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连杆弹簧复位自动调偏装置.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414552735
  • 上传时间:2022-12-3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3.35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引言皮带运输机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运输的东西 沉重,和货 物在往运输带上放的时候的方向方法不同,所以会导 致运输 带的跑偏,我们这里研究的 就是防 止运输带 的跑偏 过程在带式输送机运转过程中,输送带的 纵向中心线偏离输 送机理论中心线的现象称输送带跑偏它的表现是输 送带边 缘至托辊或滚筒边缘的距离 与理论 值相比或 大或小 输送 带 的跑偏会使 输送带 与机架、托辊 支架 相摩擦,造成 边胶 磨损 严重的跑偏会使输送带翻边,若在滚 筒表面边缘有凸起的螺 丝头、覆盖胶层局 部剥离、划伤等 事故跑偏会导 致输送机 的事故停机次数增多,影响生产;跑偏还可能 引起物料外撒, 使输送机系统的运营经济性 下降为此,曲柄连杆式自动调偏装置最突出的特色是曲柄连杆机构 调偏架通过滚动轴承安装在底座上,两端对称连接制作的连杆,连 杆末端固定立辊安装在曲柄上的两侧立辊靠近输送带边缘,一有 跑偏出现,输送带就压向该侧立辊,使立辊随着曲柄向外转动,曲 柄和连杆拉动调偏架按输送带运行方向旋转一定角度,从而产生调 偏特点:1 这个装置是无源 装置,结 构简单 ,经济实 惠2 通过连杆作用, 比不使用 连杆的 调偏方式 大,作 用快。

      3 通过复位弹簧的 作用,可以减少 没有复位 弹簧时 ,皮带在 托辊上左右 蛇形的 运动状态 ■11—立辊 2 一调偏架3 —支架 4 —底座5—中间转动部分 6 —连杆 1 7 —连杆 2整体调偏工作原理图2 系统分析2.1 工作原理连杆弹簧复位式自动调偏装置最突出的特色 是连杆 弹 簧复位机构由上图分析,调偏架通过滑动 轴承固 定在轨道 上,两端对称连接连杆,连 杆2末端 固定立辊 安装 在连杆 上 的 两 侧立 辊 靠近 输 送 带边 缘 ,一 有 跑 偏出 现 ,输 送 带 就压 向该侧立辊,使立辊立即随着连杆 2向外转动,连杆拉动支架按输送带 的运行 方向旋转 一定角 度,从而 通过受 力分析, 产生调偏作 用,当 皮带回到 中心时 ,在一侧 弹簧的 作用下, 支架又被拉 回到了 不偏转的 位置上 从而 也就完成了 整个的 调偏过程2.2 初始条件:输送量Q = 2000t/h托 辊间 距 a=1.5m皮带带宽B = 1200mm 带速 V = 2.5m/s2.3计算过程与分析 2.3.1阻力计算 (1)输送机 所受的 主要阻力 (ISO5048 ):F = fLg[q +q +(2q +q )cos 6H R 0 Ru B G模拟摩擦系数gqR0f= 0.020 工作环境良 好、制 造、安装 良好,带速 低,物 料内摩擦 系数小 。

      托辊长度 重力加速度输 送 机 承 载分支 每 米 托辊 旋 转部 分 质 量 查表取20kg/mqRuqB输送 机回程分支 每米托辊 旋转部 分质量 每米输送带 质量qG查 表 为 23kg/m 物料每米质量 q亠 /G 3.6v =222.22kg/m6 机身倾角6取3°最后求得F =H26.57N此毕业设计已通过答辩,详细计算・完整说明书和全奁设计圏纸,请联系扣扣:@®®®⑧④①⑥零④;⑨⑨④®®@®@Drawingl Drawingl盟弾簧 A2立MDrawingl胶连杆2DrawinglA2轴瓦Drawingl 立卑「阳Drawi ngl轴民A3Drawing2 Drawing2AO装配冒 立棍的杆「Drawing3 立卑的轴瓦Drawing 3 连杆1冲Drawin g4 立卑的轴瓦Drawi ng 6 立卑的装配虱A2最后的 A2DrawingB Drawing^的 Al连杆hualunAO 总装配囹封面,摘要 IK4•心得体会经过两个星期的努力,我终 于将机 械设计课 程设计做完 了.在这次作业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一遍又一遍的计 算, 一次又一次的设计方案修改这都暴露出了 前期我在这方 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

      至于画装配图和零件图, 由于前 期计算比较充分,整个过程用时不到一周, 在此期间, 我还得 到了许多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在此我要向他们表示最诚挚的 谢意.尽管这次作业的时间是漫长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不 仅对制图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Au to CAD ,Word这些仅仅是工具软件,熟练掌握 也是必需的.对我来说,收获最大的是方法和能力.那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与能力.在整个过程中,我发现像我们这些学生最最缺少的是经验,没有感性的 认识, 空有理论知识, 有些东西很可能与实际脱节. 总体来说, 我觉得做这种类 型的作业对我们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它需要我们将学过的相关知识都系统地联 系起来,从中暴露出自身的不足,以待改进.有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合 众人智慧, 我相信我们的作品会更完美!参考文献[1] 宋伟刚,通用带式输送机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5[2] 张钺 ,新型带式输送机设计手册,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2[3]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弹簧•起重运输件•五金件,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4.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