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钟]·人月圆.pdf
2页桃州中学高二语文组编制:李太详审核:李太详20160721 1 [黄钟] ·人月圆 ?山中书事导学活动单【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张可久其人,赏析其作品2.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涵,提高学生初步鉴赏诗歌主旨的水平3.感悟作者诗酒自娱的恬淡情怀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探究精神教学重点】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涵教学难点】感悟作者诗酒自娱的恬淡情怀教学方法】吟诵、讨论、讲析结合,问题探究法一、导入新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在勘破世情,厌倦仕途后,收获了他的自得、悠然、恬淡无独有偶,元朝人张可久在仕途失意后也选择了诗酒自娱,徜徉山水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首词:[黄钟]·人月圆 ?山中书事 (多媒体显示课题作者)二、知人论世张可久(约1270~ 1348 后),字小山,庆元路(治所在今浙江宁波)人,曾多次做路吏这样的下级官吏,后以路吏转首领官 元朝著名散曲家、 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现存小令800 余首,为元曲作家最多者,数量之冠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曾漫游江南之名胜古迹,足迹遍及江苏、浙江、安徽、湖南一带,晚年隐居在杭州一带。
他仕途失意,诗酒消磨,徜徉山水,作品大多记游怀古、赠答唱和擅长写景状物,刻意于练字断句讲求对仗协律,使他的作品形成了一种清丽典雅的风格可以说,元曲到张可久,已经完成了文人化的历程三、写作背景这首小令当是作者寓居西湖山下时所作通过感慨历史的兴亡盛衰,表现了作者勘破世情,厌倦风尘的人生态度,和放情烟霞,诗酒自娱的恬淡情怀四、阅读赏析1.诗歌鉴赏思路:找意象——品语言——析表达——评感情2.学生诵读,初步体会诗歌中的情感1)从这首曲中,你读出了什么?明确:怀古抒怀2)起首二句有什么作用?明确:总写兴亡盛衰的虚幻,气势阔大...............“千古”是“思接千载′’,纵观古今; “天涯” ,是“视通万里” ,阅历四方诗人从历史的盛衰兴亡和现实的切身体验,即时间与空间、纵向与横向这样两个角度,似乎悟出了社会人生的哲理:一切朝代的兴亡盛衰,英雄的得失荣辱,都不过像一场梦幻,转瞬即逝3)引用古例“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有何深意?明确:具体铺叙千古繁华如梦的事实,同时也是“诗眼”阅历“天涯”所得具体印证世事沧桑,繁华如梦的哲理:即使像孔子那样的儒家圣贤,吴王那样的称霸雄杰,楚庙那样的江山社稷,而今安在哉?惟余苍翠的乔木,荒芜的蔓草,栖息的寒鸦而已。
上片小结:总写历来兴亡盛衰,都如幻梦,并以古例说明桃州中学高二语文组编制:李太详审核:李太详20160721 2 (4) “数间”以后诸句表达什么思想情感?明确:写归隐山中的淡泊生活和诗酒自娱的乐趣下片转入对眼前山中生活的叙写,虽然这里仅有简陋的茅舍,但有诗书万卷喝着自酿的松花酒,品着自煎的春水茶,幽闲宁静,诗酒自娱,自由自在既扣紧题面《山中书事》,又突出隐居环境的幽静古朴,恬淡安宁:这里没有车马红尘的喧扰,而有青山白云、沟壑林泉的景致,正是“倦天涯”之后的宜人归宿藏书”、“酿酒”、 “煎茶”,则写其诗酒自娱,旷放自由的生活乐趣万卷”书读之不尽, “松花”“春水”取之不竭;饮酒作诗,读书品茶,足慰晚年下片小结:写归隐山中的淡泊生活和诗酒自娱的乐趣五、写作特点一是风格更近于豪放一路;二是语言也较浅近直朴,未用典故,直抒胸臆,不留余蕴结构上则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写勘破世情而生倦,倦而归山卜居,居而恬淡适意感情亦由浓到淡,由愤激渐趋于平静六、总结通过感慨历史的兴亡盛衰,表现了作者勘破世情,厌倦风尘的人生态度,和放情烟霞,诗酒自娱的恬淡情怀七、巩固练习⑴“黄钟”是这首小令的曲调,“人月圆”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曲牌名解析“黄钟”为小令的曲调, “人月圆”为小令的曲牌, “山中书事”为小令的题目⑵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作品语言委婉,结构严谨,虚实结合,意境阔大,余韵耐人寻味B.首句以历史盛衰来表达作者对历代王朝的繁华只是瞬间一梦的感慨C.“孔林”“吴宫”“楚庙”三句意在赞颂儒家圣贤与英雄豪杰D.末尾紧扣“山中何事”的疑问作答,描摹了酿酒饮茶的舒适生活答案 B 解析 A 项“委婉”错;C项用意分析错;D项“舒适生活”错⑶“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答案“倦”字既包括了作者风尘奔波之苦,落拓不遇之怨,世态炎凉之酸!又为后文归隐山村,诗酒自娱作了伏笔解析对诗词曲作品的赏析,最终要落脚到某些词语上,对词语的赏析要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来体会词语使用的好处分析“倦”的好处,首先分析“倦”表现出的作者的情感,再分析词语在整首曲中表达的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