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桩基考试题库.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工****
  • 文档编号:550329211
  • 上传时间:2023-08-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9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桩的静荷载试验 1.检测机构应通过(计量认证),并具有基桩检测的资质2.工程桩承载力检测结果的评价,应给出每根受检桩的承载力(检测值),并据此给出(单 位工程同一条件下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结论3.荷重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不应大于(1%),压力表精度应优于或等于(0.4)级试验用压 力表、油泵、油管在最大加载时的压力不应超过规定工作压力的(80%)4.当试桩为扩底桩时,试桩与锚桩的中心距不应小于(2)倍扩大端直径5. 若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1200kN,静载试验采用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4根锚 桩所能提供的最大反力为1500kN,则堆载重量不得小于(1380) kN6. 加、卸载时应使荷载传递(均匀),(连续),(无冲击),每级荷载在维持过程中的变化幅 度不得超过分级荷载的(±10%)7. 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压重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5 )倍,有条件时宜利用(工程桩)作为堆载支点若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2300kN,静载试验采用压重平台作反力,需要规格为 0.5m*1.5m*3.0m的预制混凝土块约(100)块9. 若压重平台支墩边距试桩过近,堆载地面下沉对桩产生(负摩阻力),特别对摩擦型桩将 明显影响其承载力。

      10.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中,加载反力装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 1.2倍11. 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中,沉降测定平面距离桩顶不宜小于(200) mm12.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直径或边宽小于等于(500) mm 的桩可对称安置 2 个位移测试 仪表13. 对作为锚桩用的(灌注桩)和(有接头的混凝土预制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前宜 对其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14. 沉降测量采用的位移传感器或百分表的测量误差不应大于(0.1%(F. S)),分辨率应优于 或等于(0.01mm)15. 基准梁应一端固定,另一端(简支),其目的是为了(减少温度变化引起的基准梁挠曲 变形)16. 非嵌岩的长(超长)桩和大直径(扩底)桩的Q-s曲线一般呈缓变型,在桩顶沉降达到 40mm 时,桩端阻力一般不能发挥前者是(长细比大,桩身较柔,弹性压缩量大,桩顶沉 降较大时,桩端位移还很小);后者是由于(虽桩端位移较大,但尚木足以使端阻力充分发 挥)17. 对于缓变型Q-s曲线,宜取s= (40mm)对应的荷载值作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Qu; 当桩长大于(40m)时,宜考虑桩身弹性压缩量;对直径大于或等于800mm的桩,可取s=(0.05D (D 为桩端直径))对应的荷载值。

      18. 桩身出现水平整合型裂缝或断裂,竖向抗压承载力可能满足设计要求,但存在(水平承 载力)和(耐久性)方面的隐患19.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当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时,试桩相对稳定的标准是:(每小时 内的桩顶上拔量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20.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当工程桩不允许带裂缝工作时,取(桩身开裂的前一级荷载) 作为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并与(按极限荷载一半取值确定的承载力特征值)相比取 小值21. 试桩桩顶上拔荷载达到钢筋强度标准值的(0.9)倍时可终止加载2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第8.5.8 条规定:当桩基承受拔力时,应 对桩基进行(抗拔)验算及(桩身抗裂)验算23.在水平力作用平面的受检桩两侧应对称安装2 个位移计当需要测量桩顶转角时,尚应 在水平力作用平面以上(50cm)的受检桩两侧对称安装2个位移计24.单桩水平静载试验中位移测量的基准点设置不应受试验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基准点应设 置在与作用力方向垂直且与位移方向相反的试桩侧面,基准点与试桩净距不应小于(1)倍 桩径25. 单桩水平静载试验,千斤顶和试桩接触处应(安置球形支座),千斤顶作用力应(水平通 过桩身轴线);千斤顶与试桩的接触处宜(适当补强)。

      26. 当桩长期水平荷载作用且桩不允许开裂时,取(水平临界荷载统计值的0.8 倍)作为单 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27. 检测机构完成检测业务后,应当及时出具检测报告检测报告经检测人员签字、检测机 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的签字人签署,并加盖(检测机构公章)或者(检测专用章)后方 可生效检测报告经建设单位或者工程监理单位确认后,由(施工单位)归档28. 保证基桩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可追溯性),检测所用计量器具必须送至法定计量检 定单位进行定期检定,且使用时必须在有效计量检定周期之内29.桩的承载力包含两屡涵义,即(桩身结构承载力)和(支撑桩结构的地基岩土承载力) 30.桩的承载力达到极限状态时,长径比 L/d 很小的桩,其端阻力发挥值大于长径比 L/d 很大的桩,这是由于后者的桩身弹性压缩量(较大),传递到桩端的荷载(较少)31.影响嵌岩桩桩底支承条件的质量问题主要是灌注混凝土之前(清孔不彻底),(孔底沉淀 厚度)超过规定限值32.泥浆护壁灌注桩的成孔方法有(钻孔法)、(冲孔法)33•锚桩主筋的搭接焊接长度,单、双面焊接时分别不应小于(10)和(5) d (d为钢筋直 径)34.桩头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比桩身混凝土提高1〜2级,且不得低于(C30)。

      二、桩的钻芯法检测1. 钻芯法要求受检桩的桩径不宜小于(800 ) mm,长径比不宜大于(30 )2. 桩径为1. 2〜1. 6m的桩应钻(2)个孔3. 当钻芯孔为 2个或 2个以上时,开孔位置宜在距桩中心( 0.15~0.25 ) D 内均匀对称布 置(D为受检桩直径)4. 钻机在钻芯过程中应确保不发生倾斜、移位,钻芯孔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 0.5% )5. 钻机额定最高转速不低于(790 ) r/min,转速调节范围不少于(4 )档,额定配用压 力不低于( 1.5 )MPa6. 钻芯法回次进尺宜控制在( 1.5 )以内7. 上部芯样位置距桩顶设计标高不宜大于( 1 倍桩径或 1m ),下部芯样位置距桩底不宜 大于( 1 倍桩径或 1m ),中间芯样宜( 等间距截取 )8. 钻取的芯样应由上而下按回次顺序放进芯样箱中,芯样侧面上应清晰标明( 回次数 )、( 块号 )、( 本回次总块数 ),并应及时记录( 钻进情况 )和(钻进异常情况 ),对芯 样质量进行初步描述9. 钻进过程中,钻孔内循环水流不得中断,应根据(回水含砂量)及(颜色)调整钻进速度10. 提钻卸取芯样时,应拧卸钻头和扩孔器,(严禁敲打卸芯)。

      11. 截取混凝土抗压芯样试件应符合下列规定:当桩长为10〜30m时,每孔截取(3 )组 芯样;当桩长小于 10m 时,可取( 2 )组芯样;当桩长大于 30m 时,(不少于 4 )12. 当单桩质量评价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采用( 0.5〜1.0 )MPa 压力,从钻芯孔孔底往上用 水泥浆回灌封闭;否则应(封存钻芯孔),留待处理13. 有效芯样试件的高度不得小于(0.95) d且不得大于(1.05) d(d为芯样试件平均直径)14.硫磺胶泥的补平厚度不宜大于( 1.5 )mm15. 补平层应与芯样结合牢固,受压时补平层与芯样的结合面不得(提前破坏) 16.芯样平整度的测量方法是用钢板尺子或角尺紧靠在芯样端面上,一面(转动钢板尺), 一面用(塞尺)测量与芯样端面之间的缝隙17. 抗压强度试验后,当发现芯样试件平均直径小于( 2 )倍试件内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 且(强度值异常)时,该试件的强度值不得参与统计平均18. 某个芯样的平均直径为99. 5mm,高度101. 3mm,在压力机上的破坏荷载为244. 3kN, 则该芯样试件混凝土抗压强度为( 3.14 )MPa19. 桩身完整性类别应结合(钻芯孔数)、(现场混凝土芯样特征)、(芯样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结果)进行综合判定。

      2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02)规定:嵌岩灌注桩要求按端承桩设计,桩端 以下( 3 )倍桩径范围内无软弱夹层、断裂破碎带和洞隙分布,在桩底应力扩 散范围内无(岩体临空面)三、桩的低应变检测1.所谓基桩是指(桩基础中的单桩) 2.低应变动力检测方法包括(反射波法)和(机械阻抗法) 3.当采用低应变法检测时,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 MPa4.桩身完整性是反应(桩身截面尺寸相对变化)、(桩身材料密实性)和(连续性)的综合 (定性)指标桩身缺陷是指使桩身完整性恶化,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桩身结构强度)和(耐 久性降低)的桩身断裂、裂缝、缩颈、夹泥(杂物)、空洞、蜂窝、松散等现象的统称 5.完整性检测可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6.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 桩数的(300%),且不得少于(20)根7.瞬态激振通过改变锤的重量及锤头材料,可改变冲击入射波的(脉冲宽度)及(频率成 分)反射波法钟形力脉冲宽度为1ms,则对应的高频截止分量约为(2000) Hz9.稳态机械阻抗法的激振设备包括(扫频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及扫频范围为(10~2000) Hz的电磁式激振器。

      10. 速度导纳是指(响应速度与激励力之比)11. 低应变时域信号采样点数不宜少于(1024)点12•时域信号分析时段应在2L/c时刻后延续不少于(5)ms,幅频信号分析频段应不少于(2000) Hz13. 数学上忽略(截断)和(泄漏误差)时,时域信号和颍域信号可通过傅立叶变换建立对 应关系所以,对于同一根桩,只要边界和初始条件相同,时域和频域分析结果理应殊途同 归14. 如采样时间间隔为50ps、采样点数为1024,则FFT (快速傅立叶变换)的频域分辨率为 (19.5) Hz15. 实心桩的激振点位置应选择在桩中心,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距桩中心(2/3)半径处; 空心桩的激振点与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与桩中心连线形成的夹角宜为(90 ),激振点和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桩壁厚的(1/2)处16. 当用应力波反射法测桩时,写出钢桩、混凝土预制桩大约的纵波波速范围:钢桩(5120) m/s,混凝土桩(3000〜4500) m/s17.(波速)对缺陷定位误差的影响最大18.必要时,可采用实测曲线拟合法辅助判定桩身完整性或借助(实测导纳值)、(动刚度) 的相对高低辅助判定桩身完整性。

      19.1类桩的幅频信号特征是(柱底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其相邻频差Af约等于C/2L)20•完整性检测中发现III、W类桩之和大于抽检桩数的(20% )时,宜扩大抽检21. 沿桩长方向间隔2.0m安置两个传感器,两个传感器的响应时差为0.512ms,该桩段的波 速为(3906m/s)22. 现行的反射波法测桩规范是(《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编号为(JGJ 106-2003)23. 为保证基桩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性)和(可追溯性),检测所用计量器具必须送至法定 计量检测单位进行定期检定,且使用时必须在计量检定的有效期之内24. 检测机构应通过计量认证,并具有基桩检测的资质经国家计量行政部门计量认证的检 测机构,国家授予(CMA)计量认证标志,加盖在检测报告(左上角)四、桩的高应变检测 1.高应变法适用于检测基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监测预制桩打人时的(桩身应力)和(锤击能量传递比),为(沉桩工艺参数)和(桩长选择)提供依据2.采用高应变法进行试打桩的打桩过程监测,在相同施工工艺和相近地质条件下,试打桩 数量不应少于(3)根3.采用高应变法进行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验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