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二上5.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天****步
  • 文档编号:290568255
  • 上传时间:2022-05-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25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二上5 第五章 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理 第一节 动物体对外界信息的获取 一、动物怎样感受外界刺激 1、单细胞动物:以整个细胞感受 多细胞动物:以特定感受器获取信息 2、感受器类型:物理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 二、动物体对物理信息的获取 1、皮肤感受器:痛感受器(最先感知)、接触感受器、温度感受器、压力感受器 眼球:(外层)巩膜,(最内层)视网膜具感光的视细胞 视细胞将光能转化为电信号由视神经传到脑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 2、光感受器——眼: 角膜(最前方)------聚光装置 折光装置 房水-----为角膜、晶状体供给养分 晶状体-------折光、聚焦光线投射到视网膜成像(与视力有关) 玻璃体------胶状物质 外耳——收集声波、中耳——鼓膜内侧,有3块听小骨 (陆生动物)耳 内耳——耳蜗(声音感受器)、前听器感受身体平衡 3、声波感受器耳: 其他:鱼类侧线、蛇的颊窝等 三、动物体对化学信息的获取 1、脊椎动物:鼻腔中的嗅细胞、舌上味细胞 2、昆虫:味觉分布于足末端和口器;感受气味的毛分布于触角 其次节 神经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理 一、信息在神经系统中的传递 1、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周边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发出的神经) 2、神经元(神经细胞):神经系统功能、布局单位。

      树突 两者构成神经纤维 神经元 细胞体:养分和代谢中心,集中在脑和脊髓灰质中 轴突 起传到作用 3、神经纤维(树突、轴突及髓鞘)+结缔组织膜=神经 4、反射:神经调理的根本方式 5、反射弧:(完成反射的根基)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效应器 A、 皮肤是最大的感受器 B、效应器:含传出神经末梢的肌肉或腺体 C、 反射弧5片面缺一不成,前2之一受损,无感觉、无回响;后2受损,有感觉、无回响 (一)神经冲动传导——信息在神经元内以生物电的形式传导 1、静息电位:内负外正(即膜内负电位,膜外正电位) 2、动作电位(刺激后产生):内正外负 3、一个神经细胞内,传导是双向的练习册II P2第12、13题) (二)突触传递——神经元间以化学物质传递 突触前膜(上一神经元轴突末端,内有线粒体、突触小泡【含神经递质】) 1、突触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下一神经元树突或细胞体膜,上有蛋白质受体可与化学物质结合) 2、单向传导: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二、脊髓的调理功能 1、脊髓(低级中枢):上连延髓,外围白质(神经纤维集合而成),中间灰质(神经元细胞体密集而成) 2、总在脑的操纵下调理排泄运动、下肢运动等。

      书P9测验5.1) 三、脑的高级调理功能——条件反射 1、脑中的大脑最兴隆,外层为灰质,称为大脑皮质(分布着较多功能区) 2、反射分类:A、非条件反射(先天具备的才能) B、条件反射(后天培养):会发生变更 3、强化: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用于培养条件反射) 4、人类识别于动物的功能:除对概括信号作出回响,亦能对抽象信号(文字、语言)有回响 四、自主神经对内脏活动的调理 1、自主神经(植物性神经):支配内脏器官和腺体活动的神经受脑操纵,但不受意志支配 2、分类: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作用结果相互拮抗 第三节 内分泌系统中信息的传递和调理 一、人体内分泌腺 1、激素:内分泌腺分泌后直接进入血循环到作用器官 2、肾上腺:肾上腺皮质激素——调解水、盐、糖的代谢 肾上腺素——后者平日分泌少,仅在特殊处境(失血、强烈运动、慌张等)下分泌增加,使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加快、血糖增加 3、甲状腺: A、分泌甲状腺素,碘(原料), B、作用:促进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兴奋中枢神经系统 C、表现:成人,过多(甲亢),消瘦易冲动;过少,全身浮肿 婴幼儿时期较少:呆小症 4、胰岛:A、分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两者相互拮抗 B、饭后,血糖升高,胰岛素分泌,加速血糖分解,促使血糖合成糖原 注:胰岛素含量耐久缺乏——糖尿病 C、饥饿,血糖低,胰高血糖素分泌,促使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肾上腺素协同作用) 5、生殖腺:生成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合成和分泌性激素(雄性激素:睾丸分泌雌性激素:卵巢分泌) 生长素:调解新陈代谢、生长发育 6、垂体(分泌) 生长激素分泌量:婴幼儿期多:巨人症;少:侏儒症 促激素:调理其他内分泌腺的分泌(如:促甲状腺素、促肾上腺素、促性激素) 二、激素的调理作用 1、特异性:与靶细胞外观受体有关 2、高效性:量少作用显著 3、激素的反应调理:促进为正反应,抑制为负反应 (其次册书P20图5-21) 4、内分泌腺的活动受神经系统的调理 第四节 动物体的细胞识别和免疫 一、 免疫 1、免疫系统 2、免疫是建立在细胞识别根基上 3、免疫类型: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二、细胞识别 1、细胞识别功能与细胞膜外观的糖蛋白和糖脂有关 2、抗原:被免疫系统排斥的物质,多为外源性的,少数为内源性(自身衰弱、损伤或突变细胞) 三、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1 对全体病原体都起作用 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2 无专一性 具有专一性 3 生来就有的 后天逐步形成的 4 作用弱 作用强 5 作用时间短 持续时间长 1、 对比: A、非特异性免疫 (先天性免疫) B、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的根基上建立的,是个体在生 命过程中采纳抗原性异物刺 第一道:完整的皮肤和黏膜——阻挡病原体和有毒物质进入,并分泌杀菌物质体内 其次道:吞噬细胞和溶酶体——溶解、吞噬和歼灭细菌 第三道: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除掉抗原 2.激后获得的防卫机制。

      3、体液免疫(B淋巴细胞的免疫) 二次免疫回响 抗原 激活 浆细胞 记忆B细胞 产生(免疫球蛋白)―抗体 浆细胞 记忆B细胞 一致抗原 抗体 初次免疫 4、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的免疫) 5、B淋巴细胞的免疫需要T淋巴细胞的巨噬细胞辅助,也可操纵和巩固T淋巴细胞的功能 四、自然免疫和人工免疫 1、自然免疫:患传染病后获得的免疫(如:得过天花、水痘后获得免疫抗体) 2、人工免疫:A、用人工的方法使人体获得免疫力 B、方式:接种疫苗(即用细菌、病毒、肿瘤细胞等制成灭活的或减毒的制剂) 3、疫苗种类:A、死疫苗:(灭活制剂:乙脑疫苗、狂犬疫苗等)进入人体后不能生长和繁殖, 需屡屡重复注射,剂量较大 B、活疫苗:(减毒制剂:牛痘疫苗、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卡介苗等)一般接种一次,剂量小,效果与耐久性较好 4、接种对象:易发病、受疾病要挟最大的人群 第六章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第一节 遗传信息 一、DNA是遗传物质 1、核酸分类:DNA与RNA 2、作为遗传物质务必具备的条件:A、连续性: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确定的连续性 B、稳定性:分子布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C、能贮存大量遗传信息D、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3、验表明验:噬菌体侵染细菌测验 (前者为病毒,布局是蛋白质外壳,内含DNA) 原理:运用同位素跟踪法(DNA含P不含S) 侵染过程:吸附?,注入,复制,组装, 释放 二、DNA分子的双螺旋布局 1、DNA(双链)根本单位:脱氧核苷酸 2、脱氧核苷酸组成: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胞嘧啶C) 3、配对原那么:A与T、G与C (已知其中一条链的碱基依次,可以推导出互补链) 4、双链中:(A+G)/(T+C)=1 5、DNA分子平行双链的构架 上下由磷酸与脱氧核糖连接成多核苷酸链 双链间以碱基配对(氢键)相连 三、隐匿在D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 1、DNA的多样性: 取决于脱氧核苷酸(主要为碱基)种类、数目、排列依次的不同。

      注: 排列方式=4n(n为碱基对数) 2、基因:携带遗传信息,并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区段 (基因抉择蛋白质的合成) 3、遗传信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依次 补充:组成关系: 染色体(DNA+蛋白质) 〉DNA 〉基因 〉脱氧核苷酸 其次节 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一、DNA复制 1、过程: 边解旋边复制(需在酶的作用下) 2、方式:半留存复制 【全部DNA分子中留存原有母链信息:(1/2)n-1 ,其中n为复制的次数】 — 8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