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仪操作规程.docx
10页实验教学中心仪器操作规程(管理员用)液相色谱仪2014 年 6 月 4 日制定2017 年 3 月 1 日修订一、开机及配置仪器1. 检查流动相:① 量是否能满足使用,不够要注意及时添加;② 纯水和缓冲盐流动相每天更换;③ D 通道 10% 的甲醇溶液每周更换 2 次,负责冲洗色谱柱、清洗针、清 洗缓冲环、灌注注射器;④ 小瓶 10% 的甲醇溶液每周更换 2 次,负责清洗泵头密封圈,更换之 后需清洗柱塞杆(本仪器每小时自动清洗一次,可不清洗);2. 打开主机:① 依次打开泵、自动进样器、柱温箱的开关,等待各部件电源灯和状态 灯点亮;② 正确连接色谱柱和检测器(柱 - 紫外、柱 - 荧光、柱 - 紫外 - 荧光);③ 打开相应检测器开关(未配置的检测器可不打开),等待其电源灯点 亮;3. 配置仪器:① 打开电脑;② 打开右下角仪器控制器;③ 调用合适的仪器配置模板( E 盘 HPLC 配置备份中选择,单紫外、单 荧光、紫外-荧光串接);④ 关闭仪器控制器,保存;4. 打开工作软件:① 打开工作软件;② 仪器 -主页界面确认各部件都被勾选,等待连接灯点亮;二、系统平衡1.流动相管道脱气:(目的是置换管道内流动相)① 旋松排气阀(金色旋钮、逆时针约两圈);② 仪器 -泵界面,调整 D 通道流动相比例为 100% ,勾选冲洗(忽略警 告执行),观察D通道管路内无气泡时可对其他通道进行脱气,每 次开机必须对D通道脱气;③ 依次按步骤②对欲使用的流动相通道进行脱气,不使用可不脱气,脱气完毕,旋紧排气阀;④ 设定流动相比例和流速(流速一般为1 mL/min),勾选打开泵马达;2. 自动进样器灌注:① 仪器-进样器界面,灌注注射器(至少 3 次),观察注射器内无气泡为止,等待模块状态变为绿色 Ready 时执行下一步操作;② 清洗缓冲环;③ 清洗进样针(若在方法中设为进样前清洗或进样前后都清洗,则此处 可不清洗);3. 柱温:① 设定温度为方法中要求的温度;② 没有特殊要求,一般设定温度为室温(冬季25°C、春秋30°C、夏季35°C),也可以不设定;4. 紫外检测器设定(使用时设定):① 勾选打开D灯和W灯(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选择只打开其中一个,开灯时确保流动相经过色谱柱和检测器),等待紫外检测器状态灯 点亮,预热平衡30分钟;② 参照方法要求设置波长;③ 监视基线,基线稳定后平衡结束,停止监视基线,开始准备进样;5. 荧光检测器设定(使用时设定)① 根据方法设置激发波长(EX)和发射波长(EM);② 监视基线,基线稳定后平衡结束,停止监视基线,开始准备进样;三、创建方法(数据 创建仪器方法)1. 仪器参数:① 选择 U3000;2. 信号采集参数:① 采集时间设定(需优化,要确保样品中所有组分都出峰,避免影响后续样品的测定);② 检测器选择(配置为单一检测器时无此步骤);③ 诊断通道设定为泵压力;3. 流动相参数:① 流动相名称一般要输入,避免遗忘;② 压力下限设定为 5~10bar ,压力上限设定为 300~400 ;③ 加速度、减速度一般不动;4. 流速参数:① 删除平衡阶段;② 调节流速和流动相比例进行等度设定,直接输入百分数值;③ 如需进行梯度设定,则依次添加时间、流速、比例、梯度变化速率, 第一梯度和最后梯度的流速和比例应一致,以保持基线稳定;5. 自动进样器参数:① 吸取速度设为3yL/s (样品粘度大时应减小),吸取延迟设为3s;② 排出速度设为15yL/s,排出延迟设为0s;③ 排出到废液速度设为20yL/s;④ 取样高度(针尖距瓶底)设为 2mm;⑤ 进样冲洗设为前洗,冲洗体积设为 100〜200yL,冲洗速度设为15〜20yL/s;f 宀 nt—46. 进样模式:① 一般不动,不选旁路;7. 柱温箱参数:① 设定温度为方法中要求的温度;② 没有特殊要求,一般设定温度为室温(冬季25°C、春秋30°C、夏季35°C),也可以不设定;8. 紫外检测器参数(使用时设定):① 根据待测物质选择测定波长;② 测定波长带宽设定为4〜5nm,为采集数据时前后延展的峰宽总和;③ 参比波长一般不设置,为所需扣除的背景吸收相对应的波长;④ 参比波长带宽一般为30nm,参比波长下限需远离测定波长上限;⑤ 峰宽理论上为色谱图中最窄峰的半峰宽,设定时选中使用推荐值,调整峰宽使采集频率介于 10~15Hz 即可;9•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参数(紫外检测器绘制AtX三维图谱时设定):① 根据待测物质选择测定波长范围;② 束宽设定为 1nm ,相当于扫描波长间隔;③ 峰宽理论上为色谱图中最窄峰的半峰宽,设定时选中使用推荐值,调整峰宽使采集频率介于 10~15Hz 即可;10. 时间表(需使用波长数目多于通道数目时使用):① 可测定不同时间不同波长的吸光度;11. 荧光检测器参数(使用时设定):① 根据待测物质选择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② 选择 2D 数据;③ 选中温度设置并设定温度为40°C(高于室温15°C以上);④ 峰宽理论上为色谱图中最窄峰的半峰宽,设定时选中使用推荐值,调整峰宽使采集频率介于 10~15Hz 即可;12•荧光检测器3D参数(使用时设定):① 根据待测物质选择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② 选择3D数据,并根据需要选择发射波长扫描、激发波长扫描或同步扫描;③ 选中温度设置并设定温度为40C(高于室温15°C以上);④ 峰宽理论上为色谱图中最窄峰的半峰宽,设定时选中使用推荐值,调整峰宽使采集频率介于 10~15Hz 即可;13•保存① 保存至“ 01- 仪器方法”文件夹;② 注释为主要条件(流动相比例、时间、波长等);③ 命名为日期+顺序号+用户名;四、创建序列(数据 创建 序列)1•仪器选择:① 选择 U3000;2•参数设置:① 设置名称格式;② 根据需要设置样品数和平行进样次数;③ 设置开始进样位置,注意要和样品所放位置一致;④ 进样量一般设为20 口 L;3. 方法调用:① 调用仪器方法;② 调用处理方法、报告模板、视图位置等;4. 生成样品表:① 保存至“ 05- 序列”文件夹;② 注释为样品参数(标样、试样、进样量等);③ 命名为日期+顺序号+用户名;五、 运行样品表1. 设置进样列表参数:① 根据需要设置样品类型、标样级别;② 可根据需要修改样品名称;2. 运行样品表:① 点击队列面板;② 添加待运行的序列;③ 确认完成序列后是保持仪器就绪状态(不是运行智能待机或运行智能关机);④ 点击就绪检查,检查无误后开始运行序列;六、 数据处理(数据 序列)1. 选择序列① 数据 -序列;② 选择已完成的待处理序列;2. 样品类型:① 标样选择校准标准品;② 试样选择未知;③ 溶剂或空白样选择基质;3. 标样级别:① 标样按浓度由低到高依次设定级别(新建级别);② 保存;4.检测参数设置:① 双击中间浓度标样的色谱峰,进入数据处理界面② 校准和处理,检测,运行 Cobra 向导;③ 若溶剂峰为倒峰,勾选考虑塌陷峰;④ 自动选择积分时间、基线噪声范围、平滑宽度、最小峰面积;⑤ 通道设置为所用通道;5. 组分表参数设置:① 校准和处理,组分表,运行组分表向导,不需设置;② 生成样品表,双击窗口下方条格,选择相对值最接近的峰,5%;③ 评估类型可以选择峰面积或峰高;④ 校准品方法可以选择外标法或内标法;⑤ 校准类型选择过原点或者不过原点;⑥ 若是多组分或混合标样,可F9快捷向下填充或者点击右键向下填充;⑦ 输入标样的实际浓度和浓度单位;⑧ 可删除杂峰组分,修改组分名称,然后保存;6. 看结果:① 峰结果是某一样品各组分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② 校准可观察标曲的相关系数;七、打印报告(数据处理界面)1.内容:① 总览,序列详细信息;② 积分,每个样品各组分峰的结果(峰高、峰面积等);③ 校准,标准曲线及其指标;④ 峰分析,峰的指标(峰宽、不对称度,塔板数等);⑤ SST,⑥ 光谱结果,三维曲线扫描(DAD检测器);⑦ 光谱库筛选,三维曲线比对结果;⑧ 总结,主要参数列表(保留时间、峰面积、峰高、样品量、峰类型); 2.报告出具:① 定量分析,一般选择积分、校准和总结即可,其他根据需要选择;八、待机(短时不用仪器时选择)1.清洗色谱柱:① 流动相中含盐,10%甲醇清洗所用通道 30min ,100%甲醇或乙腈清洗 30min;② 流动相中不含盐, 100%甲醇或乙腈清洗所用通道 30min; 2.低流速冲洗:① 设置流动相为纯有机相;② 流速设置为 0.1 或 0.05mL/min ;③ 注意调节压力下限为 0;3. 智能待机① 序列界面选择 0-Wash 序列;② 根据流动相是否有盐选择冲洗方法(无盐方法 1 、有盐方法 2 );③ 将序列状态由完成改为空闲,并保存;④ 提交序列,在序列界面设置完成后运行智能待机(下次运行序列前需 改为保持仪器就绪);九、关机1.关闭紫外灯:① 若使用紫外检测器,去掉勾选关闭 D 灯和 W 灯;2.清洗色谱柱:① 流动相中含盐,10%甲醇清洗所用通道 30min ,100%甲醇或乙腈清洗 30min;② 流动相中不含盐, 100%甲醇或乙腈清洗所用通道 30min;3. 关闭泵马达:① 等待柱温低于40°C,去掉勾选关闭马达;4. 依次断开各模块和软件的连接5. 依次关闭工作软件、电脑、仪器各模块6. 智能关机① 序列界面选择 0-Wash 序列;② 根据流动相是否有盐选择冲洗方法(无盐方法 1 、有盐方法 2 );③ 将序列状态由完成改为空闲,并保存;④ 提交序列,在序列界面设置完成后运行智能关机(下次运行序列前需 改为保持仪器就绪);九、其他注意事项1.用过缓冲盐的流动相通道应及时清洗,以免结晶磨损色谱仪部件;2.样品进样前一定经过必要的前处理,以防堵塞污染色谱通道和部件;3.避免手动旋转样品盘,以免位置发生偏移,损坏进样器;4. 突然断电时,应立即关闭主机电源开关,等待来电且稳定后再开机使用;5. 进样器附近禁止放置杂物,以免影响注射器驱动;6. 更换流动相时,要确保流动相之间的互溶,必要时要使用过渡溶剂。
7. 停止冲洗或停流动相时关掉泵马达即可,不使用暂停或停泵8. 序列前的方块为智能启动,不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