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等教育学笔记汇总.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san****glu
  • 文档编号:33320592
  • 上传时间:2018-02-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7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等教育学第一章 绪论1.高等教育学是研究特殊教育活动——高等教育的一门综合学科,它研究的是高等教育现象及其一般规律2.对高等教育的特点可用“高”与“专”两个字来概括相对于中等教育而言,它在层次上高,在性质上属于专业教育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相比较具有其特殊性3.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区别与基础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具有学术性专业性的特点5. 1984 年潘元先生主编的《高等教育学》正式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专著,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体系的确立6.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确定研究问题一般要坚持以下三个原则:(一)价值性原则 (二)创新性原则 (三) 可行性原则7.一般来说,文献查阅的过程包含四个步骤:查阅初步资料(检索工具) ;利用间接资料(第二手资料) ;阅读原始资料(第一手资料) ;综合文献(文献评论或综述) 第二章 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上)1.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与发展是一个过程性事件,按照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校庆日为标准计算,它成立于 1088 年,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大学随着主教学校和僧侣学校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种新的组织结构,也就是巴黎大学巴黎大学建校于1200 年,正式使用“巴黎大学”这个校名是在 1261 年。

      2.博洛尼亚大学属于学生大学巴黎大学则是典型的教师型大学3.中世纪大学的教学方法以讲授,辩论和大量的练习为主4.学位原来的意思是“任教执照”,大学毕业经考试合格,可获“硕士” ,“博士”或“教授”学位5.从中世纪大学兴起的时代背景和发展历程来看,中世纪大学具有高度自治性,国际性,民主性,职业性的特征6.中世纪大学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它基本上是教会的“侍女”和附庸7. 从 17 世纪开始欧洲出现了不同于中世纪大学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型:独立学院和专门学院8. 16 世纪在传统大学之外,欧洲出现了两种新型独立学院:古典人文教育的学院和神学院9.洪堡的大学理念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大学的相对独立与学术自由在洪堡看来,大学的基本组织原则有两条:一是自由,二是宁静2) ,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统一10.1861 年美国《莫里尔法案》在美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1.20 世纪外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影响力的两个事件:社区学院的出现,威斯康星大学和威斯康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2、美国社区学院的特征:社区学院充分体现了美国高等教育中社区学院的地区性,开放性,流动性和实用性特征。

      13.从纽曼提出大学的职能是教学,到洪堡提出大学的职能是教学与科研,再到威斯康星大学提出大学的职能是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高等学校办学理念几经转变14.威斯康星大学成立于 1848 年,是一所非教派学校15.体现威斯康星大学模式与威斯康星思想的主要内容体现在两个方面:传播知识和专家服务1)传播知识:范海斯把传播知识,推广技术,提供信息视为威斯康星大学为本州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主要途径2)专家服务:所谓“专家服务”就是发的大学专家教授服务于州政府,它创造性地提出了大学的第三职能—社会服务16. 试述 21 世纪外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与趋势:步入 21 世纪的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一、高等教育普及化从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初等教育的普及是在工业经济时代中期实现的,中等教育的普及是在工业经济时代的中后期完成的在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时期,高等教育开始了普及化的进程二、高等教育多样化包括高等院校的层次多样化、规模多样化、教学组织的多样化、教育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学生成分的多样化三、高等教育国际化新经济是全球化的经济,新经济时代将是全球化更加突出的时代适应这样的经济发展与社会时代的要求,未来的高等教育也将呈现显著的全球化特点。

      高等教育国家化的趋势在工业经济时代后期已显现,在新经济时代,这一趋势将更加普遍四、高等教育信息化新技术和信息网络给高校带来的变化是革命性的教育信息化具有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任何合作化、环境虚拟化、管理自动化的特点五、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多元化随着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和职业及成人高等教育、自考和远程、在职教育的出现,高等教育质量观和质量标准也就具有多样化的特征,教学型大学与研究型大学、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学术理论型人才与职业应用型人才的质量标准也都是不同的第三章 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下)1.周天子将大学分为五种(即“五学” ) ;辟雍,上庠,东序,瞽宗,成均齐国在稷门设立的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一个缩影”(郭沫若) 太学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正式设立大学的开端,是中国高等教育由萌芽走向雏形的表征2.书院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机构原型3.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与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一致的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可归纳以下五个方面:1)教育目的上凸显人伦教化在教育目的上,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主要是伦理道德教育伦理道德教育构成了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核心2)教育体制上实行官私并存。

      3)教育管理上注重名师掌权4)课程内容上突出儒学为尊5)教学方法上崇尚自学讨论4.京师同文馆是近代中国政府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开始起步的标志5.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完整意义上的大学,也是第一所由政府投资创办的国立大学,1912 年更名为北京大学6.1917 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蔡元培改革北大的主要举措是实行大学自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授治校,五育并举,倚重研究7.壬戌学制(也称“新学制” )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重大改革,标志着8.中国高等教育进入现代发展阶段影响最大的中小学改革方案是将“七四制”改为“六三三制” 9.高等教育面临的诸多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可归结为更深层次的教育理念危机或大学理念危机10.所谓大学理念,乃指人民在观念上对大学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系统的教育观念11.从其内涵构成上看,大学理念包括大学理想,大学信念,大学观念,大学精神,大学使命,大学目标等成分其中大学精神是大学理念的核心大学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深层结构的内核,又是大学优良传统的浓缩或象征12.一般认为,最早系统而专门探讨大学理念的人是 19 世纪英国高等教育学家13.纽曼。

      纽曼的《大学理念》是专门论述大学理念的第一本系统的学术著作14.1876 年霍普金斯大学宣布成立,这是美国第一所研究型大学,重视研究生教育,注重科学研究,强调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其基本的办学理念15.论述题:如何理解现代大学的基本理念及其时代建构现代大学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学术自由理念,大学自治理念,教授治校理念,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理念1)学术自由理念是最古老的大学理念学术自由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研究自由;二是教育过程中的教学自由(即教的自由和学的自由) 西方世界,最早的学术自由理念源于苏格拉底学术自由是大学赖以生存的前提,学术自由的丧失就是大学精神的委靡要建构大学的学术自由理念,应当使社会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形成保护学术自由的良好社会氛围;应当使大学形成珍视学术自由,维护学术尊严的良好风尚;应当使教师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学术人格2)大学自治理念是西方大学最具传统特色的理念对中国而言,依法自主办学是贯彻大学自治理念的主要途径大学自治包含丰富内容,主要体现在大学自身的组织条例和管理规定的权利,支配大学的经费的权利,自主招生权利,自主聘任教师的权利,自主设置专业和课程的权利等方面。

      大学的办学自主权是大学自治理念的核心要建构大学自治理念,应当强化自主办学的观念;应当正确处理大学自主与政府干预的关系;应当切实增强高校自身自主办学的能力;应当建立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3)教授治校理念是大学自治理念的逻辑延伸教授治校理念是依靠教师办学观念的集中体现最早确立教授治校理念的是 1150 年正式成立的巴黎大学终身教授制是教授治校理念的高度体现,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大多采用终身教授制中国最早实施教授理念的高校是北京大学要建构并实施教授治校理念,应当牢固树立依靠教师办学的观念;应当改革目前学术权力消弱,行政权力增长的陈旧习俗;应当采取行之有效地措施打造名师4)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理念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是大学职能的以具体展现的基本途径,也是现代大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理念具有两方面内涵:一是大学教师必须在科研活动中理解学科内容及其精髓,以更有效的进行教学;二是科学研究活动本身具有引导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其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功能明确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之大学理念的人是德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奠基人洪堡我国首倡教学与科研相统一之现代大学理念的是蔡元培先生建构并实施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大学理念,应当引导教师把科学研究有机的引入教学过程之中,应当去除教学与研究相互割裂的习惯,应当引导教师在专业教学的基础上因人而异的进行科研活动,应当循序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符合伦理规范与人性要求的教学与科研评价机制。

      16.培养精英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17.培养一般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目标最基本的层次18.总体上说,20 世纪之前世界高等教育属于精英诉求的高等教育1)高等教育大众化取向弱化了高等教育的精英教育客观的说,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中国精英教育的程度远远不够2)高等教育大众化取向导致了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3)高等教育大众化取向忽视了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4)高等教育大众化取向诱发了高等教育市场化观念19.全球化时代,我国的高等教育同时面临两项使命: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于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与合作20.当前,影响中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最突出的现实问题是规模扩张与内涵发展的关系问题21.由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以提高效益为指向,适度控制发展规模其次,以内涵发展为导向,合理调整教育结构三,将质量建设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生命线第四章 高等教育的目的一、高等教育目的概观1.高等教育目的的特殊性:高等教育目的是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核心问题所谓高等教育目的是指把接受过完全中等教育的人培养成何种高级专门人才的素质、规格和质量要求的预期规定2.高等教育目的的实践价值:A 高等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B 高等教育目的的调控作用;C 高等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D 高等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二、有关高等教育目的的诸学说1.个人本位论的高等教育目的观:所谓个人本位论的高等教育目的观,就是主张高等教育应以个人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而制定教育目的、建构教育活动的教育目的的理论2.个人本位论的高等教育目的观,可以概括为:A 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B 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C 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促进人性的完善,而非造就公民3.社会本位论的高等教育目的观:就是主张高等教育应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而制定教育目的、建构教育活动的教育目的理论4.社会本位论的高等教育目的观可以概括为:A 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B 教育的目的除了促进社会发展而外,没有其他更高的目的C 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早就公民,而非培育人性5.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教育目的观既都有自身的理论价值,又都有各自的理论局限用个人本位论取替社会本位论,或者有社会本位论贬低个人本位论,都是片面的二元论,都无助于制定正确的高等目的5.所谓人文主义的高等教育目的观,是指以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精神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以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为中心的具有人本主义情怀的教育目的观6.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理论基础预制了其核心观点,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核心观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A 追求永恒化的教育目的;B 追求理想化的教育目的;C 追求人性化的教育目的。

      8.所谓科学主义的高等教育目的观,是指以科学技术为中心,以功利主义为指向的关于高等教育目的的主张1.我们可以把科学主义的高等教育目的观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A 重视教育目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