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学年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35页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学年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是文章大国,中国散文更是源远流长, ,在殷商时代初具特质,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中国文学重要门类自由、开放、包容、博大,是中国散文的独特气质,它植根中国大地,元气蓬勃, 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国散文 喷薄的生产态势、磅礴的创作力量、多元的文化禀赋、厚重的文学积淀,是中国文学中不可忽视的力量由此我们想到编选一套新世纪以来的优秀散文选集,并且以“观”与“天下”之间的动静、起承、转合,命名为《观天下·新世纪散文精品文存》。
观天下,其实亦是一种天下观江山盛文藻,风流亦吾师昔者,老子观道,张衡观天地,陆羽观茶茗,鬼谷子观兵势进退,司马迁观史海沉浮,徐霞客观山川纵横,曹雪芹观人情厚薄……但有如兰之心,如炬之眼,世间万物,莫不可观,每观一物,莫不有所得因此,中华文化时有天光迸射,奇绝突进——( ),观天下事,察世间理,洞幽烛微,豁然开悟,由此写下 篇章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漫长历史的某个节点,在广袤大地的某个角落,忽然就会有人源于一生默默积累,也源于一时灵感驾临B.忽然在广袤大地的某个角落,在漫长历史的某个节点,就会有人源于一生默默积累,也源于一时灵感驾临C.在漫长历史的某个节点,在广袤大地的某个角落,忽然就会有人源于一生默默积累,也源于一时驾临的灵感D.忽然在漫长历史的某个节点,在广袤大地的某个角落,就会有人源于一生默默积累,也源于一时驾临的灵感2.与划线句子“……”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他说:“我……我不是你的……朋友”B.有春天的太阳,夏天的向日葵,还有……C.成岗说:“老许,你……”D.这个呢……呃……我也不太清楚3.文中填充面横线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浩浩汤汤 淋漓酣畅 呈现 灿烂B.浩浩汤汤 痛快淋漓 展现 灿烂C.熙熙攘攘 淋漓酣畅 呈现 辉煌D.熙熙攘攘 痛快淋漓 展现 辉煌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的楼兰古城,是人类向大自然过度索取留下的深刻教训;润泽一方的都江堰,记录下中国人 利用自然的朴素智慧;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代塞罕坝人接力传承,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人类与生态环境互动的诸多事例,一遍遍警示和昭示我们: 、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已走到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已是必然选择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生态创伤,也为社会制造了大量的财富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我们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如今,绿色生活方式已经是中国社会的新时尚,生态环保思想日益成为主流文化垃圾分类制度逐步推进,绿色出行为“最后一公里”难题找到了答案,“地球一小时”等环保公益活动 ……( ):保护环境的自觉,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黄沙漫天 妥善 杀鸡取卵 如火如荼B.黄沙漫天 妥当 以卵击石 如日中天C.过眼云烟 妥善 杀鸡取卵 如日中天D.过眼云烟 妥当 以卵击石 如火如荼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生态创伤,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B.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C.工业化为社会制造了大量的财富,也留下了满目疮痍D.工业化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也留下了满目的生态创伤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热爱自然的情怀,凝结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B.对自然的热爱,凝聚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C.热爱自然的情怀,凝聚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D.对自然的热爱,凝结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18年生产的国产剧中,现实题材占比超过了63%现实题材热”已成了电视剧创作的一脉主流,不过我们的电视剧现实题材多而精品太少目前一些作品中,存在着部分情节和人物设定与现实生活联系不紧密、烟火气欠缺的现象,导致人物、情感、逻辑都难以触碰人心因为缺乏生活、远离人民,“伪现实”败坏了生活的质感,也由此被观众抛弃电视剧该承载怎样的内容?“时代说书人”这个比喻异常生动当剧作不能从历史发展的趋势中把握叙事的脉络,在历史感、时代进程感缺失的前提下,剧中人物动机不明,精神力量便无法彰显值得注意的是,“献礼”不是方法论,也不是生硬地喊口号,更不是“时也势也”的投机主义。
献礼剧的本质依旧是剧、是故事,用故事打动人心才是有效的献礼摘编自《现实题材剧热发出提醒:我们离精品剧还差几步?》)材料二:2015年—2018年电视剧类节目点击量及占全网各类视频节目点击量百分比走势图(资料来源:中国电视剧2018年产业调查报告)(资料来源:中国电视剧2019年产业发展报告)材料三:对于擅长跟风的影视行业来说,2017年现实题材一火,好多影视公司都打出“现实主义”的旗号但一个巨大的误区是,很多影视公司把现实主义和现实题材混为一谈,以为拍了现实题材,就必然是现实主义于是,今年的所谓“现实主义题材”剧,很多是“伪现实”的这些作品,充斥太多的谈情说爱,却再没掀起观众对都市生活的如潮讨论完美人设、高端职业、时装造型、狗血情感,几乎成了标配,以这种思路拍出的“悬浮剧”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是不是现实主义题材,不是通过服饰、年代等简单评判要素来界定的只有那些符合当代人对于理想、信仰的内在精神需求,在人物身上找到彰显积极向上的精神,才是现实主义题材的内核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下的国产剧真的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倒是在最近,《大江大河》《那座城这家人》等剧的出现,终于开始为“现实主义题材”正名。
摘编自《国产剧小年,期待回归初心》)材料四:电视剧《都挺好》收官至今,影响力仍在延宕,在支撑其成为“爆款剧”的特征构成中,除了突出的收视率外,还有贯穿整个播出历程的21亿次累计微博话题阅读量、100余条热搜以及视频网站的数十亿次播放量,形成了对跨媒介传播的广泛覆盖而大结局之后突然走红的“苏大强表情包”使之从电视剧本身的关注对象,向其他社会议题蔓延开来,形成了穿透行业壁垒的生命力和参与性从《奋斗》(2007)与《蜗居》(2009)到《虎妈猫爸》(2015)与《小别离》(2016),再到《都挺好》中所讨论的核心议题,这些电视剧阶段性地呈现了关于“80后”一代“拼搏十年”的整体叙事:十年之前,意气风发的青年们踏上社会,却遭遇了窘迫的现实处境而当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艰难地、突破性地解决了购房、结婚和繁衍后代等难题之后,却立马迎来了下一代的教育问题和作为独生子女的父母养老问题与此相似的是,《平凡的世界》中的农村现代化、《大江大河》中的小城镇改革与《大浦东》中的都市创业传奇也能在相同意义上形成连贯的叙事史诗与更具力量的时代强音摘编自《近年来的“爆款剧”是这样炼成的》)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前我国现实题材的电视剧所占比例很高,已经成为电视剧创作的一支主流,但有些剧因人物、情感、逻辑不能引发观众共鸣而成不了精品。
B.2017年中国电视剧现实题材作品成绩喜人,到了2018年,出现了“伪现实”电视剧,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影视行业特别善于跟风C.2015到2017年电视剧类节目的点击量及占全网各类视频节目点击量百分比逐年上升,而2018年电视剧类节目的这两项数据都呈下降趋势D.“苏大强表情包”说明人们观看电视剧时既关注了电视剧本身也关注了剧中涉及的社会议题,这也说明好的电视剧能使现实世界与互联网紧密联系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2017年,在所有电视剧中,军旅题材的电视剧所占比例最大,但到了2018年,这类题材剧的比例大幅减少,与之有着相同境遇的还包括古装剧B.献礼剧不能只是贴着献礼标签的电视剧,不是思想的简单诠释,也不是生硬地喊喊口号,而是要用生动的故事、典型的人物打动观众C.《都挺好》成为爆款剧是因为其收视率高和形成了跨媒介传播的广泛覆盖局面,而最重要的是其关于“80后”一代“拼搏十年”的整体叙事D.与2017年相比,2018年贴近现实生活的都市情感剧的比重增加最为显著,这说明创作者对现实主义电视剧的关注程度有所增强3.要拍摄出精品现实主义电视剧需要关注哪些具体的问题?请结合文本,从情节、人物、思想三个方面简要探究。
4.下面的对联不是以“黄鹤楼”为吟咏对象的一项是A.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B.景物未全非,独恨难招天上鹤;乡关何处是?几回欲问楼头仙C.老子兴来,除开辛氏岂无酒?高人辈出,压倒崔公便是诗D.大河奔海,斜日恋山,妙景宜从高处赏;千古奇观,五言绝唱,名楼长借好诗传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与东吴生相遇韦庄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注]泰阶:星名古人认为泰阶星现,预兆风调雨顺,民康国泰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以水上浮萍作比,形象地写出了流离失所的“十年身事”各”字表明东吴生与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B.颔联是说年华逝去之痛和战乱流离之苦折磨诗人,以致衰老,竟不觉花之美,只好借酒浇愁诗意凄凉,字字酸楚C.尾联意为;趁未衰之年,暂拼一醉,破涕为笑;期望今后河清海晏,国泰民安这是诗人聊以自嘲,也是自许自慰D.全诗刻画了一位多年漂泊、年华已逝、感世伤怀而又不失美好愿望的诗人形象语言生动辛辣,极具讽刺性2.全诗对比贯穿全篇,试赏析这种手法的运用6.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2)塞上长城空自许,____________陆游《书愤》)(3)柳永《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几句,从对方着笔,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采用同样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中国正处于各方军阀的混战,各种政权此起彼伏,但思想领域也从未停下前进的步伐,尤其是北京大学,在校长蔡元培的领导下,引进了开放的学风,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