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音乐下册 第5课《游戏》教案 人音版.doc
9页一年级音乐下册 第5课《游戏》教案 人音版教学目标1.能在聆听《火车波尔卡》时,用动作表现欢快活泼的情绪 2.能用欢快后排的声音演唱歌曲《火车开啦》,并能和伙伴合作,用三声部模拟火车开动的效果 3.能用灵巧的歌声,清晰地演唱《拍皮球》并能按图谱用双响筒和三角铁为歌曲伴奏4.能气息连贯地发“wu”声音5.能准确听辨别钢琴音色,并随钢琴曲《跳绳》的速度变化,用动作做出反应教学重点1.能用听唱法完整的演唱、表现歌曲2.能准确的演唱歌曲的歌词 教学难点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光碟等计划课时3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1.做“开火车”的游戏,导入乐曲的聆听2.发给学生鞋写有几个地方地名的卡片 二、新课教学1.按照课本图示节奏朗读儿歌,从火车启动“呜——咔擦咔擦咔擦咔擦……”到站名前,手持地名卡片的学生举起示意,并说:“ⅹⅹ站到了,请下车”集体回答:“谢谢!再见!”继续启动火车,接着读拍儿歌……依次类推2.熟练后边读边拍节奏并加入动作来表现游戏的基本动作:以横排为基础,第一位学生作司机,其他学生双手搭在前面同学的肩上做车身,双脚随节奏一拍一下踏步前行模仿车轮到站后搭肩的队形换方向火车重新启动。
3.聆听乐曲听前思考:“听一听,说说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生听后说说听到的声音4.复听音乐5.自编动作模仿车轮转动6.表现音乐主题第二课时一、聆听钢琴曲《跳绳》1.完整聆听乐曲生说说乐曲演奏的乐器和乐曲的情绪2.复听乐曲,注意乐曲中速度的变化3.师做几张代表速度变化的色块或线条图片生把听到的先后变化,在黑板上摆出来4.生用模拟跳绳的动作感受乐器速度的变化5.做听音乐分辨音色的练习二、演唱《火车开啦》1、完整聆听歌曲生说说歌曲中火车启动、行驶、到站的声音如:火车汽笛声、火车启动由慢到快、正常速度行驶、到站由快到慢2.用听唱法学歌曲3.三声部节奏练习:wu – wu – wu – wu –hong long hong long hong long kacha kacha kacha kacha注意:切忌喊叫,注意动作与歌曲节奏的协调一致4.表演歌曲,加入三声部的节奏5.师用钢琴伴奏,生有感情表演6.清唱歌曲7.生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8.拓展、聆由歌曲《火车开啦》改编的器乐曲《火车开啦》第三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1.教师导语: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来举行一场有趣的运动会,你们想参加吗?(学生回答)2.教师从盒子里拿出一个皮球,问:小朋友都拍过皮球吗?谁来拍给老师看看?3.学生自由活动,徒手做拍皮球的动作。
4.今天咱们要举行的第一场比赛就是拍皮球比赛5.教师提出拍皮球的要求:请小朋友学着老师的样子,听着音乐节拍有节奏的拍皮球评价:谁拍的好,在相应的组下贴一个笑脸,以示鼓励过渡语:刚才大家伴着一首欢快的旋律,做游戏,拍皮球,有人还为他填上了歌词,写成了一首歌,歌名就叫拍皮球,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吧二)师生合作,学习歌曲1.教师多媒体出示画面,学生欣赏歌曲,并跟着歌曲做拍球的动作2.朗读歌词要求:按节奏朗读歌词,解决附点音符可以看学生情况是否继续做拍皮球的动作)3.学生学习并演唱歌曲主要采用听唱法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解决重点难点4.学生熟练演唱歌曲2~3遍,可采用分组唱或者借口唱等一些形式让学生更加感兴趣5.边唱边拍请学生一边演唱一边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成两组练习降低难度,一组小朋友演唱,一组小朋友拍此时,教师评选出冠军,亚军,季军)过渡语:拍皮球是小朋友喜欢的一种活动,那小朋友还喜欢那些活动呢?(学生回答:跳绳,拔河,游泳……)三、编创与活动附送:2019年(春)一年级音乐下册 第5课《火车波尔卡》说课稿 人音版尊敬的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将给大家带来一节非常有意思的音乐欣赏课接下来请随我走进音乐《火车波尔卡》。
教材分析《火车波尔卡》是人民音乐出版一年级下册 第5课 “游戏”中的一首管弦乐曲是对本单元歌曲《火车开啦》的一个情感延伸让儿童在游戏中了解社会,学会生活,在游戏中成长基于此我对作品进行了深入分析 《火车波尔卡》是奥地利作曲家爱德华.斯特劳斯的管弦乐作品之一是为了一家铁路公司通车典礼而创作的乐曲乐曲降B大调、2|4拍、快板,复三部曲式全曲采用写实的手法,对蒸汽机车启动、加速、行驶、到站做了细致的描绘是一首非常典型的具有一定描绘行色彩的乐曲全曲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A段主题,跳跃的曲调和倚音形成的跳进音程明朗欢快,仿佛人们乘坐火车时愉快地哼唱着波尔卡旋律;第二部分B段主题,跳跃性很强,象征着火车在加速行驶中;第三部再现A段主题,简洁明快的旋律结束乐曲整首乐曲洋溢着欢乐的气氛,感染着每一位听众《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了音乐与人和音乐与社会关系音乐教师应把音乐置于生活背景之中,用生活去引领孩子的探索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学情分析现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喜欢模仿是他们的天性在本课的设计时,我紧密结合了一年级学生年龄特征、认知能力和他们的生活实践经验,在课堂教学中突出模仿性和表演性,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丰富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火车的探究欲。
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有效教学对个人的发展功能,设置如下三维教学目标:1、感受音乐描绘的火车形象,体验乐曲活泼欢快、明朗的情绪丰富情感体 验,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火车的探究欲情感、态度、价值观)2.采用听、拍、唱、演、奏等多种活动方式,感受波尔卡舞曲的节奏特色过程与方法)3.用铃鼓、串铃和三角铁参与主题乐段的演奏并能听辨主题乐曲,感受乐曲不同的音乐形象和乐曲的结构知识与技能)教学重难点为有效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实现教学行为的有的放矢,依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设置如下教学重难点1、 通过聆听乐曲火车的形象,体验音乐轻快、活泼的情绪2、 能听辨乐曲主题部分,体验波尔卡舞曲的节奏性特点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难点:能用打击乐器(铃鼓、三角铁、串铃)合作参与b段音乐的演奏 通过聆听音乐,对生活中火车有进一步探究欲望说教法依据新课程与学生认知发展现状,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我采用了 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 以欣赏聆听为主,对音乐作品进行聆听、联想、想象、模仿、分析、比较等激发学生自觉体验 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主要是以练习法和律动表演为主将音乐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和发展音乐表现能力。
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主要以发现法为主,通过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图形谱,和乐曲结构得出所学知识说学法音乐教学倡导完整而充分的聆听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在学生积极体验下,充分展开现象,并保护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因此,教学中我有意识进行学法指导,用听、说、演、奏多中形式体验音乐,交流互动,升华情感,达到从音乐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具体方法如下:1、自主学习,主动探索2、交流互动,快乐习得3、创编表演,充分体验教学过程本课教学过程分为五个步骤首先在音乐的引领下创设去旅游的情景,见学生带入坐上火车的氛围中一、欣赏图片,激活想象1.孩子们,你们喜欢旅行吗?老师带领大家去看看游览一番吧播放课件:奥地利美丽的风景和名扬世界的音乐家,并告诉学生这是一个音乐之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2.孩子们想不想到音乐之乡去看看呀?那我们可以乘坐哪些交通工具去呢?你听,这是什么来了?(引出课题——火车二、整体感知,初步体会1、欣赏全曲这辆火车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2、动作模仿火车播放音乐,学生做动作体验)3、聆听引子这辆火车是准备启动出发还是进站停止了?通过这问题有意识让学生去关注音乐的引子部分4、从而去关注引子的启动速度。
由慢到快并通过用动作体验,去有意识的记忆火车启动的形象为聆听主题乐段打下基础三、分段聆听,突出重点1.聆听主题a段(分段听a段,目的听节奏xx x)首先从熟悉主题a段节奏为切入点教学过程:听节奏小火车启动的音乐中,每一乐句后面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节奏,你能听出来吗?(播放音乐,学生听,听后交流)初听时能听出节奏的只是少数学生,并只能对此有点感受那么怎样让大多数学生都听到这个节奏于是,教师有意识的敲节奏把你认为火车在说话的地方用手把它敲出来通过这样的无声引导节奏再出示节奏并通过认识节奏接着拍节奏和数乐句节奏最后(6)游戏“开火车”巩固乐句的节奏性从听节奏,到敲节奏,再到出示节奏,拍节奏,此教学过程采用了层层深入法和循序渐进的方式,让学生感受音乐中的节奏型而节奏型的提炼是为了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感受波尔卡舞曲特点这是整节课的教学重点2.聆听主题b段(分段聆听b段)(1)对比欣赏:听火车加速形象并图线谱的方式表现乐曲,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感受乐曲的强弱力度变化为加入乐器的演奏作铺垫这是一个难点的设计2)图线谱感受:我们的乐器朋友也想来表现火车加速但要演奏乐器,必须得看懂这段演奏图3)画谱,感受力度。
这是一个难点的突破通过学生感受图形谱走向和观察图形谱中的强弱力度上的变化?得出结论:从强到弱为选择乐器做铺垫最后老师(4)教师出示乐器让学生在观察和讨论,探索中明确乐器的演奏方式设问:A:这是什么哪三种乐器?B:想想看:用什么乐器在图形谱中的什么位置演奏?(生思考,同桌交流,然后汇报)C教师示范乐器演奏oo用铃鼓;曲线 用串铃拍师点拨每个乐器在图中演奏的位置和乐曲的强弱变化这是演奏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5)徒手练习:现在我们分组练习一组单手拍凳模仿铃鼓;三组、四组拍腿模仿三角铁,二组晃手动作模仿串铃目的为进一步深化每个乐器演奏的节奏)(6)分组合作乐器演奏(自由练习,尊重个体差异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演奏乐器7)音乐看图演奏(全班)最后(8)完整表现主题A段加深对乐曲A部分音乐的完整性在b段音乐教学中,教学方法有探索法,发现法,练习法通过观察图谱的乐曲走向和强弱力度变化选择合适的打击乐为b段伴奏参与方式是合奏对于小学低段的孩子还说用不同的乐器参与合奏难点图形谱的展示就是一个难点的突破通过图谱给学生形象直观的演奏,降低了演奏难度同时也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个孩子都充分参与到音乐中来,体会合作和演奏的快乐。
教学用时为开课的黄金时间25分钟3.聆听中部B 段 (分段聆听第二部分)教师引导角色表演角色:火车司机、乘客让学生通过演和说的活动方式感受B部分旋律的欢快活泼情绪教学过程(1)完整听:(2)动作体验: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行进中的小火车体验火车司机的快乐3)用节奏朗诵儿歌的方式表演乘客的快乐4)分角色表演B部分音乐 (B部分的音乐是整首乐曲的一个中部,不作为重点聆听目的在感受中通过教学活动动静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第二部分音乐中火车跑行进的形象体验进行的速度和愉快的心情,把快乐旅行的心情进行到底用时5分钟)四、聆听全曲,突破难点(5)通过以上环节的层层深入,为聆听乐曲的结构埋下伏笔教学过程1.分辨颜色卡片情景创设:火车就要到站了,火车上的列车长要来检查火车票了请轻轻拿起凳子下面的车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