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知识点与答题技巧汇总 讲义.docx

28页
  • 卖家[上传人]:wen****18
  • 文档编号:597874686
  • 上传时间:2025-02-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5.87KB
  • / 2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2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知识点与答题技巧汇总 讲义【附录2024年一模文言文高频分析题汇总】【考情了解】1、通常为议论性文言文一般是作者针对某种现象或问题表明观点、阐述道理的文言文作者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以记叙、描写为引子,以议论、抒情为旨归2、说明性文言文为小众,若考查,考点类似初中说明文,说明方法、说明对象的说明特征、语言特点3、议论性文言文:考查学生在理解文意基础上对作者所阐述观点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归纳文本要点的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鉴赏富有表现力的词句的能力;难度相对较高的文句的理解能力;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分析文本思路结构的能力文言文的核心:记叙描写是基础,抒情议论是题旨一、文体简介(一)、游记类散文“记”是记叙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①表达方式上,既可记叙、描写,也可议论、抒情,较常见的是叙议结合②记类文常见题材有:记游(如苏轼《石钟山记》)、记亭台楼阁(如欧阳修《醉翁亭记》)、记物(如龚自珍《核舟记》)、记人记事(如归有光《项脊轩志》)、杂记等③记类文主旨:抒情、言志、说理等,常见表现手法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事抒情、借事说理、叙议结合等等。

      2.游记类文言文阅读技巧——四何四何:何人、何景、何情、何理①梳理作者游踪,即弄清作者游览过程和顺序②思考分析作者在游览过程中所感、所思、所悟,即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主旨③分析鉴赏作者在写景抒情中所运用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在文章中圈画出何人、何景、何情、何理等内容,最终得出作者的游览路线、写作意图、写作特色游记类行文思路:通常先说明游览原因,或游地名字来源、所处位置、周围环境等,接着写游览过程,对游地进行描写,后议论,发表看法3.游记类文本常考题型主旨概括、句段作用、句段赏析、表达方式、写作意图、写作思路、与课内比较等u概括类题型: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准确、全面地概括文段大意概括方法:①提取要点,判定中心句适用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明的文章;②抽象说明,即用自己的语言分析文章的观点态度;③综合归纳,即综合阐述文中的分论点注意遵循“出乎其外,入乎其内”的原则 u作用类题型:从内容和结构分析画线句段作用内容:概况内容结构:看位置分析1)开头:①交待时间、地点、背景;②通过烘托、铺垫引出下文;③描述某场景、现象为后文的议论、抒情做依托、张本或与之照应;④与下文作对比、反衬,突出后文的内容……;⑤引发读者好奇心,吸引读者兴趣,激发读者阅读下文的欲望。

      2)尾段:①总结全文,揭示主旨;②呼应开头,首尾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③卒章显志,点明中心;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④回味深长,引发读者思考注意尾段引用诗歌或名句:增加文章的文学性/趣味性/历史文化韵味;注意抒情手法或修辞的运用)(3)过渡段:主要是承上启下,结合上下文内容具体分析4)重复出现的句子:①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紧凑;②照应标题;③标明文章层次,完成立意升华;④突出文章中心意象,形象化概括文章主题u鉴赏题考查角度:(1)手法鉴赏:①结构层次:线索、层层递进或某种逻辑顺序、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②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正面、侧面描写)、抒情(直接、间接抒情)、议论、说明;③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象征、反衬、烘托、欲扬先抑、以小见大、以动写静、虚实相生、详写略写等2)语言鉴赏:①遣词造句:词语句子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 整句、散句、整散结合,长句、短句,口语句、书面语句等;②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对偶、反复、通感等;③语言风格:准确简练,周密详实,平实清晰,生动形象,流畅自然,清淡朴素,绮丽华美,直白率真,含蓄蕴藉,沉郁苍凉、豪迈刚劲等。

      u景物描写的角度和作用:(1)角度:描写角度从感官上: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通感【修辞】从视觉上:仰视、俯视、平视、远看、近观等从空间上:高低、远近从时间上:古今、昼夜从景物角度:形状、声音、色彩等:绘形绘色,绘声绘色用笔的角度:正面与侧面;繁笔与简笔;白描与工笔;动静;点面;虚实等2)作用:a.交代游览背景(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空间);b.介绍游览的进程;c.渲染气氛;d.衬托人物心情;e.突出人物思想;f.为下文抒情、议论做铺垫/张本u写作意图题型:文章查找类:通读全文,找出作者提到的写作缘由,尤其注意文章后几段内容;内容主旨类:概况归纳文章内容,根据文章后几段内容归纳出主旨一般是表达作者的学术思想,教育理念,对社会的思考等二)、论说类文言文1.论说文是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它要求有明确论点,有可信论据,有严密论证政论、文论、史论、学术论文等都属于论说文2.常见文体:(1)“论”,粗略可分为“文论”、“政论”(我们常接触的)以论证为主,有条理地阐发道理,要求善于析理如贾谊《过秦论》2)“说”,从内容上看可记叙、可说明、可议论,大多一事一议,发表作者对某个现象或问题的深刻见解,通常采用托物言志、设物喻理的手法。

      如韩愈《师说》阐明师这种职业的道理;柳宗元《捕蛇者说》是阐明捕蛇者为什么要以捕蛇为业的道理3)辩:辩,判别也,带有辨别性质,多是驳论性文章,驳证某个错误论点或辩证某些事实如柳宗元《桐叶封弟辨》4)原:推求本原,着重对事物的本原进行阐述如韩愈的《原毁》3.“论”与“说”界限很难分得那么清楚一般而言,人物论、史论等庄重一些的内容,大都采取“论”;一些接近文学散文的“说”,常不采取论这种体裁,如周敦颐的《爱莲说》,就不能改为《爱莲论》说”的语言通常平白如话,寓意深刻;“论”的语言往往纵横捭阖,汪洋恣肆,多运用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充满雄辩的力量内容上,“说”着眼于小处,一个社会现象,一种治学方法;“论”放眼于大处,引经据典、说古论今,对象往往是高官甚至君主4.论说类文言文的特点:(1)政论类文言文特点:从先秦至明清,中国古代文人尽管总是在“入世”和“出世”的边缘地带左右徘徊,其实心中最难割舍的还是仕途政治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所涉及的问题一般都是现实政治的反映或政治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一个王朝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往往成为后来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的素材他们思考和论证往事的得失,为后代的统治者提供新的治国方针,以纠前代之失。

      古代政论文一般的思想都是奉天法古,三纲五常,仁义道德等;争论的问题大多是人治和法治、德治和刑治、王道与霸道、民本主义和君主至上、尊贤和尊亲、义理和功利等儒家思想把政治和伦理道德紧密结合,强调“为政以德”,宣传“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讲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把三纲五常视为治国之本伦理化的政治思想对中国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2)文论类文言文特点古代文论就是古代文艺理论或说文学理论,即是文学批评,是专门评价文学作品的议论性文章我国古代自有记载于书面的文学作品开始,文学评论就蔚为大观其内容涵盖文论(画论),评论文学、绘画的文章及著作,包括各种文论、诗话,其中一些序、题跋等文言文也会涉及文论内容特点如下:①思维方式:具有直观领悟和内省体验的特点②论证方法:多用比喻、对比,少分析性的解释③文论范畴、概念内涵具有模糊性、多义性较多涉及对作者的道德伦理评价,而不是单纯的艺术评价5.论证方法①举例论证(事实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②引用论证(道理论证):引用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作用: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③对比论证: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作用:突出全面地论证……观点,让人印象深刻④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⑤类比论证:将性质、特点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较,从而引出结论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注意:比喻是两个事物特点相似,类比两种道理或关系类似⑥归谬法:先设立对方论点是正确的;再以之为前提进行合乎逻辑的引申,得出十分明显而荒谬的结论,从而驳倒对方的论点作用: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增强说服力⑦引申论证:通过对某一事物或现象,进行合乎逻辑的推导、引申而得出结论的论证方法⑧假设论证法:针对着上面所举的事,从反面进行假设,进而推论论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从而有力地论证中心论点6、论说类文言文阅读技巧(1)速读全文,整体感知:了解文章大意,判断体裁、题材,筛选重要信息,勾画重点词句2)理清文章论证思路:古代论说类文章基本保持了传统的抒情写志的习惯,即先对具体事件、景物进行描写叙述,后进行抒情说理,追求具体事物事件与所抒发情志之间的某种逻辑契合做题时,按照前后内容,读懂客观内容,辨明主观情志;并理清总分、对照、递进等层次关系,看出照应、铺垫、抑扬、烘托等结构关系;关注论证手法。

      3)关注重点句子修辞、表现手法、表达效果4)注意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的观点态度三)、序类文言文“序”作为一种文体,可分为“书序”和“赠序”1.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后,多介绍作家生平或写作目的,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参考资料,或给予必要的导引书序”多为叙述作者的意趣、写作缘起等,如欧阳修的《伶官传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等写在作品前面的称为“前言”前言”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写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列在后面的称“后序”或“跋”,如《史记・太史公自序》,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社会现象进行议论总的来说,介绍并肯定作品内容、作者治学理念的居多1)写在作品前面称为“前言”:内容多样,可以说明写书目的、成书经过、书籍的结构和特色、作者情况等2)列在后面称“后序”或“跋”:通常是作者总结性文字,表达对写作过程的回顾、对读者的感谢以及对书籍内容进一步解释或补充内容相对简洁,重点在于总结和反思3)按照作者可分“他序”和“自序”他序”指由他人撰写的序文他序”多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自序”是作者作家撰写的序文自序”内容多说明成书过程和写作目的4)按不同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的,属于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于议论,是议论文2.赠序:始于唐初,古代送别各以诗文相赠,用于临别赠言,集而为之序的,称为“赠序”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情感,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如:《送东阳马生序》这里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赠人以言”,内容多为长辈对晚辈、友人与友人间的临别期许、祝福、留恋、勉励、推崇、赞许之辞古人在赠序中,除叙友谊、道别情外,还阐述主张,议论时事,咏怀抱负,劝诫德行等,有的赠序甚至是作者不平则鸣的表现另还有“诗序”,如《<琵琶行>并序》,内容介于“书序”与“赠序”之间,多交代写。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备战高考语文 作文高分素材运用 人驾驶车“萝卜快跑”引热议.docx 备战高考语文 作文高分素材运用 0后双子星黄雨婷、盛李豪射下奥运首金.docx 人际意义与读后续写的意义构建-23年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提分技能.docx 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5种常见考法归类(解析版)2021-2025年.docx 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 解三角形7种常见考法归类(解析版)2021-2025年.docx 备考高考历史提能训练 附解析[34].doc 备考高考历史提能训练 附解析[22].doc 备考高考历史提能训练 附解析[12].doc 备考高考历史提能训练 附解析[1].doc 【小纸条】多样组合情景默写小纸条(高考60篇)混编检测1.docx 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文言知识梳理.docx 高中语文反反复就考这些.docx 续写的整体叙事与构思-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提分技能.docx 高考语文反反复复用的25页答题模板.docx 2025年高考真题——语文(上海卷) 含答案.docx 2025年高考真题——化学(重庆卷)含解析.docx 用明喻修辞格增添描述力度-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提分技能.docx 读后续写语篇整合“三环四步”-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提分技能.docx 语病全解:三万字涵盖六大语病+4种方法速判+17标志巧析+五年高考精练.docx 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解答题)6种常见考法归类(原卷版)2021-2025年.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