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谈论古代矿业管理法律制度 .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42407075
  • 上传时间:2018-06-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谈论古代矿业管理法律制度谈论古代矿业管理法律制度 我国矿业的发展源远流长,早在西周时期,就出现了青铜器的冶炼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对矿产资源需求的扩大,矿业开始繁荣,政府开始制定、完善矿业管理的法律制度关于矿业管理的规定,最早见于先秦时代,《周礼》 、 《管子》 、 《韩非子》等书中均有记载隋唐以后是古代矿业的繁荣时期,矿业管理制度也相对完善1管理机构早在西周时期就出现了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机构,根据《周礼•地官司徒》的记载,当时设置了大司徒一职,“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无数”,从事国土管理工作设置“卝人”这一机构,具体负责矿产资源管理 “卝人”由中士、下士、府、史、胥、徒等工作人员组成, “掌金玉锡石之地,而为之厉禁以守之若以时取之,则务其地图而授之,巡其禁令”春秋战国、秦汉时代设置铁官,从事矿业管理汉武帝时期,还设立了铜官、金官等职位,从事矿冶管理三国时期,曹操设立官营冶铁机构,比如司金都尉、临冶谒者,主管铁业与冶铸西晋掌管矿业的官职为卫尉,东晋时期不设卫尉,由少府管理隋朝时期,在大府寺下设掌冶署,从事矿业管理唐朝在全国各地设有冶官,随着矿业开发的繁荣,唐时期在全国各地设有冶官达271个。

      宋代的矿业主管机构相对完备很多主管矿业的机构为工部,工部下设虞部郎中,负责管理冶炼事务同时还有监、务、场、坑、冶等机构,分别负责监管、收税、收购、采矿、冶炼等事务监是主监官的驻地,凡是有铸钱的场所,都设置监;务是矿产收购站或矿冶税务所;场是矿场;坑是矿坑,每个场可以有若干个坑;冶是金属冶炼场,一个冶所需要的矿石往往由几个场来供应元代在全国各地设立总管府或提举司,管理矿产资源的采炼事务明代洪武年间设立铁冶所,永乐年间设立金场局、银场局等机构负责管理金属矿业清朝末年,根据《大清矿务章程》规定,中央的管理矿业的机构为农工商部,各省的负责机构为矿政调查局2管理制度2.1“官山海”的专营政策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实行“官山海”政策,即矿产资源由国家控制和管理,主要是盐铁专营,禁止民间开采矿山据《管子•地数》记载,凡是有矿山的山区,都要“谨封而为禁有动封山者,罪死而不赦有犯令者,左足入,左足断;右足入,右足断 ”由此可见,当时齐国对私自开采矿山的处罚是很严厉的但是,对于开采铁矿,却是允许民间开采的,只要向政府缴纳一定的税即可,税占到总盈利的30%楚国禁止民间开采金矿一旦私采金矿被发现者,处以极刑 《韩非子•内储说上》上记载“荆南之地,丽水之中生金。

      人多窃采金,采金之禁,得而辄辜磔于市 ”晋国以及后来分离出来的韩赵魏三国,均不实行盐铁专营,允许民间开采矿山、冶铁秦代继承了战国时期的矿政,对矿业实行官营民采、收取税利的管理政策后来有人说秦始皇“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1] 汉代绝大多数年代实行盐铁专营,只有少数年代实行盐铁开放政策汉初实行分封制,允许分封的诸侯可以自行开发矿业,导致盐铁实际为少数豪强大族所控制文帝时期“弛山泽”,国家和百姓同时拥有矿业开发权武帝时期,为增加中央财政收入,削弱地方势力,实行盐铁官营,私铸铁器的,加以治罪魏晋时代,矿业基本上是官营,禁止民间开采、冶铸,但是一些豪强地主“封固山泽”,自己设置冶炼场所,采炼铜铁、货币等隋朝时代,将铜矿的开发权收归国有,但对于铁并未实行政府专营唐初也并未对铁实行专营,太宗和宪宗时曾禁止私自开采金银,后来又有一段时期允许私采金、银、铜矿,国家收税,矿税为收入的20%元代的官办铁矿,主要集中在北方关于汞矿,北方一般为官办,南方为民采关于锡、铅矿,政府实行生产经营许可制度,由用户申请获得锡引,然后方可经营,类似于当时的盐引制度明代基本上沿袭了元代的矿业制度,虽然各种矿产资源冶炼场“屡开屡闭”。

      明代实行官矿政策,限定金银等贵金属基本上只能由官府经营,铁、铜、铅、锡等矿,也由官府负责采冶,民间只能开采其他一些相对不重要的矿产,并要取得官府同意,缴纳一定的税收2.2鼓励民间开采在矿产资源开采方面,宋代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探矿, “踏逐矿苗所在”[2] 这个机构为提点坑冶铸钱司,内有检踏官数名负责探矿与此同时,政府鼓励民间探矿报矿,并给予一定的报酬和优惠政策一是给报矿人一定的赏酬;二是给予报矿人优先承买矿冶产地的权利;三是给报矿人预借开采经营的工本钱出于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和居民生活秩序的考虑,宋代法律还规定了不可开采的禁地,主要是寺院、祠庙、公宇、坟地等地方清代已颁布制定了较为完备的矿政条例,以康熙年间颁布的《钱法十二条》为例,它详细规定了从矿手工业的管理、采禁、矿税到矿业经营方式等清代关于是否允许民间开采矿产资源,政策是经常变化的鉴于明后期的矿监之乱,以及各种抗清势力的存在,清初40年对矿山采取了严格的封禁政策因铸币需要,康熙十四年稍稍放宽了铜、铅矿的开采康熙年间,规定在政府监管的前提下,民间可以自行开采铜、铅等矿雍正时期禁止开设新矿,但均不允许开采金、银矿乾隆年间改变了封闭金、银矿的规定,经官方批准、登记后,可以开采金、银矿。

      嘉庆年间,金、银、铅矿不允许民间开采,百姓申请开采的,不但不准许,还要治罪道光年间,政策又弛缓一些清代放弃了明代的官矿政策,认为官矿政策得不偿失, “山泽之利,官取之则不足,民取之则有余”[3] ,所以清代矿业大多数为民办,官办的占少数康雍两朝的民办矿业经营规模比较小,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害怕一旦规模变大,有聚众反抗的危险,从而危害皇权,所以康雍两帝限制矿业发展,比如下旨规定只能贫民在本地开矿,并限制利润,不允许招商开厂乾隆朝开始招商开采,矿业生产经营规模发展迅速比如,云南吴尚贤的茂隆银厂,有工人两万多人2.3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关于生产经营管理,宋代有劳役制、招募制和承买制三种形式官营的企业采用劳役制,被劳役的人不断进行反抗斗争,迫使官吏不得不把劳役制改为招募制,从而对冶铁生产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承买制对后世的矿产经营影响最大承买制是指官府通过与私人订立契约,将矿场的生产经营权转给私人的经营方式契约一般规定承买年限、产品分配比例、官府抽税比例等事项宋代为加强对矿业生产经营的管理和监督,在矿业生产经营中推行保甲法,来防止和追究矿场内的犯罪宋代的禁榷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矿产品的禁榷,各种矿产品的开采和流通,均在政府的严格监控之下。

      不同矿产品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不同,政府对它们也采取了不同的禁榷与流通政策明清时代的矿业中的劳动用工制度性质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卫军匠户的劳役制变成了雇佣劳动制,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清末的《大清矿务章程》规定了矿业管理、矿商、矿权、矿照、勘矿、开矿、租税、中外合股等内容从中央到地方,有农工商部、矿务局、矿务调查员、测绘员等机构和人员从事全国矿业的管理对矿权作出明确规定,矿产资源为国家所有,任何团体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私自开采规定了开矿许可证为勘矿、开矿、试采小矿等三种规定了甲、乙、丙三类矿质的开采办法,6个月内必须切实开工,开矿执照有效期为30年,续办延长20年各种矿产资源中,管理最严格的当属硫磺和硝,它们用于兵器,所以产出均由官府收购,一旦满足军需,就立马封矿银矿是主要的贵金属矿,清代禁止私采,地方银课足额即封闭矿场铜是最受政府重视的矿场,因铸造货币所需,一方面大力提倡开采,另一方面严加控制铜炼好后,二八抽课,其余由官府收购,形成专卖制度政策最宽的是煤的开采私人如果在官山开采的,要缴纳一定的税;在私人的地面上开采的,不需要交税,因为已经缴纳过田赋了2.4岁课制度宋代关于民间采金、银、铜矿的,政府每年加以收税,矿税一般按产量的20%~30%收取,也称为“岁课”。

      除此之外,也有官营矿业,一般由士兵和罪犯劳动,所得矿产无偿上交政府元代继承了宋代的岁课制度,但也呈现一些变化,就是实行“包采”制度根据需要,调拨一部分民户为从事某一种矿产资源的采冶户,专门从事采冶,对于所得的矿产资源,政府从中抽成,一般是总产量的30%同时,设立总管府或提举司管理采冶户至元四年,曾制定条画五条来维护矿冶税收3特点1)关于矿产资源立法管理的历史比较悠久西周时期国家就有相关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机构在《礼记》 、《管子》 、 《山海经》等书中,都能找到关于矿产资源管理的规定2)矿业立法与经济发展水平、矿业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矿业水平的提高和发达,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会推动统治者随时修行新的律例,以控制和调节经济发展,法律也随之逐步走向发达完善3)政府关于矿业的政策,很大程度上出于政治利益的考量采取封禁政策,不准民间任意开采,多是因为政权尚不稳固,政府害怕流民聚众滋事清统治者认为:“开采一事,……人聚众多,为害甚巨从来矿徒,率皆五方匪类”,因此决不应“逐此末利”而使匪类“乌合于深山穷谷之中”[4] 4)对于矿产资源的开采实行税收政策,一般税率为产量的10%~20%有的朝代实行定期征收,比如宋、元、明时按年征收,称为“岁课”。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