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描写语言学派.doc
9页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又称美国描写语言学派,是结构主义语言学派之一 并不是所有美国的语言学家都属于美国描写语言学派,而是指在美国持有这一 语言学派的相同观点的一批语言学家,他并不存在任何团体或机构,也没有专 门的组织形式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20 世纪 20 年代逐步形成,在 1930 年代- 1950 年代在美国的语言学研究中占有统治地位一)学派简介(一)学派简介美国描写语言学派又称美国描写语言学派(American descriptivists) 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学者在调查美洲印第安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语言学流派 以注重对语言结构形式的描写而著称美国结构主义跟欧洲结构主义都强调语 言结构的系统性,但又各有自己的特色布拉格学派注重对语言结构的功能进 行研究,哥本哈根学派重视结构间的关系,美国结构主义则着重结构形式的描 写二)代表人物(二)代表人物F.F.博厄斯和博厄斯和 E.E.萨丕尔萨丕尔 这一学派的先驱是 F.博厄斯和 E.萨丕尔博厄斯既是人类学家又是语言学 家他在《美洲印第安语手册》 (1911 年)中所写的序言可以说是美国人类学 家从事语言调查和研究的初步理论总结。
其中强调:对语言事实要作客观的描 写,不可用其他语言的或者传统语法的框框去套;为了描写不同结构的语言, 应该创立新的概念和方法萨丕尔也是人类学家兼语言学家,他的名著《语言 论》 (1921 年)把语言研究同人类心理、社会和文化联系在一起他们都强调 尊重美洲本地人民的言语,从而作出客观的共时系统的描写以后美国结构主 义者致力于对语言结构作形式描写,其基本信条和传统都来自此二人 L.L.布龙菲尔德布龙菲尔德 但是从整个学派的历史看来,核心人物是 L.布龙菲尔德他的《语言科学 的一套公设》 (1926 年)和《语言论》 (1933 年)为美国结构主义奠定了描写方 法的基础从他的著作可以看出,在历史语言学方面他接受了欧洲新语法学派 的传统,但在对语言结构的共时描写方面则继承和发展了博厄斯和萨丕尔的理 论和方法在语言结构的分析中,他主张以可以观摩到的语言素材为依据,反 对用非语言因素(特别是心理因素)作为标准,并强调形式的分析和归类由 于布龙菲尔德的影响,20 世纪 30~40 年代的美国结构主义被称为“布龙菲尔 德时期” Z.S.Z.S.哈里斯哈里斯 在布龙菲尔德之后,Z.S.哈里斯的《结构语言学的方法》 (1951 年)是这 个学派的理论和方法最为谨严的代表作。
他给语言结构分析规定了两项基本任 务:①把话语里的单位(如语素)切分出来;② 把有关的单位归类在分析时, 要根据语言单位的分布特征,用替换的方法来进行鉴别,因此有人把这种方法 称为“分布主义” 他的工作方向是从小到大,先分析出语素,再分析语素组合 的序列,最后得出语素序列组合的模式,可以说是从语素到话语在结构分析 和描述中,他采用抽象的数学方法,把语言单位转化成符号,然后按照公式进 行运算哈里斯和 C.F.霍凯特等人是结构主义学派在布龙菲尔德之后的代表人物,他们的学说被人称为“后布龙菲尔德语言学” 其他学派其他学派 除哈里斯等外,这一学派还有 K.L.派克、E.奈达和 C.C.弗里斯等人,各有 自己的特点他们从 1934 年开始,每年举办暑期语言讲习班他们主要继承萨 丕尔的学说,致力于把描写语言学的方法运用到人类一切行为的分析中去例 如,派克在结构分析中区分“位” (-emic,即语言中具有共性的成分)和“素” (-etic,即语言中具有个性的成分) ,并将这一区分运用于人类其他行为的分 析 在美国结构主义发展的进程中,1924 年由博厄斯、萨丕尔、布龙菲尔德等 人创建的美国语言学会起了一定的作用。
这个学会 1925 年创刊《语言》杂志, 作为美国结构主义学派的喉舌,每年还在夏季举办语言学讲习班,为学者们提 供学术活动的场所三)主要特点(三)主要特点①注重口语和共时描写美洲印第安语很多都没有文字和历史的材料,这使得 这一学派一开始就不得不从口语着手进行共时的形式分析这种做法,跟欧洲 学者着重书面文献的语文学和专搞历时研究的历史比较语言学都有显著的不同②注重形式分析,避开意义这一因素美国结构主义在结构分析中只注意可供 验证的语言形式,不考虑心理过程,也不谈社会和历史等因素在形式和意义 的关系上,他们认为形式的对立能决定意义的不同 ③在结构分析中,主要是研究分布情况和运用替代的方法结构分析的任务是 从一堆语言素材中切分出独立的单位(如音素、语素等)并加以归类在切分 中,主要的依据是分布所谓分布,是某个单位或特征在话语里出现的各种不 同位置的总和,也就是它出现于其中的一切环境的总和所谓替代,是在相同 的环境里,某个单位能够用别的单位来替换 ④采用直接成分分析法这一学派重视结构的层次,由此发展出直接成分分析 法所谓直接成分就是把句子按层次区分出它的组成部分例如,英语 Poor John ran away. (可怜的约翰跑开了)首先分成 poor John 和 ran away 两个 直接成分,然后再把 poor John 分成 poor 和 John,把 ran away 分成 ran 和 away。
如果不能再往下切分时,剩下的成分就叫做“最终成分” 上述例句的最 终成分是 poor、John、 ran 和 away ⑤建立“语素音位” 这是把语法和语音结合而成的单位,包括出现在若干语素 变体里的几个音位例如,英语 knife/nayf/(刀,单数)和 Knives/nayvz/(刀,复数)包含同一个语素的两个不同变体,一个是 /f/,一 个是/v/,可以用语素音位/F/总括起来,说这个语素的语音形式是/nayF/语 素音位有助于语素的鉴别,它起了用一个概念统驭诸变的作用 ⑥反对心灵主义,主张行为主义 ⑦主张共时的描写和分析方法的研究 ⑧着重形式分析,运用分布和替代法,从话语中分离出音素、语素,并加以归 类 ⑨注意研究口语四)美国描写语言学分析语言的步骤(四)美国描写语言学分析语言的步骤他们认为语言学家的任务是搜集语言材料,然后对它们加以描写、分析和 归纳描写语言学家主张搜集可以观察得到的语言材料他们比较重视口语,常 常亲自到社会中去搜集活生生的口语材料比如他们为了分析研究濒于灭亡的 美洲印第安语言,曾到印第安人居住地作了大量的记录语言材料的工作搜集 到材料后,接着就是对材料的分析研究,在这方面描写语言有三个步骤: 1、把材料加以切分,切分到最小的语言单位—语素。
然后,通过对比法来确定 音位,再通过替换法对音位加以归类 2、用对比法确立语素,然后通过替换法对语素加以归类 3、用替换法来划分词类,然后确立句子的形式 这三个步骤实际上就是描写语言学的三个研究平面:音位学平面,形态学平面, 句法学平面它们构成了描写语言学的一般框架架:语言材料、音位平面、形 态方面、句法平面(五)布龙菲尔德及其(五)布龙菲尔德及其《《语言论语言论》》美国描写语言学最重要的人物是布龙菲尔德,他被誉为“美国语言学家之 首” 他于 1933 年出版的《语言论》宣告了美国结构主义学派正式诞生布龙 菲尔德在《语言论》中制定了语言结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成为这个学派的理 论指南,所以有人称该学派为“布龙菲尔德学派” ,称 1933—1950 年是布龙菲 尔德时代因此我这次报告单从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入手来探索描写语言 学的一些重要语言理论内容及其意义价值 全书共二十八章:第一章到第四章论述语言学的一般问题;第五章到第八 章论述音位学;第九章至第十六章论述语法和词汇,讨论的是共时性的;第十 七章至第二十八章论述比较法、方言地理学、语言演变、语义变化、借用等这 些是从历时方面来看的 《语言论》的主要意义在于提出了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 派研究语言的基本原则和描写语言结构的总框架。
一、理论内容一、理论内容 1 1、语言观、语言观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观是瓦特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自称为机械论或机械主 义他用“刺激→反应”的理论来解释什么是语言他说:“语言可以在一个 人受到刺激(s)时让另一个人去作出反应(r) ”为此,他为语言作出了一个 著名的公式: s-r-s-r s(stimulus 刺激)实际刺激 r(respons 反应)语言的替代性反应 s 语言的替代性刺激 r 实际反应 上述公式可以解释为:实际刺激 s 引起语言 r 的替代性反应,即引起语言 的发生,语言又作为替代性的刺激 r 引起实际的反应 r 他举了琪儿想吃树上的苹果作为例子,琪儿看到苹果受到实际的刺激 s, 如果她受到刺激之后自己去摘 r,即为 s-r但是她在受到苹果的刺激之后没有 自己去采取实际行动,而是跟杰克说话 r 希望杰克去摘,那么杰克所受到的刺 激就是s,而杰克去摘了就是 r即完成上面的公式:s-r-s-r 2 2、语言形式、语言形式 布龙菲尔德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概念他在《语言论》中指出:“凡是跟别的语言形式在语音语义上有部分相似的语言形式是复合形式,跟别的任何方式 在语音语义上没有任何部分相似的语言形式是一个简单的形式,或者叫语素” 。
他从所举的例子中归纳出“bird,play,dance,cran-,-y,-ing”等都是语素,并 指出语素中可能有部分语音相似,比方“bird”和“burr”,不过这种相似纯粹 是语音上的,意义并不相互对应同时指出“任何(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复合 形式的共同部分都是语言形式…如果一个复合形式除了共同部分以外还包含一 个剩余部分,比方‘cranberry’中的‘cran-’ ,它在任何其它复合形式中都不 出现,那么这个剩余部分也是语言形式 ”且它只能与“berry”相组合,布龙 菲尔德称之为“unique element[独一无二的成分]” ,我们现在一般称它为“非 能产语素” ,即构词、组合能力非常弱的语素例子如冯老师以前举的“苹果” 的“苹”字,它只能出现在“果”前组成一个语言单位而“果”则可以自由 运用,组成“水果”等语言单位所以说“苹”为剩余部分,也是一个“非能 产语素” 此外布龙菲尔德还根据“能否独立出现”的标准把语言形式化分为“黏附 形式”和“自由形式”:“不能单说的语言形式叫做黏附形式;其它所有形式 (例如 john ran,或 john 或 ran 或 running)都是自由形式。
”黏附形式仅仅作 为更大成分中的组成成分,而自由形式既可作为一个更大成分中的组成成分在 话语中出现,也可成为最大成分独立出现如上所举例子“john” “ run”是自 由形式,而“away”中的“a-”就是黏附形式因此他创立了分析语素的方法 即直接成分分析法直接成分分析法刚才孙艳华同学已经讲过就不再重复 3 3、语法形式的配列方式、语法形式的配列方式 布龙菲尔德认为:“在每一种语言里,各种形式的有意义配列构成了这种语 言的语法一般说来,语言形式似乎有四种配列方式:词序、变调、变音和形 式的选择 ” ((1 1)词序)词序 词序指的是复合形式的成分发出的先后次序,如 john ,hit, bill 这三 个词语可以有三种排列方式:john hit bill 和 bill hit john 和 bill john hit 而最后一种方式在英语中是不成立的尤其是在缺少形态变化的语言中, 词序起重要作用,比如说汉语这一点我们经常说到就不再详细举例 ((2 2)变调)变调 (赵元任的(赵元任的《《中国话的文法中国话的文法》》一书译为转调)一书译为转调) 我们把它理解为决定“句类”的语调(音高)或者决定词性和词形变化的 重音。
在许多语言中,语调可以作为鉴别句子功能类型的重要标志,以至于霍 凯特干脆把语调看成是话语中一个独立的语言成分(语素) 它包括轻重音、语 调如英语中由于重音的位置不同就能区别名词′abstra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