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课件.ppt
103页古诗中的用典古诗中的用典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 用典,也叫用典,也叫“用事用事”,指在诗歌的语言中直接,指在诗歌的语言中直接或间接地援用或间接地援用前人诗文名前人诗文名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典故等典故,使诗歌的意蕴更,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加丰富、含蓄、深刻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 一般而言,古典诗歌中的用典一般而言,古典诗歌中的用典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即用事和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即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引用前人诗句一、一、用事用典用事用典用事用典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用事用典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v如《永遇乐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 ①①、、京口京口:江苏镇江市因临京岘山、:江苏镇江市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长江口而得名 ②②、、孙仲谋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
字仲谋,曾建都京口 ③③、寄奴、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 ④④、、“想当年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三句:刘裕曾两次帅晋军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帅晋军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⑤⑤、、“元嘉草草元嘉草草”句句: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草草:轻率是说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草草:轻率是说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以至惨败以至惨败⑥⑥、、“四十三年四十三年”句:作者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句:作者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年(1162)南归,到写该词时正好为四十三年南归,到写该词时正好为四十三年 ⑦⑦、、佛狸祠:佛狸祠:魏太武帝拓拔焘小名佛狸他曾在魏太武帝拓拔焘小名佛狸他曾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⑧⑧、、神鸦: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祭祀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祭祀时的鼓声时的鼓声 ⑨⑨、、廉颇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战国时赵国名将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 从注释上不难看出全词多处用典词从注释上不难看出全词多处用典词人借古讽今,批判了当时的掌权者韩侂人借古讽今,批判了当时的掌权者韩侂((tuō)胄冒险北伐、妄图侥幸取胜的错)胄冒险北伐、妄图侥幸取胜的错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想建功报国而不能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想建功报国而不能施展才略的悲愤心情。
施展才略的悲愤心情 这个主旨,主要是通过四个影射现实这个主旨,主要是通过四个影射现实的历史故事表现出来的,即刘裕、刘义隆、的历史故事表现出来的,即刘裕、刘义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和廉颇的故事这首词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和廉颇的故事这首词是对当时统治者的批评,因为不方便正面是对当时统治者的批评,因为不方便正面直说,所以用典就是最好的办法直说,所以用典就是最好的办法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二、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用典二、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用典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用典目的是加深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用典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姜夔《扬州慢》)夔《扬州慢》) “春风十里春风十里”引用杜牧《赠别》引用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卷上珠帘总不如.)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里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
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着词人昔盛今衰昔盛今衰的感慨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答题步骤与提示】【答题步骤与提示】(1)首先找出用典的地方首先找出用典的地方 (2)其次对诗中用典的地方进行具体分析其次对诗中用典的地方进行具体分析 (3)第三是结合诗歌的中心思想分析诗人用典的作第三是结合诗歌的中心思想分析诗人用典的作用用高考诗歌鉴赏的选题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要想答高考诗歌鉴赏的选题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要想答题规范、切中要害,思路必须围绕以下几点展开:题规范、切中要害,思路必须围绕以下几点展开:1.了解原来典故中的人、事的内容意义必须了.了解原来典故中的人、事的内容意义必须了解典故原意内容,因为它和诗歌中要表达的思想内解典故原意内容,因为它和诗歌中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密切的关系容有密切的关系2.明确诗人对所引用的典故的态度必须明确作.明确诗人对所引用的典故的态度必须明确作者是明用还是暗用,是正用还是反用,是正引还是者是明用还是暗用,是正用还是反用,是正引还是化引等明确这些,答题才有方向不至于下笔千化引等明确这些,答题才有方向不至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言,离题万里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3.体会诗人用典的用典意图诗人对往.体会诗人用典的用典意图诗人对往事的重提,肯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情事的重提,肯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情的媒介也就是说,诗人用典是针对现实的媒介也就是说,诗人用典是针对现实而来的,目的是借典抒怀而来的,目的是借典抒怀 只同现实相结合,才能体味到诗人的情感只同现实相结合,才能体味到诗人的情感所在4.答题时既要概括原来典故的内含意义,.答题时既要概括原来典故的内含意义,更重要的是揭示出诗人在这里引用典故的更重要的是揭示出诗人在这里引用典故的现实意义这样答案才能完全而准确现实意义这样答案才能完全而准确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用典的作用:用典的作用:①①引前人之言之事,使立论有根据引前人之言之事,使立论有根据②②诗中有不便于直接叙述的,借典故的暗示,诗中有不便于直接叙述的,借典故的暗示,委婉道出作者的心声委婉道出作者的心声③③既使诗歌语言含蓄、洗炼,给人以想象的空既使诗歌语言含蓄、洗炼,给人以想象的空间间;又可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又可使诗歌的意蕴更加丰富、含蓄、深刻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的表现力和感染力④④使文辞典雅,丰富诗歌内涵(充实内容,美使文辞典雅,丰富诗歌内涵(充实内容,美化诗句化诗句),, 借古讽今借古讽今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如梦令如梦令 (( 严蕊)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 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在武陵微醉思考思考::((1 1))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1))“人在武陵微醉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一句用了“武陵人武陵人”(或世外桃源(或世外桃源))的典故,的典故,出自晋代文学家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记》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日暮倚杖水边(金)王寂日暮倚杖水边(金)王寂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水国西风小摇落,撩人羁绪乱如丝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大夫泽畔行吟处,司马江头送别时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
尔辈何伤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苍知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苍颜华发今如许,便挂衣冠已慢迟注】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注】此诗为王寂被贬官至河南蔡州时所作问:此诗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问:此诗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分析:用典,借屈原和白居易两位古分析:用典,借屈原和白居易两位古人,来表达自己谪官的愁思,正道直人,来表达自己谪官的愁思,正道直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行的信念和内心不被理解的苦闷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人月圆》金《人月圆》金. .吴激吴激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注注]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上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在一农宴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请简要赏析这篇作品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这篇作品的表现手法2007(2007年浙江卷年浙江卷)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分析:分析: 用典。
用典 “旧旧时时”句句化化用用刘刘禹禹锡锡《《乌乌衣衣巷巷》》的的诗诗“旧旧时时王王谢谢堂堂前前燕燕,,飞飞入入寻寻常常百百姓姓家家”,,写写如如今今江江山山易易主主,,人人事事已已非非,,表表达达作作者者的的亡亡国国之之悲;悲; “江江州州”句句化化用用白白居居易易《《琵琵琶琶行行》》的的诗诗句句“座座中中泣泣下下谁谁最最多多,,江江州州司司马马青青衫衫湿湿”和和“同同是是天天涯涯沦沦落落人人,,相相逢逢何何必必曾曾相相识识”,,表表达达作作者者的的身身世世沦沦落落之之痛痛和和家家国国覆覆亡亡之之恨恨《《后后庭庭花花》》指指陈陈后后主主所所作作《《玉玉树树后后庭庭花花》》,,后后人人视视为为亡亡国国之之音音 《《后后庭庭》》遗遗曲曲和和后后庭庭也也指指《《后后庭花》庭花》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古诗词常用典故集锦古诗词常用典故集锦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v1、投笔:、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
取爵封侯后来后来“投笔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就指弃文从武v 如辛弃疾《水调歌头》: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v2、长城:、长城:《南史《南史 檀道济传》,檀道济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后来就用“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指守边的将领v 如陆游的《书愤》: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v3、楼兰:、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常用“楼兰楼兰”代指边境之敌,代指边境之敌,用用“破破(斩斩)楼楼兰兰”指建功立业指建功立业v如:如: 从从 军军 行行 王昌龄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青海长云暗雪山, 疆域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疆域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不破楼兰终不还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v4、折腰:、折腰:《宋书《宋书 隐逸传》载,陶渊明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而弃官归隐折腰折腰”意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人常反其义用之v 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v5、化碧:、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后来人们就常用们就常用“化碧化碧”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形容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v6、鸿雁:、鸿雁:《汉书《汉书 苏武传》,匈奴单于苏武传》,匈奴单于欺骗汉使,陈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欺骗汉使,陈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
单于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后来就用“红雁红雁”“雁雁书书”、、“雁足雁足”、、“鱼雁鱼雁”等指书信、等指书信、音讯v 如晏殊《清贫乐》:如晏殊《清贫乐》:“红笺小字,说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红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尽平生意红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v7、尺素:、尺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后来“尺素尺素”就用就用作书信的代称作书信的代称v 如秦观《踏莎行》:如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驿寄梅花,鱼传尺索,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传尺索,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v8、青鸾:、青鸾:《仙海经》载,西王母每次《仙海经》载,西王母每次出行,都先让一只青鸾报信后人便用出行,都先让一只青鸾报信后人便用“青鸾青鸾”“青鸟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借指传递书信的人v 如李商隐《无题》:如李商隐《无题》:“彭山此去无多彭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v9、双鲤:、双鲤: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后来“双鲤双鲤”就用就用作书信的代称作书信的代称v 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蒿云秦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v10、五柳:、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后来“五五柳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就成了隐者的代称v如如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负值接舆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负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狂歌五柳前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v11、东篱:、东篱:陶渊明《饮酒》:陶渊明《饮酒》:“采菊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篱下,悠然见南山。
后来多用后来多用“东篱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情致v 如李清照《醉花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昏后,有暗香盈袖”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v12、三径:、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的句子,后来后来“三径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v 如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如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v13、劳歌:、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劳歌”后来成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为送别歌的代称 谢亭送别谢亭送别 许浑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满天风雨下西楼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v14、长亭:、长亭: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设一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
后来别后来“长亭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如柳永《雨霖铃》: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亭晚,骤雨初歇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v15、南浦:、南浦:屈原《楚辞屈原《楚辞 河伯》:河伯》:“送送美人兮南浦美人兮南浦南浦南浦”指南面的水滨,指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后来常用来指后来常用来指称送别地称送别地v 白居易《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西风袅袅秋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v16、阳关:、阳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后来就把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作来就把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作“渭城渭城”、、“阳关阳关”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v17、柳岸:、柳岸: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俗,后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俗,后来就用来就用“柳岸柳岸”指送别的地方指送别的地方v 如柳永《雨霖铃》: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杨柳岸晓风残月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v18、风骚:、风骚:原指《诗经》的《国风》和原指《诗经》的《国风》和《楚辞》的《离骚》,《楚辞》的《离骚》,后泛指优秀的文后泛指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指文采学作品或指文采v 如毛泽东《沁园春》:如毛泽东《沁园春》:“秦皇汉武,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v19、雕虫:、雕虫:语出汉代杨雄《法言》:语出汉代杨雄《法言》:“童子雕虫篆刻,状夫不为也童子雕虫篆刻,状夫不为也后后来来比喻微不足道的技术,多指文学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术,多指文学技巧巧 v 南园十三首南园十三首 李贺李贺寻章摘句老雕虫,寻章摘句老雕虫, 晓月当帘挂玉弓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当年辽海上,不见当年辽海上, 文章何处哭秋风文章何处哭秋风?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v20、鸿鹄:、鸿鹄:《史记《史记 陈涉世家》载,秦陈涉世家》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涉少有鸿鹄之志,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涉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大泽乡后揭竿起义大泽乡后来就以后来就以“鸿鹄鸿鹄”比喻有远大志向比喻有远大志向。
v 如吴潜《八声甘州》:如吴潜《八声甘州》:“矫首看鸿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鹄,远举高飞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v21、杜鹃:、杜鹃:俗称布谷,又叫子规、杜宇、俗称布谷,又叫子规、杜宇、望帝望帝传说是蜀地的君主,名叫杜望帝望帝传说是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苦啼,以致口中流血后魂化为鸟,暮春苦啼,以致口中流血后来多用后来多用“杜鹃杜鹃”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氛或思归的心情v 如辛弃疾《定风波》:如辛弃疾《定风波》:“百紫千红过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又如李白又如李白《蜀道难》:《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v22、鹧鸪、鹧鸪;鹧鸪的鸣叫声似说;鹧鸪的鸣叫声似说“行不行不得也哥哥得也哥哥”后多用来后多用来衬托处境的艰难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或心情的惆怅v 如辛弃疾《菩萨蛮》:如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余,山深闻鹧鸪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v23 、黍离:、黍离:《诗经《诗经 黍离》中有黍离》中有“彼黍彼黍离离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经过西周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到长满禾黍,由此悲叹宫室宗故都,看到长满禾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
庙的毁坏后来常用后来常用“黍离黍离”表示对国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v 如许浑《登洛阳故城》:如许浑《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v24、桑榆:、桑榆:《淮南子》:《淮南子》:“日西垂,日西垂,景在数端,谓之桑榆景在数端,谓之桑榆’“桑榆桑榆”指日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v 如王勃《滕王阁序》:如王勃《滕王阁序》:“东榆已东榆已失,桑榆非晚失,桑榆非晚”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v25、商女;、商女;杜牧《泊秦淮》:杜牧《泊秦淮》:“商女不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即商女即歌女,歌女,后以此为后以此为 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死的典故v 如王安石《桂枝香》:如王安石《桂枝香》:“至今商女,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v26、杜康:、杜康:《说文解字》中说:古代的《说文解字》中说:古代的杜康杜康(也叫少康也叫少康)发明制作了箕帚和高粱发明制作了箕帚和高粱酒。
酒后就用后就用“杜康杜康”作为酒的代称作为酒的代称v 如曹操《短歌行》:如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何以解忧?唯唯有杜康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v27、瑟瑟:、瑟瑟:愿为绿色宝石的名称,愿为绿色宝石的名称,后来后来借指绿色借指绿色 暮江吟暮江吟 白居易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露似珍珠月似弓v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v28、红豆:、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相思子”,,常用以象征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爱情或相思v 如王维《相思》: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v29、鸡黍:、鸡黍:《论语》载,子路随孔子出《论语》载,子路随孔子出游时落了后,遇见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游时落了后,遇见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
待他后来就用后来就用“鸡黍鸡黍”专指招待客人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v 如孟浩然《过故人庄》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邀我至田家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3030、、关山月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如:离别之情如:““琵琶起舞换新声,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行七首》之二)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31梅花落梅花落————曲调名如:曲调名如:““黄鹤楼上吹玉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与史郎中钦听(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由《梅花落》的笛声想象梅花黄鹤楼上吹笛》)由《梅花落》的笛声想象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再由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满天飘落的景象,再由梅花的飘落产生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与诗人当时的心境切合这样,诗的感觉,这正与诗人当时的心境切合这样,诗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以通感的人由笛声想到梅花,由听觉诉诸视觉,以通感的方式描绘出了冷落的感受方式描绘出了冷落的感受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32霓裳羽衣曲霓裳羽衣曲——相传是唐玄宗改编的乐舞曲,主要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
如:“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3333后庭花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相传是南朝后主所制的乐曲,为绮靡之音如:为绮靡之音如:““商女不商女不知忘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知忘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杜牧《泊秦淮》))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3434杨柳曲杨柳曲————乐府曲调乐府曲调““杨柳枝杨柳枝””,有时也作,有时也作““折杨柳折杨柳””,主要写军,主要写军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旅生活,从梁、陈到唐代,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如: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王之涣《凉州词》)““笛中闻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折柳,春色未曾看李白《塞(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下曲六首》其一)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3535行路难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如: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如:““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行路难》””(李益《从军北(李益《从军北征》)征》)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3636神器神器 指帝位、政权。
指帝位、政权 《老子》:《老子》:“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己天下神器,不可为吾见其不得己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3737 月老 月老 传说唐朝韦固月夜里经过宋城,传说唐朝韦固月夜里经过宋城,遇见一个老人坐着翻检书本韦固前往遇见一个老人坐着翻检书本韦固前往窥视,一个字也不认得,向老人询问后,窥视,一个字也不认得,向老人询问后,才知道老人是专官人间婚姻的神仙,翻才知道老人是专官人间婚姻的神仙,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子(见《续幽怪录检的书是婚姻簿子(见《续幽怪录·定定婚店》)婚店》)后来因此称煤人为月下老人,后来因此称煤人为月下老人,或月老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3838陶朱 陶朱 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相传他帮助勾践灭吴别号相传他帮助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到陶,善于经后,离开越国到陶,善于经营生计,积累了很多财富,营生计,积累了很多财富,后世因此以后世因此以“陶朱陶朱”或或“陶陶朱公朱公”来称富商来称富商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3939 祝融 祝融 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为高辛氏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为高辛氏帝喾的火正(掌火之官),以光明四海帝喾的火正(掌火之官),以光明四海而称为祝融,后世祀为火神;而称为祝融,后世祀为火神;由此,火由此,火灾称为祝融之灾。
灾称为祝融之灾 4040, ,秋水秋水 秋水,喻指眼睛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形容盼望的迫切《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迫切《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春山,指春山,指眉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4141 连理枝、比翼鸟 连理枝、比翼鸟 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思爱夫妻的比喻古典诗歌里用作思爱夫妻的比喻相传旧中相传旧中国时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凭国时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凭韩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韩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游玩时自投台下,大家拉他衣服,结果跌下去,死游玩时自投台下,大家拉他衣服,结果跌下去,死了,留下遗书说是与韩凭合葬,康王却把他们分葬了,留下遗书说是与韩凭合葬,康王却把他们分葬两处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天就长得两处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天就长得很粗大,两棵树的根和枝交错在一起,树上有鸳鸯很粗大,两棵树的根和枝交错在一起,树上有鸳鸯一对,相向悲鸣。
白居易的《长恨歌》:一对,相向悲鸣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地愿为连理枝有了这些句子,难怪人们把结婚有了这些句子,难怪人们把结婚称为称为“喜结连理喜结连理”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4242 孔方兄 孔方兄 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所以人们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所以人们把把钱称为孔方兄钱称为孔方兄(含诙谐兼含鄙视意)含诙谐兼含鄙视意) 4343青梅竹马 青梅竹马 出自李白的《长干行》:出自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后来用“青梅竹马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时就相识的伴侣 4444问鼎 问鼎 《左传《左传·宣公三年》: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之大小轻重焉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问鼎,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问鼎,有凯觎周室之意有凯觎周室之意后遂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后遂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4545见背 背,离开谓父母去世见背 背,离开谓父母去世 李密《陈情表》: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父母见背生孩六月,父母见背4646逐鹿逐鹿 《汉书《汉书·蒯通传》:蒯通传》:“且秦失其鹿,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以鹿以鹿喻帝位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天下魏征《述怀》:魏征《述怀》:“中原初逐鹿,投笔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4747三尺 三尺 三尺,也叫三尺,也叫“三尺法三尺法”,,是法律是法律的代名词的代名词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称所以称“三尺法三尺法”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4848, ,杜康 杜康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巾部》:巾部》:“古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后即以杜康为酒的代称曹操《短歌行》:后即以杜康为酒的代称。
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4949 鸿鹄 鸿鹄 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气高远的人《史记气高远的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世家》:“陈涉陈涉太息曰: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5050秦晋 秦晋 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为“秦晋之好秦晋之好”《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5151彭祖彭祖 彭祖,彭祖,传说故事人物,生于夏代,至殷末传说故事人物,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八百余岁,时已八百余岁,旧时把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旧时把彭祖作为长寿的象征,以以“寿如彭祖寿如彭祖”来祝人长寿来祝人长寿 5252谢家谢家 唐宋诗词不达意处常用唐宋诗词不达意处常用“谢谢家家”之典,这些典故所指意义上主要有二:之典,这些典故所指意义上主要有二: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 ((1)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
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人有风度《世说新语《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安曾问子侄:为什么人言语》载,谢安曾问子侄: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说: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说:“譬如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这是说,谢安子这是说,谢安子弟讲究举止风度,其服饰端庄大方如芝兰玉树一般弟讲究举止风度,其服饰端庄大方如芝兰玉树一般故用其事指有风度的人辛弃疾《泌园春故用其事指有风度的人辛弃疾《泌园春·叠嶂西叠嶂西驰》: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2)指山水诗人谢灵运之事指山水诗人谢灵运之事《宋书《宋书·谢谢灵运传》载:灵运于会稽山灵运传》载:灵运于会稽山“修营别业,傍山带江,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尽幽居之美”后用此事指居家的幽美后用此事指居家的幽美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5353鸡肋鸡肋 鸡的肋骨,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惜”比喻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大意思的比喻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大意思的事情事情(见于《三国志(见于《三国志·魏书魏书·武帝纪》)。
武帝纪》) 婵娟 婵娟 婵娟,姿态美好,多用于形容女婵娟,姿态美好,多用于形容女子;因人们常喻月为美女,故称月亮婵娟子;因人们常喻月为美女,故称月亮婵娟 5454 献芹 献芹 《列子《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蜇于口,惨于腹于腹”后来就用后来就用“献芹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也说也说“芹献芹献”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尚有献芹心,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无因见明主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5555 执牛耳 执牛耳 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点牲血,主盟的人亲自割牛耳取血,故用一点牲血,主盟的人亲自割牛耳取血,故用“执牛耳执牛耳”指盟主后来指在某一方面居领指盟主后来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左传导地位《左传·哀公十七年》:哀公十七年》:“诸候盟,诸候盟,谁执牛耳?谁执牛耳?”后常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
后常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黄宗羲《姜山启彭山诗稿序》:黄宗羲《姜山启彭山诗稿序》:“太仓之执太仓之执牛耳,海内无不受其牢笼牛耳,海内无不受其牢笼太仓,人名)(太仓,人名) 56 56 作壁上观 作壁上观 壁:营垒、壁垒观:观望壁:营垒、壁垒观:观望在壁垒上观望比喻观别人成败,不卷入其中在壁垒上观望比喻观别人成败,不卷入其中语出《史记语出《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本纪》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5757虞美人 虞美人 罂粟科一年生丛生草本花卉,亦称丽春、罂粟科一年生丛生草本花卉,亦称丽春、寒牡丹相传此花系西楚霸王项羽爱妾虞寒牡丹相传此花系西楚霸王项羽爱妾虞姬自刎坟下碧血所化,故有闻虞兮歌而起姬自刎坟下碧血所化,故有闻虞兮歌而起舞之说辛弃疾有诗曰:舞之说辛弃疾有诗曰:“不肯过江东,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只今草木忆英雄玉帐匆匆只今草木忆英雄亦有英雄亦有英雄惜英雄之意,清代有人以虞姬口吻占诗曰:惜英雄之意,清代有人以虞姬口吻占诗曰:“君王意气江东,贱妾何堪入汉宫碧血君王意气江东,贱妾何堪入汉宫碧血化为江上草,花开更比杜鹃红化为江上草,花开更比杜鹃红该诗角该诗角度新颖,情切动人度新颖,情切动人。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5858红豆 红豆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南州记》称为海红豆,史载:的信物,《南州记》称为海红豆,史载:“出南海人家园圃中出南海人家园圃中”《本草》称其为《本草》称其为“相思子相思子”王维《相思》诗:王维《相思》诗:“红豆生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清人失彝尊《怀汪进对友人的眷念之情清人失彝尊《怀汪进士煜》:士煜》:“安床红豆底,日日坐相思安床红豆底,日日坐相思即睡在相思树下,日日思念汪进士在唐即睡在相思树下,日日思念汪进士在唐时甚红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59豆蔻 豆蔻 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杜牧《赠别》:物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6060精卫 古代神话精卫 古代神话炎帝的女儿在东南海淹炎帝的女儿在东南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
后来用精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6161青鸟 青鸟,青鸟 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传说西王母有三青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另外两只随西王母而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南唐中主李王景有诗:身旁南唐中主李王景有诗:“青鸟不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商隐李商隐诗云: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6262击楫中流 击楫中流 也作也作“中流击楫中流击楫”,楫,船桨出,楫,船桨出自《晋书自《晋书·祖逖传》:祖逖传》:“(逖)仍将本留徙部曲面(逖)仍将本留徙部曲面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复济者,有如大江’”即东晋大将祖逖率部渡江,即东晋大将祖逖率部渡江,当船行到江中时,他敲着船桨发誓说,不收复中原,当船行到江中时,他敲着船桨发誓说,不收复中原,决不生还。
后借指决心报效祖国,收复失地文天决不生还后借指决心报效祖国,收复失地文天祥《贺赵侍郎月山启》:祥《贺赵侍郎月山启》:“慨然有神州陆沉之叹,慨然有神州陆沉之叹,发而为中流击楫之歌发而为中流击楫之歌宋人赵善括《满江红宋人赵善括《满江红·辛辛卯生日》:卯生日》:“颖脱难藏冲斗剑,誓清行击中流楫颖脱难藏冲斗剑,誓清行击中流楫又称又称“中流誓中流誓”,如陈亮《念奴娇,如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登多景楼》:“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 63 63鸡口牛后鸡口牛后 《战国策 《战国策·韩策》:韩策》:“宁为鸡口,无为牛后宁为鸡口,无为牛后比喻宁愿比喻宁愿在局面小的地方当家作主,不愿在局在局面小的地方当家作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任人支配面大的地方任人支配 64 64 岁寒三友岁寒三友 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 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耐寒开花,故有梅则耐寒开花,故有“岁寒三友岁寒三友”之称 花中四君子 梅竹兰菊花称为花中四君子 梅竹兰菊花称为“花中四君子花中四君子” 65 65泰斗泰斗 “泰山北斗泰山北斗”的简称。
典出的简称典出《新唐书《新唐书·韩愈传》,比喻杰出的可为榜韩愈传》,比喻杰出的可为榜样的人物样的人物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 66 66人杰 人杰 典出《史记典出《史记·高祖本纪》,指高祖本纪》,指才智突出的人物才智突出的人物 67仁人 仁人 典出《论语典出《论语·卫灵公》喻指有卫灵公》喻指有博爱思想、以天下为己任的人博爱思想、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68 传人传人 典出《荀子 典出《荀子·非相》,原指道非相》,原指道德学问能传于后世的人今指能得到祖先或德学问能传于后世的人今指能得到祖先或师长精神或技艺的人师长精神或技艺的人 69玉成玉成 典出《西铬》(西晋张载), 典出《西铬》(西晋张载),比喻为人成全好事比喻为人成全好事 70口碑 口碑 典出《五灯会元》,比喻众人的典出《五灯会元》,比喻众人的口头称颂口头称颂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 71璧还璧还 敬词,典出《左传 敬词,典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僖公二十三年》,指恭敬地退还别人的赠品,或指毫无损年》,指恭敬地退还别人的赠品,或指毫无损伤地归还借用别人的物品。
伤地归还借用别人的物品 72方家 方家 典出《庄子典出《庄子·秋水篇》,原指深秋水篇》,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特指精通某种学问、某项技术于道术的人,后特指精通某种学问、某项技术的专家 73 等身 等身 典出《宋史典出《宋史·贾黄中传》,敬辞,贾黄中传》,敬辞,比喻著作多,堆起来等于该人的身高比喻著作多,堆起来等于该人的身高 74西席西席 典出《称谓录》,代指老师 典出《称谓录》,代指老师 75 心许心许 典出《史记 典出《史记·吴太伯世家》,心中吴太伯世家》,心中暗自答应的意思暗自答应的意思 76 三味三味 典出《邯郸书目》,比喻深含的意 典出《邯郸书目》,比喻深含的意思(多含褒义)思(多含褒义)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 77 77洗耳洗耳 典出《琴操 典出《琴操·河间杂河间杂歌歌·箕山操》(汉蔡邕),原指厌听箕山操》(汉蔡邕),原指厌听世事,今比喻聆听、恭听世事,今比喻聆听、恭听 78 78斧正斧正 典出《庄子 典出《庄子·徐无鬼》,徐无鬼》,指请人修改自己的作品,也作指请人修改自己的作品,也作“斧正斧正” 79抱璞抱璞 典出《韩非子 典出《韩非子·和氏》,和氏》,比喻坚持美德(也有作怀才不遇之意)。
比喻坚持美德(也有作怀才不遇之意)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 含贬损之意的:含贬损之意的: 80染指染指 典出《左传 典出《左传·宣公四宣公四年》,比喻沾取不应得的利益年》,比喻沾取不应得的利益 81 射影射影 典出《苦热行》 典出《苦热行》(南朝宋鲍照诗),比喻说此喻(南朝宋鲍照诗),比喻说此喻彼,别有用心彼,别有用心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 雷同 雷同 典出《礼记典出《礼记·曲礼上》,相同的意思,曲礼上》,相同的意思,或人云亦云或人云亦云 涂鸦涂鸦 典出《尧山堂外纪》(明蒋一葵撰), 典出《尧山堂外纪》(明蒋一葵撰),比喻书画或文章不像样子比喻书画或文章不像样子 城府城府 典出《宋史 典出《宋史·傅尧俞传》,比喻令人傅尧俞传》,比喻令人难以揣测的深远用心难以揣测的深远用心 借光借光 典出《战国策 典出《战国策·秦策》,向别人询问或秦策》,向别人询问或请人给自己方便时的套话请人给自己方便时的套话 物色 物色 典出《后汉书典出《后汉书·严光传》,本指形貌,严光传》,本指形貌,后指按照一定标准去访求人才。
后指按照一定标准去访求人才 不才 不才 典出《庄子典出《庄子·山木篇》,自谦没有才能山木篇》,自谦没有才能 方寸 方寸 典出《三国志典出《三国志·蜀志》,指人的心蜀志》,指人的心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 提刀提刀 典出《世说新语 典出《世说新语·容止》,比容止》,比喻代人写文章喻代人写文章 下榻下榻 典出《后汉书 典出《后汉书·徐稚传》,原徐稚传》,原指礼遇贤者,现一般指接待贵客,也借指指礼遇贤者,现一般指接待贵客,也借指住宿 润色润色 典出《论语 典出《论语·宪问》,比喻对宪问》,比喻对文稿细加修饰文稿细加修饰 春秋春秋 典出《诗经 典出《诗经·鲁颂》,比喻年鲁颂》,比喻年岁、岁月或借指古代史、历史岁、岁月或借指古代史、历史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 梨园梨园 梨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 梨园原是皇帝禁苑中的果木园圃,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唐玄宗开元年间,将其作为教习歌舞的地方,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且在这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舞蹈表演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此,人才,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此,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后世的戏曲班社常以“梨园梨园”为其代称,戏为其代称,戏曲艺人称曲艺人称“梨园弟子梨园弟子” 抱柱抱柱 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 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以喻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以喻坚守信约李白《长干行》:坚守信约李白《长干行》:“常存抱住信,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岂上望夫台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 斑马斑马 春秋时,晋、鲁、郑伐齐, 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趁夜间撤走晋国大臣刑伯听到齐齐军趁夜间撤走晋国大臣刑伯听到齐军营里马叫,推测道:军营里马叫,推测道:“有班马之声,有班马之声,齐国军队一定连夜撤走了齐国军队一定连夜撤走了班马为离班马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李白《送友人》:李白《送友人》:“挥的自兹去,萧萧挥的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 问鼎 问鼎 春秋时,楚望而却步王北伐,陈春秋时,楚望而却步王北伐,陈兵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
周定王孙满慰兵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孙满慰劳楚师,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劳楚师,楚庄王向王孙满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后遂以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后遂以“问鼎问鼎”喻篡喻篡夺政权《晋书夺政权《晋书·王敦传》:王敦传》:“有问鼎之心,有问鼎之心,帝畏而恶之帝畏而恶之今常以喻谋求夺得例:这今常以喻谋求夺得例:这次比赛,主队连输几场,失去问鼎冠军的机次比赛,主队连输几场,失去问鼎冠军的机会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 辞第辞第 汉时,北方匈奴贵族经常骚扰边 汉时,北方匈奴贵族经常骚扰边境一次汉武帝要为大将霍去病修建府第,境一次汉武帝要为大将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辞谢道:霍去病辞谢道:“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后以喻为国忘家杜甫《奉和严中臣西城后以喻为国忘家杜甫《奉和严中臣西城晚眺十韵》:晚眺十韵》:“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 请缨请缨 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 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以喻杀敌报国。
后以喻杀敌报国岳飞《满江红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叹江山如故,千村落寥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千村落寥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 钓鳌钓鳌 传说古渤海东面有五座大 传说古渤海东面有五座大山随海波漂流,上帝叫十五只大鳌顶山随海波漂流,上帝叫十五只大鳌顶住,山才固定不动友伯国有一巨人住,山才固定不动友伯国有一巨人举起脚来跨出没几步,就到了五座山举起脚来跨出没几步,就到了五座山的地方,他一下钓去只六只鳌,因此,的地方,他一下钓去只六只鳌,因此,有两座山就沉入海底了后以喻豪迈有两座山就沉入海底了后以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李白《赠薛校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李白《赠薛校书》:书》:“未夸观海作,空郁钓鳌心未夸观海作,空郁钓鳌心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 三尺 古代,剑约三尺长,故用为三尺 古代,剑约三尺长,故用为剑的代称剑的代称《汉书·高帝纪下》:高帝纪下》:“吾吾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又因古代把又因古代把法律刻在三尺长的竹筒或木板上,故又法律刻在三尺长的竹筒或木板上,故又作法律的代称,也叫作法律的代称,也叫“三尺法三尺法”。
《汉《汉书书·杜周传》:杜周传》:“三尺安出哉?三尺安出哉?”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 还珠 还珠 古时合浦地主盛产珍珠,但古时合浦地主盛产珍珠,但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去了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地方去了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故以故以“还珠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喻官吏为政清廉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长侍十韵》:《春日言虢州李长侍十韵》:“今日还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珠守,何年执戟郎?”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 金鸡金鸡 古代流传天鸡星动就要大赦, 古代流传天鸡星动就要大赦,所以古人便在大赦日竖起长竿,在竿上所以古人便在大赦日竖起长竿,在竿上立一金鸡,把该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立一金鸡,把该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们宣布大赦令后便以向他们宣布大赦令后便以“金鸡金鸡”借借指大赦令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指大赦令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 烂柯 烂柯 古代神话传说晋人王质上山砍古代神话传说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于是就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于是就坐下来听他们唱,小孩给他一个像枣核的坐下来听他们唱,小孩给他一个像枣核的东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饿了。
过了一东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饿了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来,发现斧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来,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他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头柄已全烂了他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都不在世了后便以后便以“烂柯烂柯”喻离家年久喻离家年久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 青眼青眼 相传三国魏的名士阮籍,能为 相传三国魏的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所讨厌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青白眼,对所讨厌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露出眼白,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喜边看,露出眼白,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在中间,表示尊重表示尊重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后以“青眼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指对人喜爱或器重杜甫《短歌行》:《短歌行》:“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歌望吾子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 也作也作“流水高山流水高山”。
相相传春秋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传春秋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每当伯牙弹弹到描写高山、流水的典调时,每当伯牙弹弹到描写高山、流水的典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犹如巍峨的高山、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音,浩荡的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音,不再弹琴不再弹琴后常借指知音或乐曲的高录后常借指知音或乐曲的高录明唐寅《世情歌》:明唐寅《世情歌》:“清风明月用不竭,清风明月用不竭,高山流水情相投高山流水情相投辛弃疾《谒金门》:辛弃疾《谒金门》:“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 哀鸿 苦痛、流离失所的人哀鸿 苦痛、流离失所的人考其源流,考其源流,“哀鸿哀鸿”一语出自一语出自“鸿雁鸿雁”《诗·小雅小雅·鸿雁》曰:鸿雁》曰:“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比哲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比哲人,谓我劬(人,谓我劬(q ,劳苦)劳劳苦)劳诗歌写使臣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
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龚自珍《己亥杂诗》: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三更忽轸(悲痛)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悲痛)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写的写的就是人民痛苦流离的生活就是人民痛苦流离的生活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 巴歌 巴歌 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词唐人李群玉唐人李群玉《自沣浦东游江表途出巴秋投员外从公虞《自沣浦东游江表途出巴秋投员外从公虞》:》:“巴歌掩白雪,鲍肆埋兰芳巴歌掩白雪,鲍肆埋兰芳元人元人谢应芳《水调歌头谢应芳《水调歌头·再和寄酬袁子英萧寺再和寄酬袁子英萧寺》:》:“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我和巴讴多和多和“阳春白雪阳春白雪”比照着来比照着来写,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其典出自战国写,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其典出自战国楚玉《对楚王问》楚玉《对楚王问》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 白衣苍狗 白衣苍狗 亦叫白云苍狗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变幻无常出自杜甫诗《可叹》: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古往今来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人事变化,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云,一会儿像灰狗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云,一会儿像灰狗宋刘克庄《沁园春宋刘克庄《沁园春·和吴尚书叔永》:和吴尚书叔永》:“笑是非浮论,白衣苍狗,文章定价,秋月笑是非浮论,白衣苍狗,文章定价,秋月华星人生是是非非如同天上白云,变人生是是非非如同天上白云,变化无常,难以逆料,只有化无常,难以逆料,只有“定价定价”文章如文章如“秋月华星秋月华星”,光照人间光照人间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 吴钩 泛指宝刀、利剑吴钩 泛指宝刀、利剑出自汉赵晔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吴越春秋·阖闾内传》:阖闾内传》:“吴作钩者甚众吴作钩者甚众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杀其二子以衅金,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杀其二子以衅金,遂成二钩献于阖闾,诣宫门而求赏遂成二钩献于阖闾,诣宫门而求赏……乃赏乃赏百金,遂服而不离身不平凡的来历铸就了百金,遂服而不离身不平凡的来历铸就了一柄宝剑,成了渴求建功立业者的利器辛一柄宝剑,成了渴求建功立业者的利器辛弃疾《水龙吟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启遍,无人会,登临意杆拍启遍,无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吴钩,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 双鲤双鲤 代指书信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敦煌曲子词鲤借代远方来信《敦煌曲子词·鱼游春鱼游春水》:水》:“凤箫声绝沆孤雁,望断清波无双凤箫声绝沆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云山万重,寸心千里字面上好像字面上好像是清波上无双鲤跳跃,其实是指千里之外,是清波上无双鲤跳跃,其实是指千里之外,烟波浩淼,音信全无清人宋琬《喜周华烟波浩淼,音信全无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写的也是睹物(双鲤鱼)思人写的也是睹物(双鲤鱼)思人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 庄周梦蝶 庄周梦蝶 《庄子《庄子·齐物论》:齐物论》:“昔者昔者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
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蝴)蝶与?胡(蝴)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蝴)蝶与?胡(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蝴)蝶,则必有分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此之谓物化庄子以此说明物我为一,庄子以此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万物齐等的思想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如陆游《冬夜》诗如陆游《冬夜》诗云:云:“一杯罂粟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一杯罂粟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 采薇采薇 借指隐居生活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伯夷列传》记载: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周,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陷于首阳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陷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孟郊《感怀》(之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孟郊《感怀》(之五):五):“举才天道信,首阳谁采薇去去荒举才天道信,首阳谁采薇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归。
泽远,落日当西归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文天祥《南安军》: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 碧血 化碧碧血 化碧 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顾炎武《赠朱监纪四辅》:顾炎武《赠朱监纪四辅》:“愁看京口三军溃,愁看京口三军溃,痛说扬州七日围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痛说扬州七日围碧血未消今战垒,白头相见旧征衣语出《庄子语出《庄子·外物》:外物》:“人主莫不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苌弘是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也用后来也用“碧血碧血”、、““苌苌弘化碧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窦娥冤《窦娥冤》:》:““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情不浅…………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朱敦儒《木兰花慢》:“化碧海西头,剑履问谁收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 折桂 比喻科举及第折桂 比喻科举及第温庭筠《春日将温庭筠《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犹喜故人先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典出《晋书典出《晋书·郤郤诜传》: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卿自以为何如?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唐人权德舆《伏蒙十六叔寄示喜庆感怀唐人权德舆《伏蒙十六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三十韵因献之》:“握兰中台并,折桂东堂握兰中台并,折桂东堂春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 怀桔 指孝顺双亲怀桔 指孝顺双亲典出《三国志典出《三国志·吴志吴志·陆绩传》:陆绩传》:“绩年六岁,于九江见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绩怀三枚,袁术,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绩怀三枚,去,拜辞坠地术谓曰:去,拜辞坠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怀桔乎?’绩跑曰:绩跑曰:‘欲归遗母。
欲归遗母’术大术大奇之唐人张祜《送魏尚书赴镇州行营唐人张祜《送魏尚书赴镇州行营》诗云:》诗云:“伍员忠是节,陆绩孝为心伍员忠是节,陆绩孝为心范成大《送詹道子教授祠养亲》:范成大《送詹道子教授祠养亲》:“下马下马人门怀桔拜,身今却在白云边人门怀桔拜,身今却在白云边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 红叶红叶 代称传情之物代称传情之物朱叔真《恨春朱叔真《恨春》:》:“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据唐人卢渥从宫墙外水沟中拾到一片写有据唐人卢渥从宫墙外水沟中拾到一片写有怨诗的红叶,后珍藏起来宣宗放宫女嫁人,怨诗的红叶,后珍藏起来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选中的宫女,正巧就是在红叶上题诗的卢渥选中的宫女,正巧就是在红叶上题诗的人后来借指以诗传情如高明《二郎神人后来借指以诗传情如高明《二郎神·秋怀》:秋怀》:“无情红叶偏向御沟流,诗句上分无情红叶偏向御沟流,诗句上分明永配偶,对景触目恨悠悠明永配偶,对景触目恨悠悠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 昆山玉昆山玉 比喻杰出的人才比喻杰出的人才语出李斯语出李斯《谏逐客书》:《谏逐客书》:“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指随侯珠与和氏壁),垂明随、和之宝(指随侯珠与和氏壁),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吴国名剑),乘纤月之珠,服太阿之剑(吴国名剑),乘纤离(骏马名)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离(骏马名)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tu ,扬子鳄之类的动物,皮可制鼓)之,扬子鳄之类的动物,皮可制鼓)之鼓鼓…………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后来就以后来就以““昆山玉昆山玉””比喻优秀人才例如刘禹锡《送比喻优秀人才例如刘禹锡《送李中丞赴楚州》:李中丞赴楚州》:““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向扬州携手行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 咏絮 咏絮 谓女子咏雪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谓女子咏雪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的才华唐人卢纶《宴赵氏昆季书院因与会文并率唐人卢纶《宴赵氏昆季书院因与会文并率尔投赠》:尔投赠》:“咏雪因饶妹,书经为爱鹅咏雪因饶妹,书经为爱鹅据刘义据刘义庆《世说新语》:庆《世说新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公大笑乐另见《晋书(另见《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东晋谢道韫聪明有才辩,其王凝之妻谢氏传》)东晋谢道韫聪明有才辩,其叔父要求比拟白雪,谢郎谓空中撒盐,而她答以柳叔父要求比拟白雪,谢郎谓空中撒盐,而她答以柳絮因风起,深得谢安赏识后来絮因风起,深得谢安赏识。
后来“咏絮咏絮”即指咏雪,即指咏雪,“咏絮才咏絮才”即非凡才华《红楼梦》(第三回):即非凡才华《红楼梦》(第三回):“可叹停机德,谁怜咏絮才可叹停机德,谁怜咏絮才咏絮才咏絮才”指的就指的就是林黛玉非凡的咏诗才华是林黛玉非凡的咏诗才华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 柳营 指军营柳营 指军营唐武元衡《送张六谏议归朝》:唐武元衡《送张六谏议归朝》:“笛怨柳营烟漠漠,云愁江馆雨萧萧笛怨柳营烟漠漠,云愁江馆雨萧萧《史记《史记·绛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侯周勃世家》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柳军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柳军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才可入营文帝极为赞赏周亚夫治军有方后许可,才可入营文帝极为赞赏周亚夫治军有方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如,唐人鲍溶《赠李黯将军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如,唐人鲍溶《赠李黯将军》:》:“细柳连营石堑牢,平安狼火赤星高细柳连营石堑牢,平安狼火赤星高 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 南南冠冠 指指办办犯犯。
《《左左传传·成成公公九九年年》》::“晋晋侯侯观观于于军军府府,,见见钟钟仪仪问问之之曰曰::‘南南冠冠而而絷絷者者,,谁谁也也??’有有司司对对曰曰::‘郑郑人人所所献献楚楚囚囚也也’使使税税((通通‘脱脱’))之之…… 公公曰曰::‘能能乐乐乎乎??’对对曰曰::‘先先人人之之职职官官也也,,敢敢有有二二事事??’使使与与之之琴琴,,操操南南音音公公语语范范文文子子文文子子曰曰::‘楚楚囚囚,,君君子子也也’”楚楚人人钟钟仪仪囚囚于于晋晋,,仍仍然然戴戴南南冠冠,,弹弹奏奏南南国国音音乐乐,,范范文文子子称称赞赞这这是是君君子子之之行行后后来来一一般般文文人人以以此此指指代代自自己己怀怀有有节节操操的的囚囚徒徒生生活活如如骆骆宾宾王王《《在在狱狱咏咏蝉蝉》》::“西西陆陆蝉蝉声声唱唱,,南南冠冠客客思思亲亲李李白白《《流流夜夜郎郎闻闻不不预预》》::“北北阙阙圣圣歌歌太太康康,,南南冠冠君君子子窜遐荒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完完古诗词典故运用(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