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榆林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考模拟考试文科数学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17页1 文文 科科 数数 学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题目要求的. . 1.若()与互为共轭复数,则的值为( ) 𝑎 + 𝑏𝑖 𝑖𝑎,𝑏 ∈ 𝑅(1−𝑖)2𝑎−𝑏 A. B. C. D. −22−33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利用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化简,再由复数相等的条件求得 a,b 的值,则答案可求. 【详解】 , ∵ 𝑎 + 𝑏𝑖 𝑖 = (𝑎 + 𝑏𝑖)( ‒ 𝑖) ‒ 𝑖2= 𝑏 ‒ 𝑎𝑖(1 ‒ 𝑖)2= ‒ 2𝑖 又与互为共轭复数,,,则.故选 A. 𝑎 + 𝑏𝑖 𝑖(1 ‒ 𝑖)2∴ 𝑏 = 0𝑎 = ‒ 2𝑎 ‒ 𝑏 = ‒ 2 【点睛】本题考查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考查共轭复数的基本概念,是基础的计算题. 2.已知集合,,则( ) 𝐴 ={𝑥||𝑥| 0 ? }𝐴 ∩ 𝐵 = A. B. {𝑥|− 2 6 𝑠 = 𝑎1+ 𝑎2+ . + 𝑎𝑖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要统计该院这 6 个月因感冒来就诊人数总数,所以,判断框应填,执行框应填 𝑖 ≤ 6 ,故选 C。
𝑠 = 𝑠 + 𝑎𝑖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算法,程序框图 点评:简单题,注意理解算法的意义及其功能,理解判断框、执行框的意义 8.袋子中有四个小球,分别写有“美、丽、中、国”四个字,有放回地从中任取一个小球,直到“中”“国”两 个字都取到就停止,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恰好在第三次停止的概率.利用电脑随机产生 0 到 3 之间取整数 值的随机数,分别用 0,1,2,3 代表“中、国、美、丽”这四个字,以每三个随机数为一组,表示取球三次的 结果,经随机模拟产生了以下 18 组随机数: 232 321 230 023 123 021 132 220 001 231 130 133 231 031 320 122 103 233 由此可以估计,恰好第三次就停止的概率为 A. B. C. D. 1 9 3 18 2 9 5 18 【答案】C 【解析】 【分析】 从 18 组随机数中,找到恰好第三次就停止的有 4 组,由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可得结果. 【详解】因为随机模拟产生 18 组随机数, 由随机产生的随机数可知,恰好第三次就停止的有: 5 ,,,共 4 个基本事件, 021 001 031 130 根据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可得, 恰好第三次就停止的概率为,故选 C. 4 18 = 2 9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随机数的应用以及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属于中档题. 在解答古典概型概率题时,首先 求出样本空间中基本事件的总数 ,其次求出概率事件中含有多少个基本事件,然后根据公式求得概 𝑛𝑚 𝑃 = 𝑚 𝑛 率. 9.在各棱长均相等的四面体中,已知是棱的中点,则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𝐴−𝐵𝐶𝐷𝑀𝐴𝐷𝐵𝑀𝐴𝐶 A. B. C. D. 2 3 2 5 3 6 2 6 【答案】C 【解析】 【分析】 取中点 ,连结,则,从而是异面直线与所成角(或所成角的补角) ,利用余弦定 𝐶𝐷𝑁𝑀𝑁,𝐵𝑁𝑀𝑁//𝐴𝐶∠𝐵𝑀𝑁𝐵𝑀𝐴𝐶 理能求出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 𝐵𝑀𝐴𝐶 【详解】 各棱长均相等的四面体中棱长为 2, 𝐴−𝐵𝐶𝐷 设取中点 ,连结, 𝐶𝐷𝑁𝑀𝑁,𝐵𝑁 是棱的中点,, ∴ 𝑀𝐴𝐷∴ 𝑀𝑁//𝐴𝐶 是异面直线与所成角(或所成角的补角) , ∴ ∠𝐵𝑀𝑁𝐵𝑀𝐴𝐶 , 𝐴𝑀 = 𝐵𝑁 = 4−1 = 3,𝑀𝑁 = 1 , ∴ 𝑐𝑜𝑠∠𝐵𝑀𝑁 = 𝐵𝑀2+ 𝑀𝑁2−𝐵𝑁2 2 × 𝐵𝑀 × 𝑀𝑁 = 3 + 1−3 2 × 3 × 1 = 3 6 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故选 C. ∴𝐵𝑀𝐴𝐶 3 6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属于中档题.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先要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以 及平行四边形找到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然后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余弦定理求解,如果利用余弦定理求余 弦,因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或锐角,所以最后结果一定要取绝对值. 10.已知是函数图象的一个最高点,是与 相邻的两个最低点.设 𝑃(1,2)𝑓(𝑥) = 𝐴𝑠𝑖𝑛(𝜔𝑥 + 𝜑)(𝐴 0,𝜔 0)𝐵,𝐶𝑃 6 ,若,则的图象对称中心可以是( ) ∠𝐵𝑃𝐶 = 𝜃 𝑡𝑎𝑛𝜃 2 = 3 4𝑓(𝑥) A. B. C. D. (0,0)(1,0)( 3 2,0) ( 5 2,0)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结合题意,分别计算各个参数,代入特殊值法,计算对称中心,即可。
【详解】结合题意,绘图 ,,所以周期,解得,所以 𝑡𝑎𝑛𝜃 2 = 1 2𝐵𝐶 4 = 3 4𝐵𝐶 = 6 𝑇 = 2𝜋 𝑤 = 6𝑤 = 𝜋 3 ,令 k=0,得到 𝑠𝑖𝑛(𝜋 3 + 𝜑)= 1,𝜑 = 𝜋 2 + 2𝑘𝜋 ‒ 𝜋 3 = 𝜋 6 + 2𝑘𝜋𝜑 = 𝜋 6 所以, 𝑦 = 2𝑠𝑖𝑛(𝜋 3𝑥 + 𝜋 6) 令,得对称中心,令 m=1,得到对称中心坐标为,故选 D 𝜋 3𝑥 + 𝜋 6 = 𝑚𝜋,𝑚 ∈ 𝑍( ‒ 1 2 + 3𝑚,0) ( 5 2,0) 【点睛】本道题考查了三角函数解析式求法,以及三角函数性质,难度中等 11.已知偶函数满足,现给出下列命题:①函数是以 2 为周期的周期函数;②函 𝑓(𝑥)𝑓(𝑥) + 𝑓(2−𝑥) = 0𝑓(𝑥) 数是以 4 为周期的周期函数;③函数为奇函数;④函数为偶函数,则其中真命题的个数 𝑓(𝑥)𝑓(𝑥−1)𝑓(𝑥−3) 是( ) A. 1B. 2C. 3D. 4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偶函数的定义和条件,将 x 换为 x+2,可得 f(x+4)=f(x) ,可得周期为 4,即可判断①②的正确性;再由 7 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将 x 换为﹣x,化简变形即可判断③④的正确性. 【详解】解:偶函数 f(x)满足 f(x)+f(2﹣x)=0, 即有 f(﹣x)=f(x)=﹣f(2﹣x), 即为 f(x+2)=﹣f(x),f(x+4)=﹣f(x+2)=f(x), 可得 f(x)的最小正周期为 4,故①错误;②正确; 由 f(x+2)=﹣f(x) ,可得 f(x+1)=﹣f(x﹣1), 又 f(﹣x﹣1)=f(x+1) ,即有 f(﹣x﹣1)=﹣f(x﹣1) ,故 f(x﹣1)为奇函数,故③正确; 由 f(﹣x﹣3)=f(x+3) ,若 f(x﹣3)为偶函数,即有 f(﹣x﹣3)=f(x﹣3), 可得 f(x+3)=f(x﹣3) ,即 f(x+6)=f(x) ,可得 6 为 f(x)的周期,这与 4 为最小正周期矛盾,故④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抽象函数的周期性和奇偶性的判断,注意运用定义法,考查化简变形能力和运算能力,属 于中档题. 12.已知椭圆 :上存在 、 两点恰好关于直线:对称,且直线与直线的交 𝐶 𝑥2 𝑎2 + 𝑦2 𝑏2 = 1(𝑎 𝑏 0) 𝐴 𝐵𝑥−𝑦−1 = 0𝐴𝐵 点的横坐标为 2,则椭圆 的离心率为( ) 𝐶 A. B. C. D. 1 3 3 3 2 2 1 2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得直线与直线的交点 P,KAB,利用中点弦可得 KAB,从而得到椭圆 的 𝐴𝐵(2,1)= ‒ 1 = 𝑦1‒ 𝑦2 𝑥1‒ 𝑥2 = ‒ 2𝑏2 𝑎2𝐶 离心率. 【详解】由题意可得直线与直线的交点 P,KAB 𝐴𝐵(2,1)= ‒ 1 设 A(x1,y1),B(x2,y2), 则 x1+x2=4,y1+y2=2, ∵A、B 是椭圆1 上的点, 𝑥2 𝑎2 + 𝑦2 𝑏2 = ∴1①,1②, 𝑥12 𝑎2 + 𝑦12 𝑏2 = 𝑥22 𝑎2 + 𝑦22 𝑏2 = ①﹣②得:0, (𝑥1+ 𝑥2)(𝑥1‒ 𝑥2) 𝑎2 + (𝑦1+ 𝑦2)(𝑦1‒ 𝑦2) 𝑏2 = ∴, 2(𝑥1‒ 𝑥2) 𝑎2 = ‒ 𝑦1‒ 𝑦2 𝑏2 ∴KAB, = 𝑦1‒ 𝑦2 𝑥1‒ 𝑥2 = ‒ 2𝑏2 𝑎2 = ‒ 1 8 ∴𝑎2= 2𝑏2 ∴ 𝑐 𝑎 = 1 ‒ 𝑏2 𝑎2 = 2 2 故选:𝐶 【点睛】本题考查了椭圆和双曲线的定义和性质,考查了离心率的求解,同时涉及到椭圆的定义和双曲线的 定义及三角形的三边的关系应用,对于求解曲线的离心率(或离心率的取值范围),常见有两种方法:①求出 ,代入公式;②只需要根据一个条件得到关于的齐次式,转化为的齐次式,然后转化为关于 𝑎,𝑐 𝑒 = 𝑐 𝑎𝑎,𝑏,𝑐𝑎,𝑐 的方程(不等式),解方程(不等式),即可得 ( 的取值范围). 𝑒𝑒 𝑒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4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5 5 分,共分,共 2020 分.分. 13.若函数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过点,则______. 𝑓(𝑥) = 𝑥𝑙𝑛𝑥 + 𝑎(1,𝑓(1))(2,2)𝑎 = 【答案】1 【解析】 【分析】 求出函数的导数,求出切点坐标,得到切线方程,然后代入(2,2)得到结果即可. 【详解】函数 f(x)=xlnx+a,可得 f′(x)=lnx+1,所以 f′(1)=1, 又 f(1)=a,所以切线方程为:y=x-1+a,切线经过(2,2) ,所以 2=2-1+a,解得 a=1. 故答案为 1. 【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导数的应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切线方程的求法,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设 , 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____. 𝑥𝑦 { 𝑥−2𝑦 + 3 ≥ 0 𝑥−𝑦 + 1 ≥ 0 𝑦 ≥ 1 ? 𝑧 = −3𝑥 + 4𝑦 【答案】5 【解析】 【分析】 根据不等式组画出可行域,结合图像得到最值. 【详解】作出 x,y 满足约束条件,所示的平面区域,如图: { 𝑥 ‒ 2𝑦 + 3 ≥ 0 𝑥 ‒ 𝑦 + 1 ≥ 0 𝑦 ≥ 1 9 作直线-3x+4y=0,然后把直线 l 向可行域平移,结合图形可知,平移到点 时 z 最大, 𝐴 由此时 z=5. {𝑥 ‒ 2𝑦 + 3 = 0 𝑥 ‒ 𝑦 + 1 = 0 ⇒𝐴(1,2) 故答案为:5. 【点睛】利用线性规划求最值的步骤: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作出可行域. (2)考虑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将目标函数进行变形.常见的类型有截距型(型) 、斜率型(型) 𝑎𝑥 + 𝑏𝑦 𝑦 + 𝑏 𝑥 + 𝑎 和距离型(型) . (𝑥 + 𝑎)2+(𝑦 + 𝑏)2 (3)确定最优解:根据目标函数的类型,并结合可行域确定最优解. (4)求最值:将最优解代入目标函数即可求出最大值或最小值。
15.若,,则_______. 2𝑐𝑜𝑠2𝛼 = 𝑠𝑖𝑛(𝜋 4−𝛼) 𝛼 ∈ (𝜋 2,𝜋)𝑠𝑖𝑛2𝛼 = 【答案】− 7 8 【解析】 【分析】 由化简得到:,再对变形即可 2𝑐𝑜𝑠2𝛼 = 𝑠𝑖𝑛(𝜋 4 ‒ 𝛼)𝑐𝑜𝑠(𝜋 4−𝛼) = 1 4𝑠𝑖𝑛2𝛼 【详解】由得: 2𝑐𝑜𝑠2𝛼 = 𝑠𝑖𝑛(𝜋 4 ‒ 𝛼)2𝑠𝑖𝑛(𝜋 2−2𝛼) = 𝑠𝑖𝑛(𝜋 4−𝛼) 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