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与法治(南京卷)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解析版).docx
11页2023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第二次模拟卷第一模拟(本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第Ⅰ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2023年3月5日,_____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设定了今年_____左右的GDP增长目标,释放出推动经济实现整体好转、回归潜在增长率的积极信号 )A.十三 5% B.十四 5% C.十三 3% D.十四 3%【答案】B2.2022年12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高级别会议开幕式致辞习近平指出,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唯有团结合作,才能有效应对全球性挑战则文明兴我们应该携手努力,共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________,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A.生态兴 地球生命共同体 B.经济兴 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C.经济兴 地球生命共同体 D.生态兴 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答案】A3.2022年11月5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________拉开帷幕14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参加企业商业展。
与往届相比,今年进博会的展览题材更加新颖,服务保障也更加健全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杭州【答案】B4.载人航天,是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一位航天人的梦神舟十号、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从小立志要攀苍穹,她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神舟十五号航天员邓清明,25年的等待、坚守与奋斗,最终让梦想绽放在浩瀚星空中航天人的追梦历程启示我们( )①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的生命热情和勇气②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③如果不努力不坚持,梦想就会变成空想④只要立大志立长志,就一定能实现梦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少年有梦①②③:根据所学知识,航天人的追梦历程启示我们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的生命热情和勇气,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如果不努力不坚持,梦想就会变成空想,所以①②③正确;④:“只要,就”的说法太绝对,所以④错误;故本题选A5.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地区发生了6.8级地震,在这样十万火急的关头,水电站员工甘宇和罗勇本可以前往安全的地方避难保住性命,但他们深知地震已经发生,倘若这时不拉闸泄洪,那么很有可能会给下游的老百姓带来更大的险情,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逆行而上,拉闸泄洪。
他们的行为( )A.告诉我们生命只有一次,是最珍贵的,我们一定要珍爱生命B.说明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灾难时是很脆弱的、很艰难的C.启示我们自己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D.体现了生命至上,既珍爱自己的生命,也珍爱他人的生命【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坚持生命至上D:题干中,水电站员工甘宇和罗勇本的行为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们的行为体现了生命至上,既珍爱自己的生命,也珍爱他人的生命,故D正确;AC: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B: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灾难时也可以是顽强的,故B错误;故本题选D6.“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把握青春,描绘“最好看的风景”需要我们( )①全面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②敢于放飞梦想,勇敢追梦③学习崇拜明星,全面模仿 ④远离一切诱惑,行己有耻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认识自己、行己有耻①②:把握青春,描绘最好看的风景需要我们全面认识自己,不断完善自己,还要敢于放飞梦想,勇敢追梦①②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③:我们要学习明星的优点和长处,全面模仿的说法过于绝对了,③错误;④:我们要远离不良诱惑,④错误;故本题选A。
7.有人说:“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小丽和同学们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你赞同哪些观点?( )①平等待人、尊重他人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是建立和发展友情的前提②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真正的朋友之间应该是毫无保留,亲密无间的③朋友之间要用真心去交流和沟通,不能对人虚情假意,更不能口是心非④我们不可能和所有的人都成为朋友,但是我们要学会同多数人以诚相待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友谊的有关知识①③④:根据教材,平等待人、尊重他人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原则;是建立和发展友情的前提,朋友之间要用真心去交流和沟通,不能对人虚情假意,更不能口是心非;我们不可能和所有的人都成为朋友,但是我们要学会同多数人以诚相待①③④说法正确;②:真正的朋友要给对方一些空间,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8.202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陆鸿,幼时因病导致脑瘫,勤学苦练,练就一手绝活带领残疾人朋友做自媒体、开网店,成为残疾人扶贫创业基地他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 )①生命的韧性与精彩 ②友谊的建立与呵护 ③自强的品格与价值 ④挫折的产生与影响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生命的韧性的知识点。
①③:题文中陆鸿的事迹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韧性与精彩,自强的品格与价值,①③符合题意;②:题文中陆鸿带领残疾人朋友创业,而没有体现友谊的建立与呵护,②不符合题意;④:陆鸿因病导致脑瘫,但凭着自强的品格走向成功,挫折的影响在题文中没有体现,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9.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铿锵有力地讲道:“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针对以下劳动者的微镜头,请你配上一句广告词( ) 凌晨4:00清洁工扫马路早晨8:00老师在上课下午14:00交警在执勤午夜12:00医生在做手术①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劳动铸就的 ②劳动分工不相同,创造价值有大小 ③弘扬实干精神,民族复兴能实现 ④强化劳动教育,培育新型劳动者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劳动的作用、发扬实干精神①③:题干中劳动者的微镜头,让我们感受到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劳动是财富、幸福和价值的源泉,我们要弘扬实干精神,经过不懈努力,到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①③正确;②④:说法正确但在题干中体现不出,排除②④;故本题选A。
10.2023年3月5日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60年来,雷锋助人为乐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乐于奉献的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全国各地用实际行动擦亮“雷锋精神”名片,激发雷锋精神的新时代生命力雷锋精神启迪我们( )①积极服务社会,绽放生命之花 ②关爱他人生命,传递社会温暖③平凡创造伟大,成就美好人生 ④追求社会认可,赢得社会地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实现人生价值、服务社会等①②③:60年来,雷锋助人为乐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乐于奉献的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雷锋精神启迪我们积极服务社会,绽放生命之花,关爱他人生命,传递社会温暖,平凡创造伟大,成就美好人生①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④:我们要学习雷锋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不图名,不为利,④错误;故本题选A 11.随着2023年春晚歌曲《你好,陌生人》的演唱,过去一年的好人好事的视频、照片出现在屏幕上,新疆推车大叔阿布都加帕尔·猛德、重庆救火青年龙杰、为躲雨工人搬凳子的母子、逆行关闭水阀的甘宁……拉回了人们对过去一年的温暖记忆下列说法与材料中人物做法相符的是( )①用认真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生命价值②既爱护自己的身体,又能满足自己精神需求 ③在奉献中传递美好情感,传播了社会正能量④在平凡中创造出伟大,伟大的人生更有意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传递社会正能量、平凡与伟大。
①③:材料说明用认真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生命价值,在奉献中传递美好情感,传播了社会正能量,所以①③正确;②:爱护自己的身体与题旨不符,所以②排除;④:在平凡中创造出伟大,在平凡的岗位也能创造价值,实现人生的意义,不一定伟大的人生蔡更有意义,所以④错误;故本题选A12.下边关于a与b的概念描述正确的有( )①规则和法律 ②主刑和附加刑③道德和法律 ④违法和犯罪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概念之间的关系①:依据教材知识,社会规则包括道德、纪律、法律等,故①符合题意;④:违法包括一般违法和犯罪,④符合题意;②:主刑和附加刑不存在包含关系,故②错误;③:道德和法律属于并列关系,③错误;故本题选B13.15岁中学生王某的变化轨迹带给我们的成长启示是( )A.触犯法律必定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B.遇到问题,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权利C.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走向犯罪的深渊D.面对冲突,未成年人要加强自我保护【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预防犯罪C:中学生王某,从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逐步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最终受到法律的惩罚,告诉我们杜绝不良行为,预防走向犯罪的深渊,故C符合题意;A:犯罪行为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故A说法错误;B:题干不涉及运用法律维护权利的内容,故B不符合题意;D:题干不涉及未成年人加强自我保护的内容,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14.火热《满江红》观影效应引发了相关的旅游热,不少地区推出了“背诵经典免门票”的特色活动,如背诵《满江红》可免岳飞庙景区门票,全文背诵《蜀道难》可免费游剑门关,完整背诵《滕王阁序》可获免费门票……“背诵经典免门票”活动有利于( )①为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物质基础②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唯我独尊③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④人们感悟中国诗词之美,坚定文化自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弘扬中华文化③④:题文中,“背诵经典免门票”活动有利于人们感悟中国诗词之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故③④正确;①:“背诵经典免门票”活动不会为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物质基础,①错误;②:文化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唯我独尊”的说法不恰当,②错误;故本题选D15.陈清泉,中国香港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创造性地把汽车、电机、控制等技术融合到一起,形成一门全新学科,被评为202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国制造今天车辙遍布世界,你是先行者”下列诗句能诠释陈院士事迹的是( )①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②丹心未泯创新愿,独辟蹊径运匠心③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④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A【详解】 本题考查培养创新精神。
②③:材料中的陈清泉院士的故事启示我们,要培养创新精神、勇于奉献等体现了科学家的创新精神以及奉献精神,②③ 符合题意;①: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干惊天动地事,①说法错误;④:这是对友谊的理解,与题意不符,④排除;故本题选A第II卷(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精彩传奇的“中国故事”】故事一:新型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小区门口的路怎么修才最合理?为了征集当地居民意见,几十名上海虹桥街道的基层立法信息员已经跑了好几个月如今,街坊邻里的意见都落实在了一张图纸上……十年来,中国人民在火热的基层生活中,摸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从“小院议事厅”到“板凳民主”,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从“民主恳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