等;2.建康 (今江苏南京——六朝古都)成为南朝的政治经济 中心结果秦朝灭亡公元前公元前 207 年年,刘邦刘邦攻入咸阳咸阳,秦朝灭。
4第第 16 课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时间东汉末年东汉末年少数民族内迁民族匈奴、鲜卑、氐、羯、羌匈奴、鲜卑、氐、羯、羌(五胡内迁) 鲜卑族拓拔部鲜卑族拓拔部影响最大原因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加强;鲜卑贵族用落后的方式统治各族人民目的维护北魏政权内容 或 措施② 借鉴汉族制度,实行一系列新的制度,加强了对经济和官吏的管理③ 494 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迁都洛阳迁都洛阳) ③大力推行学习汉族汉族文化风俗的政策:改用汉姓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穿汉服、同汉族通同汉族通 婚婚、学说汉话学说汉话(30 岁下岁下)、完善学校教育制度完善学校教育制度用汉字汉字处理公文、写诗北魏 孝文帝 改革作用促进了北魏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黄河流域的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北魏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黄河流域的民族大融合1、少数学习汉族的农业生产经验游牧——农业居民,胡人汉服)北方民族大融合表现 P962、汉族学习少数民族的畜牧业生产经验和生活习惯汉人胡食)第五学习主题第五学习主题 中国古代文化(上)中国古代文化(上) 第第 17 课课 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 青铜含义以铜铜为主要元素的合金(铜、锡、铅),呈青灰色。
青铜时代夏、商、西周夏、商、西周——青铜时代(远古时期——石器时代、春秋战国——铁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