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课练《王戎不取道旁李》课后习题2套(附答案).docx
6页25 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一课时一、 注音戎( ) 诸( ) 竞( )二、比一比,组词语戎( ) 诸( ) 竞( ) 唯( )戒( ) 储( ) 竟( ) 维( )三、选一选1.诸儿竞走取之——“之”是指( )A.它,指李子 B.知道 C.他,指王戎2.人问之——“之”是指( )A.它,指李子 B.起来 C.他,指王戎3.取之信然——“之”是指( ) A.之间 B.它,指李子 C.的四、课文这个小故事,主要写王戎是个 的人答案】一、rónɡ zhū jìnɡ二、戎装 戒备 诸侯 储蓄 竞赛 竟然 唯一 维护三、1.A 2.C 3.B4、 善于观察分析,不盲从第二课时一、写出近义词戎装——( ) 竞赛——( ) 唯有——( )二、根据课文内容回答1.写出句子的大致意思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取之信然。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读一读,回答问题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解释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⑴诸儿竞走取之( )⑵人问之( )⑶取之,信然( )2.文章开头交代“王戎七岁”有( )作用A.王戎骄傲自大,从不把别人放在眼里B.暗示王戎年幼,间接写出了他的聪慧C.夸赞、欣赏王戎人为人3.翻译句子: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4.从“信然”一词看,旁人对王戎所述理由抱有怎样的态度?( )A.信服 B.征服 C.服从 【答案】一、武装 比赛 只有二、1.(1)看到道的一边有一棵李子树,伙伴们都过去折枝获取李子 (2)把李子摘下来一尝果然是那样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事情要多动脑想一想,多思考其中的道理,不能盲目的跟从三、1.⑴代词,代指李子⑵代词,代指王戎⑶代词,代指李子2.B 3.略 4. A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一课时一、看拼音,写词语。
róng zhū jìng wéi ( )马 ( )位 ( )赛 ( )有二、比一比,再组词戎( ) 诸( ) 竞( ) 唯( )猪( ) 者( ) 竟( ) 难( )三、先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再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 尝与诸小儿游尝: 诸:2.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竞走: 唯: 3.取之,信然信然: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第一课时 答案一、戎 诸 竞 二、唯戎马 诸位 竞赛 唯有 猪八戒 作者 竟然 难过三、1.尝:曾经 诸:众多 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玩耍 2.竞走:争相地跑过去 唯:只有 许多孩子都争先恐后地奔过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3.信然:确实这样 摘来一尝,的确如此25 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二课时一、选择正确的答案:1.“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中的“折”读音是( )。
A.zhē B.zhé shé2.读了这篇文章,你的启示是:( ) A.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学会先人后己 B.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随便去拿取C.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学会观察,善于思考二、背写课文,回答问题1.王戎“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此时,他会想些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2.王戎与诸小儿想比有哪些过人之处?(多项选择)A.仔细观察 B.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C.会对脑筋 D.先人后己,懂得谦让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第二课时 答案一、1.C 2.C二、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2.A B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